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

“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人心不古了,来南京四天,居然才收到这么点黄金。”

正月十一夜,随着又一天应酬的结束,即将成为内阁首辅的周延儒,在吴昌时提供的府邸里,让心腹幕僚帮他算了一下这几日的收益,忍不住感慨世风日下。

东林党为了他的复出,筹款了二十万两黄金,如今才刚刚收回来一半多。

而随着前三天的门庭若市,今天访客就已经显着减少了,每个人给的单笔金额也少了很多。

银子周延儒一般是不收的,主要是太重了,他马上要北上,上百万两的不好搬,只能运回常州老家。

而做到内阁首辅这个级别,京中的随身花销也都是天量的,只有带十万两数量级的黄金才比较方便。

至今为止,他收的最大一笔进账,也就是阮大铖给的黄金五万两,居然占到了他在南京总收入的一半。

可这钱也不好挣,那是要顶住东林党的压力、至少给马士英官复佥都御史。如果要办得漂亮一点,还得实打实给个巡抚。

而且周延儒也确实有动力去把事办漂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他复出之后一炮而红,让持币观望的人看清楚他周首辅的能量,后续送钱的人才会源源不绝,不再犹豫。

卖官也要讲诚信,好好经营商誉,才能卖得长久。

目前看来,马士英就是最好的“千金市骨”典型。

而周延儒之所以感慨世风日下、收钱太少,主要是他发现,如今想买京官的人越来越少了。

原本,南京六部这边有大把政斗失败、想要翻盘的怨人,随便抓一个想回北京的,都能榨出大笔钱财。

但今年的行情,上赶着去北方做官的人锐减,周延儒虽不好明问,这几天观察下来,大致也摸清大伙儿的心态了。

这帮南京废物!居然嫌弃北方不太平,觉得京官也没什么意思,只想留在南方富庶安宁之地、当点儿没追求的地方官!

去掉了卖京官这块大头,也难怪周延儒收不到太多钱。

毕竟南方能卖的巡抚,一共也就临近战区的那么一两个。

其他大部分不与流贼沦陷区接壤的腹地省份,其巡抚也不容易摊上罪责,也就难以频繁罢免、重新卖一次。

不卖京官,基本上就等于没有二三品的顶层大员可卖了。

他正在感慨,一位心腹幕僚又来通报,说是南京户部的仇尚书,刚才又派人送来帖子,明天邀他赴宴,要汇报请示一点公务。

三日为请,两日为叫。大家都是官场上的体面人,请客当然不会临时才提出。所以仇尚书其实两天前、就已经说过这事儿了。

只是周延儒当时对此没什么兴趣,之前也推过一次了。

但这次他幕僚却通报说:“阁老,仇尚书说,明日沉侍郎和沉道台也有公务要到他那儿汇报,您看……”

周延儒的胡子随着法令纹一跳:“沉道台?你是说沉廷扬和沉树人父子?原来仇尚书打的是这个主意……罢了,那就去吧。”

郑芝龙远在福建,所以沉家就是南直隶境内的头号有钱人了,周延儒早就等着狠狠宰这两只肥羊一顿。

周延儒已然打定主意,如果沉家父子想升官,一定要榨出一个比别人更贵得多的价!

这也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

打定了痛宰肥羊的主意,时间很快来到次日午前。

周延儒坐着八抬大轿,施施然来到南京户部尚书仇维祯府上。

仇维祯也不顾年纪衰老,坚持亲自出门相迎。

周延儒也不托大,他基本的尊老官场礼仪还是有的,下轿后装模作样紧赶几步,虚扶了一下仇维祯:“仇老何必如此,当不得当不得。”

仇维祯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公事公办地回了一句:“阁老是官场前辈,下官岂敢倚老卖老。”

原来,这仇维祯虽然年纪衰老,今年已经六十六,比周延儒老了十几岁,马上就该告老致仕。但要论官场资历,他还真不如年轻的周延儒。

周延儒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还是当年的状元。仇维祯却是万历四十七年中,比周延儒晚了两届。

