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

他妈妈回忆说:“我每天都要对他说上一百遍‘不行’,”“每天早上看到瑞恩起床,我都感到心惊胆战,因为又要开始去追在他的屁股后面照料他了,而且不到晚上十点这场追逐游戏不会罢休,我们俩中总有一个被他弄得筋疲力尽。”到了3岁的时候,每天例行的那些简单事务,比如给他穿衣服、刷牙以及整理他的玩具,都成了父母的巨大负担。瑞恩会在屋里飞快地跑来跑去,停下来待不上一会儿工夫就又起身去乱跑了。在马路边上,瑞恩的父母再三地要求他停下来,等一辆正在驶近的汽车开过去,可他根本不听,反而一路跑着去追那辆汽车。和他同龄的其他孩子能够围坐在一起听大人的教导,可瑞恩压根坐不住,总是要站起来去做自己的事情。他推搡、殴打小伙伴,并且将玩具扔到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们的生日聚会很少邀请瑞恩参加。附近的公园是唯一可以容纳得下瑞恩、并且使他的父母可以找到片刻宁静的地方。父母对培养瑞恩的良好行为举止感到失望透顶,他们也尝试过通过取消他的各种权利来惩罚他,可是直到把他的权利全部都剥夺完了,他还是依然如故。

在瑞恩总是一团糟的行为当中周期性地存在着一些亮点。他偶尔会静静地坐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把一幅拼图拼起来,而在第二天同样去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又会变得烦躁不安。在他身上,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缺点之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说变就变,完全“不可预料”。在2岁到4岁之间,瑞恩的耳朵总是反复地受到感染,这使得他本来就十分混乱的行为变得更加糟糕,加剧了他的行为问题。

西尔斯经典语录

新生婴儿容易发怒是由于他们的天性造成的,并非是因为你缺乏养育孩子的能力。

要管教不容易得到满足的孩子,首先必须使孩子的性情变得柔顺起来,同时应该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敏感程度。

高需求宝宝需要较高水平的养育。

到了4岁的时候,瑞恩成了一个怒气冲冲的、惹是生非的、好斗的孩子,对别人都很冷淡、疏远。他的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也许他们只是想喘一口气),于是试着把他送进了学前班。这个做法对瑞恩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他被贴上了更多的标签,诸如“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等。瑞恩总是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此别的孩子得到了“专门的”张榜表扬,而他却什么也得不到。当其他孩子开开心心地玩游戏时,瑞恩却总是被老师罚到一边去独自待着。老师曾经试图帮助他来克服“他的毛病”,但又不知道他身上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西尔斯经典链接:你的孩子是不是ADHD

父母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仅仅是好动呢,还是得了多动症,需要进行治疗吗?”下面列出了一个清单,如果你的孩子身上存在着这些迹象的话,那就需要进行专业的诊断:

·你的孩子总是一件事情没做完就去干起了另一件事情,变化的频繁程度与他的年龄不相称。

·家里每天惯常的那些活动(比如孩子们的奔跑和看电视等等)都能轻易地转移他的注意力。

·他难以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情、完成一项任务,或者进行一次交谈。

·他总是丢三落四,不是不见了玩具,就是衣服找不到了。

·他上学老是迟到,而且不准时回家。

·他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老师的指导他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无法完成家庭作业。

·在玩游戏的时候,他做不到和小朋友们一起排队来等候轮到自己。

·他常常前言不搭后语地胡说八道,说一些毫不相干的内容。

·他的忍耐力相当差,很容易发脾气或者灰心丧气,对那些微不足道的不开心都会做出不恰当的反应。

·在课堂上,老师还没把问题提完,他就会冲动地打断老师的提问,大声地抢着回答问题。

·他很难坐得住。

·他难以听取和遵从大人的教诲。

·他做不到完整地听完一个故事,特别地烦躁不安、坐立不定。

шшш ●тTk án ●℃ O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没等听明白大人的指导就冒冒失失地开始了行动。

·他总是做一些对自己的身体有危险的活动,根本不考虑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他很难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专横霸道,总是欺负别人。

尽管大多数的孩子在某些时候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上述的各种迹象,但是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些症状。如果你的孩子至少在过去六个月中表现出了所有这些症状的半数以上,那你就应该考虑带他去医生或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那里进行咨询。

当他那毫无办法的父母坐在我的诊所里的时候,5岁大的瑞恩不停地忙这忙那,就是不肯好好地坐下来。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甚至要把医疗设备的每一个部件都拆下来,当他费了好大劲都不能使听力测试仪的灯亮起来时,他变得垂头丧气,并且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上去了。我想尽了办法,但还是不能和瑞恩热乎起来。当我称赞他正确地带上了我的听诊器的时候,他却眼望着窗外,告诉我15米远的地方有一只蜥蜴爬过了一辆红色的汽车。瑞恩是一个患有ADHD的孩子,我采用了下面的办法来帮助他:

西尔斯经典链接:使动不动就打人的孩子柔顺起来

有些孩子天性冲动,生来就鲁莽粗暴,这种令人讨厌的坏毛病让他们得到了“喜欢动手打人”的名声。他们并不是故意地做出那些不良的行为,只是天生地喜欢对别人动粗。比如,为了得到一个玩具,约翰尼不由自主地打了比利,比利年纪虽小,却比约翰尼更好斗,他又还手去打了约翰尼。又比如,玛丽重重地推了苏西一把,让她摇摇晃晃地撞到了墙上,但很明显并无大碍。面对着诸如此类的情形,你的职责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鲁莽行为存在着造成伤害的潜在危险,从而使他能够去控制自己的冲动。你应该向孩子指出:“由于你更大、更有力气,因此你就必须更加小心,就像爸爸和你玩耍时那样。”即使对别人的伤害并非出于故意,你也应该帮助孩子为自己的粗暴行为向对方道歉。

