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兄弟危情

就在窦氏兄弟商量后路之时,独孤震也回到了府中,他每天都会回府吃午饭,同时再小睡片刻,今天也不例外,他在开完朝会后便直接回府了,不过今天却有点不一样,他走回府中,第一件事便是吩咐管家,“去把长老爷请到我外书房来!”

不多时,独孤良匆匆赶来,此时所有的人都绷紧了神经,包括独孤良,他知道这个时候家主找他,必然是关系家族的大事。

“家主找我吗?”独孤良走进书房问道。

独孤震正在写一封信,见他进来,便点点头,“坐下吧!”

独孤良坐了下来,问道:“今天朝廷对会宁郡之事有什么发应?”

独孤震放下笔,淡淡道:“今天朝廷决定和隋朝议和了。”

“应该是求和吧!”独孤良冷笑了一声。

“求和也罢,议和也罢,这只是说法而已,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办?是继续做关陇贵族,还是去当巴蜀地主?”

独孤良一惊,“有这么严重吗?”

“这已是迟早之事!”

独孤震摇摇头,遗憾道:“我们独孤家族那样支持他,把一半的家产都给了他,这才两年时间,他就要失败了,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我估计窦家也在考虑后路,别的关陇贵族也应该各有打算了。”

“这是肯定的。没有人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昨天晚上于钦明就来找过我了。”

于钦明是于仲文长子,官拜太常少卿,也是关陇贵族的重要人物,和孤独家关系极好,属于关陇贵族中独孤派的重要骨干,独孤良立刻有了兴趣,“他是什么意思?”

“他也想向杨元庆表表忠心,但又找不到路子,便来找我,希望我能牵头。集合十几个关陇家族,作为一个整体和去杨元庆谈判。”

“这个主意不错!”

独孤良赞许道:“这样能提高我们独孤家族的话语权,杨元庆也不会小看了我们。”

独孤震瞥了这个长侄一眼,摇了摇头。“我已经明确拒绝了。”

独孤良愕然,“这。。。这是为什么?”

“我们眼光要看远一点,杨元庆已经在千方百计打压山东士族了,他怎么可能允许关陇贵族再结成集团,虽然他刚开始会欣然接受,这对他安定关陇有利,但将来呢?他要打压关陇集团,第一个就拿独孤家开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独孤良默默点头。家主的深谋远虑令他自愧不如,他没有想到这么远,独孤震见他眼中有些忧虑,便笑道:“问题也没那么严重,我们关陇贵族对杨元庆还是很有用,不仅可以帮助他安定关陇,更重要是可以用我们来对抗山东士族,关键是要把握这个度,关陇贵族不能强势,必须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样,他就能接受我们,所以我才拒绝了于钦明。”

“这件家主决定吧!我一定会全力支持。”

独孤震要的就是他这句话,只要独孤良肯支持自己,那么其他家族成员都只能服从。他沉吟一下道:“你再去一趟太原,找到独孤雷。让他安排见杨元庆,你向杨元庆表态,就说独孤家族愿意交出七成的土地。”

独孤良半天合不拢嘴,难怪家主要自己的支持,居然要把家族七成的土地交出,那可是十几万顷良田啊……李世民回到府中,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午饭也不吃,他独自一人坐在静室里,仿佛高僧入定一般。

他在思索大唐的前途,在思索自己的命运,今天的朝会是一片镜子,照出了一个绥靖怯弱的朝廷,也照出了父皇心中的杀机。

李世民几乎已经绝望了,河西被隋军占领,唐军再无战马,河湟战马在吐谷浑人手中,在强大隋朝的威胁下,他们会把战马给唐军吗?

没有了战马,军队将再也没有希望,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还能指望退缩江南,和隋朝划江而治吗?杨元庆一代枭雄,他怎么可能答应。

李世民心中恨得滴血,如果他是皇帝,他一定会大刀阔斧改革,兴利除弊,大唐一定会再次振兴,他有没有这个机会呢?难道他就不能自己争取,非要等父皇传位给他不成?

李世民对父皇的绥靖妥协充满了失望,他对自己的遭遇更是深感痛心,今天他被免去了尚书令之职,这只是一个开端,他非常了解自己的父皇,父皇真正想动的不是什么尚书令,而是要收他的军权。

自己若废,大唐唯一的主战派消失,一群投降派主政,那大唐一年之内必定会灭亡!

‘苍天啊!给我一次机会吧!’李世民对着天空无声地呐喊。

“殿下,我可以进来吗?”

