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

撤兵之事,特别是在阵前撤军。又是在多铎面前撤退。

这样的时节,决计不可能没有破绽的。

诸将大喜过望,纷纷向多铎请战,说道:“十王,属下请战。”

多铎扫过整个战场,说道:“不许追击放他们走。”

“这----”有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多铎看见图赖若有所思,就说道:“图赖,你觉得如何?”

图赖说道:“十王英明,奴才猜十王的意思,是引夏军出城做战。襄阳城毕竟是坚城。如果贼人龟缩在襄阳城中,攻城的话,要大费周章。贼人这样在城外,死战不对,反而更好对付一些。”

“贼人坚阵以待,但是交战之中,我以步阵,数次冲阵,贼人不过硬撑而已。”

“每战之下,伤亡都不小,都是一口气撑住而已。”

“而贼人撤退的阵型不乱,虽然小有破绽,但是破绽很小。”

“纵然我们今日大举追击。也不足以将贼人全歼在城外,但是如果贼人大败之下,不敢再出城一战。我们岂不是要攻坚城了?”

“故而,十王高明,是要钝刀子割肉,硬拖着贼人不放,什么事情贼人的血流干,什么时间就是贼人崩溃的时候。倒是乘胜追击,想来贼人不可能坚守。”

任何战事都是人来打的。

如果夏军在一次次城下争夺之战。将士气消耗完了,估计也不能鼓起勇气坚守襄阳城。

否则凭借夏军现在的士气,大军即便攻破城墙,恐怕未必能打下来襄阳城。

当初江阴小县,还能坚守那么长时间。

其实清军对攻城战,并不是太熟悉的,虽然红夷大炮弥补了攻坚战的缺陷。

但是本质上多铎不愿意陷入这样的战事之中。

当然了图赖也揣摩到十王的心思。

那就是城外这种消耗战,消耗的大多都是汉军。多铎才不会汉军的损失过眼的。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多铎还嫌弃汉军,尤其是顺治元年,也就是去年的降军太多了。

大顺在北京之时,所谓雄兵百万。那可是一点都没有打折扣,只有多没有少。

而屡次大战之中,虽然伤亡不少,但是决计没有到达伤亡百万之众的地步。

百姓决计在百万之上。但是大部分军队都是望风而降。

从清军入关时候,满汉蒙八旗共二十多万精兵,在短短一年之中,听过收降俘虏达到百万之众。

虽然清廷以重用辽东人,也就是汉军旗人的办法,以当初辽东将门出身的将领,来统领降军。统合降兵。

祖大寿的侄子,祖泽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但是即便如此,这降兵还是太多了。消耗一些汉军根本不放在他眼里。

“哈哈。”多铎说道:“图赖深得我心。”

“只是,如此一来。”吴三桂说道:“恭顺王在岘山之上,就有点难办了。”

多铎说道:“正好,派人去问问恭顺王,他能不能支持得住。”

“是。”立即有人说道。

不过一会功夫,孔有德的消息传递过来了,不出多铎的意料之外。

满清整个国家气氛,都是崇尚勇武,鄙视怯懦。纵然孔有德真有一点撑不住,在多铎询问的时候,他也是绝对不可能将这一件事情说出来的。

此刻,张轩也退回到了襄阳城之中。

整个战场的统计之上,已经到了张轩的手中。虽然数目仅仅是一个大概的数字。

但仅仅是这样,就让张轩心中很是难受。

伤亡数字加在一起,最少在一万之上,一战之下,就折了这么多人马。

也就是说,这样的强烈的战斗根本不可能持续三日。

否则不用清军打,自己就崩溃了。

“隆隆。”的炮声一声声响起。沉闷而悠长,比起白天的炮声,已经变缓了不少。

但是依旧没有断绝。

黑暗之中,从小岘山看下去,只能看见黑漆漆的一面。不过,按照白日坐标,轰下去就行了。

反正襄阳城区,这么大面积,总是偏不了的。

这样的轰击,未必给襄阳城内带来多大的损失。但是却年让夏军这一夜都不得安生。

影响第二日的状态,甚至影响军心士气与民心。

如果这样日夜不停,十几日之后,张轩不敢想象襄阳城中的士气。

张轩看着岘山方向,仅仅能看见一片一片火光,随即隆隆炮声传来。

张轩沉默了好一阵子,才说道:“将王大炮叫过来,还有秦猛也叫过来。”

不过一会儿,两个人都过来了,张轩将地图展开,指着一座山峰,说道:“可不可以将火炮安放在这个山峰之上?”