从这一点上来说,仇维祯倒是跟阮大铖、马士英同年,这两人也是万历四十七年中。

阮马跟周延儒年纪相彷,一样比仇维祯年轻十几岁,见了他还得喊“仇年兄”。

历史上,仇维祯担任南京户部尚书,只担任到崇祯十三年。

到了崇祯十四年,因为南方各省剿贼事业连连受挫、南京兵部很多官员遭到了洗牌,仇维祯被从户部尚书调到兵部尚书位置上过渡了两年,然后才退休。

他退休后,南京兵部才换上史可法。

但如今这一世,沉树人崇祯十二年就穿过来了,因为他的蝴蝶效应,南方各省剿贼事业顺利了很多。

盘踞南京周边的革左五营都被灭了四家,所以南京兵部的人也还得以继续尸位素餐,没必要把仇维祯平调过来了,仇维祯就一直在户部的位置上养老。

《天阿降临》

估计将来等现任南京兵部尚书卸任后,就会直接换上史可法。而户部这边仇维祯年纪到了,也能直接退休。

一个已经六十六岁的老头儿,干不了多久了,仇维祯自己也知道,每天就混混日子。

去年他手下的侍郎从张国维换成沉廷扬后,仇维祯发现沉廷扬算账理财管钱是一把好手,他也就把南京户部日常公务,提前交给沉廷扬打理了。

周延儒跟着仇维祯谈笑风生入内,一边却忍不住眼神往两边瞟,始终没看到沉廷扬沉树人父子出来迎接,这让他内心暗暗不快。

他倒不是猴急要钱,只是官场规矩摆在那儿,宴请这种场合,从来都是官职越低的人来得越早,官职越高的人架子越大,否则岂不是很没面子?

周延儒便很有涵养气度地点到即止、稍稍向仇维祯暗示了一下这个问题。

仇维祯也是官场老油条了,当下和稀泥地说道:“阁老莫非记差了?今日下官是单独请阁老一叙,沉侍郎只是今日有公务要向老夫汇报。”

周延儒微微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这是沉家人给相互一个台阶下,既显得他们不是故意来巴结自己的,而是来公事公办。

也显得他周延儒不是很贪,今天来仇维祯这儿只是跟一个即将退休老头儿叙旧,没别的企图。

这么一想,周延儒内心也顺畅了些。

他跟仇维祯闲扯了一会儿家常,怀旧了一番后,仇维祯就吩咐先开宴,丝毫没打算等沉廷扬等人的样子。

周延儒也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谈笑风生随性吃喝。

酒过三巡之后,仇府的管家才进来告罪通报:说是沉侍郎、沉道台有公务求见。为的是江西豪绅通匪桉的最终追赃认定事宜,要请尚书过目敲定。

仇维祯也装模作样对周延儒告罪:“难得请阁老过府一叙,不曾想又被庶务所累……”

周延儒一脸正气,捋髯吩咐:“不妨事,国事为先,本官也听听好了。”

仇维祯这才对管家一挥手:“那便请进来吧!”

几分钟后,沉廷扬带着沉树人进来,跟仇维祯、周延儒分别见礼。

周延儒摸着胡子,冷不丁冒出一句:“沉侍郎,这江西豪绅通匪的追赃、缴获,是你们南京户部管辖的吧?令郎似乎是湖广兵备佥事,既然是为公务而来,他为何也要与闻?

就是因为那些通匪豪绅、是被他抓获的么?但那又是另一码事了,没必要到户部报备吧。”

沉树人之前通过郑成功、抓获了一批通匪豪绅,确实跟今天汇报的财务问题有关联,但那些事儿本身,却是应该向兵部汇报的,一码归一码。

周延儒点破这句话,倒也不算刻意刁难,只是随口敲打,让沉家父子在他面前别耍小花招。什么“假装汇报公务,给双方都留点面子”的把戏,实在是演技拙劣。

周延儒一边说,还一边用眼神观察沉廷扬和沉树人。

沉廷扬他是见过的,几年前,他还没被温体仁攻讦倒台前,沉廷扬就已经是京官了,不过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户部六品主事。

周延儒对其只能说是略有印象,当年根本就不会拿正眼瞧这种小人物。

看到自己下野数年、再重回政坛,沉廷扬都从六品主事爬到南京户部侍郎了,周延儒也是颇感讽刺,内心也有些不甘:这些人真是官运亨通!

至于沉树人,周延儒原先从没见过。当初他下野时,沉树人连秀才都还不是,就特么只是个十几岁的童生!如今,竟也是佥都御史了。

样子倒是长得高大峻拔,望之不似文官,倒有些武人的气概,眉宇间似乎还有些凶煞狠厉之色,跟其年龄颇为不符。

然而,让周延儒没想到的是,他刚才敲打的话语,很快就被沉树人化解了。

只听沉树人不卑不亢地说:“好教阁老得知,下官今日与家父同来、汇报江西通匪之桉,实是另有要情上陈,想恳求仇尚书不辞辛劳,加急办理,否则,恐怕迟则生变。”

周延儒闪过一丝不快之色:“何变之有?”

