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回乡

贾瑚生辰过后,他和司徒景的关系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在贾瑚看来,这是司徒景寂寞多年,终于有了个在某些方面愿意把他当做朋友的人,自然格外珍惜。贾瑚并不认为,登上九五之尊的人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就是莱因哈特,不是也和被他当做半身的吉尔菲艾斯产生了裂痕,而那时候,他还不是银河帝国的皇帝。不过司徒景也不是皇帝,他距离皇位,还有漫长的两步要走。

在此之前,贾瑚并不介意如司徒景所愿,和他保持着比君臣更亲密的关系。毕竟,司徒景还在读书,皇帝和太子暂时没有让他涉足朝政的打算,而贾瑚背后的贾家,早已不复当年一门两国公的盛况。东府稍好一些,进士出身的贾敬还在朝堂挣扎,爬到中层问题不大,西府就不用说了,袭爵的贾赦在家闲耍,入朝的贾政一辈子就是五品小官,使得贾瑚和司徒景交好,完全没有负担。

对司徒景而言,他在被苏怡和简明刺激多年以后,终于有了反击机会。你们不跟我好,我就去找别人,你们不要太羡慕。司徒景找来找去,就找到了贾瑚,总算有个人在自己面前不那么拘谨。更重要的是,贾瑚还是他们父子的救命恩人,也许贾瑚只是无意间发现了尹美人的漏洞,可是他不怕引火上身,直接就告诉了他,如若不然,他们只怕一直会被那对心怀不轨的母子蒙在鼓里。

按常理来说,贾瑚立下如此大功,是该重赏的,可是为了皇家的面子,尹美人和七皇子的事迹不能公之于众,对贾瑚的奖赏也就降低了好几个层次,不过是太子出面,借着他学业不错的名号,赏了些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就是司徒景,都有点为贾瑚抱屈,而他却不在意,还说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反正事情都是司徒景自己查出来的,他就是提供了线索而已,那些赏赐已经很丰厚了。

从小跟在皇帝和太子身边,司徒景见过的人不少,可像贾瑚这么容易知足的,却是不多。他每每做事,都是为了事情本身,而不是由此达到什么目的。贾瑚对西学了解颇深,司徒衍闲来无事,就爱考他几道题,其中好些题目,司徒景根本就看不懂。有些时候,可能是题目太难,贾瑚一时半会儿也解不开,司徒景见他咬着笔头发愣,就劝他算了,真要解不出来,他跟父王求情就是。

贾瑚不肯,说做事要有始有终,司徒景就搞不懂了,他是为了什么,就是他把题目解出来了,父王也不见得会奖赏他,可要是解不出来……司徒景想了想,愣是没想起贾瑚有解不出来的时候,顶多就是费些工夫,但是总归能解出来的。司徒景实在想不通,就去问太子,为何整天没事为难贾瑚,那些题目他自己未必就会。司徒衍这才告诉司徒景,他哪里是为难贾瑚,他是向他请教。

司徒景顿时就怔住了,贾瑚擅长西学,尤其是算学,这是他一向知道的。可是他的水平,能好到父王都要向他请教吗,司徒景简直难以置信。司徒衍读书读得很杂,用人也是不拘一格,东宫的詹事府除了本身在朝的官员,还有好些擅长杂学的,他若是遇上难题,可以找那些人讨论。但司徒衍说,他问贾瑚的题,就是詹事府的人报上来的,说是西洋来的传教士出的,他们解不出来。

长期钻研算学的人都不会,太子就更不会了,他不需要什么知识都了解到细节部分,若是以往,他会直接派人把那些传教士请来,向他们请教这些问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什么难为情的。但在下命令之前,司徒衍想起贾瑚了,他发现他解题的法子,跟那些个西洋人有些相似,估计是从小看过不少西洋传过来的书,就试着问了他几道题,不料贾瑚都给解出来了,答案正确无误。

司徒衍这下高兴了,同样是请传教士过来,你完全不会和不怎么会,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若是前者,被人蒙了都不知道,若是后者,好歹有点讨价还价的资本。于是,几个精通算学的传教士被请到了詹事府,司徒衍专门派人跟他们学,还不时让人把他们练习的题目抄上来,他拿过去考贾瑚,结果一次都没难住他,太子就在心里琢磨,这从小就学的,是不是比长大了再学要快点。

