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上学

会试放榜,林海中了一甲第二名,贾敬中了二甲第三十三名,都是很不错的名次,消息传回府里,两府欢庆。贾代善还到堂兄面前炫耀了回,说我的儿子虽然比不过你的儿子,可是我的女婿比你的儿子厉害,气得贾代化差点赶他出门,这个不着调的堂弟,成心气他是不是,明知他没女儿的。

贾代化转念一想,贾代善被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气了这些年也不容易,遂一笑了之,你家女婿的确很好,可是女婿再好,也总是外姓人,哪有儿子争气叫人心里欢畅,贾代化摸着摸着胡子笑道。

贾代善炫耀完毕,心满意足回了西府,他临走前说回家要好生调、教孙子的话,却让贾代化陷入了深思。贾代善的两个儿子怎么养废的,徐太夫人和史夫人没教好,不像他们家,他的长子贾敷,好容易养到九岁,一病竟然没了,他媳妇体弱多病,没几天也跟着儿子去了,留下刚满五岁的贾敬。

贾代化和妻子感情不错,生怕娶了继室亏待儿子,就没再娶,而是让两个妾室伺候日常生活,他亲自教养孩子,结果教出一个进士来,可见男孩子,从小跟着父亲,要比长于妇人之手好得多。

而后,贾代化就是脸色一变,儿子他是教出来了,可是孙子呢,贾珍长到现在十来岁,贾敬忙于读书,无暇管教,都是儿媳妇李氏教养。李氏出身大家,住持中馈、管理内务,都是没问题的,就是只得贾珍一个独子,难免溺爱些,只是贾珍已经满过十岁了,还跟着李氏住在后院像什么话,正好贾敬中了进士,眼看就要授官,没什么再要他操心的,他可以让贾珍搬到自己身边。

贾代化打算如何调、教贾珍,贾瑚不得而知,虽说这件事在后来,对他的生活也有深远的影响,可在眼前,贾瑚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他的祖父贾代善,准备正式给他和贾珠启蒙了。

贾瑚三月份生的,下个月满三周岁,不过按照这里计算年龄的习俗,都说他是四岁了。在贾瑚看来,自己也就刚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平日跟着张氏背些启蒙读物不算什么,就当是学前教育了,可是正式启蒙几个意思,是要他三岁就上小学吗,贾瑚整个人都不好了,只觉前途黯淡无光。

张氏见贾瑚闷闷不乐,心下不由担忧,就问他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吗,看起来没精打采的。

贾瑚轻轻摇头,虽然心中烦闷不堪,却不知该如何开口。他能跟他娘说,他是不想太早上学吗,张氏就是不骂他,只怕也要气得哭一顿,别人想上学还上不成呢,他说不想不是找抽是什么。

贾瑚不肯说,张氏也不生气,温柔道:“瑚哥儿有事不跟娘说,就不怕娘会伤心吗?”说完拿起帕子拭泪。贾瑚明知张氏没哭,也扛不住她泫然欲泣的表情,忙道:“瑚儿怕自己写不好字。”

贾瑚这话说来,算是半真半假,前日他在贾赦的书房玩,贾赦说要教他写名字,他很高兴就答应了。不想看着贾赦写的时候轻松,写出来的字也还算端正,可是那笔,到了自己手上就不听话。贾瑚拿着笔挥舞了半天,除了画出几张鬼画桃符,就是把自己和贾赦的一身衣服,全给废了。

单是拿不动笔,贾瑚并不担心,那是因为小孩子手小,且力气不足,过几年就好了。可谁知道,贾代善这么丧心病狂,他才三岁就要送他上学,到时候他写出来的字,岂不是丢人现眼了。

张氏眉心微蹙,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贾瑚的心思,不由莞尔一笑,温言道:“瑚哥儿,你爹那是逗着你玩呢,他那天给你的,是狼毫大笔,你如何拿得动,画了他一身,也是应该的,不必害怕。等你到了学里,写字是用羊毫小笔,而且是从最简单的字开始,很好学的,你不用担心。”贾赦那天抱着贾瑚回屋洗澡,就被张氏说过了,这么小的娃娃,怎么可能写得出那么多笔画的字。

有了张氏这番说辞,贾瑚稍微安心了些,原来是从头学起,他手劲不足,贾珠还不如他呢,应该没事的。不过想到张氏话里的“学里”二字,贾瑚又问道:“不是请先生来家里吗?”在贾瑚的概念里,古代的有钱人家,都是请了教书先生上门的,那个学里是指哪里,难道是指什么学校吗。

