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春游

贡院里吃不香睡不好,贾瑚在里面困了九天,出来就跟饿虎下山似的,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饭不带歇气的,又一头载到床上睡了一天一夜,第三天起来的时候才觉得自己重新活过来了。

张氏打小儿见过兄长们参加考试以后的模样,倒不意外贾瑚这个状态,只让他安安心心睡觉,不允许人去打搅,直到神清气爽睡清醒了,才问他考得如何,有没有把握过关的话。

这次会试,贾瑚自我感觉良好,答题的过程更是一气呵成。若是外人问起,他或许还会自谦两句,不过贾赦和张氏不是外人,他就实话实说了,发挥很不错,不出意外肯定能考上。

张氏做事一向很有分寸,就是贾瑚说了自己考得不错,她也只是心里暗喜,在成绩公布出来之前不会到处宣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话说得太满了始终不太好,还是收敛点比较好。

贾赦就没张氏这么含蓄了,外人跟前不好说,自家人总可以吧。东府的贾敬那边,贾赦没啥可骄傲的,贾瑚的成绩还没出来呢,人贾珍三年前就是进士了,不过贾政就不同了。以前,他是西府唯一有官职的人,虽说品级不是很高,比起挂着虚衔却无所事事的贾赦,还是有那么一丁点可取之处的。可现在,贾政三次考试不过关,被圣人罢官回家了,而他的儿子,却要正式入朝了。

贾赦那叫一个得意,每天恨不得在贾政面前转悠三圈。早些年,贾珠在的时候,贾政只要被兄长刺激了,回过头就找儿子出气。如今,贾珠没了,宝玉年幼,贾政再有气,也只得憋在心里。

很难得的,王氏这次没跟贾政同仇敌忾,在贾瑚能否考中这件事上,她跟张氏和史太君站在了相同的立场上。王氏不仅希望贾瑚能考上进士,还希望他的名次越靠前越好,最好能进一榜三甲。

王氏之所以这么想,并不是她有心和长房和解,而是这段时间的连连碰壁让她看清了一些事情,就是贾家无人出仕,严重拉低了元春的行情,若是有个前途无量的堂兄,当妹妹的也能沾点光。

早些时候,王氏是真的看不上谢五郎和唐三郎,一味认定张氏是要害元春,才给她说了这样的人家。因此当元春征询她的意见时,她毫不犹豫就让她推了,说自己能帮她找到更好的。

可是等到史太君解了她的禁,王氏重新出门应酬才发现,由于王子腾的外任,以及贾政被罢官,原来跟她交好的那些妇人,都不大搭理她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荣庆侯府的当家太太是张氏。

更糟的是,王氏能帮元春说到的人家,还远远不如谢家和唐家呢。王氏有点后悔,早知道不该那么快就回了张氏的话,可要她放下面子再去求张氏,她又做不到。蹉跎之间,谢五郎和唐三郎的婚事先后订了下来,谢五郎订的是平原侯的孙女蒋氏,唐三郎订的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李纨。

王氏的窘境史太君全都看在眼里,她可以不在意儿媳,却不能不心疼孙女,就跟卓夫人提起了元春的婚事。王氏闻言大喜,她看了那么多人家,怎么就没想起卓家,他们家也是侯府啊。

在王氏看来,只要史太君开了口,卓夫人身为庶女,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毕竟,她只是国公爷的庶女,而元春却是嫡亲的孙女。王氏想来想去,竟然觉得元春嫁过去,其实是便宜了卓家。

不想卓夫人虽然点了头,却不愿意让可以承爵的长子娶元春,而是不能承爵的次子。王氏顿时就不高兴了,她嫁给贾政这么些年,最气的就是贾政不能承爵,如何愿意让女儿重复自己的经历,就开口说了几句,说元春原本就比两位表弟年长些,还是嫁给大表弟更适合。却不料卓夫人当了这么些年的侯夫人,早就不是当初任人欺负的小庶女了,人家直接就说了,这个媳妇她不要了。