王大炮一看,战战兢兢的说道:“国公爷,这不可能。从襄阳城到这一座山峰之上,最短的路径,就是翻过岘首峰。但是如今决计过不去的,只有绕过,但是一绕过的,最少要绕过几十里。不让清军发现的话,最少绕过百里。”

“而此山与岘山,最少四五里。想要射程这么长。只能是红夷大炮。”

“山中的道路,只有几道小道而已,根本容不得这大炮通行。所以要开拓道路。时间就更长。”

张轩说道:“多长时间?”

王大炮说道:“最少要有五六日?”

张轩摇摇头,暗道:“五六日,太漫长了。”他心中一动,说道:“火箭能不能发射数里?”

张轩似乎记得,黑火-药火箭似乎射程也很远。设计也不是太复杂的。

王大炮有几分大汗淋漓,说道:“小的,对这方面并不是太擅长的。还请国公爷,召集军中其他工匠。”

“好。”张轩当机立断,将在火箭之上,有所擅长的工匠都召集过来了。

不过一会儿功夫,有些工匠被召集过来。

张轩说道:“你们都是在火箭之上有所擅长的工匠,我想知道这火箭能够做多大。射程能够有多远?”

“这----”这些工匠纷纷议论了,好一阵子,才说道:“国公爷,这从来没有做过。一般情况军中火箭,都是一窝蜂,百虎齐奔箭。那种国公爷所说的大火箭的,根本没有做过。”

张轩说道:“就在这里做。立即马上。”

“是。”这些工匠不敢怠慢说道。

立即有大量原材料,运送过来。不过一会功夫,就搭建出一个火箭的框架。

是一根长矛为箭杆,下面就是火药筒。里面堆积了不少火药。

明代火药早就有发射-药,与爆破药之分了。这里就一根明代火药的放大版而已,在设计之上,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张轩看了看,总觉少一些东西。一时间就想不起来到底少了什么。

细细一看,终于明白了,少了后面的固定-翼。明代火箭,如一窝蜂,百虎齐奔箭,这样的火箭,从来不讲准头的,只讲覆盖。火箭乱窜的局面,更是到处都是,误伤自己人也有不少。

这些对于那些小火箭,还能接受。但是对于这样长一两米,发射-药与爆炸药加起来有十几斤重的火箭,根本不行了,鬼知道他点燃之后,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张轩立即将这一点说给工匠们听,只是一时间讲不清楚,忽然想起弓箭,说道:“有的火药箭射得很准,有得射不准,就是箭羽出了问题。”

“这个火箭如果没有箭羽的话,定然射不准方向。”

众工匠一听,顿时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中国古代向来是重实用,轻理论。

为什么长箭之后有箭羽,能固定方向,这些工匠说不清楚。但是将长箭上的这个结构,安置在这大火箭之上,却是很容易。

第七十九章 常国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遗训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难医第六章 匠作第十九章 敌袭第四十六章 大火连百里第七十二章 大顺东王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五十八章 枢密院第五十五章 滔滔黄河水第八章 夹河对峙第六十五章 信阳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三十八章 夺炮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钦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难平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三十九章 攻守乱象第十五章 铁模?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五十七章 后勤第四十一章 夺门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间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底一百零二章 南阳营首战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二第五章 取士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华扬州城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五十五章 行路难第四十六章 黑云孤城老臣心第三章 抢饭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战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八章 威远城下四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二章 樊城二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来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阳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顾君恩说罗汝才第五十五章 华夷之辨第十章 城陵矶之战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战第八章 放赈之议第三十七章 威远城下三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四十二章 张轩的思量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六十章 张轩的大礼第十七章 失败的腊八宴第七十八章 开拔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九十四章 黑虎头旗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五十九章 滇军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七十七章 恪尽职守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八十二章 马士英的应手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潼关会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十章 城陵矶之战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五十二章 火铳兵的契机
第七十九章 常国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遗训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难医第六章 匠作第十九章 敌袭第四十六章 大火连百里第七十二章 大顺东王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五十八章 枢密院第五十五章 滔滔黄河水第八章 夹河对峙第六十五章 信阳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三十八章 夺炮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钦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难平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三十九章 攻守乱象第十五章 铁模?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五十七章 后勤第四十一章 夺门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间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底一百零二章 南阳营首战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二第五章 取士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华扬州城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五十五章 行路难第四十六章 黑云孤城老臣心第三章 抢饭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战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八章 威远城下四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二章 樊城二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来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阳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顾君恩说罗汝才第五十五章 华夷之辨第十章 城陵矶之战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战第八章 放赈之议第三十七章 威远城下三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四十二章 张轩的思量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六十章 张轩的大礼第十七章 失败的腊八宴第七十八章 开拔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九十四章 黑虎头旗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五十九章 滇军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七十七章 恪尽职守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八十二章 马士英的应手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潼关会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十章 城陵矶之战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五十二章 火铳兵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