门外传来了长孙无忌的声音,李世民思绪被拉回现实,他叹了口气,这是妻子去找兄长来探望自己了。

“进来!”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外屋,长孙无忌也走了进来,他有些紧张地打量他,见他眼角还有泪痕,心中更加惊疑,“殿下,发生什么事了?”

“没什么,我只是有点思念母亲了。”李世民掩饰自己哭泣的原因。

沉默一下,长孙无忌道:“我听说殿下已被免去了尚书之职。”

李世民见他心里都明白,只得叹了口气,“无忌,父皇要收我军权了。”

长孙无忌见他情绪低沉,便安慰道:“或许圣上是因为殿下两次中原策略都失败了,所以对殿下有些失望,殿下不必想得太多。”

李世民摇摇头。苦笑道:“齐王败更多更惨。父皇怎么不收他兵权?太子这次关内道出兵,最后连河西都丢了,父皇怎么不收他兵权?无忌,根本原因是我回兵援助长安慢了一点,父皇觉得他控制不住我了,所以要收我兵权,他是我父亲,我比谁都了解,表面宽厚,实际上心胸比谁都狭窄。”

“那殿下准备怎么办?”

李世民注视着窗外。半晌,他一咬牙道:“我在考虑,索性率十万大军攻下河西,我就屯兵在河西自立。看父皇怎么办?”

长孙无忌吓得脸色都变了,颤抖着声音道:“殿下不可。。。。万万不可,这会出大事,而且。。。河西也养不活十万大军。”

李世民长长吐了一口闷气,“我知道,我也只是说说罢了,现在父皇就在等着抓我把柄,我不会把头伸过去让他砍,绝不会让他捏住我任何把柄。”

他背着手走了几步,忽然问道:“杨暕那边进展怎么样了?”

“回禀殿下。唐风已经抓住了他的把柄。”

李世民点点头,“这件事要加快进展,但更要隐蔽,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殿下放心,卑职明白……当天下午,大将段德操率三千军队护卫太子李建成和纳言陈叔达前往会宁郡和杨元庆谈判议和。

队伍浩浩荡荡向西行军,他们走驰道,从凤翔离开关中前往会宁郡,李建成坐在一辆宽大的马车内,由数百东宫侍卫严密保护。

马车内。李建成正在思考这次谈判的各个事项,中午时,父皇又和他深谈一次,把底线交给了他。

李建成现在唯一的谈判资本就是隋朝也要停战,这样唐朝就不用付出天价赔偿。

“殿下觉得杨元庆愿意停战可能性有多大?”坐在对面的陈叔达关切地问道。

李建成笑了笑。“听说连晋阳宫都烧掉一半,在井陉里还堵着三万突厥骑兵。你说杨元庆还想再打下去吗?事实上他没有去河西,就是在等我们谈判了,我一点不担心。”

“殿下。。。。”

陈叔达身子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我很担心有人会趁机发难,再挑起战火,殿下会不会因此被隋朝扣住?”

“以杨元庆的身份,不会做这种事情,也没有必要,不过。。。。。”

说到‘不过’,建成的表情也变得阴冷起来,冷冷笑道:“你觉得他会吗?”

“难道殿下没有看出来,圣上已经准备收他的兵权了,这个时候,他很可能会挑起战争。”

李建成当然很清楚,父皇已经决定收秦王的军权了,今天罢免他的尚书令就是一个前奏,只是父皇需要再抓住他的一个把柄。

沉思良久,李建成脸上露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笑容,“或许父皇很期望他擅自出兵河西。”

陈叔达一怔,他立刻反应过来了,一竖大拇指赞道:“太子殿下果然高明!”

这时,马车外响起马蹄声,有人问:“殿下是要找卑职吗?”

这是罗艺儿子罗诚的声音,他现在是东宫三个郎将之一,颇受李建成重用。

李建成拉开车窗,从旁边的匣子里取出一封信,递给罗诚笑道:“辛苦你去一趟汉中吧!把这封信交给你父亲,告诉他,一点不用担心。”

罗诚接过信,放入怀中收好,躬身道:“卑职这就去!”

他调转马头,向回程疾奔而去,李建成望着他走远,点点头笑道:“这孩子不错,是个可塑之才。”

“可是他父亲却不怎么样!”旁边陈叔达不屑地撇了撇嘴,他对罗艺的人品很不欣赏,居然贪污军中钱粮,这可是大罪。

李建成却不以为然,淡淡道:“水至清则无鱼,贪污军中钱粮,这些只是小节,关键是大节,要对我忠诚就是大节,忠诚才是第一重要,否则再清廉,却如盛彦师一样,又有何用?”