“只是我们家,自然可以请先生,不过族里那些少年,就没这样的条件了。”张氏摇了摇头,解释道:“家学是太爷立的,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禄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

贾瑚听了点点头,看来他的太爷爷,还是个很有远见的人,自己混得好不说,还对族人很负责,想着法子要把族人给扶持起来,这古代的大家族啊,和现代人的小家庭,真心不是一个概念。

得知上学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可怕,贾瑚放下心事,跑去找贾代善教他拳脚功夫了。贾瑚不指望自己能成什么武林高手,再说根据他的观察,这个世界也没有飞檐走壁的轻功和玄乎其乎的内功,就是贾代善这种战场上出来的高手,也是练的外家功夫,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贾代善指导了贾瑚几天,说他筋骨不错,要是长久练下去,功夫不会在他之下。贾瑚听了只是笑笑,并不当真,他觉得吧,贾代善就是有点空虚了,贾赦不学无术,贾政弃武从文,他一身傲人的功夫没了川人,能不空虚吗,好容易有个孙子愿意学,当然要多夸夸,不然把人吓跑了怎么办。

张氏并不反对贾瑚跟着贾代善习武,就是走科举之路,没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也是撑不下来的。今年的春闱,天公不作美,气温堪称开国以来最低的,有将近三成的考生,还没考完就被人抬出了考场,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就是坚持考完的那些,出了考场病倒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林海和贾敬,好在都不严重,养些时日就能好了,并不影响下个月的殿试。

张氏可不希望看到,贾瑚日后参加秋闱、春闱,落得被人抬出来的下场,把身体练好点,总是没错。退一万步说,贾瑚考不出来,他是袭爵之人,倘若武艺过得去,也能有个不错的前程。

总的来说,张氏给儿子准备去家学要用的东西,算是心平气和,最基本的三百千,贾瑚两岁就能倒背如流,这一年下来,《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幼林琼学》也都背会了,就是四书,她也教着念过好几遍了,虽然还没背下来,不过比起其他同龄的孩子,已经是远远走在了前头。

可在二房,贾政和王氏的心情,就只能说是很不美妙了。在这个贾家从上到下都很高兴的时间段,他们可以说是唯二的两位,很不高兴的人,不仅不高兴,还气得要命,而且是有气无处可撒。

有意思的是,这对夫妻憎恨的对象还不一样,贾政不满贾敬,大堂兄考中进士,让他这么多年的苦读不中,都快成了笑话。王氏则是不满林海,他考得好,贾敏天天笑颜如花,她看了就生气。

虽说会试过了还有殿试,但参加过的人都知道,殿试基本就是走过场,只要不犯大错,是不会淘汰人的。只有名次比较悬乎的人,可能会更在意些,比如会试前十,谁不想关键时刻表现好点,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说出去多有面子,还有就是百名上下的人,也想往前冲一把,谁都不想当同进士,说起来不好听不说,还不能再考,同进士的帽子要戴一辈子的。

林海和贾敬会试名次好,殿试肯定是在二甲前列,林海还有望冲击一甲前三,贾政和王氏就是心里再不爽,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技不如人,能怎么办,贾政看王氏的眼神,都有点不好了。

通常来说,当父母的在什么地方跌倒了,就会很希望孩子在那里爬起来,贾政和王氏都是如此,贾珠还没正式上学呢,两人就都在他面前耳提面命了一番,吓得孩子战战兢兢,望而生畏。

国公府的小少爷上学,哪怕是去自家的家学,也不会是贾瑚想的那样,自己背个小书包,最多带个书童就可以了,那是电视剧里看到的穷书生,他们家的配置,要高档奢华得多。

贾瑚做梦都不会想到,他去离家一里地的家学读书,需要带上七、八个人,是不是有点夸张了。等他看了随行众人搬上车的东西,顿时就不惊讶了,笔墨纸砚不说,还有手炉脚炉、白狐披风、羊毛坐垫,乱七八糟一些东西,竟然装了半车,难怪得要这么多人,否则搬东西都不够。贾瑚原来还以为,家学隔得近,他和贾珠会同坐一辆马车的,可看这个架势,只能各走各的。

因为贾瑚是第一天上学,贾赦怕他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欺负,特意起个大早,收拾地整整齐齐,准备亲自送儿子去学里。张氏见状讶然,却没多说什么,倒是贾瑚,颇有些感动。想当初,他从幼儿园念到大学,每次升了高一级的学校,都有家人送他,不想穿到古代,竟然还有这个待遇。

