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节

关于阿明夫妻俩的故事,还真说不完。先说说阿明老婆吧。在工厂里面,没有多少人瞧得起她,所以也找不到几个可以说话的人。如果谁对她多说几句话,她就非常高兴,把她前世今生的故事都说给人家听,就像祥林嫂说阿毛一样,总是不厌其烦地说。

阿明老婆也对我说起过她和阿明的故事,而且不止说了一次。她说的故事,现在我都还记得。仔细想想,她也是个可怜人。阿明比她大好多岁。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跟着父亲和奶奶长大。长到十六岁,就跟了阿明。

她跟阿明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阿明父亲和她父亲是好朋友。迫于父母之命,她就跟了阿明。阿明家住在山上,家境并不好,不过她家住在更高的山上,家境更穷。这样算起来,嫁给阿明,她也算嫁对了,至少没有嫁到比自己娘家更穷的地方去。阿明对她并不好,不过阿明母亲待她却像自己的女儿一样。这当然啦,自己的儿子好不容易讨了个廉价的老婆,当然要对她好一点。要是这个儿媳妇跑了,说不定就找不到这样廉价的儿媳妇了。阿明老婆说她婆婆对她好,说得相当生动。印象最深的,就是说她生了儿子以后,坐月子的时候,婆婆每天杀一只大母鸡给她吃,这只大母鸡只有她一个人吃的份,连阿明都吃不到。她说,一个月吃了三十只大母鸡,等坐完月子从房子里面走出来的时候,人长得又白又胖,儿子也得胖胖的。或许这就是她半辈子以来,过得最美好的一段日子吧。所以每当她对别人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总是一边说一边笑。

阿明是家里的独子,虽然生长在山上,但是却不是一个好农民。据阿明老婆说,也生孩子的时候才十七岁。有了孩子,家庭的负担当然就重了很多。农村人自家有田地,不过种地只能刨一口食,手里就缺钱花了。这个时候的阿明才想着挣一点钱养儿子。可是阿明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有技术,在这个年代,要挣钱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好阿明的父母好,只有一个儿子,当然得对他好一点。阿明的父母卖了家里的粮食,凑了一点钱,给阿明买了一群羊羔,让他去学放羊。放羊是一件轻松活,养一年羊,卖了也就有一笔钱。有了羊羔以后,阿明就忙了起来,每天早晨吃过早饭,带上干粮,赶着羊到山上去放,天黑了就回家。忙了几个月,不见羊变成钱,却见羊一只接着一只的死了,别说挣到钱,连当初投进去的老本都亏光了。家里的粮食再也不能卖了,因为剩下的都是一点口粮了,如果卖掉,一家人就得饿肚子。

等到第二年,粮食大丰收了。阿明父母留足了口粮,又把剩余的粮食给卖了,拿着卖粮食的钱,再给阿明买了一群羊,让阿明去放。这一次阿明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把羊看得比上次更紧了,他想着,等把羊喂大了,变成了钱,就买更多的羊去放,做一个养羊专业户,靠养羊过日子。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眼看着羊一天一天地长大,阿明和家里人看着羊群就高兴,以为这一次可以成功了。谁知这一次也以失败告终。突然有一天,死了一只羊,接着就是第二只第三只跟着死亡,没有几天羊就全死光了。阿明做养羊专业户的梦想于是就这样破灭了。失败了两次,他不想再失败第三次了。那个时候,他们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广东打工去了,阿明也想去,可是没有路费。

于是又在家里呆了一年。到了第三年,粮食又丰收了。阿明的父母又卖了粮食,给阿明夫妻俩凑到了去广东的路费,让他们来广东打工。夫妻俩于是就到了广东。到了广东以后,阿明老婆倒是很顺利地进了伟业厂做清洁工。那个时候年轻,又是女的,所以好进厂。可是阿明就麻烦了,找了两个月的工作,都没有找到。阿明老婆的工资就拿给阿明做生活费了,当然一分钱也没有存到。那个时候,伟业厂的生产主管和阿明老婆的娘家离得近,刚好生产部要招一个杂工,所以就让阿明去生产部做杂工去了。阿明终于进厂了,夫妻俩以为好日子就要开始了。谁知阿明在厂里面混了两个多月,就被莫名其妙地炒出来了。在伟业厂被炒是极其普遍的事情。日子也到了年底。阿明对老婆说,过年的时候,我们回家过年吧。于是,过年的时候,夫妻俩就回家去了。阿明老婆的工作还在,过完年小两口又想着来广东。可是又没有路费,阿明父亲这次卖了牛,才凑到了路费给他们。来了广东以后,阿明老波继续在伟业厂做清洁工,阿明在外面找工作。又是几个月过去了,阿明的工作依旧没有着落,阿明老婆发了工资,就拿去给阿明做生活费。生产部主管看阿明老婆可怜,同情她,让她叫阿明回厂来,依旧是做杂工。阿明于是二进宫,依旧是在生产部,依旧做杂工。这一次,他没有被炒了,而是一直做了下来,直到做到生产部主管。

