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人心散

仗打到现在,八旗上下多已丧失战心,士气低落。**关键的是他们还有退路,可以带着劫掠来的金银财宝再回到他们的“龙兴之地”。所以,决一死战便不是最后的选择。人性便是如此,绝地反击,死中求活,都说的是在无可退缩的情况下才有的爆发。

而蒙古八旗乃是自努尔哈赤起时以恩惠、姻亲、结盟等种种手段拉拢而来。满人战无不胜、开疆辟土,蒙古人跟着捞些好处,自然是再好不过。待此时满人自顾不暇,蒙古人哪里愿意跟着他们一同赴死?

清廷也看得很清楚,所以,虽然决定了撤退,但却尽量不对外宣布,还叫嚣着要决战京畿。为此,清廷还造出舆论,宣称各部蒙古已经出兵,总计数万,正向京师赶来,将用铁骑踏平明军。

所有的假象只能蒙骗那些头脑简单的家伙,有心人却会从京师中满族王公的动向,加强山海关的兵力,禁旅八旗屯驻通州等迹象,判断出满清已是穷途末日,行将败退了。

欲盖弥彰只是为了使前线的军队不致于过快地崩溃和混乱,同时也是满清的错误判断。明军在陕西、河南推进缓慢,清廷认为总攻将是这两大集团敌人迫近达成合围之后,时间上还来得及;同时,清廷也错估了当面明军的战力,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重武器的威力,高估了本身军队的战斗意志。

当东北第一战区奇袭攻占了觉华岛,并登陆进攻宁远之后,不仅辽东的清军被迫分兵一部紧急救援,清廷也意识到了久拖不决将日益被动,又抽调京师兵力前往辽东,以确保“龙兴之地”的安全。

发挥本身的优势,在广阔的地域对满清实行战略上的牵制和打击,使其本身的弱点显露无遗。而在敌人具有战术机动优势的战场上,则以坚韧和火力进行消耗作战。这是总的原则,现在看来是很成功的策略。而只要使满清露出颓势,越是明显,以满清为首的强盗集团便分化得越厉害。

在这个强盗集团中,不仅有蒙古人,还有汉奸,数量多得令人惊诧。这些汉奸,或许不如蒙古人强悍,但却通过依附和帮助满清,在同胞的尸山血海中获得了高官厚禄,赚取了染血的金银财宝。

强盗集团要瓦解了,蒙古人不想为满人效力送死了,汉奸也在寻找生路。尤其是作恶多端,自知无法再投诚反正的,也只有一条路走到黑,继续跟着满清退回到辽东苟延残喘了。

陕西、山西、河南、直隶、京师,曾经通过帮助满清和奴役同胞而鲜衣怒马、豪奴景从的官员和富商,都收拾家产,携同家人,凄凄惶惶地向关外而去。

山西介休,范府。

几进几出的府邸富丽堂皇,往日这里热闹无比,然此时府中各处气氛沉闷,不管是什么人,个个神情惴惴不安,都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书房内,范永斗颓废坐着,他本来已经很苍老得不象话,此时更加老了十岁似的,须发尽数白了,脸上沟壑更深,一举一动,都是颤巍巍的老态龙钟样子。

这几天,范永斗更怕冷了,书房的火夹墙与碳火盆,似乎都不能驱赶他的寒冷,每行一步,都要裹紧他身上的裘子大衣。

这几天,他总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外人很难再见到他的面,反反复复,他都在想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祖祖辈辈,一代代人的心血啊!清军在节节败退,主力已经前往京师赴援,只剩下少量杂七杂八的绿营兵,根本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满清的做法便是已经放弃了这些地方,因为他们无力在这么广阔的战线上维持足够的兵力。(未完待续。。)

第257章 会见十三勋,明末失政第203章 总攻(三)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136章 进逼松锦,政府措施第119章 训诫,南征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19章 景东会师第124章 窖金,广西变局第230章 暗战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39章 兵临大理第114章 沿海迁界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54章 赴广东第136章 梦珠的憧憬第39章 圣意第273章 溃败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94章 难以抗拒,后宫琐事第125章 吏治,公学第188章 大调整第141章 败局已定第22章 血溅跳花节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98章 个个击破的机会第87章 接战(二)第130章 无题第123章 起驾北上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8章 越猜测越神秘第202章 总攻(二)第82章 燧发枪第50章 低估与高估第47章 初胜第51章 死地则战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59章 无题第90章 光复京师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17章 困难的基础工程第116章 不悦的提议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234章 香溪口阻击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93章 三马来会第146章 暗室阴谋第190章 谨小慎微第163章 广州战役(九)第12章 命运的安排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81章 书院第113章 君臣闲谈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224章 讨朔军成,攻克福州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261章 截击,展望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44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第59章 援军?援军?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45章 元江接触战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3章 安沛入瓮第58章 新晋郡王第225章 晋王表态,格局不同第97章 试点,火枪部队第133章 立威第6章 暹罗来使第172章 无题第50章 低估与高估第227章 天下新布局第93章 三马来会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199章 接战第41章 自我否决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145章 相似的攻击路线第272章 血战第117章 断臂?第48章 急转直下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67章 梆子腔第26章 初涉杀场第92章 举棋不定第123章 起驾北上第128章 扶弱击强第171章 先夺潮州第42章 北伐新策第5章 寨子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60章 水师安排,根除“太监”
第257章 会见十三勋,明末失政第203章 总攻(三)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136章 进逼松锦,政府措施第119章 训诫,南征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19章 景东会师第124章 窖金,广西变局第230章 暗战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39章 兵临大理第114章 沿海迁界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54章 赴广东第136章 梦珠的憧憬第39章 圣意第273章 溃败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94章 难以抗拒,后宫琐事第125章 吏治,公学第188章 大调整第141章 败局已定第22章 血溅跳花节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98章 个个击破的机会第87章 接战(二)第130章 无题第123章 起驾北上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8章 越猜测越神秘第202章 总攻(二)第82章 燧发枪第50章 低估与高估第47章 初胜第51章 死地则战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59章 无题第90章 光复京师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17章 困难的基础工程第116章 不悦的提议第119章 不动如山?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234章 香溪口阻击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93章 三马来会第146章 暗室阴谋第190章 谨小慎微第163章 广州战役(九)第12章 命运的安排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81章 书院第113章 君臣闲谈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224章 讨朔军成,攻克福州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261章 截击,展望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44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第59章 援军?援军?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45章 元江接触战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3章 安沛入瓮第58章 新晋郡王第225章 晋王表态,格局不同第97章 试点,火枪部队第133章 立威第6章 暹罗来使第172章 无题第50章 低估与高估第227章 天下新布局第93章 三马来会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199章 接战第41章 自我否决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145章 相似的攻击路线第272章 血战第117章 断臂?第48章 急转直下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67章 梆子腔第26章 初涉杀场第92章 举棋不定第123章 起驾北上第128章 扶弱击强第171章 先夺潮州第42章 北伐新策第5章 寨子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60章 水师安排,根除“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