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神秘女子

晌午时分,他们跟随着下山小路来到了那个庄园,庄园并不算很大,只有四五所瓦房被砖墙围在其中。院门上没有牌匾,也并未上锁,推开可入。这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稍显单调却干干净净的院子,花白的院墙、踩得光滑的地面、一棵在院子角落长得茂盛的梧桐树。

“有人在家吗?”冉阿玉站在院子里对着屋子喊了一声。

陈旧的屋子里未发出任何声音。

“这房屋虽旧却并不破败,而且院子是被打扫过的应该是有人住。”青年嘀咕道。

“有人住但可能并不在家,”林若雪握着腰间剑柄往前走,“院门和屋门都开着主人也应该在附近,我们进去歇歇脚,如有叨扰之处,待得主人回来给人家些银两便是了。”

林若雪说得不无道理,江湖儿女最不需要携带的东西就是‘讲究’何况她本身就有脚伤,虽能行走却不太利索,能在这里休息下或者向主人买点吃食算是个不错的决定。

他们先去了正房的堂屋,屋子里没有任何家具和摆设,墙壁上的石灰掉了很多露出黄色的泥巴,窗户上长满了虫眼,但屋子里依然干净,地上没有灰尘房梁上没有蛛网。

正在犹豫要不要去其它屋子看看,这时候东面墙壁上用毛笔写的几行黑色大字引起了二人的注意。只见那墙上如是写到:‘此宅不祥,误入者请速离。’

“不祥?”冉阿玉仰头盯着那几个大字疑惑道:“这庄园年代久远莫非还闹鬼不成?”

他话音刚落,突然东面的房门嘎吱一声打开,有个尖锐的女子声音在咯咯直笑说:“你来啊!”

二人寻声望去,只见一缕极长的头发从门框上如同蛇一样缩回了门后,幽暗的过道之中空无一人。

那几个字加上这一突发情况,一般的普通人恐怕就会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转身就跑,而若是换作艺高人胆大的江湖豪客,又会被勾起好奇之心想要一探究竟。

很显然冉阿玉和林若雪属于后者,在对望了一眼后立马跟了上去。

入过道后,先前打开那扇门毫无征兆‘砰’的一声便关上。由于墙壁未开窗没有光线射入,故而在门被关上后过道幽暗无比,两人心惊的同时立马抽出长剑提在手中,一人紧盯一边警觉的往前走。

在过道转了个弯后又出现了扇门,跨门而出光线再次明亮,这时可看见左边是通往内院的抄手游廊,右边则是通往另一间屋子的穿堂。

一个身穿孝衣披头散发的背影在穿堂的另一头一闪而逝,这让冉阿玉和林若雪又往穿堂追去。

过了穿堂便进入一所更加老旧的房屋,屋内依然干净但显得有点阴深。这屋子两边立有掉了漆、刻有对联的两根梁柱和一排石鼓凳,正对二人的是一堵放满了灵牌的墙壁,墙壁下面有铺着黄色粗布的祭桌,祭桌上面摆有香炉和已经干瘪的供果。但刚才明明看见串入这屋子的那个背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哼!装神弄鬼吓得退我们么?”林若雪环顾四周后不屑哼道。

“这是......顾怀明、顾老英雄的灵位?”冉阿玉被墙壁上最中央的灵牌吸引往前走了几步。

“顾怀明是谁?”林若雪问。

莫要说她身处在遥远的南理,就算是在中原的大绥百姓也鲜少有人知晓这位仗义疏财的人物。可是在潼南县一带,不管是当初反抗朝廷的赤臂军;还是处于动乱中的百姓;甚至是良心未泯的兵卒;很多都受到过顾怀明的照顾。

但在顾怀明死后,受他恩惠的人因碍于朝廷法律,又不敢明目张胆祭奠这个富商,只能在心里暗自缅怀。渐渐的随着岁月的流失,这些受他恩惠的人的后代便彻底忘记了他。

有关顾怀明,冉阿玉是从霍恩华的口中得知的。

中年儒士在担任修竹书院山长期间,整理过各类文献和档案,他从‘潼南事件’中看见武林泰斗提及过的顾怀明,但武林泰斗和档案对顾怀明的评价大相径庭。需要记录真相,一向治学严谨的霍恩华经过多次走访,才从百姓的口中了解到真实的顾怀明。

