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遇独孤

使团一行没能立刻见到北周天子。

稍微打听一下,大军行动难以隐瞒,很容易就了解到北周天子是为了坐镇与北齐的大战,上个月就移驾去了同州。(注0)

在使团到达前不久,北周朝议,将与突厥联手伐齐。

公卿皆道:“齐氏地半天下,国富兵强。若从漠北入并州,极为险阻,且大将斛律明月未易可当。今欲探其巢窟,非十万不可。”

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普六茹忠独道:“师克在和不在众,万骑足矣。明月竖子,亦何能为。”

周帝于是以普六茹忠为元帅,大将军杨纂、李穆、王杰、尔朱敏及开府元寿、田弘、慕容延等十余人皆隶属,率骑一万与突厥伐齐。

普六茹忠率万骑北向直突二千里至黄河,留尔朱敏据守什贲,游兵河上,以为后路策应。

又转而向西,突进七百里,来到了武川的六镇旧地。

普六茹忠的高祖元寿,北魏初年任武川镇司马,此处乃是先人故宅,于是祭祀先祖,大飨将士。

普六茹忠有些感慨,如果没有当初的六镇之乱,就没有天柱大将军尔朱荣的巅峰时刻,也不会有北齐高祖高欢、北周太祖宇文泰、以及自家的崛起。

这段历史,借着本次出兵的机会,得和几个儿子好好讲上一讲。

武川镇是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三镇,祭祀飨士已毕,万骑奔腾踏出大青山南麓,据白道城,铮铮铁蹄一举席卷了北齐二十余镇。

……

在北方普六茹忠率军飙进之时,四千多里外的南方也进行着一场讨伐割据势力的战争。

就在侯胜北启程出发后不久,周迪再寇临川,越过东兴岭,东兴、南城、永成县民皆其旧部故人,群起响应。

陈蒨诏护军将军章昭达率众讨之。

至东兴岭,周迪见其军势大,料不能胜,脱身潜窜退居山谷之中,过起了流亡生活。

章昭达悉擒其党羽,拷掠周边居民,讯问周迪的下落。

当初侯景之乱,百姓皆放弃本业,群聚为盗。只有周迪所部不侵扰百姓,还分给田地,督其耕作。

周迪性情质朴,不故作威严架势,冬则短衣布袍,夏则紫纱兜肚,日常赤足徒跣。

虽然外列兵卫,内有女伎,却傍若无人般地做些搓绳子剖竹篾的杂事。

周迪自己更是轻财好施,凡是周济他人,必然说到做到,讷于言语而心怀诚信。

临川人都对他感恩戴德,提供藏匿之处,即便章昭达加以诛戮,也不肯告发。

可想而知,只要朝廷讨伐大军一走,周迪必然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章昭达陷入泥潭,一时难以抽身。

……

在这段时间里,侯胜北体验了一种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

他没有急着去找毛喜名单上给的几个人,而是像任何一个初到长安城的年轻人一样,充满好奇地逛起集市,观景游玩。

司马相如《上林赋》有云: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渭、泾、沣、涝、潏、滈、浐、灞,穿流长安城四周,最后由渭水在潼关汇入大河。

走出馆舍,经过西市出城,过横门桥,又称中渭桥。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注1)

值此深秋入冬、大雁南返之际,正是游子最为思乡的季节。

西风渭水,萧瑟孤独,凭河感怀吟诗的,又有多少是来自江陵的被掳之人呢。

此时偶遇有缘,岂不比登门拜访,更为符合文人雅趣,大起他乡遇知音之感?

侯胜北再次觉得毛喜把人心琢磨透了,连天时、地利都算计进去,成了影响人心的工具。

于是白天逛逛集市,午后去渭水感怀,就成了侯胜北每日的行程。

-----------------

张衡《西京赋》有云:郭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旗亭便是指市楼了,汉代东市归属京兆尹,设东市令;西市归属左冯翊,设西市长。

长安历经战火,累遭变故,也不分旧日三辅划分,不过集市的商品依然丰富。

比如蔬菜就分为鲜菜、腌菜、干菜等。

侯胜北以前都有僮仆下人伺候饮食,可以说是饭来张口,于烹调料理一窍不通。

嗯,除了野味烧烤,那是和大壮哥一起打猎练出来的手艺,自信不逊于任何人,只不过现在也没有谁会品鉴就是了。(^_^)

