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

吮吸手指在社交中变得不可接受学步期的孩子不会去嘲笑他们喜欢吸吮手指的同伴,因为对于不到2岁的孩子来说,吮吸指头的举动是标准的行为过程。但是,爱吮指头的孩子年龄越大,他就越有可能因为这种把拇指放在嘴巴里的“毛病”而受到别人的讥笑。有些吮吸指头的小孩在吮指头时吸入了大量的空气,造成了打嗝,由于打嗝的古怪声音而受到嘲弄。如果孩子是合群的,并且有着良好的自我形象,那你就不要为这个吸吮手指的快乐的小家伙而烦恼——他的大拇指很快就会离开他嘴巴的。但是有些吮吸指头的孩子不会表现出自然的微笑,他们的鼻子好像已经长成了一只拳头。对比于和同伴一起玩耍,他们更喜欢吮自己的手指头。这种情况就造成了社交上的困难,吮吸手指的孩子会一直被别人嘲笑为“婴儿”。

该怎么办

像大部分正常而又让人烦恼的坏习惯一样,如果你对孩子吮吸手指不采取任何措施,而是接受和忽略它,孩子的大拇指最终会不再放进嘴里去。但如果这种坏习惯一直改不掉,并且造成了伤害,父母就必须介入,对孩子进行断然的管束。

满足孩子吮吸的需求吮吸可以满足孩子情感依恋的需要。一种需求,如果得到了满足,那就会消失;如果得不到满足,那就会保留下来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你有一个“爱吮吸手指”的孩子,那么在他早期的婴儿阶段,你应该让他吸个够。应该尽可能长地给他哺乳(这取决于孩子的依恋程度)。在宝宝的食欲得到满足之后,允许他进行非进食性的吮吸(吮吸“空的”、手指或橡皮奶嘴或者可以挤压的奶瓶)。一项有趣的研究证实,如果孩子的吮吸在早期得到了满足,那么他就不太会养成吮手指的习惯。1977年,研究者们对50个年龄在1~7岁之间的习惯吮手指的孩子进行了研究,将他们与不吮手指的孩子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吮手指的孩子往往是奶瓶喂养的,而不是母乳哺育的。孩子断奶的时间越晚,他们就越不会吸吮手指。吮手指的孩子往往是按固定的时间表来进行喂养的,而不是根据他的需要。吮手指的孩子中有96%在吃饱后是独自进入睡眠的。而不吮手指的孩子中没有一个是父母让他独自进入睡眠的。研究者总结出这样的理论:在熟睡的时候,人们又回复到原始的反射活动状态,会做出吸吮以及把手指送入嘴里的举动。在睡熟了之后,孩子原始的吸吮反射活动大概就被激发了起来,吸吮的得到了加强。在我们的儿科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被大人照料着进入睡眠、并且在他们愿意的时候才被断奶的孩子很少会养成吮手指的习惯。你应该把母乳哺育看做是一种“预防性的吸吮”,可以防止孩子习惯性地吸吮手指。

尽早地提供吮吸的替代办法如果上帝给了你一个具有强烈吮吸的孩子,那么在差不多4个月大的时候,就不要再机械地用吮吸的办法来抚慰他了,可以试一试其他的替代办法:轻轻地摇晃、按摩、玩活泼的游戏,还可以唱歌。被父母用三角吊带挂在身上的孩子一般不太需要用吮吸来抚慰他,因为把他挂在大人的身上已经满足了他与大人相亲密的需求。孩子越早学会用除了妈妈的、奶瓶、大拇指和橡皮奶嘴之外的其他方式来得到快慰,他就越能够在将来找到满足吮吸需求的替代办法。

让孩子的手指忙个不停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孩子闲极无聊的大拇指总是要去亲近它的朋友——嘴巴。当你看到孩子要把大拇指伸向嘴巴的时候,你应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做一些活动,让他的双手忙个不停。

保持生活的宁静随着学步期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用吮吸手指来放松自己。这时你要尽可能地保持自己内心的平和,你的这种平和会在家里形成祥和的气氛。你应该向孩子示范放松的方式,孩子会从你的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安静地度过时间、进行长距离的散步、听听音乐、在你感到焦虑时慢慢地深呼吸。

选择干预的时机在孩子吮吸手指时,你应该耐心等待,到了孩子愿意接受你的帮助时再进行干预。在孩子处于消极阶段时,你要是试图不让他把拇指塞进嘴巴,那就很有可能导致他与你对着干。你的干预会被孩子看做是对他独立性的威胁。

