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关于加强代表工作之二:建立代表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

八、关于加强代表工作之二:建立代表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

再说说第六个问题,即建立代表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退出机制问题。这也是近些年议论比较多的问题,这次18号文件明确表态予以支持。

一是关于建立代表履职激励机制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没有规定,但在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做法。比如,有的地方建立代表履职登记和适当公开制度,并对履职好的代表,作为换届时推荐代表连任的依据,这一条已经具有激励意义。北京已经把这一条写进了地方法规。比如,有的地方开展评选优秀议案、建议活动,也属于激励机制的范畴。当然,这种代表履职激励机制的形式还可以再丰富一些。但是,我不主张把在代表中开展评优活动作为激励代表履职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不赞成把代表个人从履职的角度划分为三六九等。因为这样做距离我们的代表制度过远,也难于操作,而且在我看来代表之间存在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方面的差距,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会长期存在。

二是关于建立代表履职约束机制问题。在我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甚至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这个问题涉及约束的内容、约束的形式和约束的方法。关于约束的内容,在《代表法》里、在中央2005发的9号文件(《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

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里,已经有明确的说法了,比如,代表履职的时候不得从事与个人职业相关联的业务活动;比如,代表不得把关于个人及其亲属的利益问题作为议案和建议提出;代表个人不得干预正在审理的司法案件;代表个人不得直接处理调查和视察中发现的问题等等。这就是我们确定约束内容的主要依据,至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进行约束的,我们自己也不要乱加码,我们得依法约束。关于约束的形式,我认为,目前已经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种类,有的已经具有了法律规范的形态。比如,直接选举的代表要向选区选民述职并接受选民的询问和评议,间接选举的代表要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并接受原选举单位的询问;这是法律已经有明确规定的。比如,代表要向选区选民公示自己的联系方式,实行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并在必要时予以公布,建立代表轮流接待选民和群众制度;这些都是各地正在实施的做法。至于约束的方法,我这里是指如何问责问题。法律规定,选区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应该说是最为严厉的问责方式。由于文件讲到建立健全不合格代表的退出机制问题,我们需要就这个问题多说几句。依照法律规定,终止代表职务一般有四种方式:一是代表职务被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罢免;二是由于代表调离

本行政区域,其代表职务自动终止;三是由于岗位变动自己提出辞去代表职务;四是由于个人健康等方面的原因自己请求辞去代表职务。这四种法律规定的代表职务终止方式,并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我们要讨论的是由于代表履职不到位、不合格,代表自己没有提出辞呈,而我们要劝其提出辞呈的问题,也即代表被建议辞职的问题。之所以在地方人大产生这种劝辞方式,我认为,从代表履职的角度说,一是因为法律对不作为的代表没有什么约束性规定或制裁措施,二是因为启动选民罢免程序门槛太高难以运作,三是因为具有这种情况的代表个人不愿意提出辞呈等。我觉得,将来条件成熟时也可以考虑把劝辞作为一种问责方式列入法律程序。当然,这需要进行研究和规范,哪些情况可以列入劝辞范畴,哪些不应列入;同时也需要设立台阶分步骤进行,先是批评教育允许改正,屡教不改者然后再予以劝辞。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目前的看法是:其一,这个事情对促进代表履职、对开展人大工作的确有积极作用和试验价值;其二,这个事情也的确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而且具体做法中需要依法规范的东西也很多;其三,地方可以继续试验,但全国人大有关方面应该加强对事态发展的调研,待条件成熟时对其用法律进行规范。但是,我觉得不宜采取评选落后代表这种约束方式。

(本章完)