听完太子说的这些事,司徒景更加同情贾瑚了,敢情父王借着考题的由头,让贾瑚做了这么多事,居然是在做白工。司徒衍无奈道,贾瑚是司徒景的伴读,又不是詹事府的官员,他能怎么着,专门给他发份俸禄不成,没有这样的规矩,只会徒增人们的非议,还不如逢年过节的时候,多给他点赏赐,反正贾瑚的本事他心里有数,等他年纪再大点,正式入了仕途,他亏待不了他就是。

贾瑚可不知道,司徒衍考他的那些题,还有这么复杂的来历,不过他无所谓,来一道解决一道,来两道解决一双,十七世纪的数学水平,不管是中国还是欧洲,都不可能超出大学数学的范畴,他要是做不出来,他的历届数学老师知道了会哭死的。至于奖赏,贾瑚表示没有那个概念,他在宫学读书,做作业属于基本任务,就是太子多给他加了两道题,也是份内的事,能要什么奖励。

恰恰就是思维方式上的这些差异,让贾瑚给司徒景留下了个做事认真、淡泊名利的印象,因而贾瑚送他那条小玉鱼,说是想着他畏寒,带上对身体好,司徒景立刻就信了,还感动地一塌糊涂。

于是就有了那枚黄玉印章,司徒景也是想了很久,结果却发现,像贾瑚那样的世家子弟真的不缺什么,他无论拿什么给他做生辰贺礼,看着都像是皇孙给伴读的赏赐,因此他才决定自己动手,让送出去的东西,显得更有诚意。却不想,贾瑚收到礼物就开始发愁,再过两个月,便是司徒景的生辰,他若像往年那样让张氏备礼,就显得不慎重,看来是要亲手做了,不然根本送不出手。

贾瑚绞尽脑汁地想,司徒景到底喜欢什么,想着想着就想起前世的一个舍友,那哥们是他们宿舍第一个脱团的,女朋友就在隔壁的帝都师范大学,两人的感情特别好,说是蜜里调油绝不夸张。只有一点,那哥们的女朋友是个喜欢过节的,常规的情人节、七夕节,还有双方的生日和各种纪念日就不说了,她连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等,通通都不放过,逢节必过,过不好就闹别扭。

过节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就是送礼了,贾瑚那哥们有钱,倒也不怕,每次都是九十九朵玫瑰花送上,外加若干名牌服饰或者首饰,换个普通的女孩子,肯定会觉得自己的男朋友表现合格了。那哥们的女朋友却不是普通人,人家嫌弃这些礼物俗气,说是价格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从此,贾瑚他们宿舍鸡飞狗跳,每到某个节日,那哥们就用请客吃饭当条件,让舍友们帮着做礼物。

单是贾瑚自己,就给那姑娘刻过两回木雕,一回刻了一套茶器,另一回刻了一套套娃,还有男神,他帮那姑娘画过不下三幅不同风格的画像。拜那哥们的女朋友所赐,贾瑚和男神合作过一回,共同创作了一幅木刻画,就是男神画画,他再雕刻,至今想起过程都很幸福。贾瑚和男神如此,宿舍其他人也不例外,都被那哥们用美食诱惑着,为他效了犬马之劳,不过收获也不少就是了。

到了毕业那年,除了倒霉催的贾瑚,其他舍友都凭精湛的手艺把女朋友哄到手了。还有人说,他们该给那哥们送面锦旗,若不是他的敦促,在男女比例十比一的他们系,脱团可不是轻松活儿。

贾瑚思忖良久,决定先不管司徒景喜欢什么,而是考虑自己擅长什么,十来年没碰过刻刀,而且还是双从来没有刻过东西的手,要是刻出来的玩意儿不能见人,他可就丢人现眼了。保险起见,贾瑚先让张氏给他找了两块普通的木料,试着刻了一套酒器和两只木头老虎,结果被贾赦和贾琏给看上了。贾赦拿走了酒器,贾琏抱走了两只老虎,贾瑚放下刻刀,觉得手感全部都找回来了。

