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

梁兰璧走后,裴妃也没了继续游览的兴致,回到了府中。

书房之中,十余幕僚围在司马越身边。

有人沉默不语,眉头紧皱。

有人不断喝茶,掩饰内心的紧张。

还有人颇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司马越脸色潮红,看起来激动不已,却又有些许惶恐。

今上崩了,换个人上去。待过几年,再……

届时,或许就有机会了吧?

“咳咳。”司马越想到最后,愈发激动,竟然咳嗽了起来。

做权臣的,哪个不想当皇帝呢?

军政悉在你手,诸事一言而决,但头上偏偏还压着个人,任何事情最终都要得到此人的首肯才行,哪怕只是走走过场。

他知道,心腹幕僚之中,有不少人反对他弑君,但那又如何?

赵王伦僭位,诸王起兵诛之。

但今时不同往日,天下诸州,谁能起兵?谁会起兵?

司州亲自坐镇,可保无虞。

唯一的潜在威胁邵勋驻梁县,手头不过数千兵,而禁军十倍之。

纵然禁军很多将校与其关系密切,但不过是骑墙罢了。

邵勋带着他们打了几次胜仗,得了许多好处,关系密切,但若其举兵向洛阳而来,反对自己,禁军也是不同意的。

南阳王模已经出镇关中,都督雍凉诸军事,是自己四弟。

高密王略镇青州,是自己三弟。

东燕王腾镇冀州,是自己二弟。

并州刺史刘琨乃刘舆之弟,是自己亲信。

琅琊王睿镇徐州,同样依附自己。

至于豫州,更是自己亲领,官员从上到下清洗了一番。

幽州王浚最近关系不睦,但他不会起兵反对自己。

也就荆州、扬州两地有些危险了。

荆州刘弘死前驱逐了自己的堂侄、宛城都督、彭城王司马释。好在他已死,荆州群龙无首,唯有刺史(刘陶)还在,干不了什么事。

扬州有周馥在,确实是個麻烦事。但大势之下,他敢逆天而行?

天下全是自己人啊,为何不能尝试更进一步?

想到这里,司马越又激动地咳嗽了起来,同时心下有些黯然。

体力、精力一年不如一年,自己还能活多久?

有些时候,他挺羡慕司马伦的,至少他在临死前当了一把皇帝,过足了瘾。

自己面临的局势,比司马伦好了不知道多少!至少没那么多不知所谓的宗王起兵反对自己……

门外响起了脚步声,不一会儿,军司王衍出现了。

只见他挥了挥手,让书房内的幕僚尽皆离开。

司马越不以为意,示意他们离去。

“太傅,为了处理这些首尾,可真是费劲。”两人当面,也没什么好装的了,王衍直接坐了下来,说道:“天子春秋四十九,驾崩说得过去。首尾处理干净后,没人会乱说,说出去也没人信。唯有一事,皇太弟于灵前即位之后,可不能再乱来了,他才二十四岁。”

司马越脸皮抽抽,王衍说话有点不客气,让他有些恼火。

但关键时刻,他不愿意得罪“居宰辅之重”的王衍,毕竟很多事情还要靠他的名望来遮掩呢。

天下士人会怎么看待天子驾崩之事,全看王衍一张嘴怎么说。

于是,他只能暂时把这份恼怒压在心底,换了副笑容,道:“辛苦夷甫了。”

“都是为了大晋天下。”王衍叹了口气,又道:“太傅,荆州无主,该早做决断了。”

这就开出条件了?司马越一皱眉,道:“荆州重地,须得宗王出镇。我意高密王略改镇荆州,如何?”

王衍早有所料,立刻问道:“青州呢?”

“令弟处仲有方面之才,似可委之。”司马越说道。

王衍微微颔首,脸上笑容绽放,道:“承蒙太傅错爱,处仲只能勉力为之了。”

好处到手,王衍的态度好了许多,开始认真为司马越谋划大事,只听他说道:“周祖宣至寿春,平定陈敏之乱,但首功却在江东士人。”

“初,吴中大姓首鼠两端,似有拥立陈敏之意。顾荣等人接受陈敏官爵,甘氏与陈氏结亲。久而久之,发现陈敏不似人主,于是背弃了他。”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江东士人,不介意出现第二个孙策。而今四方平定,该注意下江东了。”

“夷甫有何妙计?”司马越问道。

王衍说的是实情。

在这次陈敏之乱中,吴中大族试图投机,虽然半途而废,却值得警惕。

“值此之际,须得安抚。”王衍说道:“不如征顾荣为侍中,纪瞻为尚书郎。辟周玘为幕府参军,陆玩为掾……”

王衍一口气说了不少人,有的与他相善,有的关系一般,确实没太多私心。

司马越听了,恼意稍去,暗道王夷甫在安抚人心方面还是很有见地的,于是点头同意。

不过王衍的私货很快来了:“然江东无主,总不是个事,还得宗王出镇。”

“再等等吧,周馥一时半会不好动。”司马越推托道。

王衍也不硬来,竟然点头附和了:“确实需要寻个契机。”

他一点不着急。

天子驾崩,总有人会怀疑是司马越干的,虽然没有证据。

太傅威望受损是必然的,今后他会更倚仗自己在朝中为他办事,机会多着呢。

“说完江东,再谈河北。”王衍继续说道:“公师藩败亡后,有残众推汲桑为首,收茌平牧苑马匹,聚众劫掠,自称大将军,声言为成都王报仇。又有石超等人潜回魏郡,招募亡散,自称奉成都王妃密信,成都王尚有遗腹子存于世,聚众作乱,攻陷城邑。”

司马越一听,叹了口气。

河北这个烂疮,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他知道四弟才具不足,无法掌控邺城,于是让堂弟范阳王虓出镇冀州。

豫州兵确实能征善战,很快平定了河北局势。但随着范阳王暴死,豫州兵久战思归,不得已放了他们回去。

但这一放就出事了,河北叛贼死灰复燃,再度兴盛起来。

二弟似乎不像能平定的样子,这可如何是好?

