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选择

沉默良久,见司徒景始终没有打破僵局的意思,贾瑚不得不沉吟道:“殿下,时辰不早了,我就不……”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贾瑚准备撤退,也好让自己冷静下来,少想一些有的没的。

“贾瑚,你先别走,我有件东西要给你。”像是看出了贾瑚的打算,司徒景出声叫住了他,起身往旁边的多宝格走去,取了一轴画卷下来,递到贾瑚手上,低声道:“补给你的生辰贺礼。”

贾瑚愣了愣,面上的表情说不出的古怪,他迟疑片刻方接过画卷,同时还问了个很弱智的问题,“是哪年的?今年还是去年?”话一出口,贾瑚就后悔地想抽自己两记大耳光,这是什么蠢话,司徒景什么身份,人家堂堂太子殿下,闹了别扭记得给自己补上生日礼物就很不错了,他还敢问哪年的,真是找死。要知道,去年和今年司徒景的生辰,贾瑚也是没有专门准备贺礼的。

司徒景没想到贾瑚会有此一问,也是神情一愕,随即恢复平静,坦然道:“这是今年的,去年我没有准备,因为我给你写信,你都没有回。”司徒景这话,真假参半,唬得贾瑚一愣一愣的。

“啊?!”贾瑚抬起头,直直看着司徒景,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还以为自己想多了。

“你不打开看看吗?”司徒景说着笑笑,眉眼弯弯。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棂格子照进来,橘黄?色的光芒落进他黑色的瞳孔,就像是要融化了似的,散发着星星点点的温柔,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我看,马上就看。”贾瑚慢慢展开画卷,只见纸上画着一枝老梅,道劲拔张,风骨自存,朵朵梅花犹如繁星顺势而生,熠熠生辉,不由赞道:“两年未见,殿下的画技大有进益。”

司徒景得他夸奖,眉眼间喜色更甚,抿唇笑道:“你喜欢吗?”他不过是闲来画上两笔,是否有进益并不重要,只要贾瑚喜欢就好,哪怕他根本就看不懂,自己蕴藏在画中的含义。

贾瑚心中一喜,颔首道:“殿下亲手所绘,我自然是喜欢的。”可他还是搞不懂,司徒景为什么要送他梅枝,他的生日是在三月,生日礼物的话,不是桃花更适合吗,贾瑚皱眉不解。

有了送画这件事作为调剂,气氛缓和了不少,直到宫门落钥之前,贾瑚才告辞回了家。

来年三月便是会试,距离此时不到半年,贾瑚闭门在家苦读,对外界的事一概不闻不问,严阵以待大考。张氏见儿子心智坚定,全然不受那些风言风语的影响,心中也是安慰不少。

年前,贾瑚和浔阳县主的婚事告吹,由于内情不足为外人道,贾家和忠敬王府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一致的低调态度。无奈这桩婚事乃是圣人亲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退了婚,都是极罕见的。

对此,人们议论纷纷,有说浔阳县主命不好的,放着前途无量的如意郎君不要,居然出家为尼了。也有说贾瑚坏话的,若不是他有什么问题,浔阳县主为何宁愿出家,都不要嫁给他呢。

浔阳县主已经出家了,人们说得再多,也不影响她的修行,至于司徒彻夫妇,还有谁敢到他们面前说什么不成。贾瑚这边就不一样了,他刚考中了举人回京,明年还要考进士。若是放在以往,像他这种出身高门,又自身能干的年轻人,会是无数人家竞相争抢的女婿人选。可是出了退婚——退的还是圣人赐婚——这档子事,很多人家就犹豫了,宁可退而求其次,也不敢要他。

儿子的本事在那里摆着,张氏对儿媳妇的标准也是很高的,绝不轻易降低,因此贾瑚的婚事,就这么搁浅了。张氏想得清楚,贾瑚是男人,成婚晚几年问题不大,等他中了进士,入朝为了官,退婚的影响淡去了,那些观望的高门大户也有了定论,到时候再娶媳妇也不迟。要是随便凑合,娶个出身和性情都不够的儿媳妇回来,不仅贾瑚不满意,更是祸害家中几代人的事情。