给予提醒如果孩子过了4岁还喜欢吮吸拇指,可以在他的拇指上缠上胶布或者绷带。对于喜欢在夜里吮吸拇指的孩子,给他带上手套可以起到提醒和打消吮吸拇指的念头的作用。有的让孩子用他的食指在外突的上齿上摸一遍,再让他把手指放在上下齿咬合时产生的缝隙中。模仿伸出獠牙的样子,告诉孩子这就是吮吸手指的后果。还要向孩子指出他吮吸的那个大拇指没有另一个大拇指好看。

向孩子建议一种替代性的习惯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你可以采用替代习惯的办法。示范给孩子看如何用另外的几个手指去抓住拇指或者做其他让他感兴趣的动作,从而使他不再吮吸拇指。我在自己的诊所里运用得很成功的一个小把戏是和孩子玩把拇指藏起来的游戏:“每当你感到自己想要吮拇指时,赶紧用其他的手指握住拇指,握成一个拳头。”如果孩子习惯在上床后吮吸拇指,那你可以建议他把拇指藏在枕头下面,并且缓慢地做深呼吸。这样,孩子在躺在床上的时候就有事可做,这就比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不要吮拇指好得多。你还可以示范给他看怎样吮吸舌头,而不要把拇指伸到嘴里去。

要和孩子协商他进步的标志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很热切地想达到各种目标,你可以给他定一个实现目标的期限——“在你过4岁生日的时候,你就可以对吮拇指说再见了!”

然而,你无需紧张地屏息等待孩子到了那一天真的会戒掉坏习惯。到了他过生日的时候,他会笑着对你说:“我改变主意了。”请记住,你应该微笑着回应他。

咨询孩子的牙医如果你习惯性地吮吸手指的孩子已经到了4岁,而且这种坏习惯已经给他的牙齿带来了明显的损害,那就应该去看牙医,牙医可以在孩子的上颚装上一种器具,使孩子不再用拇指去向外推上面的牙齿。

让孩子与人亲近而不是与拇指亲近如果你看到你的孩子离开一起玩的小朋友们,摆弄起了自己的拇指,而不是与其他孩子一起玩,那你就应该考虑这么一种可能性:孩子在社交方面需要提高。你不要硬是去纠正他吮吸拇指的坏习惯,而是要深入地研究妨碍他进行社会交流的根本性问题。可以去咨询专业人士。

吮一次拇指,就记录一次一旦开始感受到同伴们给的压力,6~7岁以上的孩子会由于自己的原因自愿要求停止吮吸拇指。你可以帮他设计一张图表,让他能够自己用这张图表来记录每天吮拇指的次数。他会被激发、诱导,想要看到图表中的数字越来越小。你没有必要去管他、提醒他,也不必查看他记录在图表中的数字。

§CHAPTER15管教令人讨厌的行为

小孩子们都会做出种种令人讨厌的事情,因此你在心里必须有所计划,准备好花时间和精力去纠正孩子们的这些行为,至少应该使这些行为得到缓和及减轻。在处理孩子的任何不良行为时,可以考虑采用下面的一般性策略:

·追踪触发不良行为的原因。你应该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做出他的那些行为。是什么让他调皮捣蛋?是不是他的周围有人为他作出了不良行为的榜样?他是不是感到疲劳、厌倦、饥饿,或者是承受了过大的压力(比如,学步期的孩子在晚饭时间去了百货商场)?通过发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你就有办法去避免它。

·加强正面的行为。年幼的孩子们不知道一个行为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除非你告诉他们。当他们得到了正面的回应时,他们就会被诱导着继续做出良好的行为。而如果他们反复地得到负面的回应,他们就会放弃自己所做的行为(除非负面的反应在他们看来是正面的;也就是说,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别人的关注),这就是为什么要尽早地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对不良行为尽早地加以纠正的原因所在。否则的话,不良行为会成为孩子行为方式的一部分,会变得很难纠正。

·要培育鲜花、除去杂草。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充满了不良的行为以及良好的行为——杂草和鲜花。只要你给予精心的培育,鲜花就会长得茁壮、茂盛,以至于你很难发现杂草的存在。但是这些鲜花通常会在一定的季节里枯萎、凋谢,而那些杂草则变得比较引人注目起来。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只是等待着这样的季节过去,那么杂草会渐渐地凋零,鲜花又会茂盛起来——有时会鲜艳美丽得让你甚至忘掉了杂草的存在。有时杂草长得比鲜花要快,你必须在杂草长成气候之前就把它们拔掉。管教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拔掉杂草一样消除孩子身上让人感到讨厌的不良行为,从而让孩子身上的良好行为繁荣茂盛起来。

