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俘周宝林

林团长这边也派人上前协助问话,不过五十八团的人明显没有什么好耐性,只要问话的俘虏稍微有些含糊其辞,便立刻一阵拳打脚踢。十七师虽然大部分士兵没有什么好素质,但这些与民军鏖战一年多的官军部队,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积攒的怨气不言而喻。也许以前是没有成功俘获过多少敌军,所以才没有听说有什么“屠杀泄愤”之类的新闻,然而今天总算有了一些“收获”,积怨已久的情绪自然要爆发一下。

袁肃没有进行阻扰,让五十八团的人打了一顿总比枪毙要好的多,更何况现在天色不早,他也要尽快弄清楚这路民军的情况,必要的刑讯还是可以接受的。

几分钟过后,就在几个被揪出来的民兵遭到毒打,在地上嚎叫求饶的时候,俘虏人群里忽然有人站起身来,中气十足的大喊道:“住手!”

这一声大喊很是气势,仿佛是平地里的一声雷,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聚焦到了喊话人的身上。

袁肃循声看过去,只见对方约摸三十多岁,皮肤黝黑,穿着一身破旧的新军军装,因为这一身军装实在太久,又沾满了许多污渍,若不是仔细的去看,还真看不出来这是一件新军军装。此人步履蹒跚的从人群里走出来,他所经过的地方,原本挤成一团的民军哪怕再拥挤,也都尽力的闪开一条道来。单单看到这一幕,也能猜出对方的身份肯定不一般。

几个士兵连忙上前,端起枪来对准了此人,并挡住了对方前进的道路。

袁肃将双手背扶在身后,打量了好一阵之后才缓缓开口说道:“你是何人?”

对方气定神闲,脸上的表情十分坚毅,颇有一种大将面临千军万马的气势,他说道:“我是周宝林,扶汉讨袁军第三支队总司令。你们不必再难为我的手下,有什么尽管冲我来问就是,我比他们知道的都多。”

听到周宝林的名字,官军这边起了一阵议论声,尤其是五十八团的人。

之前在开封附近、河南东部地区最活跃的一支民军,让北洋十七师和十四师双双陷入被动困境的敌人,白朗本部人马麾下第三号人物,现如今居然战败被俘。这可是让十七师和十四师梦寐以求多日的大喜事,这可是整个河南镇压作战至今捕获的最有价值的敌人。

不过对于袁肃而言,他心中虽然同样很欣喜,却不像其他那样是认为立了大功。他倒是很想知道周宝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在河南东部居然有如此这般的传奇名声,能够领导一支农民武装力量与政府军鏖战这么久,先是在商丘打堑壕战,今又发动连续的奇袭。

或许懂一点谋略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谁家都有可能听过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之类的评书,又或者是其他的民间传说,从中学习了一些“虚虚实实”的思路。但懂得这些思路不代表能很好的投入实际运用,这就是纸上谈兵和身经百战最大的区别。

最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周宝林是带着一帮农民来执行谋略作战,就算有足够的策划思路,也一定要有足够的执行力来配合。偏偏周宝林还做到了,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客观的说也绝对要比那些所谓的政府军强得多,可见此人的领导指挥能力有多深厚。

“你是周宝林?”不等袁肃开口,一旁的林团长首先激动的追问道。

“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是信阳人,你们在信阳那里还有我的画像,有什么好辩驳的。大丈夫敢作敢当,既然走上这条路,就已经料到会有今时今日。我周某人不惧死,要杀要刮悉听尊便,只是古云杀降不详,我的这些手下无非是为了有一口饭吃,近闻北方来了一支中央军会在商丘救济百姓,所以我只希望你们能宽恕我的这些兄弟们。”周宝林语气没有任何波澜,不仅站立的姿态显得很平静,说话的语态也是不惊不诈。

“哼,事到如今你还想跟我们讨价还价。”林团长冷笑着说道。

“不管你们是真心实意要解决河南民乱,又或者只是装腔作势,如果你们真要把我们所有人都杀了,我敢肯定,今后绝不会再有民军向你们投降。这里的乱子势必会闹得更久,闹得更大。总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现在多说无益,我也不会求你们怎样。”周宝林语气耿直强硬的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俘虏人群里有几个周宝林的心腹亲信立刻也跟着叫嚣起来。

“就是,谁求你们了,要杀要刮就痛快一点。”

“掉头不过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周司令,兄弟们与你共赴黄泉。”