陈叔达能理解李建成心中的痛,又道:“可是御史台和兵部联合去调查,会不会。。。。”

“问题不大,兵部侍郎袁本清是我的人,关键是御史中丞韩湛,他是裴寂一手提拔,会有点小麻烦,不过我已让元吉赶去汉中,有他坐镇,查不出什么问题。”

李建成对罗艺极为重视,他手中最缺的就是帅才,他今天特地向父皇求情,父皇也表了态,只要罗艺问题不是很严重,就可以饶他一次,这一刻,李建成很有信心……()

第17章 李渊失言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3章 棒打长孙第64章 宫外之音第24章 李渊之忧第24章 各有所学第84章 隋唐大战(十四)第21章 初次谈判第5章 元庆回京第67章 当即立断第5章 两个使者第12章 练武第14章 太守师道第25章 初查齐郡第56章 士信之择第26章 商业繁荣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6章 一战成名第37章 秦王求援第21章 试探底线第26章 离间之计第40章 敏秋赈灾第8章 一点眉目第27章 夺取河阳第6章 西秦霸王第39章 巡视塞北第2章 一言九鼎第38章 东路使者第35章 铁血柔情(上)第45章 明智决定第11章 瀚海奇兵第51章 将星陨落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8章 反间之计第24章 安抚江南第12章 初到突厥第8章 趁乱突围第17章 西征情报第64章 宫外之音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9章 夜审出尘第37章 一记反抽第1章 中元前夕第19章 夜攻河内第30章 骄将争功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17章 接受密旨第18章 垂死挣扎第16章 危机前夜第17章 李渊失言第15章 化繁为简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6章 严厉警告第5章 公主请客第49章 西陉关前第66章 碎叶求救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6章 楚王亲书第26章 考场意外第14章 三面受敌第21章 居安思危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2章 娶得佳妻第11章 反间之计(下)第22章 萧后来临第36章 三策选一第21章 建德逼反第57章 药到病除第18章 百战之功第31章 船中飞箭第31章 渊突之盟第111章 意外发现第58章 萧后心思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2章 齐郡召将第27章 晋阳疑云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48章 攻破大营第16章 危机前夜第17章 被迫决战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24章 窦氏之忧第25章 宇文父子第89章 胡马烟尘第24章 真假使者第23章 男扮女装第153章 隔墙有耳第9章 我想学武第8章 趁乱突围第41章 意外情况第7章 不徇私情第29章 祖孙会谈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3章 战争来临第58章 李渊出事第42章 长安科举第19章 离别之酒第35章 夜访封宅第6章 小事化大
第17章 李渊失言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3章 棒打长孙第64章 宫外之音第24章 李渊之忧第24章 各有所学第84章 隋唐大战(十四)第21章 初次谈判第5章 元庆回京第67章 当即立断第5章 两个使者第12章 练武第14章 太守师道第25章 初查齐郡第56章 士信之择第26章 商业繁荣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6章 一战成名第37章 秦王求援第21章 试探底线第26章 离间之计第40章 敏秋赈灾第8章 一点眉目第27章 夺取河阳第6章 西秦霸王第39章 巡视塞北第2章 一言九鼎第38章 东路使者第35章 铁血柔情(上)第45章 明智决定第11章 瀚海奇兵第51章 将星陨落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8章 反间之计第24章 安抚江南第12章 初到突厥第8章 趁乱突围第17章 西征情报第64章 宫外之音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9章 夜审出尘第37章 一记反抽第1章 中元前夕第19章 夜攻河内第30章 骄将争功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17章 接受密旨第18章 垂死挣扎第16章 危机前夜第17章 李渊失言第15章 化繁为简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6章 严厉警告第5章 公主请客第49章 西陉关前第66章 碎叶求救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6章 楚王亲书第26章 考场意外第14章 三面受敌第21章 居安思危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2章 娶得佳妻第11章 反间之计(下)第22章 萧后来临第36章 三策选一第21章 建德逼反第57章 药到病除第18章 百战之功第31章 船中飞箭第31章 渊突之盟第111章 意外发现第58章 萧后心思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2章 齐郡召将第27章 晋阳疑云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48章 攻破大营第16章 危机前夜第17章 被迫决战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24章 窦氏之忧第25章 宇文父子第89章 胡马烟尘第24章 真假使者第23章 男扮女装第153章 隔墙有耳第9章 我想学武第8章 趁乱突围第41章 意外情况第7章 不徇私情第29章 祖孙会谈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3章 战争来临第58章 李渊出事第42章 长安科举第19章 离别之酒第35章 夜访封宅第6章 小事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