毛喜认为懂得“吃”非常的重要,美食是人人都喜欢的,特别加强了这方面的培训。

冬日鲜菜难得,腌菜分为菹齑。

菹为腌菜,万蔬皆可菹,尤以韭、菁、茆、葵、芹、菭、笋为主,《周礼》称为七菹。

齑就是切成小块的腌菜。虀,济也,与诸味相济相辅,切碎了更加入味。

干菜与腌菜相反,是将水分晒干而成。

九月藏茈姜、蘘荷,作葵菹、干葵,如今正当季,可以大饱口福。

而更贵的就是窖藏菜了,于荫坑采用沙藏、冷藏、混果、蜡封、密封等手段,保得果蔬新鲜,于冬季食用。

侯胜北在建康时就经常吃菘,他觉得这菜又大又白,就叫大白菜不好吗?(注2)

这次来到集市一看,菘菜卖的少而且贵,大部分还是卖的葵菜,葵菜三钱一束,菘则是好几倍。(注3)

肉才三钱到十钱一斤不等,菘比肉还贵啊。

侯胜北这才对百姓民生有了一些概念,不过除非他要换换口味,否则吃馆驿提供的餐食就是了。

逛完粮食蔬菜的店肆,其他的商品也是琳琅满目。

林产品有原木、竹竿、木柴、水果如橘及山野杂果、干果如栗子等。

畜产品有牛、羊、猪肉、牛皮、羊皮、猪皮、牲畜的角和筋等。

渔产品有鲜鱼、大干鱼、小杂鱼。

副产品有豆酱、酒、浆、帛、絮、毛织品、狐皮等。

手工品有牛车、轺车、漆器、铜器、铁器、旃席、木器等。

矿产品如丹砂、铅精、水精等等。

但凡日常所需,基本都能够在集市找到。

此外,还有奴婢买卖和卖卜算卦的先生。

-----------------

侯胜北军旅出身,本不信神鬼之事,可是他没想到在北周的第一桩机缘,竟然是从灵异而起。

他连着去了渭水数日,每天对着夕阳喟叹,来来往往的文人倒是不少,可是无人主动上来相询。也没看到谁在那里长吁短叹,找到机会前去搭讪。

这一日,侯胜北带了张氏兄弟和麦铁杖在集市闲逛,北周鸿胪寺赐了一些钱下来,供使团日常开销之用,他们每个人也分到了一些。

钱为布泉,是保定元年所铸,至今已发行了两年多。

一以当五,与五铢钱并行。

北周本来一直使用的是北魏的五铢钱,主要有孝文帝太和五铢、宣武帝永平五铢、孝庄帝永安五铢,然而和南朝一样遇到了私铸之风严重的问题。

宇文邕执政,由于关中产铜不足,铸造大钱。

取名布泉,取流通遍布、泉水涌流不竭之意。

布泉铸工精致,内外廓齐整;二字作玉筋篆横书穿孔两侧,古朴端庄,泉字中竖不断,一线贯底。

侯胜北在手里掂了掂重量,是比五铢钱重一些,但是远远不到五倍之重。

看来天下之事,南北相通啊,他不由想起了阿父给自己讲的铸钱的事例。

北周的财政应该也不怎么样,很多还是以物易物的呢。

一行人正在街上走着,迎面来了一人,容貌长壮,有异常人。

只听这人冲着他们就高声嚷道:“噫,不想今日见双子星矣!”

侯胜北还没反应过来,这人又道:“不对,竟然还是三星高照的局面!”

遇上神经病了吧。

侯胜北正要避开,这人张开双臂拦住:“不行,你们须走不得,待我细细看来!”

张氏兄弟和麦铁杖待推开他,旁观之人连忙拉住:“这位是强练强神仙,所说之事往往有验,不可得罪了他。”

“哈哈哈,我若不欲言,纵苦加祈请,亦不相酬答。我意欲有所论说,逢人辄言。我命由我不由天。”(注4)

好一个狂人,看来还颇得愚民敬重。

侯胜北皱着眉头,想着怎么办,就听身后一个清朗的声音道:“强练之名,早有耳闻。既如是,就随你找个地方,论说一番又如何?”