虽然有这几个亲信心腹的支持,多少给在场一些俘虏带了一阵热血,可更多的人还是沉默不语,甚至还有几分焦急,万一官军恼羞成怒之下真的把他们杀了,那可该如何是好?他们揭竿而起不是为了死,恰恰是为了活。真正到了死亡的关头,没有人能说不害怕的。

“你还真是一条汉子。”袁肃带着一丝模棱两可的笑容开口说道。

“袁都督,此番擒拿贼首,当真是功德无量。在下以为理应立刻押往开封,交由张都督来发落。”林团长连忙向袁肃进言道。

“不急,今日先好好看管这些俘虏,等天亮之后再做定夺。”袁肃颇有深意的说道,事实上他心中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此也好。”林团长倒是没有多疑,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袁肃专门吩咐警卫连亲自看押周宝林,当天晚上又与第一团团部的军官们做了一些商量,表示明天黎明时第一团开拔返回宁陵县,同时还要把俘虏都一并带走。但是考虑到五十八团在这边,所以办起事来还是要多加注意一些。

文钦和杜预认为还不如跟五十八团直接摊开来说,就说袁都督要把人带走去拷问,纵然五十八团想要争这份功劳,可也不敢跟袁都督对着干才是。袁肃觉得是有道理,但是就怕这姓林的脑子倔强,万一闹僵了反而对大家都不利。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袁肃最终还是去找林团长商议此事,他并没有直接切入正题,而是先将宁陵县官仓失窃的事情牵扯了出来,让林团长给一个交代。五十八团路过宁陵县时确实从官仓里取了一些物资,不过之前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开封方面给袁肃用来商丘善后的东西,只听说五十九团、六十团都拿过,所以也跟着一起拿了。

没想到现在袁肃追究起这件事,而且还表现的很是生气,林团长顿时有些尴尬起来,支支吾吾好一阵,连忙说了一些好话,又承诺会把所拿走的物资原封不动退还,甚至还愿意多赔偿一些。袁肃见对方如此态度,料定还是可以说话,于是表示可以不追究此事,但是这些俘虏要由自己来安排,全部带回宁陵县。

林团长很是吃惊,虽然他听说过袁肃在商丘曾经释放了不少俘虏的民军,但是此一时非彼一时,现在抓到的可是白朗本部人马的第三号人物,该不会连这个人都放了吧?他连忙问道:“袁都督,您打算……怎么处置这些人?”

袁肃没有打算隐瞒什么,直接说道:“我打算招降这支民军队伍。”

林团长眨了眨眼睛,惊叹的说道:“招降?袁都督,这……这未免也……”

袁肃镇定自若的笑道:“有何不可?从一开始我就已经很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态度,此番要想彻底解决河南民乱的问题,只能治根。之前在商丘我释放俘虏是这个道理,今日我要着想周宝林这路人马同样是这个道理。试想一下,杀死一个周宝林只能解决一时的麻烦,可倘若我们能招降周宝林,消息传出之后,那些还在继续顽抗的民军们会怎么想?”

林团长深思了一阵,心中已然明白了袁肃的意思,他缓缓的点了点头,只是语气依然显得很为难的说道:“但是,卑职认为,这件事……还是得由张都督来做主才是……毕竟这周宝林……,唉,直接说了吧,这周宝林之前一直是我们十七师的首要敌人,如今好不容易让其落网,若是不做点什么,只怕难以服众。当然,咱们五十八团人微言轻无所谓,可张都督那边肯定是咽不下这口气,到时候只怕……”

袁肃微微的点了点头,依然很镇定的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张都督是我伯父,该怎么交代那是我的事情。林大人你大可放心,今日围剿周宝林的功劳,袁某绝不会忘记,届时一定会在我伯父那边为林大人提点几句。”

他故意强调“伯父”这个词,就是要让对方知道自己与张镇芳的关系。

林团长听到这里,自然也没办法再多说其他,再者他对袁肃的印象还是挺正派的,料定既然答应帮自己请功那一定不会出尔反尔,当即便应承下来:“如此,那就依袁都督之言。到时候还承蒙袁都督多加关照才是。”