因此、霍恩华不止一次的对自己的学生提起这位为富仁义的读书人。

“他是一位大英雄,”冉阿玉从怀中摸出密室得来的布卷递摊开和林若雪一起看,“原来布卷中所记录的顾家庄就是这里啊!恐怕白马寺密室中的武器甲胄都是通过顾怀明得来的,怪不得写这布卷之人对他是如此尊崇。先生对我提及过顾怀明的平生事迹很了不起,他曾开仓放粮拯救百姓,尔后又变卖家产田地筹得经费支持赤臂军,最后为了帮助赤臂军首领逃脱却赔上了全家十七余口的性命。先生还说过‘吾辈读书人当以顾义公为师——解救百姓于危难之间,视天下兴亡为己任。’”

“如此说来这顾怀明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为了取义却搭上了全家十七余口的性命,这实在是可歌可泣。”林若雪看着满是灵牌的墙壁道。

这一幕其实让林姑娘想起了南理;想起了林南世家;想起了那个武功绝顶却又永远疲惫的爹爹;她想起了远嫁车驰国的姑姑;她还想到了自己可能也会面对身不由己的命运。

须臾之间伤感如同冷风袭身,林若雪的心仿佛被一只名叫‘世事无常’的铁手给狠狠捏了一下。

“我会尽量的陪阿玉多看看人生的风景,”她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咱们都不要当英雄。”

“是啊!”冉阿玉仿佛和林若雪心有灵犀般叹道:“英雄这个词有时候太沉重,在背上它的同时可能就要做出莫大的牺牲,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倒是希望这个世道太平一点,大家都没机会当英雄。”

那祭桌下面居然还摆有蒲团,冉阿玉走到了蒲团面前拱手长揖朗声道:“顾先生乃读书人之楷模,又是大英雄,冉阿玉给你磕头了,愿你浩气长存,世人永记。”言罢青年认认真真的磕了三个头。

而林若雪并没有跟着磕头,她的眼睛紧盯着遮挡了祭桌脚的布帘。

就在冉阿玉刚磕完头的时候,布帘开始轻轻抖动起来,里面有人在咯咯咯的直笑。

林若雪凤目微眯一剑横扫,那布帘如同豆腐般被割断,而紧贴布帘的桌脚依然完好无损。

一个穿着白色孝服、身材矮小的人正卷缩在祭桌下面望着他们。这人蓬头垢面,脸上的灰尘和污垢让人分不出容貌,嘴角和鼻子留有鼻涕和口水的痕迹,两颗灰蒙蒙的眼珠子在眼眶里转来转去。

“装神弄鬼,给我出来!”林若雪厉声道。

这人似乎被吓了一哆嗦,将怀中的扫帚抱得更加的紧,而她的眼神也由开始的警惕变成了害怕。

“啊!大妞......没吃......地......地瓜......不要打大......妞。”她身子开始发抖立马嚎了起来。

冉阿玉和林若雪对望了一眼,觉得这女子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嘴巴有问题。

“你叫大妞?” 冉阿玉问。

“嗯!”祭桌下面的女子怯懦的点了点头。

“你出来我们不打你。”冉阿玉柔声道。

“真......真的吗?”这女子疑惑的问了一句后将目光看向了林若雪。

“我们不打你。”林若雪也安抚道。

她这才慢腾腾的走了出来。这女子脸上很脏看不出美丑,不过根据她的声音和体型来判断,这应该是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女。她身子矮小且单薄但头发却极长,已经及到了小腿,那件破了好几个洞的孝服如同麻袋般罩在她身上,手中抱的扫帚比她人还高,这让她看起来反倒是像竹签上的糖人儿。

“你是住在这里的吗?”冉阿玉做出和蔼的表情用手指了指墙壁上的灵牌,“是否认得他们?”