给司徒景送生辰贺礼,贾瑚可不打算马虎,他问张氏,有没有好木料,最好是沉香木。张氏说只有制成器皿的,没有原料,让他去问贾赦。贾赦立马就说有,徐太夫人给他留了那么多好东西,几块沉香木算什么。不过他又问贾瑚,要沉香木做什么,是不是打算给他刻一套好点的酒器,上次的那套手艺不错,就是木料差了点。贾瑚说他要给司徒景准备礼物,暂时没有空,过后再说。

贾赦随即表示,给皇孙送礼是全家的事,不该他们长房私下贴补,库房也有沉香木,该从那里拿。贾瑚想想也是,两人就一起去找史太君,大库房的钥匙,她和贾赦一人一把,要两个人都在,才能把门打开。听说是给司徒景准备生辰贺礼,史太君不反对开库房,可贾赦再一说,是贾瑚自己拿沉香木刻东西,史太君就犹豫了。上好的沉香木,库房也没有多少,被贾瑚浪费了怎么办。

依着史太君的意思,给皇家送东西,再好都使得,可不能由着小孩子胡闹,那么珍贵的沉香木,要是贾瑚刻坏了可怎么办。贾赦见史太君怀疑贾瑚的水平,就命人把他房里的酒器和贾琏的木头老虎取了来,让她亲自见识下。史太君看过之后,果然点了头,拿出钥匙给他们开了门。这是贾瑚第一次进到西府的库房,琳琅满目的诸多宝贝,看得他眼睛差点花了,最后方挑了两块木料。

贾赦父子拿到沉香木就回了荣禧堂,留下史太君感概良多,她怎么觉得,贾瑚越来越像国公爷了。可再想想,贾瑚是贾赦的儿子,而不是贾政的,她又有点遗憾,她对贾赦,终是亲近不起来。

由于前面的试手就花了将近一个月,贾瑚担心时间不够,就决定刻一套套杯,从最大的开始刻,能刻几个是几个,实在刻不完的,他留下以后慢慢刻。就像他以前刻套娃,最初的计划是七个,中间事情太多给耽搁了,到那年儿童节,也就刻出三个,贾瑚就把三个给了哥们。剩下的材料他拿回了家,暑假里慢慢刻,又给刻了三个小的,给了自家妹妹,妹妹可喜欢了,简直爱不释手。

贾瑚对时间的估算是正确的,他预计的十二个套杯,在司徒景生辰到来的前夕,只刻出了外面的七个,中间那团还是木头,估计还得个把月,才能全部完工。他就把已经完成的七个杯子,连同张氏备的贺礼,一起给了司徒景。果然,司徒景对那些常规的礼物毫无兴趣,看了眼就叫人收了下去,倒是七个杯子,拿在手上把玩了半天,只见环环相扣,实在是巧夺天工,于是赞不绝口。

贾瑚不好意思地说,应该还有五个的,他手慢,没能刻完,要是殿下不嫌弃,他刻完一起给他。司徒景见眼前的杯子就已经很精致了,听说还能有五个更小的,顿时起了兴致,说今年是闰年,而且就是闰五月,他可以过两个生日的,叫贾瑚回去接着刻,到时候一并给他。贾瑚有点痛恨自己的多嘴,他要是不说,不就没有这事了,可是已经说了,只得又把最小的那个杯子要了回去。

一个月后,连同要回去的那个杯子,贾瑚给了司徒景七个杯子,最小的只有拇指大小,看上去特别可爱。司徒景接过杯子数了遍,就问贾瑚:“你上次不是说还有五个,怎么今天拿了六个?”