咬人、打人、推人和踢人

孩子正在成长发育的牙齿、小手和小脚常常会制造出一些麻烦。学步期的孩子往往会做出攻击性的行为,很少会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婴儿为什么会咬人和打人婴儿咬人和打人时,你千万不要为此而感到愤怒。婴儿们确实会咬大人给他们喂食的手(以及妈妈的)。每一样东西,婴儿都会用手来抓一抓、用嘴来咬一咬,手和嘴是他们最原始的社交工具,他们在练习使用这些工具。一旦长出了牙齿并且手掌能拍打之后,婴儿们会用这些工具对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看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对宝宝来说,难道还有比父母的肌肤更为熟悉、更能到手的实验对象?宝宝的任务就是去使用他的那些工具;而你的任务是教会他如何使用。这些早期的抓咬和拍打,尽管看起来是令人不快的行为,但实际上是嬉戏式的交流,最不济也只不过是心理挫败的表达方式而已,并非是攻击性的、无礼的行为。

攻击性的抓咬和拍打是18个月~2岁的孩子最常见的行为。那时孩子还不会用口头上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因此他只能通过动作来进行交流。在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之后,抓咬行为通常就会终止,但打人却不会马上就停下来。

西尔斯经典语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应该不假思索地生活和做事,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孩子会意味着什么。

学步期孩子为何会咬人、打人、推人和踢人如果不加以阻止,那么婴儿期的那些没什么大不了的举动就会演变成童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学步期的孩子变得具有攻击性,目的在于释放被压抑的愤怒、控制住某个局面、展示自己的力量、或者在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的争吵中保护自己的领地。有些孩子甚至会做出令人讨厌的举动,借此来孤注一掷地接近关系疏远的父母。

该怎么办

一旦宝宝长大到能够用语言代替动作来很好地进行交流时,大部分学步期的攻击性行为都会逐渐地消退。父母们必须对攻击性的行为坚决地纠正,下面给出了一些让你的孩子避免伤害别人的方法。

考察根源是什么触发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你应该做一个日志(至少要在心里做一系列的记录),从而确定孩子的行为与引发此行为的环境之间的相关性。举例来说,“凯特在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咬了苏西。苏西抢了凯特最喜欢的皮球。那时差不多到了午休的时间,太多的孩子挤在一个狭小的地方。苏西是十分专横的。”

孩子伤害了父母用手掌打别人的脸是婴儿们尝试进行的一种举动,它在社交上是不正确的。你应该引导重重地拍打别人脸庞的孩子做出另外的、在社交上可接受的行为:“我们一起来猜拳。”同样,对抓咬的行为也要加以引导不要咬人。唉哟!好疼啊!你伤着妈妈了!”(你要做出不愉快的表情)然后再引导孩子的行为:“来拥抱妈妈。这样就很好。”(向他微笑,并且也拥抱他)一旦孩子打别人耳光的行为成为表达内心挫败感的一种方式(比如,你怀中抱着的孩子生起气来,并且打你,因为你不让他吃糖),你就必须向他展示他的这种举动会带来的自然的后果。你应该坚定而平静地告诉他“你不可以打人”,并且把他放下来。他会仍然因为糖果而生气,因此你应该好好地解释给他听为什么不能再吃糖。孩子对父母进行撕咬、踢打或者推搡,你应该用相同的办法来对付他——让他停下来。千万不能允许你的孩子把你当成是出气用的拳击沙袋。你应该让他知道你不会允许他来伤害你。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不允许他来伤害你的话,那么当他长大了之后他就不太可能允许别人来伤害他。你可以为他作出如何对别人打自己说“不”的榜样。比如,挡住别人的拳头、阻止别人对自己的殴打,但不要还手打别人。

学步期的孩子动手打婴儿如果你1岁半大的孩子用玩具锤子重重地敲打一起玩的别的婴儿的脑袋,那你就应该拿走所有他可以用来打人的东西。应该示范给他看不能打人,并且告诉他怎么做,可以为他提供一种另外的做法(“对小宝宝要友好,要轻轻地拍他”),同时你应该温和地引导孩子的小手轻轻地拍打。

不要还嘴去咬孩子你可能并不同意这么做,“孩子需要懂得咬人会造成伤害”。你会提出这样的理由。是的,你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还嘴去咬孩子的话,你的孩子就没办法明白他不应该咬人。你可以尝试另一种“以牙还牙”的做法:把孩子带到你的身旁,把孩子的上臂压向他的上齿,就好像他在咬自己一样,你这么做的时候千万不要采取一种愤怒的、报复性的方式,而应该像科学家那样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瞧,咬人会造成伤害!”)。在他咬了你或者其他人之后,你应该立即就给他上这么一课。你应该要求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感觉。

不要还手打孩子凯蒂动手打了汤姆。凯蒂的妈妈(她感到不好意思,并且被激怒了)赶紧走上前去用巴掌掴向凯蒂的手臂,并且说道:“不许打人。”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你是否会像凯蒂一样感到困惑不解呢?因此你事先就应该在头脑中盘算好当孩子打别人时你应该怎么办。

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5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2)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59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0)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4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2)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
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5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2)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59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0)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4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2)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