第116章 ,军医学院第94章 ,奇正虚实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18章 ,冯国璋言第4章 ,松坡百里第57章 ,军火清单第107章 ,保存名义第83章 ,颇有深意第54章第95章 ,宴会酒色第28章 ,安山急事第90章 ,改制共和第65章 ,联谊会上第71章 ,炮兵计划第16章 ,善后之计第50章 ,叔父认侄第30章 ,惨案发生第21章 ,正式军官第26章 ,统制试探第9章 ,玄机暗喻第7章 ,起义前夕第26章 ,声东击西第27章 ,京城风声第51章 ,别有深思第43章 ,简而复杂第15章 ,讨论武器第19章 ,趁势而起第53章 ,一战阴影第99章 ,随县之战第85章 ,见何其巩第10章 ,转危为安第6章 ,不留俘虏第89章 ,郑州计划第74章 ,张家送别第52章 ,西南事变第17章 ,两边准备第74章 ,张家送别第10章 ,学堂过审第23章 ,顺势而为第80章 ,三方保举第72章 ,突发事件第74章 ,先声夺人第61章 ,汽车公司第23章 ,临行安排第1章 ,太子一党第22章 ,滦州交代第22章 ,鱼龙混杂第105章 ,会战序幕第96章 ,保定催电第97章 ,日军困境第60章 ,车站枪击第53章 ,陈宦真相第83章 ,着手行动第71章 ,英式装备第39章 ,中秋北京第18章 ,京城气象第73章 ,放出风声第53章 ,豫南对策第78章 ,晓之大义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23章 ,顺势而为第62章 ,神秘女子第20章 ,独立事宜第41章 ,再访张府第36章 ,仁卿态度第63章 ,背道消息第38章 ,会袁克定第36章 ,仁卿态度第54章 ,借机靠拢第13章 ,重挫元气第36章 ,俘周宝林第6章 ,讨价还价第94章 ,绑架之案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43章 ,简而复杂第24章 ,别有用心第28章 ,虚情假意第121章 ,一种妥协第71章 ,借机猎取第60章 ,推波山雨第87章 ,林氏合作第94章 ,奇正虚实第88章 ,控制战争第70章 ,枭雄末路第39章 ,中秋北京第87章 ,随营学堂第73章 ,事前筹划第92章 ,先发制人第96章 ,打探消息第18章 ,局势变故第65章 ,说赵山河第66章 ,一营为库第41章 ,当众翻脸第14章 ,借机行事第44章 ,曹锟劫见第49章 ,别开生面第53章 ,陈宦真相第19章 ,擢王怀庆第2章 ,进攻丹东
第116章 ,军医学院第94章 ,奇正虚实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18章 ,冯国璋言第4章 ,松坡百里第57章 ,军火清单第107章 ,保存名义第83章 ,颇有深意第54章第95章 ,宴会酒色第28章 ,安山急事第90章 ,改制共和第65章 ,联谊会上第71章 ,炮兵计划第16章 ,善后之计第50章 ,叔父认侄第30章 ,惨案发生第21章 ,正式军官第26章 ,统制试探第9章 ,玄机暗喻第7章 ,起义前夕第26章 ,声东击西第27章 ,京城风声第51章 ,别有深思第43章 ,简而复杂第15章 ,讨论武器第19章 ,趁势而起第53章 ,一战阴影第99章 ,随县之战第85章 ,见何其巩第10章 ,转危为安第6章 ,不留俘虏第89章 ,郑州计划第74章 ,张家送别第52章 ,西南事变第17章 ,两边准备第74章 ,张家送别第10章 ,学堂过审第23章 ,顺势而为第80章 ,三方保举第72章 ,突发事件第74章 ,先声夺人第61章 ,汽车公司第23章 ,临行安排第1章 ,太子一党第22章 ,滦州交代第22章 ,鱼龙混杂第105章 ,会战序幕第96章 ,保定催电第97章 ,日军困境第60章 ,车站枪击第53章 ,陈宦真相第83章 ,着手行动第71章 ,英式装备第39章 ,中秋北京第18章 ,京城气象第73章 ,放出风声第53章 ,豫南对策第78章 ,晓之大义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23章 ,顺势而为第62章 ,神秘女子第20章 ,独立事宜第41章 ,再访张府第36章 ,仁卿态度第63章 ,背道消息第38章 ,会袁克定第36章 ,仁卿态度第54章 ,借机靠拢第13章 ,重挫元气第36章 ,俘周宝林第6章 ,讨价还价第94章 ,绑架之案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43章 ,简而复杂第24章 ,别有用心第28章 ,虚情假意第121章 ,一种妥协第71章 ,借机猎取第60章 ,推波山雨第87章 ,林氏合作第94章 ,奇正虚实第88章 ,控制战争第70章 ,枭雄末路第39章 ,中秋北京第87章 ,随营学堂第73章 ,事前筹划第92章 ,先发制人第96章 ,打探消息第18章 ,局势变故第65章 ,说赵山河第66章 ,一营为库第41章 ,当众翻脸第14章 ,借机行事第44章 ,曹锟劫见第49章 ,别开生面第53章 ,陈宦真相第19章 ,擢王怀庆第2章 ,进攻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