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儿子立功爹先升官

次日清晨,恰巧是五日一次的例行大朝会。

崇祯前一夜因为得了好消息,在周皇后宫里睡得非常安稳,早朝时便精神饱满。

他知道群臣还未听说昨夜送达的杨阁老捷报,便有意先压一压,要借着这次的机会,顺便把另外几项内政方面的任命强行推行下去。

所以,他刻意先不提剿贼军功和表彰的事儿,而是先让人讨论内阁已经压了好多天的“对厘金改革倡议人的奖惩”。

作为皇帝,如果是那种独夫民贼、一言九鼎的存在,那是不喜欢“扮猪吃虎”的,他们更喜欢直接独断专行。

但明朝很多皇帝,被内阁和大臣们掣肘的久了,想推行一点事情总是阻力重重,这种情况下难免也会养成一些恶趣味,总想打反对者的脸,打得越精彩皇帝越爽、越能出一口恶气。

此时此刻的崇祯,怕不是就有几分这种心态。

朝会很快正式开始了。几项日常的常规议题后,就进入了今日的第一项重头戏。

崇祯亲自开口,为即将讨论的事儿定了调子:

“诸卿,今日朝会,有一件大事必须议定了。厘金之法,实施已经两月有余。南方三省也已把四五两月的金额上报,着实减轻了户部数十万两的军费开支。

按户部的统计,今年剩下六个月,至少还能减少户部直接支出一百五十万两,如此善政,是不是该推行南方各省,议定一个时刻,让四川、江西、浙江也逐步开征。”

崇祯这番话刚出口,户部果然就有几个官员面露不忿,很想直接跳出来劝谏。

但似乎是考虑到这大殿之上,不比私下递折子,一群户部官员主动带头反对户部自己推进的政策,有点不像话,这才暂时忍了。

不过,他们也都互相使眼色,总想推一个立场嫌疑不大的人来挑头。最后一番眼神交流后,就轮到了工部尚书周士朴出面。

这个周士朴,乃是河南归德府(商丘)人士,跟当初做过多年户部尚书的侯恂是老乡兼旧同僚(侯恂也是商丘人)。

崇祯七年以前,侯恂当户部尚书时,周士朴就历任过户部左、右侍郎。后来侯恂倒台下狱,周士朴被调去了工部,升任尚书。

不过工部和户部历来是工作上交往很密的,工部是花钱大户。而按明末的官场黑暗程度,户部拨出去的政府工程款项,最后显然不可能都被工部花到实处,至少相当一部分直接就被回扣返还到了拨款人手上,互相分肥。

所以,周士朴对于“每年有两三百万两银子、以后都由地方收了直接在地方上花掉,不用经户部过手沾油”,显然也是非常抵触的,他和户部那些侯恂派的故吏,有很强烈的共同利益。

于是,周士朴就顶着皇帝的猜忌,主动跳出来:“陛下,臣以为厘金之法,弊端甚重。长远来看,将导致唐时藩镇割据之祸。

前宋与我大明,花了六百年时间,让地方军、财分权,才有那么久的太平盛世,陛下不可为一时缺钱、倒行逆施啊!”

崇祯闻言颇为恼怒,但他现在有底气,怒气倒不用表露得太浅显,于是便皮笑肉不笑地说:

“周卿!在你看来,厘金之法,只是钱的问题么?我看你们一个个都猪油蒙了心!眼下当务之急,是除恶务尽!平定流贼!

朕要的是地方驻军的战力!要的是各军用命保护家乡!如果厘金之法能提升各省军力,难道也不该力推!你们一个个都想勾结流寇不成!”

崇祯这段话,

一开始语气相对平缓,越说到后面越是声色俱厉,逐次递进,直接把周士朴等人架到了一个“不支持厘金就是不支持提升地方军队战斗力,就是勾结流贼”的大逆不道位置上。

周士朴语气一塞,暂时不敢开口。

崇祯便乘胜追击,又补充羞辱了几句:“周卿,你自己工部有多干净,不用朕说了吧?听说朕派张彝宪去户部、工部出纳,你还推三阻四。明着说是耻于和宦官为伍,实际上想的是什么,你心里清楚!”