阿明老婆对着人家诉说,或许是自己过得太苦,想找人诉说,可是听她故事的人,却对把她的故事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料。人家笑话她也就罢了,反正她也只是一个清洁工,在厂里面没有地位,可是现在的阿明,不是彼时的阿明了,做了主管,不说在别的部门,至少在生产部,他还算是一个头头儿,当然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生产部的员工,当着他的面还把他当成主管,不过有一些不喜欢他的人,私下里却叫他“放羊娃”。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被人家十多岁二十多岁的人背后叫做放羊娃。阿明也隐隐约约知道这些情况,这全都是拜他老婆所赐。关于放羊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上班无事,我跑到门卫室去找肥佬聊天。肥佬的儿子就在生产部上班,才十七八岁就已经做组长了,他是生产部年纪最小的组长,自然挨骂最多的就是他了。因此,肥佬不喜欢阿明。那天我去门卫室的时候,肥佬拿着一张画好的画,画的名字叫:阿明放羊。只见一张不大的纸上,画着一个小人,人的脸貌像还挺像阿明的,更好笑的是,肥佬画的是阿明脸上抽动时的模样。阿明的一只手拉着一根绳子,绳子上,拴着一大群小羊。这幅画真有趣,看着看着我就觉得好笑。工厂里面很多人看到过这幅画,看过的人都说画得好,把个放羊娃阿明给画活了。

不得不承认,肥佬还真有些画画的天赋。如果他生在我们这个年代,说不定就是某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说不定现在已经是一个画家了。可是他生在十年洗劫时期,没有钱上学,所以他的天赋也就没有发挥,只能是被埋藏了。没有过多久,肥佬又给我看了他的另一幅作品,画面上的主人翁也是阿明,不过这一次的主题是:阿明提油壶。说起油壶,这里得说一下。生产部下面,有一个丝印部。喷油部里面有一大群丝凶工。有一段时间,丝印部组长的空缺,阿明以前做过丝印部组长,在丝犯部组长空缺的时期,当然是他兼职了。做丝印部组长可是一门技术活儿,因为每天得调各种颜色的油墨。当然,有时候客户的订单量大,整个丝印车间全部印一种货物,这个时候就简单,调好一壶油墨,整个车间的人共用着,油壶从这个丝印工的丝印台上传到那个丝印工的丝印台上,全车间的人分一壶油,分完一壶再分下一壶。于是肥佬因此产生了创作的灵感,画下了这幅:阿明提油壶。

有一天上班,阿明突然穿了一双新皮鞋,不过也不是什么好货,一看就是从皮鞋店里面订做的那种。那种鞋便宜,样式不好看,不过很耐穿。我去生产部的时候,同阿明聊天,阿明告诉我,这双鞋是他过年回家的时候,在镇上的皮鞋店里面订的,三十块钱一双,他一下子就订了三双。三双鞋可以穿上一年,过年回家的时候,第三双鞋还是好的。他还有点得意地告诉我,他们镇上的东西非常便宜,一百多块钱就可以缝一套西装,而且还是城里的款式。他去镇上置办的行头,他老婆是不知道的。有一天生产部放假,阿明终于脱下了工衣,穿着他在镇上缝的西装出去逛街。有人在街上见了阿明,回来后告诉阿明老婆,打趣地说:“你老公穿上新西装,实在是潇洒极了。”阿明老婆听了一脸茫然,她说她不知道阿明有新西装。阿明有西装穿,但是阿明老婆却没有太多的衣服穿,不管是上班还是放假,都穿着宽大的工衣,还好人长得苗条,穿工衣也不会很难看。夏天的时候,只有在晚上,才能看见她穿着看上去很时髦的裙子,不过仔细一瞧,那都是地摊货,尼龙料子的,十来块钱就能买到一套的。我们私下里笑着问她:“你这样节约,存了多少钱?”她居然说不知道,每个月的工资,除了留一点小用,剩下的大部分都交给阿明存起来了,说是要给儿子上学用。阿明这个人,除了对老婆不好,用钱也很节约的,据说他们还真存了一点钱,也真是打算存给儿子上学用的。至于他儿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倒没有人问起,他们也没有说过。看样子,他们把唯一的儿子当成最大的希望了。或许这就是普通的中国家庭里,普通的生活方式吧。

