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自相残杀 大获全胜

营啸是一种很可怕的军事事故,而营啸往往就会发生在深夜之中。

军营是杀气凛然的地方,纵使近来两军之间并无残酷的战事发生,但这种杀气不一定来自于外敌。

当世将领为了保证对军队的控制权,往往会在军中设立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保证这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就是严酷的军法。

当世大多数严酷的军法,与梁州军中的七斩令不同,糜旸设立七斩令的目的在于树立起大军的纲纪,让麾下的大军成为一支令行禁止,战斗力超群的善战之师。

要想保证这一点,七斩令在内容上尽量的寻求公平二字。

可当世的大多数军法,虽在严酷方面与七斩令不相上下,但那些军法的目的在于树立将领的权威,这样的军法本质上来说,是当世大多数将领用来欺压底层士卒的一种手段。

等级森严、管理闭塞,军官肆意凌虐下级士兵,这些都是当世军队常见的现象。

目的与手段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会不同。

最坏的后果便是,在严酷且不公平的军法约束之下,当世大多数军队的士卒过得都是提心吊胆的日子。

他们不知道哪一日突然惹得上级不高兴了,就会突然死于非命,这让当世的大多数底层士卒会长期处于一种精神上的压抑,甚至于崩溃的状态。

而且由于不公平执法情况的广泛存在,纵算是一支军队的同袍之中,都非常可能有着宿怨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寻常士卒就像一根根被压制到极致的弹簧。

若一旦某个合适的时机到来,触动了他们心中本就脆弱不堪的心理防线,那么他们就会做出平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

而这个合适时机,其实并不困难做到。

有时候只需要一点风吹草动,或者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士卒做噩梦的尖叫,就可能将士卒那本就紧绷着的神经给彻底撕碎,从而彻底引发整片军营中的疯狂气氛。

现在邓艾要做的,却是比以上情况,更能引起寻常士卒恐慌的事。

当上千声高昂的鼓声在寂静的山林响起之后,瞬间惊起了山林中的无数飞鸟。

而由于这上千声鼓声过于高昂,它们很快穿过广袤山林的阻拦,径直地朝着不远处的士徽大营内传去。

没有用多久时间,这上千声代表着汉军进攻的战鼓声,便已经传到了呼噜声连片的交州兵大营中。

金鼓之声,是当世任何士卒最为熟悉的声音,而战鼓声则可以算是当世士卒内心深处最为恐惧的声音。

因为一旦鼓声响起,这就代表着他们卖命的时候又到了。

正因为对战鼓声的熟悉及恐惧,当这上千声战鼓声传入大营中后,立刻就惊起了无数的交州兵。

当他们被这一阵又一阵的战鼓声惊醒之后,许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交州兵还茫然不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还是有部分反应迅速的交州兵,开始起身穿戴甲胄。

由于很多交州兵还处于茫然的状态,他们的理智尚未从睡梦中回归,所以在看到同营内有士卒开始穿戴起甲胄后,其他人很快误以为是己方将官在紧急集合,他们也纷纷赶忙起来穿戴甲胄。

只是穿着穿着,很多交州兵开始意识到不对劲。

这战鼓声并不是己方大军的。

当许多人意识到这是汉军的战鼓声后,他们心中那紧绷的一根弦正在被巨大的愕然所不断冲击着。

如此密集,高昂的战鼓声,代表着汉军很可能已经杀进大营了!

当这一点想法在一些交州兵的心中浮现后,他们的脸上自然而然的浮现强烈的惊慌之色。

许多交州兵连甲胄都来不及穿戴,便连忙冲出营外察看。

但却有一部分交州兵,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

这部分交州兵是往常在军营中饱受欺负的那群人。

他们的精神本就处于快崩溃的边缘,现在又在睡梦中突然被敌人的进攻声惊醒,那种强烈的不安感瞬间击溃了他们心中本就摇摇欲坠的,称为理智的那一根心弦。

既然敌人都已经冲进来,自己很可能难逃一死,那为什么不在临死前报仇呢?

这个想法在理智丧失后,很快占据了这部分交州兵的全部头脑。

于是乎令人恐惧的一幕,开始在这处大营内发生。

一些交州兵彻底摆脱对军纪的畏惧,他们纷纷抄起手中的武器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朝着往日中欺压他们的军官、仇人杀去。

在猝不及防之下,有许多军官士卒倒在了“同袍”的刀刃之下。

而他们临死前发出的凄厉喊声与喷洒出的鲜血,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将许多交州兵心中的恶魔给彻底放了出来。

越来越多的交州兵丧失了理智。

本来只是有目标性的报仇,但随着越来越多人死在“同袍”刀下,为了自保其他的交州兵也不得不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

可或许一开始只是自保,但当手中沾染上“同袍”的鲜血之后,许多交州兵都通红着眼睛,开始无差别地攻击着周围的人。

不管你是否与我往日有冤,不管你今日是否还与我相谈欢笑,今夜的交州兵好似人人都变成了恶魔,在疯狂的屠戮着周围能看的见的一切人。

这样的一幕不止在一处大营内发生,而是宛如冥冥中注定一般,在许多大帐内上演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大帐中的交州兵都杀出了帐外。