原来,就在几个月之前,崇祯就因为觉得这位周尚书贪得太厉害,所以力排众议,派了个宦官去户部和工部担任出纳,查清户部拨给工部的每一笔银子具体怎么花了。

历史上,周士朴最后就是以“耻于被宦官查账”的理由,跟张彝宪闹了很大的矛盾,被皇帝罢免。

罢免后他就回商丘老家居住,第二年(崇祯十五年)就遇到李自成攻破商丘。周士朴最后关头倒也有点晚节,在李自成破城后全家上吊死了。

(注:但也有历史学家分析认为,他是怕被李自成抓住后折辱,未必是忠于大明誓死不降。因为李自成对聚敛巨富的藩王、贪官,都是绝不手软的,根本不用接受投降,杀了他们银子也都是李自成的,还能得个杀贪的美名)

如今,因为沈树人的蝴蝶效应、厘金制度的斗争,倒是把崇祯和周士朴之间的矛盾提前点燃了。

谁让周士朴眼色不好,今天要当这个出头鸟、让户部那些侯恂派的人欠他一个大人情呢,结果一脚踢到了铁板上。

被皇帝辱骂后,周士朴还有些气愤不过,抗声直言:“臣确实羞于与宦官为伍!不过今日之事,却与此无关!陛下说厘金可以提升地方各省驻军战力、士气,怕也只是一厢情愿。

以臣之见,这无非就是地方上搞出来的新敛财之法,最后银子收了那么多,兵却没练好,还不知道都落入了谁的口袋!”

崇祯内心狂喜,他其实从派出查账宦官的那天起,就已经想要搞周士朴了。没想到今天搂草打兔子,本来只想搞几个户部那边不听话的刺头,结果连工部这边都有不长眼的跳出来了。

自己按下杨嗣昌的捷报不提、先提改革,果然收到了奇效!

崇祯这才把捷报拿出来,示意王承恩交给众卿传阅:“谁说实施厘金之法后,地方上军饷发放、士卒士气、练兵备战没有改观的?

革左五营原本都剿了多久了?降而复反反而复降,一出兵都说自己打了胜仗,一问战果一家贼王都没全歼!有谁拿了贼酋首级来献的?

这次湖广厘金推行仅仅两月,新军士气大振、军饷足额、百姓安妥,贺锦、贺一龙首级献至阙下!这叫战力没有提升?”

皇帝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还真没想到剿贼战场上,居然一下子立了这么大一个功劳。不管怎么说,这可是两营贼酋本人伏诛啊!

当然了,这种功劳,之前别人也是立过的,甚至更大。

比如崇祯四年曹文诏就杀过第一代贼王王嘉胤。

崇祯八年高迎祥杀了曹文诏为王嘉胤报仇,威望上升为诸贼之首,成了新的“闯王”。

但次年孙传庭又杀了高迎祥,这也是不世奇功,这才有了又一代的新“闯王”李自成。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就算有人杀了李自成,功劳也不过跟曹文诏、孙传庭一个级别。除非是将来等李自成犯下更大的罪行、他的人头变得更值钱之后,杀李自成的功劳才会再涨一个台阶。

而沈树人现在灭掉的贼酋,比李自成罗汝才马守应都还要低至少一个级别。哪怕一次杀俩,功劳也比上述几个巨头略逊一筹。

所以,沈树人这次的军功,只能说是比崇祯年间曹文诏、卢象升、孙传庭都差一些,勉强排到当代第四。如果再算上杨嗣昌、洪承畴这些全局统筹之功,他沈树人最多排第六,也不是什么“不世之功”。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推进改革的疗效示范案例”,那是妥妥够用了。

皇帝丢下这么一颗重磅炸弹,满朝文武除了歌功颂德,一句反对意见都不敢提了。这当口谁给皇帝找不自在,那就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崇祯看了满朝文武的心悦诚服,内心也是大感快慰,最后还不忘给周士朴补刀,冷冷地说:

“周卿,朕让人核查户部、工部往来账目的事儿,还没算完!等这边大事了断了,朕再慢慢跟你算!”