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与地位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七、地方立法的机制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六、与代表履职有关的几个问题一、关于人大制度:执政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六、人大监督的改进与发展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主要不足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八、地方立法的形式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前言:做好新时期县乡人大工作的意义第8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实践中的若干问题_一、关于工作理念:对人大制度应有敬畏之心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第12讲 十八大报告中的人大问题_四、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景展望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解决脱离群众问题的制度保证第10讲 关于乡镇人大的几个问题_一、乡镇人大的历史沿革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履职培训工作一、关于人大制度:执政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五、地方立法的格局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六、地方立法的程序(运作)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十一、北京立法工作中的几点做法第10讲 关于乡镇人大的几个问题_二、乡镇人大的工作与建设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容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与地位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六、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三、关于工作主题: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落实常委会会议效果结语: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思考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在会议期间的履职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问题三、关于工作主题: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落实常委会会议效果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二、人大监督的主体与客体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六、与代表履职有关的几个问题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三、解决脱离群众问题的思路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一、地方人大中的区县人大三、关于工作主题: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落实常委会会议效果七、关于加强代表工作之一:密切代表和选区选民的联系问题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一、地方立法的定位四、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监督的内容与形式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四、解决脱离群众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制度九、关于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之一:加强县级人大常委会建设问题二、关于人大工作: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预算监督三、关于人大建设:加强人大建设,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二、人大监督的主体与客体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四、人大监督的历史与现状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职责繁重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二、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及其原因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四、关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问题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六、与代表履职有关的几个问题参考文献: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六、人大监督的改进与发展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五、代表履职当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组关系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问题三、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原则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8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实践中的若干问题_一、关于工作理念:对人大制度应有敬畏之心三、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原则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在会议期间的履职二、关于人大工作: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预算监督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三、解决脱离群众问题的思路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五、代表履职监督工作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七、地方立法的机制第10讲 关于乡镇人大的几个问题_三、关于乡镇人大在实践中的一些新探索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二、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及其原因十一、关于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之三:在乡镇人大设立常态机构问题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九、地方立法的内容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六、人大监督的改进与发展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前言:做好新时期县乡人大工作的意义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四、地方人大常委会任重道远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二、区县人大在北京的实践情况第8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实践中的若干问题_一、关于工作理念:对人大制度应有敬畏之心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监督的内容与形式十一、关于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之三:在乡镇人大设立常态机构问题第12讲 十八大报告中的人大问题_四、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景展望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四、解决脱离群众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风雨历程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监督的内容与形式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三、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容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关于开好县乡人大会议问题三、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原则五、关于工作体会:人大工作是保障性、建设性和实效性的统一结语: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思考
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与地位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七、地方立法的机制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六、与代表履职有关的几个问题一、关于人大制度:执政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六、人大监督的改进与发展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主要不足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八、地方立法的形式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前言:做好新时期县乡人大工作的意义第8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实践中的若干问题_一、关于工作理念:对人大制度应有敬畏之心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第12讲 十八大报告中的人大问题_四、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景展望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解决脱离群众问题的制度保证第10讲 关于乡镇人大的几个问题_一、乡镇人大的历史沿革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履职培训工作一、关于人大制度:执政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五、地方立法的格局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六、地方立法的程序(运作)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十一、北京立法工作中的几点做法第10讲 关于乡镇人大的几个问题_二、乡镇人大的工作与建设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容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与地位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六、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三、关于工作主题: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落实常委会会议效果结语: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思考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在会议期间的履职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问题三、关于工作主题: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落实常委会会议效果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二、人大监督的主体与客体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六、与代表履职有关的几个问题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三、解决脱离群众问题的思路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一、地方人大中的区县人大三、关于工作主题: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落实常委会会议效果七、关于加强代表工作之一:密切代表和选区选民的联系问题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一、地方立法的定位四、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监督的内容与形式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四、解决脱离群众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制度九、关于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之一:加强县级人大常委会建设问题二、关于人大工作: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预算监督三、关于人大建设:加强人大建设,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二、人大监督的主体与客体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四、人大监督的历史与现状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职责繁重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二、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及其原因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四、关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问题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六、与代表履职有关的几个问题参考文献: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六、人大监督的改进与发展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五、代表履职当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组关系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问题三、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原则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8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实践中的若干问题_一、关于工作理念:对人大制度应有敬畏之心三、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原则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在会议期间的履职二、关于人大工作: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预算监督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三、解决脱离群众问题的思路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五、代表履职监督工作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七、地方立法的机制第10讲 关于乡镇人大的几个问题_三、关于乡镇人大在实践中的一些新探索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二、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及其原因十一、关于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之三:在乡镇人大设立常态机构问题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九、地方立法的内容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六、人大监督的改进与发展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前言:做好新时期县乡人大工作的意义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四、地方人大常委会任重道远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二、区县人大在北京的实践情况第8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实践中的若干问题_一、关于工作理念:对人大制度应有敬畏之心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监督的内容与形式十一、关于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之三:在乡镇人大设立常态机构问题第12讲 十八大报告中的人大问题_四、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景展望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四、解决脱离群众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风雨历程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监督的内容与形式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三、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容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关于开好县乡人大会议问题三、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原则五、关于工作体会:人大工作是保障性、建设性和实效性的统一结语: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