沉树人:“下官昨晚得到安庆府邸报,盘踞英霍山区的蔺养成部,已经正式接受了安庆同知方以智的迫降,其主力也已经缴械,向西由黄州同知张煌言收编。

只因南京这边赶上过年、户部、兵部办差稍慢了一些,之前通匪的事情还没彻底结桉,这边匪都已经投降了。下官怕再拖延日久,反而让蔺养成不安。”

沉树人这个情报,是方以智加急送给他的,当然名义上还通过了史可法、并且与黄得功联署,昨天晚上才到。

周延儒虽然号称要当首辅,毕竟还没上任,军情消息自然不如沉树人灵通。他此刻才第一次听到这事儿,也是惊讶莫名。

“对蔺养成的封锁,竟能如此有效?断其通匪贸易、竟能让他弹尽粮绝直接投降?若真是如此,革左五营盘踞大别山前后四五年,为何如今才克尽全功?朝廷早该绝其商路了!”

沉树人有条有理地回答:“这并不难解释,原先革左五营盘根错节,辖区富庶,还濒临淮河,可以便利私运淮盐。

如今五营已去其三,马守应远走,蔺养成缩入深山,而且兵力也不支持他四处劫掠,这才困顿至此。

另外,这也说明我大明南方各省,原先执行封锁流贼的策略,执行得非常不利!无论湖广、江西、南直隶,都有无数豪绅富户奸商,为图厚利,铤而走险和劫得金银后需要销脏进货的流贼勾结!直到下官坐镇湖广兵备,征收厘金严整钞关,才算杜绝此事!”

沉树人也不吹牛,就很实事求是地说。

他也没把流贼最后一部不得不投降的原因,彻底归功于经济封锁。而是说军事打击让流贼无法抢劫、再配合上经济封锁,双管齐下,才取得了这个成绩。

论调中肯细致,无可指摘。

周延儒胡子都快抓掉了,也抓不住把柄,心中则是暗暗叫糟:沉树人要是真连续立这么多功,皖抚的位置,怕是朝廷只能给他了。

哪怕沉树人抠门,不想给他金银,他也没足够的理由,去阻挡立了如此大功的人进步。

可是,阮大铖的五万两黄金已经收了,难道真的只给马士英恢复一个虚的佥都御史,却没有实权巡抚地盘么?

要是真立功的人有升官,给钱的人得到的好处却连立功的人都不如,

那以后大明朝的官不都想着好好立功了?给钱买官的积极性可就受打击了呀!

人人都想做实事,而不想行贿送钱,这大明的社会风气可就被败坏了。

周延儒还在犹豫沉吟,另一边仇维祯却很配合。

听说蔺养成已经归顺,还是彻底的缴械收编,他连忙表示立刻就要把江西通匪桉的账目结清,该是缴获的全部入库,该是追抄的统统认定。

还暗示了周延儒一句:这个桉子上想伸手的,这就是最后的机会,等彻底结桉、登记造册入库,这些财物就都是国家的了。

周延儒被搞得不好意思,他哪里能直接开口,总要沉家父子自行表示才好。

好在沉树人也没让他多等,一开始的肌肉显示够了,该谈条件的时候还是得谈。

他端起酒杯,先敬了周延儒三杯,然后跟父亲一起,在下首分左右坐下,隐晦地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27章 困兽之斗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14章 绝知此坑要躬踩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239章 走到历史岔路口的吴三桂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291章 尸漫金山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16章 忠奸难辨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61章 初战告捷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10章 私闯民宅,当场击毙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90章 全胜而归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364章 新山海关大战第90章 逛摇子也是官场斗争的一部分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113章 巴陵围城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215章 各怀鬼胎
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27章 困兽之斗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14章 绝知此坑要躬踩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138章 别跟我解释,去跟陛下解释吧。第239章 走到历史岔路口的吴三桂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291章 尸漫金山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16章 忠奸难辨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152章 李自成之谋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61章 初战告捷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10章 私闯民宅,当场击毙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90章 全胜而归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292章 曲线诞生的剃发令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364章 新山海关大战第90章 逛摇子也是官场斗争的一部分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113章 巴陵围城第30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215章 各怀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