第一卷_第四十节第一卷_第七十四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八节(二)第一卷_第二百一十二节第一卷_第二百六十节第一卷_第七十二节第一卷_第七十四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四节第一卷_第二百六十三节第一卷_第二十二节(二)第一卷_第八十八节(二)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三节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一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七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三节第一卷_第六十九节第一卷_第三十二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一节第一卷_第二百一十七节第一卷_第二百零三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一节第一卷_第五十六节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二节(二)第一卷_第六十二节(二)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九节第一卷_第四十三节第一卷_第二百三十一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节第一卷_第七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八五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五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八节第一卷_第二百零二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六节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五节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九节第一卷_第四十节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三节第一卷_第三节第一卷_第六十三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节第一卷_第一百零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二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八节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一节(二)第一卷_第二百三十八节第一卷_第二百六十三节第一卷_第一百七十五节第一卷_第十节第一卷_第三十五节第一卷_第二十九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二节第一卷_第二百零八节第一卷_第十九节第一卷_第二百一十三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三节第一卷_第四十节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八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一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四节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八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一节第一卷_第二百五十节第一卷_第七节第一卷_第五十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二节第一卷_第六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一节第一卷_第一百八五节(一)第一卷_第三十四节第一卷_第七十八节第一卷_第二百六十一节第一卷_第四十七节第一卷_第二百五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一节第一卷_第八十六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七节第一卷_第四十节第一卷_第二百四十二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九节第一卷_第二百三十节第一卷_第四十七节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五节第一卷_第一百七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八节第一卷_第八十三节(一)第一卷_第七十一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二节(一)第一卷_第二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节第一卷_第二百三十一节第一卷_第九十一节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一节第一卷_第九十二节第一卷_第二百五十九节第一卷_第八十二节(一)第一卷_第九十九节第一卷_第六十九节
第一卷_第四十节第一卷_第七十四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八节(二)第一卷_第二百一十二节第一卷_第二百六十节第一卷_第七十二节第一卷_第七十四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四节第一卷_第二百六十三节第一卷_第二十二节(二)第一卷_第八十八节(二)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三节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一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七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三节第一卷_第六十九节第一卷_第三十二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一节第一卷_第二百一十七节第一卷_第二百零三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一节第一卷_第五十六节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二节(二)第一卷_第六十二节(二)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九节第一卷_第四十三节第一卷_第二百三十一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节第一卷_第七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八五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五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八节第一卷_第二百零二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六节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五节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九节第一卷_第四十节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三节第一卷_第三节第一卷_第六十三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节第一卷_第一百零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二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八节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一节(二)第一卷_第二百三十八节第一卷_第二百六十三节第一卷_第一百七十五节第一卷_第十节第一卷_第三十五节第一卷_第二十九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二节第一卷_第二百零八节第一卷_第十九节第一卷_第二百一十三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三节第一卷_第四十节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八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一节(一)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四节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八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一节第一卷_第二百五十节第一卷_第七节第一卷_第五十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二节第一卷_第六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一节第一卷_第一百八五节(一)第一卷_第三十四节第一卷_第七十八节第一卷_第二百六十一节第一卷_第四十七节第一卷_第二百五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八十一节第一卷_第八十六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七节第一卷_第四十节第一卷_第二百四十二节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九节第一卷_第二百三十节第一卷_第四十七节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五节第一卷_第一百七十九节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八节第一卷_第八十三节(一)第一卷_第七十一节(二)第一卷_第一百九十二节(一)第一卷_第二节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节第一卷_第二百三十一节第一卷_第九十一节第一卷_第二百二十一节第一卷_第九十二节第一卷_第二百五十九节第一卷_第八十二节(一)第一卷_第九十九节第一卷_第六十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