她顺着冉阿玉的手指看去先是茫然的摇了摇头,然后突然间想起了什么变得十分兴奋。

“晚上的时候这里可热闹了,”少女手舞足蹈,“有好多人陪大妞一起玩儿,他们捉迷藏可笨了喜欢躲在黑箱子里,这样大妞每次都能找到。”她又嘟起嘴巴显得有点沮丧,“可是白天的时候他们就全都不见了,有个白胡子老爷爷还让大妞扫地,不扫就不给饭吃。”

冉阿玉和林若雪虽然已经弄明白这少女应该是一个傻子,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个痴傻的小姑娘是谁?少女口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在晚上出没白天消失?他们躲的黑箱子又是什么东西?白胡子老爷爷又是谁?难道说这里真的闹鬼?

就在他们陷入疑惑当中的时候,少女‘咦’的一声纵身一跃就上了房梁,然后一拂袖后又落回了原地,只见她右手正提着一只老鼠的尾巴将其吊在空中。那老鼠四腿乱蹬吱吱乱叫,却无法咬到她逃又逃不掉。

“这小姑娘看来是真傻,”林若雪想,“如果装疯卖傻的话,她没必要暴露自己会轻功。”

的确、此刻的林若雪才算对这个娇小的少女放松警惕,因为从刚才少女逃串的速度来看的话,一般的人恐怕难以办到。江湖险恶最怕敌人暗中伤人,林若雪不得不小心谨慎。

“这里没吃的哦!”她将老鼠提到和自己眼睛持平的位置勾着脑袋盯着它威胁道:“你要是再跑到柱头上,我就把你这件小衣服给脱掉。”少女一甩手将老鼠扔到了屋外。

就在林若雪要对她进行继续询问的时候,少女又偏着脑袋咬着自己的食指望着她。

“姐姐真好看!”少女咧嘴一笑口水从她的嘴角流了出来,“就像昨天跑进来的那只大公鸡。”

这是什么比喻?林若雪被她弄得哭笑不得,不过少女痴傻说话没有条理她自然不与她计较。

“和你捉迷藏他们躲在黑箱子里,黑箱子又在什么地方呢?”冉阿玉更关心这个。

“来、你们跟大妞来。”

少女开始往右边的一扇侧门走去,他们跟着她进入后堂。

这是一间相对于昏暗的屋子,只有连着前堂的窗户能射入一点微弱的光芒,透过微弱的光、冉阿玉发现这屋里摆满了棺材,有的棺材被驾在条凳上,有的棺材被掀翻在地。

原来少女说的‘黑箱子’就是棺材啊!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屋内停了这么多具木棺还是让二人吃了一惊。

突然脚下传来咔嚓一声,林若雪低头一看发现自己正踩中一堆枯骨,与此同时放在条凳上的两具木棺开始砰砰作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击打棺材板,林若雪和冉阿玉几乎本能的拔出了腰间长剑。

“不准吵!”少女径直走到其中一具棺材旁猛地掀开了棺材盖,“再吵不给你们饭吃!”她对着棺材里面尖声吼道。

冉阿玉还以为棺材里会立马伸出一只手来,可是棺材依然在砰砰作响。好奇心驱使他和林若雪一起靠近了那具棺材,二人同时往里面一看,这一看差点让他们叫出了声。

棺材中躺着的正是在白马寺追杀他们的昴日星官,而这只身穿彩色羽衣的‘大公鸡’手脚被困嘴巴被布卷堵上,此刻正用惊恐的眼神望着他们。

“不好!”林若雪心中暗叫。

但为时已晚,站在他们身边的少女突然手出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在她和冉阿玉的背脊处点了一下。两人长剑脱手带着疑惑软软的倒向了地面。

“现在应该明白了吧!”少女一反痴傻态笑眯眯地说:“其实你们才是傻子。”