卓夫人扬长而去,王氏追悔莫及,史太君也被气得不行,痛骂了王氏一顿,说元春的婚事她再也不管了。其实,元春并没到嫁不出去的地步,就是愿意娶她的人家,她和王氏都看不上。

后来,王氏就琢磨上了,元春要想高嫁,原配估计是有点悬了,倒是继室比较有可能。王氏个人觉得,只要是前头没有孩子或者说没有儿子的,填房和原配比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王氏把自己的意思跟元春说了,元春肯定是不想给人当后娘的,但她更不想嫁到一个比现在不如的家庭去,所以犹豫再三,还是扭扭捏捏点了头,然后王氏就扩大范围给女儿寻摸亲事去了。

还别说,降低要求以后,真给王氏找到一家。这户人家姓白,历代都是耕读人家,祖父那辈考了出来,当了个七品县令,父亲和叔父也都是进士出身,眼下分别任着四品知府和五品知州。

王氏看中的那个年轻人名叫白申谅,今年二十四岁,永和元年考中了举人,次年参加会试落榜,在家苦读三年,今年准备再考。白申谅十八岁那年成的亲,新媳妇没福气,过门第二年就去了,死于难产,走的时候还把儿子也给带走了。王氏打听到这些,心下不由大喜,这位白举人,除了年龄稍微大了几岁,再没什么不好的,虽说成过亲,可是没有孩子,也就没有关系了。

白家对元春的情况也是比较满意的,国公府的嫡孙女,说出去就很好听,但是他们提了一点要求,就是白申谅马上要考试,不容分心,两家议婚的话,等到春闱结束再来走程序不成。

白家的要求合情合理,王氏没道理不答应,可她心里始终不放心,就暗暗让人打听了,才晓得白家虽然满意元春的身份,可对贾家无人出仕这点颇有微词,觉得以后在朝上连个呼应的都没有。东府已经是出了五服的,王氏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贾瑚身上了,期盼他能考中,给元春的身份加点筹码。

会试过了还有殿试,尽管不淘汰人,却是要排名次的,贾瑚自认为会试过关没问题,考完以后休息了两天就开始准备殿试了。殿试只有一道题,是由皇帝亲自出题,贾瑚凭着对司徒衍的了解,理了几个可能的题目,自己在家模拟起来。他倒不求一定要蒙对,只是准备充分了,才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做出完美的解答,就像三年前的苏怡,他无懈可击的答卷可不是简单的临场发挥。

贾瑚的模拟题目刚做了几个,司徒景就派人到贾家传话了,邀请他皇家别院三日游。

打发了传话的小太监回宫,贾瑚立马就不淡定了,司徒景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好端端的,突然想起请他出门去玩。莫非是——他要向他告白,不怪贾瑚会这么想,而是收到那幅画以后,他没给司徒景任何回应。毕竟,司徒景的意思太含蓄了,贾瑚甚至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要是他理解错误,自作多情,两个人以后的关系就不好处了,所以他选择了沉默,就当什么也不知道。

想到这里,贾瑚哪里还有心思做题,立即吩咐不言不语给他收拾行李去了。俗话说得好,功夫在诗外,他要备战殿试,也不急着这三天,再说会试的成绩还没出来,他也不能完全静下心。

出行那日,贾瑚自己卷着包袱去了东宫,看到大包小包的行李才明白,要去别院玩的主角不是司徒景,而是他家的欢欢喜喜,难怪会有那么多的东西,感觉比司徒衍出门声势还要浩大。

欢欢喜喜有各自的奶娘带着,并不跟司徒景同一辆车,倒是原本打算骑马的贾瑚,被司徒景叫到了车上陪着他说话。贾瑚见司徒景不过出门两三天,还带那么多书和折子,就好奇道:“殿下,你这是出门游玩,还是想要换个地方办公?”他很怀疑,三天的时间够不够司徒景看完那些东西。

司徒景轻轻摇头,苦笑道:“你以为我愿意出去,事情多得根本做不完,还不是两个小家伙闹得厉害,说要出门看花花,我想着答应了他们的事,总不能失信,才硬挤了三天时间出来。”