贾珠那边的情况和贾瑚差不多,也是半车行头,七、八个人随行,唯一不同的,就是贾政不准备送他。临出门前两个孩子给贾代善和史夫人请安,贾代善说了一通以后要认真读书的话,史夫人更关注生活细节,还特别叮嘱贾赦,要把两个孩子都平安送到学里。贾赦点头应了,又看似无意地说了句,二弟不是也在家,怎么不送送侄儿,路上各坐各的车,未必能照应到。

史夫人哽了一下,方斥道:“你二弟要读书,走不开,你是当大伯的,照看侄儿也是应该。”贾赦诺诺应是,心里笑开了花,贾政哪里是走不开,他是这么多年没考上秀才,不好意思回学里。以前在家学念书的时候,也不知道先生眼拙还是怎么的,个个都说贾政的好话,说他聪明好学,将来肯定能跟东府的敬哥儿一样,如今贾敬都是进士了,他还没混上童生呢。

成功地气了史夫人一回,贾赦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孩子出了门。贾瑚有亲爹陪着,自然开开心心,不时问些和学里有关的问题。贾珠则是一言不发,偶尔偷偷瞄上贾瑚一眼,目光有些羡慕。

终于让贾瑚童鞋上学了,贾珠童鞋的苦日子要开始了。。。

插入书签

第60章 地震第60章 地震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2章 赐福第71章 薛家第61章 纠结第27章 秋狩第39章 甄贾第68章 交底第52章 选择第21章 进宫第69章 主线第38章 心意第37章 事发第60章 地震第43章 宝玉第61章 纠结第3章 清理第1章 穿越第47章 悲喜第20章 面试第27章 秋狩第71章 薛家第30章 回乡第36章 顿悟第25章 打脸第71章 薛家第21章 进宫第11章 上学第11章 上学第70章 儿子第22章 赐福第14章 初见第42章 征兆第42章 征兆第5章 抓周第61章 纠结第9章 因果第46章 还债第57章 流言第56章 误会第48章 阿福第54章 表白第19章 伴读第36章 顿悟第28章 斐然第40章 作死第1章 穿越第35章 禅位第19章 伴读第42章 征兆第15章 再遇第17章 兄弟第50章 中举第17章 兄弟第12章 添妆第5章 抓周第32章 劫数第57章 流言第50章 中举第25章 打脸第60章 地震第21章 进宫第49章 退婚第58章 弊案第63章 化解第29章 礼物第42章 征兆第12章 添妆第9章 因果第55章 春游第14章 初见第66章 战事第39章 甄贾第56章 误会第16章 难产第56章 误会第7章 退让第21章 进宫第46章 还债第52章 选择第24章 酒醉第66章 战事第66章 战事第27章 秋狩第59章 约会第26章 真相第54章 表白第59章 约会第69章 主线第19章 伴读第68章 交底第4章 瑚琏第60章 地震第11章 上学第11章 上学第64章 改向第57章 流言第42章 征兆第1章 穿越
第60章 地震第60章 地震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2章 赐福第71章 薛家第61章 纠结第27章 秋狩第39章 甄贾第68章 交底第52章 选择第21章 进宫第69章 主线第38章 心意第37章 事发第60章 地震第43章 宝玉第61章 纠结第3章 清理第1章 穿越第47章 悲喜第20章 面试第27章 秋狩第71章 薛家第30章 回乡第36章 顿悟第25章 打脸第71章 薛家第21章 进宫第11章 上学第11章 上学第70章 儿子第22章 赐福第14章 初见第42章 征兆第42章 征兆第5章 抓周第61章 纠结第9章 因果第46章 还债第57章 流言第56章 误会第48章 阿福第54章 表白第19章 伴读第36章 顿悟第28章 斐然第40章 作死第1章 穿越第35章 禅位第19章 伴读第42章 征兆第15章 再遇第17章 兄弟第50章 中举第17章 兄弟第12章 添妆第5章 抓周第32章 劫数第57章 流言第50章 中举第25章 打脸第60章 地震第21章 进宫第49章 退婚第58章 弊案第63章 化解第29章 礼物第42章 征兆第12章 添妆第9章 因果第55章 春游第14章 初见第66章 战事第39章 甄贾第56章 误会第16章 难产第56章 误会第7章 退让第21章 进宫第46章 还债第52章 选择第24章 酒醉第66章 战事第66章 战事第27章 秋狩第59章 约会第26章 真相第54章 表白第59章 约会第69章 主线第19章 伴读第68章 交底第4章 瑚琏第60章 地震第11章 上学第11章 上学第64章 改向第57章 流言第42章 征兆第1章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