而当他们看到帐外那原先跑出的“同袍”后,这部分杀红了眼的交州兵不假思索地又举起手中的武器,朝着他们杀去。

一时间整片交州军的大营,都被凄厉的喊杀声与哭喊声所淹没。

无数只火把在整片大营中,杂乱无章的亮起。

那不断摇曳的火光及四处喷洒的鲜血,更在无形中刺激着更多的交州兵在自相残杀着。

这便是令当世任何将领,都会感到害怕的营啸。

这种营啸在交州兵大营的外围发生之后,正在以如蝗虫过境的速度,朝着交州兵的大营深处传递着。

终于在大营深处休息的士徽也很快察觉到异常。

怀抱长剑入睡的士徽被外间不断传来的,越来越高昂的喊杀声所惊醒。

在被惊醒之后,士徽一咕隆吓得从床榻上起身,然后抽出手中的长剑环顾周围。

这全是士徽从军多年,养成的本能。

但在从睡梦中的茫然完全清醒过来后,士徽却发现他最担忧的事并没有发生。

可是外间传来的一阵阵喊杀声,却让士徽意识到似乎大营内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还未等士徽叫人,惊慌失措的虞翻与孙桓就突然闯进了士徽的寝帐之外。

士徽本想斥责虞翻与孙桓二人的无礼,但他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却让士徽大惊失色:

“士将军,是营啸,营啸呀!”

当听到营啸两个字后,士徽的头脑犹如遭到巨锤重击一般,整个人都差点站立不住。

在他未曾察觉的时候,他手中的长剑却早已从手中脱落掉在了地上。

营啸二字代表着什么,士徽再过清楚不过。

在剧烈的惊愕之后,士徽马上愤怒的问道:“为何会突然发生营啸!”

士徽知道营啸虽然致命,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的。

现在他很困惑,为何今夜他的大军会突然发生营啸。

面对士徽的不可置信,虞翻连忙将引起大军营啸的原因告知了士徽。

“是方才大营外突然有汉军的战鼓声响起,许多士卒以为汉军杀进来了,在惊愕惧怕之下才引发营啸。”

听到虞翻这么说,士徽更加觉得荒谬及怒不可遏。

“斧山要道皆有岗哨把守,汉军怎么会突然来到大营外敲响战鼓,难不成他们是凭空降落的不成!”

由于对斧山地势的自信,士徽觉得虞翻的话完全就是不可理喻。

但现在是因为什么引起大军的营啸还重要吗?

现在最重要的是,在大军发生营啸之后,他们该如何逃出生天。

就在虞翻要劝士徽赶紧逃的时候,士徽的帐外冲进来了几名浑身带血的士卒。

这几名浴血的士卒冲进来后,直接吓了在场的三人一跳。

幸亏这几名士卒不是旁人,正是士徽的亲卫。

为首的一名亲卫对着士徽焦急地言道:“将军赶紧走吧,不久之后大批乱军就会杀到此处,再走就来不及了!”

这名亲卫的话,将士徽从犹豫中瞬间拉回。

看着他的亲卫身上沾染的血,他知道帐外的情形现在肯定很危急了。

于是士徽再不迟疑,他捡起刚才掉落在地的长剑,便在几名亲卫的护卫下,趁着夜色朝着大营外逃去。

见士徽好似没有带他们的意思,虞翻与孙桓尽皆愤怒的对视一眼,可在对视之后他们还是惜命地跟上了士徽的身后。

而当士徽顾忌自身安全,开始逃离大营之后,这就代表今夜的这场交州兵的营啸,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上万交州兵,完了。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交州兵大营内的喊杀声正在渐渐停歇,而斧山的天边之处,也悄然出现了第一抹曙光。

邓艾站在大营外的一块山坡上,遥望观察着大营内的局势。

昨夜用擂鼓吹号的方式,引发交州兵的营啸,本来只是邓艾的一种构想,能成最好,不能成他还有其他手段。

所以一开始他为稳妥起见,并未马上率军冲入交州兵的大营中。

但让邓艾没想到的是,他的方式不仅成功了引发了交州兵的营啸,而且这场营啸来的还甚是迅猛。

哪怕是身处大营外的他,也能听到交州兵大营内那震天的喊杀声。

当交州兵的营啸以一种意外的方式爆发开来后,邓艾更加不急着率军攻打交州兵大营了。

不如让交州兵多自相残杀一会。

况且凭他手中微弱的兵力,难以弹压住上万大军如此猛烈的营啸,甚至还有可能让上千梁州兵也淹没在那场大营啸中。

当天边的光亮越来越盛时,交州兵大营内的喊杀声也悄然停止了下来。

夜晚是恶魔出现的天然环境,阳光却是会让恶魔渐渐恢复理智。

而且厮杀了半夜,想来很多交州兵都已经精疲力尽了。

在察觉到这一点后,邓艾方才领着上千梁州军,朝着交州兵的大营走去。

随着一步步朝着交州兵大营靠近,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邓艾觉得交州兵大营附近的温度,比周围显得更低。

一种刺骨的阴冷,在邓艾领军踏入交州兵的大营中后,便顷刻间将邓艾整个人所包围。

没有活人守卫的营门,是阻挡不住邓艾的步伐的。

当真正踏入交州兵大营中后,眼前的一幕直接让上千梁州军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目之所及,到处都是尸体。

足之所触,到处都是血泊。

这极具震撼性的一幕,映证着昨晚发生在营内的一场大仗,有多么激烈与残酷。

而大营内并非没有存活的交州兵。

只是尽管那些交州兵存活下来了,但全身浴血,身上到处都是伤口,直接躺在尸体上休息的他们,还能称之为活人吗?

