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岁月绪语 (11)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谢天谢地,因为这副很短小的对联,当时是卷起压在一只大书箱的箱底的,“四人帮”横行,我家被抄的时候,它竟没有和我的其他珍藏的字画一起被抄走!

现在再回来说这所海军医院。它的东厢房是病房,西厢房是诊室,有一位姓李的老大夫,病人不多。门房里还住着一位修理枪支的师傅,大概是退伍军人吧!我常常去蹲在他的炭炉旁边和他攀谈。西厢房的后面有个大院子,有许多花果树,还种着满地的花,还养着好几箱的蜜蜂,花放时热闹得很。我就因为常去摘花,被蜜蜂蛰了好几次,每次都是那位老大夫给我上的药,他还告诫我:花是蜜蜂的粮食,好孩子是不抢人的粮食的。

这时,认字读书已成了我的日课,母亲和舅舅都是我的老师,母亲教我认“字片”,舅舅教我的课本,是商务印书馆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从“天地日月”学起。有了海和山作我的活动场地,我对于认字,就没有了兴趣,我在一九三二年写的《冰心选集》自序中,曾有过这一段,就是以海军医院为背景的:

……有一次母亲关我在屋里,叫我认字,我却挣扎着要出去。父亲便在外面,用马鞭子重重地敲着堂屋的桌子,吓唬我,可是从未打到我的头上的马鞭子,也从未把我爱跑的癖习吓唬回去……

不久,我们又翻过山坡,搬到东山东边的海军练营旁边新盖好的房子里。这座房子盖在山坡挖出来的一块平地上,是个四合院,住着筹备海军学校的职员们。这座练营里已住进了一批新招来的海军学生,但也住有一营的练勇(大概那时父亲也兼任练营的营长。)我常常跑到营门口去和站岗的练勇谈话。他们不像兵舰上的水兵那样穿白色军装。他们的军装是蓝布包头,身上穿的也是蓝色衣裤,胸前有白线绣的“海军练勇”字样。当我跟着父亲走到营门口,他们举枪立正之后,父亲进去了就挥手叫我回去。我等父亲走远了,却拉那位练勇蹲了下来,一面摸他的枪,一面问:“你也打过海战吧?”他摇头说:“没有。”我说:“我父亲就打过,可是他打输了!”他站了起来,扛起枪,用手拍着枪托子,说:“我知道,你父亲打仗的时候,我还没当兵呢。你等着,总有一天你的父亲还会带我们去打仗,我们一定要打个胜仗,你信不信?”这几句带着很浓厚山东口音的誓言,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着!

回想起来,住在海军练营旁边的时候,是我在烟台八年之中,离海最近的一段。这房子北面的山坡上,有一座旗台,是和海上军舰通旗语的地方。旗台的西边有一条山坡路通到海边的炮台,炮台上装有三门大炮,炮台下面的地下室里还有几个鱼雷,说是“海天”舰沉后捞上来的。这里还驻有一支穿白衣军装的军乐队,我常常跟父亲去听他们演习,我非常尊敬而且羡慕那位乐队指挥!炮台的西边有一个小码头。父亲的舰长朋友们来接送他的小汽艇,就是停泊在这码头边上的。

写到这里,我觉得我渐渐地进入了角色!这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是我童年初期活动的舞台。我在一九六二年九月十八日夜曾写过一篇叫做《海恋》的散文,里面有:

……我童年活动的舞台上,从不更换布景……在清晨我看见金盆似的朝日,从深黑色、浅灰色、鱼肚白色的云层里,忽然涌了上来,这时太空轰鸣,浓金泼满了海面,染透了诸天……在黄昏我看见银盘似的月亮颤巍巍地捧出了水平,海面变成一层层一道道的由浓黑而银灰渐渐地漾成光明闪烁的一片……这个舞台,绝顶静寂,无边辽阔,我既是演员,又是剧作者。我虽然单身独自,我却感到无限的欢畅与自由。

就在这个期间,一九○六年,我的大弟谢为涵出世了。他比我小得多,在家塾里的表哥哥和堂哥哥们又比我大得多;他们和我玩不到一块儿,这就造成了我在山巅水涯独往独来的性格。这时我和父亲同在的时间特别多。白天我开始在家塾里附学,念一点书,学作一些短句子,放了学父亲也从营里回来,他就教我打枪、骑马、划船,夜里就指点我看星星。逢年过节,他也带我到烟台市上去,参加天后宫里海军军人的聚会演戏,或到玉皇顶去看梨花,到张裕酿酒公司的葡萄园里去吃葡萄,更多的时候,就是带我到进港的军舰上去看朋友。