或许,只能靠苟晞了。

当初他在范阳王帐下为将,为平定公师藩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以许昌世兵为骨干,组建兖州新军,屡战屡胜,而今让他再入河北,应能平定乱局吧?

“苟道将勒兵于大河之上,可令其做好准备。”司马越说道。

王衍心中有数了。

太傅这是不想让人插手冀州,还指望他弟弟东燕王腾能力挽狂澜呢。

易地而处,王衍也不想这么做。

汲桑、石超等人尚未紧逼邺城,似乎可以观望一番,再做决定。

兖州兵一旦入河北,将来邺城姓谁,可就很难说了。

“成都王真有遗腹子?”司马越眼神闪烁了下,突然问道。

王衍愕然。

“怕是假的。”王衍摇了摇头,道:“成都王被赐死后,王妃乐氏一直被幽禁府中。若真有遗腹子,朝廷岂能不知?”

司马越心下稍安。

司马颖于永兴二年(305)七月被赐死。

从那时候算起,即便真有遗腹子,最晚光熙元年(306)四月就出生了,但一直没有。

十一月的时候,王妃乐氏被赐给邵勋。

她若诞下子嗣,只可能是邵勋的种,与成都王何干?

但司马越还是不放心,又问道:“会不会外间还有?”

“太傅放心。”见到司马越有些紧张,王衍安抚道:“若非王妃乐氏所出,谁敢说此为成都王子嗣?”

司马越放心了,笑道:“公师藩这等邺府重将都败亡了,汲桑乌合之众,还不如公师藩,焉能成事?”

不过想到邵勋后,司马越心里又不是很得劲,问道:“邵勋屯兵梁县,他会不会做什么?”

“太傅。”王衍笑了,问道:“邵勋兵众几何?”

“五千余。”

牙门军的人数、器械都是要点计造册的。这是发放钱粮、器械的凭据,朝廷当然知道。

“禁军有众几何?”

“五万余。”

“禁军诸将多为世家子,他们可会对邵勋言听计从?”

“不会。”司马越回答这话时有些迟疑,但也大差不离,他们与邵勋关系不错,但还不至于为了邵勋而反对自己。

更何况,最近几个月禁军还进行了一番整顿。

人数增加了两万,诸部打散混编,大量来自青徐、豫州、河北的将校升任各级军官,邵勋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了。

司马越甚至有一股冲动,召邵勋入幕府。

以前他不敢这么做,怕弄得太难看。

但现在么,有禁军做后盾,底气却很足了。

邵勋若敢来,他勉强可以原谅他,让他在幕府内当个督护或参军,卸下兵权。

若不敢来,则是心中有鬼,或许可以出师征讨?

“太傅!”王衍察言观色,提醒道:“此时不可妄为,当镇之以静。即便要施展手段,也得等上半年再说。”

天子驾崩,新皇登基,在这个敏感时刻,做什么都不合适。梁县可就在洛阳肘腋之侧,一旦乱起来,那就太难看了。

“也罢,就先让他逍遥数月。”司马越无奈道。

王衍点头称是,同时心中暗凛:太傅心胸狭窄,以后与他谋事,还得小心些。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王衍便告辞离开了。

司马越在书房内坐了许久,然后唤了一老仆,道:“你去下徐州,告诉裴盾,顾荣等人北上后,若逡巡不进,犹豫不决,即杀之。”

“诺。”仆人悄然离去。

司马越长出一口气。

陈敏曾经戏耍了自己,一直让他引为耻辱。

顾荣等辈,居然附于陈敏,助纣为虐,让他十分恼火,甚至把对陈敏的部分恨意都转嫁到了他们身上。

他们若敢来洛阳,勉强可以原谅。以后见了面,定要问问他们当初到底怎么想的。司空、太傅不投,偏偏投陈敏?莫不是失了智?

若顾荣等辈犹豫不决,正好找借口杀了。

得罪过自己的人,一个都不能留。

司马颖、司马颙已经全家皆死,天子也死了,接下来是谁?

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八十一章 慵懒的年节第十二章 无题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八十五章 说动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七十三章 底线思维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三章 潘园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二章 军户第六十章 关中闲子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十二章 无题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十七章 先锋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二十章 密诏第八十章 消息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十二章 争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五十章 看望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章 中邪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开始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
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八十一章 慵懒的年节第十二章 无题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八十五章 说动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七十三章 底线思维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三章 潘园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二章 军户第六十章 关中闲子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十二章 无题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十七章 先锋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二十章 密诏第八十章 消息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十二章 争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五十章 看望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章 中邪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开始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