侯胜北才想到面前称为强练之人,不仅仅是针对自己,扭头看去,就见到了伏陀。

伏陀身形修长、英姿飒爽,是个长相俊美的北方男儿,年纪与自己相当,只是神情间不知为何郁郁不乐。

“这位兄弟,看你不像我朝人士,今日相遇即有缘。若是无甚急事,便耽误你片刻,我们听这位强练大师讲上一讲如何?”

听到伏陀的邀请,侯胜北打量了对方一下。

只见他身穿裤褶,紧身窄袖、圆领开衩,然而不像贵族官员,在外面再披一件袍裳。

身后跟了两名随从,是个有钱,但是没有官身的富家哥儿?

虽然不属于需要结交的对象,侯胜北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这是抵达北周之后,第一位主动招呼他的别国之人。

伏陀见他同意,颇为愉悦,感觉像是交际被拒绝了多次,终于有人接受了邀请一般。

强练昂首阔步在前,一行人跟着他来到了一座佛寺。

寺内僧人见是强练,还带了一群人,彷佛对他这种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准备了一间禅房让强大师说法。

“汝二人命数相似,父为重臣、为人杰,却都蒙冤而死。”

强练第一句话就让侯胜北大吃一惊,自己的身份背景除了南朝使团无人知晓,此人由何得知?

伏陀却神色不动,长安城认得自己的人不少,知道相关身世也很正常。

至于对面坐着的这个人,谁知道是不是强练找来的托呢?

“六者大顺,汝等皆需受六年磨难,运势方可扭转。”

伏陀一笑:“强大师,如此说来,我今年就要时来运转了?”

强练正色道:“正是!一起一落,数之所定。汝劫数已满,年内自有应验。这位小兄弟则是今年刚刚入劫,仍需煎熬六年才是。”

伏陀朝着侯胜北道:“若是强大师所言不虚,这位兄弟,你接下来的日子可真不容易,我已经尝过六年被废在家的滋味,真不是人过的。”

侯胜北终于开口道:“若是熬得六年,能够得偿所愿,那也值得。”

强练摇头道:“大仇元凶得天命庇佑,你奈何不得他,只有应在其后代身上。至于助纣为虐之辈,可与个报应,以明上苍赏善罚恶之意。”

侯胜北默然。

陈蒨,照这个说法,自己无法向你报仇了吗?

伏陀一看,嘿,强练说的有鼻子有眼,这托还演得真像那么回事。

反正自己被废在家闲极无聊,不如就盘盘此人的底细,拆穿了以为一乐吧。

当下就道:“这位兄弟,既然强大师说我们命数相似,不妨到我府上,摆上酒水,详细说来如何?”

侯胜北心想,北方男儿果然好客,为了这么个不着调的事,就请人上门喝酒,你日子得是过得多无聊。

于是答应了下来。

想起强练在集市说的话,侯胜北问道:“大师你后来说什么三星高照,那又是怎么回事?”

强练庄容道:“参宿三星属西方白虎,心宿三星属东方青龙。心宿又名商宿,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日劫运已起,和你命中注定为敌的那人,你们就快要相见了。”

神神秘秘的。

侯胜北不知道强练说了一通星宿参商,青龙白虎的是干啥,大概神棍都是如此吧。

此处多留无益。

两人告辞,待要给些银钱,强练也不收,痛苦地高呼道:“青龙白虎本不该相见,如今天命竟要让他们相遇,于苍生是福是祸,我居然看不透啊!”

……

侯胜北跟着来到伏陀的府邸,只见牌匾上写着独孤二字。

伏陀自嘲一笑,这个姓氏,大概已经快被世人忘却了吧。

大哥被扣留在北齐多年,最小的七妹也已出嫁,只剩下自己,还坚守着这个已经没落的家名。

侯胜北则是清楚地记得,毛喜给自己的名单上,唯一的那个独孤:卫国公独孤信!

“你是卫国公独孤家的公子!?”

“先父正是期弥头,原名独孤如愿,太祖文皇帝赐名独孤信的便是!”