此言一出,其他钱粮上不干净的文官愈发噤若寒蝉,知道这时候绝不能给皇帝递刀子查自己。

崇祯志满意得,宣布了几条措施后,见大家都配合,也就说出了他今天早就想敲定的一个决策:

“既如此,还有个事儿,顺带商议一下。户部侍郎蒋德瑾推行厘金有功,加上户部尚书程国祥久已告病,朕决意升蒋德瑾为户部尚书,诸卿可以议一议。”

这么重大的人事决策,也不是皇帝一句话就能定的,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朝会上各位内阁大学士一起商讨切磋,最后才算是原则上火急火燎通过了皇帝的任命,朝会结束后再把相关文书补上。

蒋德瑾站在文官队列之中,也是心情壮怀激烈。他为了这从副职到正职的一步,

又努力了一年多了,还拉拢了那么多手下、主持了那么多改革,如今这一步终于正式迈出去了!

他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后面的下属、如今还只是承运司郎中的沈廷扬,自己这个小弟收得好啊,是能帮自己办大事的,也不枉自己在户部一直支持他提出的改革,算是互利共赢了。

蒋德瑾升官的事儿讨论完后,崇祯顺水推舟再提出要把户部承运司郎中沈廷扬,提拔为南京户部侍郎,

去南京主持南方各省的厘金改革推广、争取今年试点之后,明年在四川、江西、浙江也推广厘金之法,并且进一步深化漕运改海的改革。

到了这一步,户部系统内的侯恂派也终于完全无力反抗了。皇帝能把沈廷扬踢到南方的“养老六部”去,他们已经是千恩万谢,再也不敢多生事端。

甚至哪怕直接给沈廷扬南京户部尚书,他们也无所谓了。

反正南京的六部实际上也就管管南直隶地区的事儿,想管南方其他各省还得看你有没有手腕实力、北京这边的户部配不配合。

与此同时,蒋德瑾内心也在想:“沈家这个助力要好好团结,反正南京户部的官不值钱,季明贤弟这是资历太浅,之前只是郎中,所以升到南京暂时也只能当侍郎。

而只要他去了之后表现好,咱一两年之内就想办法帮他再升一级,当到南京户部尚书也无不可。相信他儿子沈树人也会承咱的人情,以后在其他方面更加配合,投桃报李的吧。”

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28章 慢性绞杀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24章 一石三鸟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第48章 实事求是第90章 全胜而归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301章 一口气全吃光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22章 反攻序幕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337章 这可不是淝水之战(八千字大章)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27章 困兽之斗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321章 千年大计(六千字)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82章 新年计划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73章 斩杀刘贼,光复黄冈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90章 全胜而归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201章 亲射虎,看孙郎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79章 这半辈子仗白打了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46章 忽略不计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217章 亲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98章 虚实相济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20章 屡败屡战
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76章 前一秒地狱,后一秒天堂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28章 慢性绞杀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206章 轻取万县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24章 一石三鸟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第48章 实事求是第90章 全胜而归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301章 一口气全吃光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49章 迎击李自成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22章 反攻序幕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337章 这可不是淝水之战(八千字大章)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27章 困兽之斗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115章 互相欺骗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321章 千年大计(六千字)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82章 新年计划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73章 斩杀刘贼,光复黄冈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90章 全胜而归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90章 喘息之机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201章 亲射虎,看孙郎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79章 这半辈子仗白打了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46章 忽略不计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217章 亲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98章 虚实相济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20章 屡败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