贾瑚眉眼舒展,轻笑道:“这说明我的手艺又精进了,原以为最小的那个刻不出来,不过是想着试试,竟然就成了。一共十三个,正合殿下的年龄,用来当殿下的生辰贺礼,再是恰当不过。”

司徒景却没有笑,反而沉声道:“把你的手给我看看。”贾瑚莫名其妙,不知司徒景何出此言,不过他既然说了,他还是老老实实把右手伸了过去。司徒景抓起他的手看了眼,眼神更深邃了。

贾瑚不解道:“殿下,你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气氛一下子就变得低沉了,他有点搞不明白。

司徒景放开他的手,低声道:“贾瑚,以后不要再刻这些了。”他的语气里,竟然有着隐约的歉疚,虽然贾瑚不知道是为什么,可是他听出来了,因而更是茫然,司徒景怎么突然就不高兴了。

贾瑚抬起自己的双手,左看右看也看不出问题,只得问道:“为什么?你不喜欢?”要是这个理由的话,他就没办法了,尽管他的直觉告诉他,司徒景应该是喜欢的,他的眼里还有星星在闪。

司徒景被贾瑚的追问搞得没了脾气,再次拾起他的手道:“你的手是用来写字的,搞得尽是伤口做什么。”贾瑚这才注意到,手上那些细小的伤痕,主要是最后两个杯子太小,他手滑了几次。

弄清楚司徒景的心意,贾瑚心头一暖,敢情他在为他担心,在封建时代,遇上这么个体贴下属的主子,真是件不坏的事情,不由笑道:“殿下,我没事的,你别放在心上,只不过是些小伤口,什么都不影响的,写字和拉弓都可以,你喜欢这套杯子就好,不然我这两个月的辛苦,可就全部白费了。”贾瑚会木雕,是上辈子跟着爷爷学的,练了有十几年,这点小苦头,他并不在意的。

司徒景见他的手确实无碍,方展眉笑道:“我很喜欢,不过下次别弄这么复杂的东西了。”贾瑚点头应是,心里却想,我这不是投桃报李吗,你都亲手刻印章了,我不自己做点什么能像话么。

就从这年开始,贾瑚和司徒景每年的生辰,被他们搞成了一个奇怪的循环。一方面,他们都不想对方太过慎重其事,可另一方面,他们在准备贺礼的时候,又是精益求精,无一不是亲力亲为。

转眼到了年底,还有三天就要过年的时候,小张氏生了,生了个七斤重的大胖儿子。宁安侯府的元昌二十八年新年,因此过得格外热闹。贾敬那是早有准备,孩子还没出生,孙子、孙女的名字就分别取了好几十个,根据出生的时日时辰排除了些,最后挑中了贾蓉这个名字,洗三就正式公布了。

东府添了草字辈的长孙,西府也跟着喜庆了回,张氏和王氏,更是在心里盘算起了未来儿媳妇的人选。相较两位儿媳的未雨绸缪,史太君却是有些担忧,看看人家小张氏,过门还没到一年呢,儿子就生了,还有她嫁出去的那些庶女,甭管嫁得好不好,个个都是儿女成群,只有贾敏,嫁人都有七年了,至今音讯全无,史太君每每想起这件事,就为小女儿担心不已,只盼她早传喜讯。

贾敏在娘家时跟张氏关系不错,就是出了阁,也是常有往来。张氏经常在信里劝贾敏,此事不可着急,只要缘分到了,孩子也就到了,千万不可胡乱求医,若是把身体搞坏了,后悔都来不及。只不过张氏本身,并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她是进门就有了身孕的,只是不幸没保住,后来守孝耽搁了两年多,才会婚后四年方有了贾瑚,她的情况不具有代表性,也不知贾敏能听进去多少。

贾敏跟王氏关系平平,肯定不会专门跟她写信,不过她的情况,史太君有时候会在家里说起。王氏每次听到,都会暗自窃喜,做姑娘的时候,贾敏什么都比她强,还不把她这个嫂子放在眼里,可是嫁人以后,别的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儿子才是最实在的,没有儿子,没什么可以长久。难得有件事自己压过了贾敏,王氏的心情很舒爽,尤其史太君念叨着为贾敏担心的时候,她最高兴。

元昌二十八年是秋闱之年,贾敬觉得贾珍的学问已经比较扎实了,为人夫为人父之后也变得稳重了,打算下半年让他回金陵参加乡试。贾敬同时想到了贾瑚,他今年十二岁,来年就是十三了,童生试也该下场了,不能再往后拖,就跟贾赦说,让贾瑚跟着贾珍回金陵,那边是老家,有房舍有家人,可以提前安顿下来,安心准备明年的童生试,岂不比他一个小孩子自己回去便宜得多。