八柱国之一,卫国公独孤信六年前被宇文护赐死,其子以父负舋,久废于家。

独孤善,鲜卑名弩引,佛名伏陀。

他成为了侯胜北在北周结交的第一位关陇勋贵后代。

-----------------

《地名对照》

同州:今渭南市大荔县

什贲:今杭锦旗北,什拉召附近

武川:今武川县哈拉合少乡

白道城:今呼和浩特市北郊坝子口村

东兴岭:今黎川县和光泽县之间

第56章 战为何第88章 长安轶事第79章 战邙山之先例中篇第52章 战王琳后篇第68章 别伏陀相关设定第96章 争龙之调人事第38章 预兆第35章 抗北齐之阵亡第27章 抗北齐之前哨第69章 那罗延第65章 卧虎台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21章 返红尘第13章 平乱始末后篇第10章 胜败一念第15章 死气沉第3章 逝去传说第101章 争龙之受肯定第102章 争龙之复旧职第16章 湘州叛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39章 遣返第22章 南朝乱第12章 平乱始末前篇第17章 蜀地失第95章 争龙之析局势第10章 胜败一念第11章 最下攻城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78章 战邙山之先例前篇第9章 封赏第100章 争龙之讨叛党第24章 始从军第86章 忆白袍前篇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67章 遇独孤第12章 平乱始末前篇第17章 蜀地失第4章 宝录初成第69章 那罗延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33章 抗北齐之对峙第64章 天嘉四年后篇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71章 姓杨名坚第5章 南康之战前篇第58章 平东阳前篇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第68章 别伏陀第69章 那罗延第86章 忆白袍前篇第24章 始从军第34章 抗北齐之突阵第80章 战邙山之先例后篇第70章 拓人脉第3章 逝去传说第4章 宝录初成第59章 平东阳后篇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68章 别伏陀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49章 立新帝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27章 抗北齐之前哨第93章 返家乡第80章 战邙山之先例后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后篇第49章 立新帝第19章 赤子心第53章 迎世子第41章 天子坦荡第25章 初上阵第19章 赤子心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73章 卧虎初哮第74章 北周军容第2章 十问十答第76章 战邙山之往事中篇第35章 抗北齐之阵亡第56章 战为何相关设定第23章 下决意第90章 柳庆问案第14章 萧妙淽第38章 预兆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51章 战王琳中篇第18章 清闲乐第45章 阿父归第95章 争龙之析局势第60章 且听战报第94章 杨白华第8章 冼姨第24章 始从军第87章 忆白袍后篇
第56章 战为何第88章 长安轶事第79章 战邙山之先例中篇第52章 战王琳后篇第68章 别伏陀相关设定第96章 争龙之调人事第38章 预兆第35章 抗北齐之阵亡第27章 抗北齐之前哨第69章 那罗延第65章 卧虎台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21章 返红尘第13章 平乱始末后篇第10章 胜败一念第15章 死气沉第3章 逝去传说第101章 争龙之受肯定第102章 争龙之复旧职第16章 湘州叛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39章 遣返第22章 南朝乱第12章 平乱始末前篇第17章 蜀地失第95章 争龙之析局势第10章 胜败一念第11章 最下攻城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78章 战邙山之先例前篇第9章 封赏第100章 争龙之讨叛党第24章 始从军第86章 忆白袍前篇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67章 遇独孤第12章 平乱始末前篇第17章 蜀地失第4章 宝录初成第69章 那罗延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33章 抗北齐之对峙第64章 天嘉四年后篇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71章 姓杨名坚第5章 南康之战前篇第58章 平东阳前篇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第68章 别伏陀第69章 那罗延第86章 忆白袍前篇第24章 始从军第34章 抗北齐之突阵第80章 战邙山之先例后篇第70章 拓人脉第3章 逝去传说第4章 宝录初成第59章 平东阳后篇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6章 南康之战后篇第68章 别伏陀第81章 战邙山之攻洛阳第49章 立新帝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27章 抗北齐之前哨第93章 返家乡第80章 战邙山之先例后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后篇第49章 立新帝第19章 赤子心第53章 迎世子第41章 天子坦荡第25章 初上阵第19章 赤子心第50章 战王琳前篇第73章 卧虎初哮第74章 北周军容第2章 十问十答第76章 战邙山之往事中篇第35章 抗北齐之阵亡第56章 战为何相关设定第23章 下决意第90章 柳庆问案第14章 萧妙淽第38章 预兆第97章 争龙之展势力第51章 战王琳中篇第18章 清闲乐第45章 阿父归第95章 争龙之析局势第60章 且听战报第94章 杨白华第8章 冼姨第24章 始从军第87章 忆白袍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