看花花?!贾瑚闻言一怔,随即问道:“殿下,这样好吗?”他可没忘记,司徒景对花粉是过敏的,要不然宫里能连一盆花都没有,再说欢欢喜喜有那样的遗传基因,真的就能幸免吗。

“没事,两个孩子的体质随了小悦,没有气疾。”贾瑚语焉不详,司徒景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

当初,司徒衍选了苏悦当司徒景的太子妃,虽然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可苏悦本身的身体状况很好也是不争的事实。不然的话,再是苏锦然的女儿,司徒衍也不敢要来当儿媳妇。

贾瑚不悦地蹙眉,义正言辞道:“殿下,我问的是你,不是问的两位小殿下。”

司徒景拍拍他的手,以示安慰,温言道:“我就待在屋子里,也不会有事的。”

贾瑚有心再问什么,却被司徒景的动作惊呆了,他们认识这么多年,一向都是以礼相待,少有肢体触碰,不然马蒂亚给他们画像的时候,两个人也不会因为一个半搂腰的动作就别扭好半天。

一直到了别院,看了里面的布局,贾瑚才放下心来,原来这里的花木也很少,主建筑周围更是只有树,为数不多的花草都在温室和花园,有专人进行照管,司徒景只要不过去,根本不会有事。

司徒景准备充分,到了别院直奔书房而去,他还有好多折子没看,至于欢欢喜喜,坐了小半天马车累了,已经被奶娘哄着睡觉了,暂时不会打搅司徒景。太子要到皇家别院游玩,内务府早早地派人过来打了招呼,各处收拾地干净整洁不说,卧室和书房更是按照司徒景的喜好进行布置的。

贾瑚八岁开始跟着司徒景,至今已有十年,对他的习惯了如指掌。司徒景要看折子,他就帮着磨墨、整理带来的东西,再顺道讨论下某些折子的内容。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午膳的时间。

贾瑚原以为司徒景要陪着龙凤胎吃饭,不想他根本没有这个意思,反而是把自己留下了。

午膳摆在花厅里,菜肴种类不多,却样样都很精致,司徒景一边招呼贾瑚坐下,一边笑着说:“欢欢和喜儿都是要奶娘端着碗追着喂饭的,我可不敢叫他们过来,来了咱们就没有清静了。”

贾瑚以前也跟司徒景一张桌子吃过饭,倒没什么不自在的,他一招呼就坐下了。只是从前,旁边往往还有苏怡、简明等人,就是他们两个单独用餐的,次数却是不多,可谓屈指可数。

要是没有司徒景送的那幅画,贾瑚还不会多想,简明出海没有回来,苏怡要上班不能请假,跟司徒景私交最好的三个人,就只有自己有空,他带着孩子到别院透透气,叫上自己不足为奇。

可是谁能想到,司徒景打着孩子的旗号出了门,却把龙凤胎扔给了奶娘带,自己一头钻进书房就不出来,还做什么都让自己陪着,说他没有一点别的用意,贾瑚第一个不信,这太反常了啊。

心里想着事情,贾瑚吃饭难免有些心不在焉,司徒景见他不怎么动筷子,就问道:“贾瑚,是不是饭菜不合你的口味,我一向饮食清淡,你吃着怕是没味道吧,我叫厨房再加几个菜过来。”

贾瑚正在考虑,司徒景是不是另有目的,他是该婉言谢绝,还是顺水推舟,就听到他问自己话,赶紧摇了摇头,回道:“殿下,不用了,这些就很好。”说完就低下头大口扒起饭来。

若在以前,司徒景哪里会关心这种细节问题,贾瑚愈发肯定自己的想法,司徒景这次是不打算装傻了,他想对他告白。贾瑚越想越吃惊,一顿饭吃完了,都不知道吃了什么味道。

午膳过后,司徒景有午睡的习惯,就回卧室小憩。贾瑚不想睡,就留在书房看书,以前在宫学的时候,他也经常这么做。但是今天,贾瑚根本看不进去,他一直在想,自己该怎么回应。