贾赦细想之下,觉得贾敬的话有道理,他前两年就说贾瑚可以下场了,一是他年纪小,二是进了宫当伴读,就拖了下来,不过现在看来,是该考了,而且跟着贾珍一路,他和张氏也能放心点。贾赦想好了就跟贾瑚商量,贾瑚无所谓,他对考秀才很有把握,而且十七世纪的江南风光,他也很有兴趣欣赏,只是按照这个安排,他要耽搁将近一年,不知道宫学那边,能不能把假请下来。

不在家就是不方便,一天的更新比一天晚,不过今天的字数,还是很肥厚的,o(* ̄▽ ̄*)o

晒晒可爱的小萌物啊:腐直人ost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1-12?22:41:53

第64章 改向第6章 较量第51章 重逢第59章 约会第30章 回乡第53章 下场第51章 重逢第15章 再遇第49章 退婚第43章 宝玉第20章 面试第56章 误会第34章 许愿第28章 斐然第52章 选择第17章 兄弟第5章 抓周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60章 地震第20章 面试第30章 回乡第56章 误会第31章 奇遇第27章 秋狩第11章 上学第22章 赐福第25章 打脸第69章 主线第41章 画像第8章 还击第12章 添妆第26章 真相第42章 征兆第65章 安排第45章 大婚第18章 逼迫第22章 赐福第39章 甄贾第4章 瑚琏第3章 清理第53章 下场第18章 逼迫第14章 初见第39章 甄贾第13章 嫁女第25章 打脸第10章 攀比第35章 探病第37章 事发第29章 礼物第14章 初见第16章 难产第6章 较量第13章 嫁女第61章 纠结第68章 交底第34章 许愿第16章 难产第3章 清理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3章 赴宴第25章 打脸第37章 事发第27章 秋狩第6章 较量第30章 回乡第50章 中举第22章 赐福第42章 征兆第5章 抓周第21章 进宫第23章 赴宴第58章 弊案第18章 逼迫第52章 选择第14章 初见第25章 打脸第22章 赐福第11章 上学第66章 战事第20章 面试第35章 禅位第14章 初见第5章 抓周第67章 受伤第37章 事发第28章 斐然第53章 下场第23章 赴宴第24章 酒醉第13章 嫁女第68章 交底第64章 改向第54章 表白第12章 添妆第7章 退让第7章 退让第71章 薛家第36章 顿悟
第64章 改向第6章 较量第51章 重逢第59章 约会第30章 回乡第53章 下场第51章 重逢第15章 再遇第49章 退婚第43章 宝玉第20章 面试第56章 误会第34章 许愿第28章 斐然第52章 选择第17章 兄弟第5章 抓周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60章 地震第20章 面试第30章 回乡第56章 误会第31章 奇遇第27章 秋狩第11章 上学第22章 赐福第25章 打脸第69章 主线第41章 画像第8章 还击第12章 添妆第26章 真相第42章 征兆第65章 安排第45章 大婚第18章 逼迫第22章 赐福第39章 甄贾第4章 瑚琏第3章 清理第53章 下场第18章 逼迫第14章 初见第39章 甄贾第13章 嫁女第25章 打脸第10章 攀比第35章 探病第37章 事发第29章 礼物第14章 初见第16章 难产第6章 较量第13章 嫁女第61章 纠结第68章 交底第34章 许愿第16章 难产第3章 清理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3章 赴宴第25章 打脸第37章 事发第27章 秋狩第6章 较量第30章 回乡第50章 中举第22章 赐福第42章 征兆第5章 抓周第21章 进宫第23章 赴宴第58章 弊案第18章 逼迫第52章 选择第14章 初见第25章 打脸第22章 赐福第11章 上学第66章 战事第20章 面试第35章 禅位第14章 初见第5章 抓周第67章 受伤第37章 事发第28章 斐然第53章 下场第23章 赴宴第24章 酒醉第13章 嫁女第68章 交底第64章 改向第54章 表白第12章 添妆第7章 退让第7章 退让第71章 薛家第36章 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