一九○八年,我的二弟谢为杰出世了,我们又搬到海军学校后面的新房子里来。

这所房子有东西两个院子,西院一排五间是我们和舅舅一家合住的。我们住的一边,父亲又在尽东头面海的一间屋子上添盖了一间楼房,上楼就望见大海。我在《海恋》中有过这么一段描写,就是在这楼上所望见的一切:

右边是一座屏障似的连绵不断的南山,左边是一带围抱过来的丘陵,土坡上是一层一层的麦地,前面是平坦无际的淡黄的沙滩。在沙滩与我之间,有一簇依山上下高低不齐的农舍,亲热地偎倚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在广阔的沙滩前面,就是那片大海!这大海横亘南北,布满东方的天边,天边有几笔淡墨画成的海岛,那就是芝罘岛,岛上有一座灯塔……

在这时期,我上学的时间长了,看书的时间也多了,主要的还是因为离海远些了,父亲也忙些了,我好些日子才到海滩上去一次,我记得这海滩上有一座小小的龙王庙,庙门上的对联是:

群生被泽

四海安澜

因为少到海滩上去,那间望海的楼房就成了我常去的地方。这房间算是客房,但是客人很少来住,父亲和母亲想要安静的时候就到那里去。我最喜欢在风雨之夜,倚栏凝望那灯塔上的一停一射的强光,它永远给我以无限的温暖快慰的感觉!

这时,我们家塾里来了一位女同学,也是我的第一个女伴,她是父亲同事李毓丞先生的女儿名叫李梅修的,她比我只大两岁,母亲说她比我稳静得多。她的书桌和我的摆在一起,我们十分要好。这时,我开始学会了“过家家”,我们轮流在自己“家”里“做饭”,互相邀请,吃些小糖小饼之类。一九一一年,我们在福州的时候,父亲得到李伯伯从上海的来信,说是李梅修病故了,我们都很难过,我还写了一篇《祭亡友李梅修文》寄到上海去。

我和李梅修谈话或做游戏的地方,就在楼房的廊上,一来可以免受表哥哥和堂哥哥们的干扰,二来可以赏玩海景和园景。从楼廊上往前看是大海,往下看就是东院那个客厅和书斋的五彩缤纷的大院子。父亲公余喜欢栽树种花,这院子里种有许多果树和各种的花。花畦是父亲自己画的种种几何形的图案,花径是从海滩上挑来的大卵石铺成的。我们清晨起来,常常在这里活动。我记得我的小舅舅杨子玉先生,他是我的外叔祖父杨颂岩老先生的儿子,那时正在唐山路矿学堂肄业,夏天就到我们这里来度假。他从烟台回校后,曾寄来一首长诗,头几句我忘了,后几句是:

……

……

忆昔夏日来芝罘

照眼繁花簇小楼

清晨微步惬情赏

向晚琼筵勤劝酬

欢娱苦短不逾月

别来倏忽惊残秋

花自凋零吾不见

共怜福分几生修

小舅舅是我们这一代最欢迎的人,他最会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他有时讲吊死鬼的故事来吓唬我们,但是他讲得更多的是民族意识很浓厚的故事,什么洪承畴卖国啦,林则徐烧鸦片啦等等,都讲得慷慨淋漓,我们听过了往往兴奋得睡不着觉!他还拉我的父亲和父亲的同事们组织赛诗会,就是:在开会时大家议定了题目,限了韵,各人分头作诗,传观后评定等次,也预备了一些奖品,如扇子、笺纸之类。赛诗会总是晚上在我们书斋里举行,我们都坐在一边旁听。现在我只记得父亲作的《咏蟋蟀》一首,还不完全:

庭前……正花黄

床下高吟际小阳

笑尔专寻同种斗

争来名誉亦何香

还有《咏茅屋》一首,也只记得两句:

……

……

久处不须忧瓦解

雨余还得草根香

我记住了这些句子,还是因为小舅舅和我父亲开玩笑,说他作诗也解脱不了军人的本色。父亲也笑说:“诗言志嘛,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当然用词赶不上你们那么文雅了。”但是我体会到小舅舅的确很喜欢父亲的“军人本色”,我的舅舅们和父亲以及父亲的同事们在赛诗会后,往往还谈到深夜。那时我们都睡觉去了,也不知道他们都谈些什么。

小舅舅每次来过暑假,都带来一些书,有些书是不让我们看的,越是不让看,我们就越想看,哥哥们就怂恿我去偷,偷来看时,原来都是“天讨”之类的“同盟会”的宣传册子。我们偷偷地看了之后,又偷偷地赶紧送回原处。

一九一○年我的三弟谢为楫出世了。就在这之后不久,海军学校发生了风潮!