下午的节奏跟上午一样,司徒景处理政事,贾瑚帮着打杂,他偷偷看了司徒景好几次,又觉得他的神色很平静,不像他以前准备向人告白的时候,紧张地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到底是太子殿下,心理素质跟平民老百姓就是不一样,贾瑚多看了几眼,忍不住在心里吐槽。恰在此时,龙凤胎的奶娘过来回话,说小皇孙和小郡主在花园玩了半下午,想见太子殿下了。

司徒景站起身,活动了下肩颈,便对贾瑚说道:“走,我们出去逛逛,也陪小东西玩会儿。”

“好的,殿下。”贾瑚点头应是,随即补充道:“两位小殿下刚在花园玩了,要不要让他们先换了衣服再过来。”想起尹美人的那些花粉都能对司徒景起作用,贾瑚觉得他该更小心点。

司徒景挑眉笑道:“你放心,她们知道的。”言罢往屋外走去,贾瑚也跟了上去。

第59章 约会第23章 赴宴第6章 较量第54章 表白第36章 顿悟第36章 顿悟第31章 奇遇第9章 因果第39章 甄贾第45章 大婚第29章 礼物第41章 画像第17章 兄弟第12章 添妆第32章 劫数第40章 作死第21章 进宫第12章 添妆第63章 化解第61章 纠结第36章 顿悟第47章 悲喜第18章 逼迫第7章 退让第8章 还击第43章 宝玉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43章 宝玉第41章 画像第8章 还击第5章 抓周第39章 甄贾第64章 改向第60章 地震第7章 退让第32章 劫数第72章 完结第11章 上学第11章 上学第4章 瑚琏第44章 欠债第34章 许愿第11章 上学第64章 改向第13章 嫁女第24章 酒醉第51章 重逢第69章 主线第40章 作死第2章 偏心第68章 交底第24章 酒醉第44章 欠债第2章 偏心第17章 兄弟第14章 初见第47章 悲喜第14章 初见第32章 劫数第35章 禅位第48章 阿福第29章 礼物第12章 添妆第27章 秋狩第16章 难产第17章 兄弟第22章 赐福第23章 赴宴第48章 阿福第8章 还击第52章 选择第19章 伴读第16章 难产第22章 赐福第1章 穿越第44章 欠债第31章 奇遇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9章 约会第31章 奇遇第14章 初见第30章 回乡第24章 酒醉第71章 薛家第47章 悲喜第7章 退让第23章 赴宴第66章 战事第13章 嫁女第3章 清理第4章 瑚琏第56章 误会第40章 作死第35章 探病第28章 斐然第9章 因果
第59章 约会第23章 赴宴第6章 较量第54章 表白第36章 顿悟第36章 顿悟第31章 奇遇第9章 因果第39章 甄贾第45章 大婚第29章 礼物第41章 画像第17章 兄弟第12章 添妆第32章 劫数第40章 作死第21章 进宫第12章 添妆第63章 化解第61章 纠结第36章 顿悟第47章 悲喜第18章 逼迫第7章 退让第8章 还击第43章 宝玉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43章 宝玉第41章 画像第8章 还击第5章 抓周第39章 甄贾第64章 改向第60章 地震第7章 退让第32章 劫数第72章 完结第11章 上学第11章 上学第4章 瑚琏第44章 欠债第34章 许愿第11章 上学第64章 改向第13章 嫁女第24章 酒醉第51章 重逢第69章 主线第40章 作死第2章 偏心第68章 交底第24章 酒醉第44章 欠债第2章 偏心第17章 兄弟第14章 初见第47章 悲喜第14章 初见第32章 劫数第35章 禅位第48章 阿福第29章 礼物第12章 添妆第27章 秋狩第16章 难产第17章 兄弟第22章 赐福第23章 赴宴第48章 阿福第8章 还击第52章 选择第19章 伴读第16章 难产第22章 赐福第1章 穿越第44章 欠债第31章 奇遇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9章 约会第31章 奇遇第14章 初见第30章 回乡第24章 酒醉第71章 薛家第47章 悲喜第7章 退让第23章 赴宴第66章 战事第13章 嫁女第3章 清理第4章 瑚琏第56章 误会第40章 作死第35章 探病第28章 斐然第9章 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