第九章 冷淡若雪第十三章 虎口脱险第四十六章 谁人使坏第十八章 观海楼问剑楔子第四十四章 话身世第十八章 观海楼问剑第十三章 虎口脱险第六章 长者赐第三十五章 相思扰心第二十七章 剑法中的故事第四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二十六章 神秘女子第三章 疗伤第十二章 含冤离开第二章 买棺杀人第六章 长者赐第二十三章 白马寺激战第二十九章 神秘的客栈第八章 蜕变第十三章 虎口脱险第三十七章 老乞丐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十章 飘零若雪第四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四十章 某些目的第二十三章 白马寺激战楔子第四十三章 顾家庄议事(二)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十七章 在路上第四十二章 顾家庄议事(一)第四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三十一章 半夜鸡啼第十八章 观海楼问剑楔子第二十一章 红楼暗箭第三章 疗伤第三十六章 附庸风雅第二十二章 连夜离开第四十一章 铁条巷打醋坛第二十章 于情于理第十六章 林中聚第四十六章 谁人使坏第三十六章 附庸风雅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三十九章 金雀岛打架(二)第十九章 玉雪缘起第四十章 某些目的第六章 长者赐第二十九章 神秘的客栈楔子第十二章 含冤离开第十六章 林中聚第二十二章 连夜离开第二十二章 连夜离开第三十二章 客栈激战第四十一章 铁条巷打醋坛第二十八章 石屋习剑第三章 疗伤第二十五章 密室逃脱第十三章 虎口脱险第七章 初到青牛山第十一章 危机初现第三十六章 附庸风雅第二十三章 白马寺激战第三十七章 老乞丐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十五章 初相见第二十七章 剑法中的故事第三十四章 往事如烟第六章 长者赐第三章 疗伤第十四章 惹是生非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十九章 玉雪缘起第十一章 危机初现楔子第三十八章 金雀岛打架(一)第四十章 某些目的第二十五章 密室逃脱第九章 冷淡若雪第三十三章 公子有恙第三十一章 半夜鸡啼第一章 伤离别第二十一章 红楼暗箭第二十六章 神秘女子第四十四章 话身世第三十章 黑店夜谈第十五章 初相见楔子第三十三章 公子有恙第二十一章 红楼暗箭楔子第四十一章 铁条巷打醋坛第十六章 林中聚第三十七章 老乞丐第九章 冷淡若雪第二十三章 白马寺激战
第九章 冷淡若雪第十三章 虎口脱险第四十六章 谁人使坏第十八章 观海楼问剑楔子第四十四章 话身世第十八章 观海楼问剑第十三章 虎口脱险第六章 长者赐第三十五章 相思扰心第二十七章 剑法中的故事第四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二十六章 神秘女子第三章 疗伤第十二章 含冤离开第二章 买棺杀人第六章 长者赐第二十三章 白马寺激战第二十九章 神秘的客栈第八章 蜕变第十三章 虎口脱险第三十七章 老乞丐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十章 飘零若雪第四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四十章 某些目的第二十三章 白马寺激战楔子第四十三章 顾家庄议事(二)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十七章 在路上第四十二章 顾家庄议事(一)第四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三十一章 半夜鸡啼第十八章 观海楼问剑楔子第二十一章 红楼暗箭第三章 疗伤第三十六章 附庸风雅第二十二章 连夜离开第四十一章 铁条巷打醋坛第二十章 于情于理第十六章 林中聚第四十六章 谁人使坏第三十六章 附庸风雅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三十九章 金雀岛打架(二)第十九章 玉雪缘起第四十章 某些目的第六章 长者赐第二十九章 神秘的客栈楔子第十二章 含冤离开第十六章 林中聚第二十二章 连夜离开第二十二章 连夜离开第三十二章 客栈激战第四十一章 铁条巷打醋坛第二十八章 石屋习剑第三章 疗伤第二十五章 密室逃脱第十三章 虎口脱险第七章 初到青牛山第十一章 危机初现第三十六章 附庸风雅第二十三章 白马寺激战第三十七章 老乞丐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十五章 初相见第二十七章 剑法中的故事第三十四章 往事如烟第六章 长者赐第三章 疗伤第十四章 惹是生非第五章 先生们的道理第十九章 玉雪缘起第十一章 危机初现楔子第三十八章 金雀岛打架(一)第四十章 某些目的第二十五章 密室逃脱第九章 冷淡若雪第三十三章 公子有恙第三十一章 半夜鸡啼第一章 伤离别第二十一章 红楼暗箭第二十六章 神秘女子第四十四章 话身世第三十章 黑店夜谈第十五章 初相见楔子第三十三章 公子有恙第二十一章 红楼暗箭楔子第四十一章 铁条巷打醋坛第十六章 林中聚第三十七章 老乞丐第九章 冷淡若雪第二十三章 白马寺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