大儿子的婚事不能说,小儿子的年龄还不够,张氏近来闲暇无事,就留意上了史太君拜托她的事情。张家世代书香,张老爷子的门生遍及天下,张氏尚在闺中之时,就有不少密友,如今这些人?大部分跟张氏一样,成了各自夫家的当家太太。贾家军功起家,是开国四王八公之后,张氏嫁到西府时,贾代善还在世,正得太上皇重用,她出门应酬,荣国府少夫人的身份也是声名赫赫。

虽说贾赦不是很争气,可人家也是有军功在身的,还保住了侯爷的爵位,兼之张氏生了贾瑚这么个好儿子,因此这么多年来,她在京城贵妇圈子的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张氏给元春挑人家,并不一味追求高门,是比着她的身份来的,因而选择面很广,不多时就挑出了两户她觉得合适的。张氏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把两家人的情况都说给史太君听了,让她慢慢挑,挑好了再告诉她。

听了张氏的介绍,史太君沉默不语,半晌方道:“就是这些了,还有没有更好的?”凭心而论,张氏挑的两户人家都很不错,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可距离史太君的期望值,还有一定距离。

仿佛猜到史太君会说这样的话,张氏挑眉笑道:“有倒是有,可就是元春的身份,人家看不上。”婚姻乃结两姓之好,总要门当户对才妥当,元春说起来是荣国公的嫡长孙女,身份貌似不低,可是贾代善去世了,贾政被罢官了,她也没个能干的兄长为她撑腰,如何能说到十全十美的婚事。

史太君幽幽叹了口气,再不言语,张氏说的这些话,她如何不明白,只不过是心有不甘罢了。

早些时候,史太君也想过自己给元春说门亲事,最好是门第高贵,为人又极优秀的。可是到了实际操作,才发现很困难,哪家的年轻公子要有这样的实力,人家娶媳妇不是奔着父兄皆有本事的姑娘去的。况且史太君年事已高,她认识的那些人,不是已经不在世了,就是在家颐养天年,家事交给了儿媳妇管理,孙子辈的婚事,也都是儿子儿媳做主,少有老祖母还参合进去的。

否则的话,史太君如何会把元春的婚事交给张氏负责。一直以来,史太君对张氏的不满都是源于她是贾赦的妻子,而非她本人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史太君死活想不通,张家这么好的一门亲事,贾代善怎么非要给贾赦那个不成器的留着,若是给了贾政,有了张家的相助,他的仕途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由此也能看出,史太君对张氏本人的性情和才华,其实是相当肯定的。

见史太君若有所悟,张氏忙道:“这两家也在四处相看,老太太若是得了主意,请尽快告诉我,我好请人去问,倘若耽搁久了,说不定就被别人得了去,像这样的人家,也是不好找的。”

张氏的弦外之音,史太君没有听不出来的,就是能找到这两家,她已经是尽力了,想要更好的,恕她无能为力。史太君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点头道:“你且去吧,我会通知你的。”

张氏给元春找的两户人家,一户姓谢,是定城侯的孙子,不过不是能继承爵位的长房长孙,而是二房的嫡次子,今年十八岁,家中排行第五;另一户姓唐,小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是跟着现任兵部郎中的伯父长大的,今年十七岁,家中排行第三。看着谢五郎和唐三郎的情况简介,史太君纠结了,不知道该给元春选哪个,总觉得两个都好,又两个都有不足之处,真是左右为难。

谢家门第高,元春嫁过去名声好听,可谢五郎才情平平,看着不像能出仕的样子。唐三郎颇有才名,十四岁就中了秀才,今年的乡试虽然落了榜,可他年纪还轻,谁也不敢说以后就没有前途。只是他父母皆无,自小跟着伯父伯母过活,唐郎中本身就是个穷官,能给侄儿的产业,肯定很有限。

要是谢五郎和唐三郎的条件能综合下就好了,史太君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由这样想到。可她也知道,这是不现实的,家世和才华皆有的年轻人,不可能看得上元春,说到底还是贾政不争气。

得知张氏给史太君出了这样的难题,贾瑚很不厚道地笑了。他百分之两百地可以肯定,张氏是故意这样做的,要不然,她挑出来的两户人家,怎么会这么巧合,两家的优劣完全是互补的。