大概在这一年之前,那时的海军大臣载洵,到烟台海军学校视察过一次,回到北京,便从北京贵胄学堂派来了二十名满族学生,到海军学校学习。在一九一一年的春季运动会上,为着争夺一项锦标,一两年中蕴积的满汉学生之间的矛盾表面化了!这一场风潮闹得很凶,北京就派来了一个调查员郑汝成,来查办这个案件。他也是父亲的同学。他背地里告诉父亲,说是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在北京告我父亲是“乱党”,并举海校学生中有许多同盟会员——其中就有萨镇冰老先生的侄子萨福昌……而且学校图书室订阅的,都是《民呼报》之类,替同盟会宣传的报纸为证等等,他劝我父亲立即辞职,免得落个“撤职查办”。父亲同意了,他的几位同事也和他一起递了辞呈。就在这一年的秋天,父亲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他所创办的海军学校和来送他的朋友、同事和学生,我也告别了我的耳鬓厮磨的大海,离开烟台,回到我的故乡福州去了!

这里,应该写上一段至今回忆起来仍使我心潮澎湃的插曲。振奋人心的辛亥革命在这年的十月十日发生了!我们在回到福州的中途,在上海虹口住了一个多月。我们每天都在抢着等着看报。报上以黎元洪将军(他也是父亲的同班同学,不过父亲学的是驾驶,他学的是管轮)署名从湖北武昌拍出的起义的电报(据说是饶汉祥先生的手笔),写得慷慨激昂,篇末都是以“黎元洪泣血叩”收尾。这时大家都纷纷捐款劳军,我记得我也把攒下的十块压岁钱,送到申报馆去捐献,收条的上款还写有“幼女谢婉莹君”字样。我把这张小小的收条,珍藏了好多年,现在,它当然也和如水的年光一同消逝了!

一九七九年七月四日清晨

我入了贝满中斋

我在北京闲居了半年,家里的大人们都没有提起我入学的事,似乎大家都在努力适应这陌生而古老的环境。我忍耐不住了,就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向我的舅舅杨子敬先生提出我要上学。那时他除了在家里教我的弟弟们读书以外,也十分无聊,在生疏的北京,又不知道有什么正当的娱乐场所,他就常到米市大街基督教青年会去看书报、打球,和青年会干事们交上朋友(他还让我的大弟谢为涵和他自己的儿子杨建辰到青年会夜校去读英文)。当我舅舅向他的青年会干事朋友打听有什么好的女子中学的时候,他们就介绍了离我们家最近的东城灯市口公理会的贝满女子中学。

我的父母并不反对我入教会学校,因为我的二伯父谢葆珪(穆如)先生,就在福州仓前山的英华书院教中文,那也是一所教会学校,二伯父的儿子,我的堂兄谢为枢,就在那里读书。仿佛除了教学和上学之外,并没有勉强他们入教。英华书院的男女教师,都是传教士,也到我们福州家里来过。还因为在我上面有两个哥哥,都是接生婆接的,她的接生器具没有经过消毒,他们都得了脐带疯而夭折了。于是在我和三个弟弟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去请教会医院的女医生来接生。我还记得给我弟弟们接生的美国女医生,身上穿的都是中国式的上衣和裙子,不过头上戴着帽子,脚下穿着皮鞋。在弟弟们满月以前,她们还自动来看望过,都是从山下走上来的。因此父母亲对她们的印象很好。父亲说:教会学校的教学是认真的,英文的口语也纯正,你去上学也好。