行尸走肉,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

这部分交州兵对闯入营内的梁州军宛若看不见一般,甚至有不少人为了活命,都下意识地丢弃手中的武器以示投降。

邓艾没有搭理那部分交州兵,他只是带领着上千梁州军继续深入。

而随着邓艾领兵朝着交州兵的大营继续深入,不久后交州兵的大营之外,也出现了大批的汉军。

是诸葛亮率领的主力来到了。

诸葛亮在命人控制住交州兵大营之后,便让人前去呼唤邓艾。

查探完整片大营的邓艾,很快就来到诸葛亮的身前。

当诸葛亮与邓艾相见之后,诸葛亮的目光中浮现对邓艾的赞赏。

原本他定下的计划是,当邓艾率军成功攀登上斧山之后,便立即占据山上的各处关卡,将汉军主力接引上来。

当汉军完全占据斧山的各处关卡之后,再出其不意地对交州兵大营发动攻击,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也是汉军获胜。

毕竟哪怕汉军不强攻大营,只要截断大营外的水源,不出数日交州兵也必败。

可让诸葛亮没想到的是,邓艾在登上斧山后,会想出引发营啸的方式,来为汉军取得胜利。

这倒也符合邓艾用兵善奇的风格。

这种方式或许有着不稳定性,但结果证明,邓艾没有做错。

越快击败士徽大军,越能让汉军有着更多的腾挪空间。

诸葛亮在见到邓艾之后,当即对他许诺道:“此战过后,你当为中郎将!”

无论过程如何,这一战的结果无疑是汉军大获全胜。

而这一战的大获全胜,则代表着南中的天要变了!

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205章 穷途末路 坐血拜谢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25章 于禁跪伏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624章 了却遗憾 天命所归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642章 丕鹅离世 天不祚魏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144章 百骑逐虎 割须弃袍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439章 骠骑将军不可!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503章 先取二贼 再行北伐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342章 虚实相封 伐吴前奏第329章 一颗种子 伯仁之恨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17章 驻守公安第229章 强征私兵 军心崩丧第603章 先行安抚 再出杀招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27章 要不弑父了吧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11章 关羽的欣赏与意外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219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第229章 强征私兵 军心崩丧第24章 屠杀?第649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423章 轻摇令旗 二擒孟获推书《三国之银狐》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205章 穷途末路 坐血拜谢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质问第468章 以命换命 一箭入体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393章 成都急报 南中将乱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385章 有人将死 三日已到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348章 精兵强将 共震异心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169章 孝直再现 将兵迎质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471章 群臣拜服 刘封怒视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470章 人心扭转 称大将军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278章 女装送丕 骠骑旗扬第194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第429章 内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97章 龙驹腾凌 骠骑煊赫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6章 此路不通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143章 双壁合兵 十万俱灭(5000字!)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
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205章 穷途末路 坐血拜谢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558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长安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25章 于禁跪伏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442章 天下强军 致命错误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624章 了却遗憾 天命所归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642章 丕鹅离世 天不祚魏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144章 百骑逐虎 割须弃袍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02章 万钧汉水 齐灌魏营第439章 骠骑将军不可!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503章 先取二贼 再行北伐第489章 曹真咆哮 刘晔黯然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342章 虚实相封 伐吴前奏第329章 一颗种子 伯仁之恨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17章 驻守公安第229章 强征私兵 军心崩丧第603章 先行安抚 再出杀招第252章 知人用人 调教魏延第27章 要不弑父了吧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11章 关羽的欣赏与意外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219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第229章 强征私兵 军心崩丧第24章 屠杀?第649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423章 轻摇令旗 二擒孟获推书《三国之银狐》第504章 营声鼎沸 满城皆惊第205章 穷途末路 坐血拜谢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质问第468章 以命换命 一箭入体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393章 成都急报 南中将乱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黄雀在后第419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读!)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385章 有人将死 三日已到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348章 精兵强将 共震异心第310章 归宿桃园 一路北上第169章 孝直再现 将兵迎质第430章 独当一面 血色征程第471章 群臣拜服 刘封怒视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470章 人心扭转 称大将军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278章 女装送丕 骠骑旗扬第194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第429章 内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97章 龙驹腾凌 骠骑煊赫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6章 此路不通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143章 双壁合兵 十万俱灭(5000字!)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烦左袒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