不要说史太君了,换了贾瑚自己,在有且只有这两种选择的情况下,也会很为难的。选谢五郎吧,看上去比较安稳,只要不出大的意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有保障的,只是心里容易不甘心,要是那个唐三郎日后不成器也就罢了,若是他出了人头地,只怕想起来就会心塞;选唐三郎呢,上升的空间足够,可是风险也是很大的,毕竟不是每一个有才的少年都会功成名就的。

贾瑚很好奇,元春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安稳的现在,还是更有可能的未来。不管怎么说,按照这个年代的标准,他们都是一家人,他希望元春安安分分嫁出去,不要给自己添任何麻烦。

作者有话要说:

请不要嫌弃这一章比较瘦小,晚上还有一更,估计会比这一章稍微肥点。

有没有人猜到司徒景的画是什么意思,还有元春会如何选择,答对了有奖哦!!

最后晒晒今天的小萌物:

joyce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2-03?00:15:39

joyce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2-03?11:54:49

谢谢joyce姑娘全文补评,那篇文已经完结了,就在这边说一声,么么哒(づ ̄3 ̄)づ╭?~

第65章 安排第66章 战事第18章 逼迫第52章 选择第19章 伴读第10章 攀比第16章 难产第48章 阿福第50章 中举第35章 禅位第31章 奇遇第19章 伴读第58章 弊案第26章 真相第49章 退婚第5章 抓周第48章 阿福第53章 下场第35章 禅位第42章 征兆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70章 儿子第60章 地震第19章 伴读第43章 宝玉第21章 进宫第30章 回乡第38章 心意第1章 穿越第50章 中举第35章 禅位第34章 许愿第42章 征兆第32章 劫数第9章 因果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69章 主线第53章 下场第70章 儿子第19章 伴读第38章 心意第13章 嫁女第70章 儿子第30章 回乡第46章 还债第39章 甄贾第50章 中举第41章 画像第37章 事发第65章 安排第48章 阿福第35章 禅位第3章 清理第10章 攀比第9章 因果第11章 上学第15章 再遇第1章 穿越第12章 添妆第10章 攀比第61章 纠结第31章 奇遇第32章 劫数第4章 瑚琏第13章 嫁女第6章 较量第49章 退婚第69章 主线第36章 顿悟第64章 改向第50章 中举第50章 中举第51章 重逢第29章 礼物第18章 逼迫第27章 秋狩第18章 逼迫第69章 主线第62章 矛盾第28章 斐然第36章 顿悟第43章 宝玉第64章 改向第69章 主线第46章 还债第13章 嫁女第47章 悲喜第71章 薛家第18章 逼迫第22章 赐福第4章 瑚琏第13章 嫁女第67章 受伤第70章 儿子第55章 春游第68章 交底第35章 探病第5章 抓周第53章 下场
第65章 安排第66章 战事第18章 逼迫第52章 选择第19章 伴读第10章 攀比第16章 难产第48章 阿福第50章 中举第35章 禅位第31章 奇遇第19章 伴读第58章 弊案第26章 真相第49章 退婚第5章 抓周第48章 阿福第53章 下场第35章 禅位第42章 征兆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70章 儿子第60章 地震第19章 伴读第43章 宝玉第21章 进宫第30章 回乡第38章 心意第1章 穿越第50章 中举第35章 禅位第34章 许愿第42章 征兆第32章 劫数第9章 因果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69章 主线第53章 下场第70章 儿子第19章 伴读第38章 心意第13章 嫁女第70章 儿子第30章 回乡第46章 还债第39章 甄贾第50章 中举第41章 画像第37章 事发第65章 安排第48章 阿福第35章 禅位第3章 清理第10章 攀比第9章 因果第11章 上学第15章 再遇第1章 穿越第12章 添妆第10章 攀比第61章 纠结第31章 奇遇第32章 劫数第4章 瑚琏第13章 嫁女第6章 较量第49章 退婚第69章 主线第36章 顿悟第64章 改向第50章 中举第50章 中举第51章 重逢第29章 礼物第18章 逼迫第27章 秋狩第18章 逼迫第69章 主线第62章 矛盾第28章 斐然第36章 顿悟第43章 宝玉第64章 改向第69章 主线第46章 还债第13章 嫁女第47章 悲喜第71章 薛家第18章 逼迫第22章 赐福第4章 瑚琏第13章 嫁女第67章 受伤第70章 儿子第55章 春游第68章 交底第35章 探病第5章 抓周第53章 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