于是在一九一四年的秋天,舅舅就带我到贝满女子中学去报名。

第18章 遥寄稚子 (18)第5章 遥寄稚子 (5)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46章 凝思静品 (7)第24章 遥寄稚子 (24)第49章 乐幽人生 (3)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2章 遥寄稚子 (2)第22章 遥寄稚子 (22)第42章 凝思静品 (3)第6章 遥寄稚子 (6)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6章 遥寄稚子 (6)第52章 编后记 (1)第8章 遥寄稚子 (8)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46章 凝思静品 (7)第17章 遥寄稚子 (17)第50章 乐幽人生 (4)第52章 编后记 (1)第6章 遥寄稚子 (6)第43章 凝思静品 (4)第31章 岁月绪语 (6)第34章 岁月绪语 (9)第26章 岁月绪语 (1)第27章 岁月绪语 (2)第33章 岁月绪语 (8)第52章 编后记 (1)第36章 岁月绪语 (11)第13章 遥寄稚子 (13)第52章 编后记 (1)第15章 遥寄稚子 (15)第1章 遥寄稚子 (1)第15章 遥寄稚子 (15)第25章 遥寄稚子 (25)第18章 遥寄稚子 (18)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34章 岁月绪语 (9)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3章 遥寄稚子 (3)第32章 岁月绪语 (7)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21章 遥寄稚子 (21)第29章 岁月绪语 (4)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19章 遥寄稚子 (19)第17章 遥寄稚子 (17)第36章 岁月绪语 (11)第20章 遥寄稚子 (20)第38章 岁月绪语 (13)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37章 岁月绪语 (12)第44章 凝思静品 (5)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47章 乐幽人生 (1)第40章 凝思静品 (1)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16章 遥寄稚子 (16)第20章 遥寄稚子 (20)第29章 岁月绪语 (4)第36章 岁月绪语 (11)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42章 凝思静品 (3)第43章 凝思静品 (4)第40章 凝思静品 (1)第21章 遥寄稚子 (21)第16章 遥寄稚子 (16)第11章 遥寄稚子 (11)第35章 岁月绪语 (10)第30章 岁月绪语 (5)第39章 岁月绪语 (14)第32章 岁月绪语 (7)第38章 岁月绪语 (13)第52章 编后记 (1)第18章 遥寄稚子 (18)第17章 遥寄稚子 (17)第42章 凝思静品 (3)第37章 岁月绪语 (12)第47章 乐幽人生 (1)第43章 凝思静品 (4)第45章 凝思静品 (6)第19章 遥寄稚子 (19)第2章 遥寄稚子 (2)第22章 遥寄稚子 (22)第32章 岁月绪语 (7)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23章 遥寄稚子 (23)第38章 岁月绪语 (13)第3章 遥寄稚子 (3)第10章 遥寄稚子 (10)第46章 凝思静品 (7)第48章 乐幽人生 (2)第15章 遥寄稚子 (15)第13章 遥寄稚子 (13)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36章 岁月绪语 (11)第17章 遥寄稚子 (17)第29章 岁月绪语 (4)
第18章 遥寄稚子 (18)第5章 遥寄稚子 (5)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46章 凝思静品 (7)第24章 遥寄稚子 (24)第49章 乐幽人生 (3)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2章 遥寄稚子 (2)第22章 遥寄稚子 (22)第42章 凝思静品 (3)第6章 遥寄稚子 (6)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6章 遥寄稚子 (6)第52章 编后记 (1)第8章 遥寄稚子 (8)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46章 凝思静品 (7)第17章 遥寄稚子 (17)第50章 乐幽人生 (4)第52章 编后记 (1)第6章 遥寄稚子 (6)第43章 凝思静品 (4)第31章 岁月绪语 (6)第34章 岁月绪语 (9)第26章 岁月绪语 (1)第27章 岁月绪语 (2)第33章 岁月绪语 (8)第52章 编后记 (1)第36章 岁月绪语 (11)第13章 遥寄稚子 (13)第52章 编后记 (1)第15章 遥寄稚子 (15)第1章 遥寄稚子 (1)第15章 遥寄稚子 (15)第25章 遥寄稚子 (25)第18章 遥寄稚子 (18)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34章 岁月绪语 (9)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3章 遥寄稚子 (3)第32章 岁月绪语 (7)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21章 遥寄稚子 (21)第29章 岁月绪语 (4)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19章 遥寄稚子 (19)第17章 遥寄稚子 (17)第36章 岁月绪语 (11)第20章 遥寄稚子 (20)第38章 岁月绪语 (13)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37章 岁月绪语 (12)第44章 凝思静品 (5)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47章 乐幽人生 (1)第40章 凝思静品 (1)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16章 遥寄稚子 (16)第20章 遥寄稚子 (20)第29章 岁月绪语 (4)第36章 岁月绪语 (11)第14章 遥寄稚子 (14)第42章 凝思静品 (3)第43章 凝思静品 (4)第40章 凝思静品 (1)第21章 遥寄稚子 (21)第16章 遥寄稚子 (16)第11章 遥寄稚子 (11)第35章 岁月绪语 (10)第30章 岁月绪语 (5)第39章 岁月绪语 (14)第32章 岁月绪语 (7)第38章 岁月绪语 (13)第52章 编后记 (1)第18章 遥寄稚子 (18)第17章 遥寄稚子 (17)第42章 凝思静品 (3)第37章 岁月绪语 (12)第47章 乐幽人生 (1)第43章 凝思静品 (4)第45章 凝思静品 (6)第19章 遥寄稚子 (19)第2章 遥寄稚子 (2)第22章 遥寄稚子 (22)第32章 岁月绪语 (7)第41章 凝思静品 (2)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23章 遥寄稚子 (23)第38章 岁月绪语 (13)第3章 遥寄稚子 (3)第10章 遥寄稚子 (10)第46章 凝思静品 (7)第48章 乐幽人生 (2)第15章 遥寄稚子 (15)第13章 遥寄稚子 (13)第4章 遥寄稚子 (4)第36章 岁月绪语 (11)第17章 遥寄稚子 (17)第29章 岁月绪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