有些好欺负人的孩子在拥抱别人的时候过于用力,你应该示范给他看“狗熊式的拥抱”(粗鲁的拥抱)和“小白兔式的拥抱”(轻柔的拥抱)之间有什么区别。孩子既需要显示自己的力气,又必须考虑别人的感受。一旦发现有粗暴行为存在,你必须尽早地、尽可能地加以引导和纠正,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孩子们感觉到自己的父母不会去保护他们、使他们免受兄弟姐妹或者小伙伴有意或无意的伤害,那么他们很快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而生气我向瑞恩的父母解释了什么是ADHD,而且让他们相信瑞恩的行为这么糟糕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并没有对孩子太严厉,也没有太纵容孩子,他们什么也没有做错。特里似乎松了一口气,她开始对瑞恩的行为生起气来;瑞恩在老师面前常常比在她面前要表现得好许多,这使她感到可能是她自己存在着问题。我向她解释说,有时孩子只有在妈妈的面前才会无拘无束地把自己身上的毛病表现出来,妈妈是世界上唯一理解他、为他着想的人。鲍勃后来也向我透露说,瑞恩已经使他们的婚姻产生了紧张。鲍勃一直以来都认为需要用更强硬的手段去对待他。可是,他发现他越是打瑞恩的屁股,瑞恩和他就越疏远、和妈妈就越亲近,而妈妈感到自己实在是不堪重负,已经承担了太多的纠正孩子行为的任务。特里和鲍勃明白,瑞恩的问题已经上升为了整个家庭的问题。我提醒他们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咨询,并且迅速地补充说,尽管ADHD存在着生理基础,而且不是由于父母养育得不好引起的,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学会用更好的方式去和他亲近、和他沟通的话,那么患有ADHD的孩子的行为会有所改善。

采用大家共同合作的办法为了找到解决瑞恩身上的毛病的办法,需要各种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需要依靠瑞恩、我、他的老师、行为治疗师的通力协作。有着各种行为问题的ADHD病症是十分复杂的,需要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诊断、治疗。

患有ADHD的孩子的坏名声进了幼儿园之后,瑞恩的行为更糟糕了。他的老师形容他是“没办法管教”的孩子,“简直是太古怪了”。对于有些孩子来说,ADHD症状直到进了学校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在学校的环境当中,要求孩子们的行为不得超越一定的限制,并且要求他们在一个适当的时间范围内去完成各项任务。对于孩子的捣乱行为,老师一般来说不会像父母那么有耐心。在调整自己以及家庭环境以适应孩子的行为能力方面,父母已经进行了五年时间的努力,然而,患有ADHD的孩子和老师之间是相互陌生的,他们双方都无法适应突然之间就要去扮演的新角色。

给患有ADHD的孩子带上“慢吞吞”、“懒惰”或者“很坏”的帽子是容易的,但瑞恩并不笨,同许多患有ADHD的孩子一样,他相当聪明,而且不懒惰。他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原因在于他无法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这个问题使他做什么事都不成功,并且让他的父母和老师都感到十分失望。随着一次次地受挫,他变得消沉起来。他越觉得自己不行,就越没有自信。唯一能让他感觉好一些的事情就是不停地变化。瑞恩其实并不是“坏孩子”,可是即便是他自己都觉得他就是一个“坏孩子”。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他的这个坏名声是怎么来的。

瑞恩的父母和老师在满腔热诚地纠正他的行为的过程中,其实是不知不觉地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消极行为。他们总是对他说“不行”,总是罚他一个人待着,过多地将他的行为认定是“恶劣”的。他的多动症促使他做出不良的行为,而那些不良行为又受到大人的责罚,瑞恩很高兴自己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五年过去了,一开始大家还认为是瑞恩的行为不好,可现在渐渐地变成是认为瑞恩本身不好了,就这样,瑞恩使自己得到了“坏小子”的名声。

瑞恩需要大人与他亲近瑞恩还是个孩子,他的身上存在着需要解决的行为问题;但是,我告诉他的父母,不要指望他的毛病在一夜之间就能治愈。五年来的各种因素造就了瑞恩常常失控的行为,因此,不论是改变他对自己的看法,还是改变他对待别人的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相当策略地向他父母解释了“高需求婴儿”的概念,“高需求婴儿”会逐渐地变成高需求的少年。

西尔斯经典链接:坏名声会让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

根据孩子的状况让孩子得到好的名声会进一步促进孩子的行为,而让他背上坏的名声却会拖他的后腿。人们往往会轻易地从生理的角度去责备孩子的行为,而忽视了家庭和学校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为孩子贴上ADHD的标签并不意味着给孩子那令人讨厌的行为找借口,而只是解释了孩子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行为,它为规划对孩子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起点,减轻孩子感到自己是个“坏小子”的罪错感和耻辱感,并且增强了孩子有效地控制自己行为的信心。把孩子的不良行为归咎于ADHD的做法并没有减少父母持之以恒地对孩子进行管教的责任,也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少接受管教,而是常常要求父母和孩子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调整,目的就在于使孩子在他的一生中有能力做到快乐地、并且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和工作。

为了淡化瑞恩身上根深蒂固的冲动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倾向,需要用一种高度接触的、温和的养育方式来对待他。他需要和大人平静地待在一起,轻柔地给他挠背、讲故事,给他唱轻松的歌曲,多拥抱他,并且和他进行大量的目光交流。当瑞恩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父母应该慢慢地靠近他。虽然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大人的手搭在他们的肩上给他们以抚慰,可是患有ADHD的孩子面对身体的接触往往会变得生硬和退缩,他们会把身体接触看做是对他们的控制;因此在他们不开心的时候去抚摸他们反而会使他们的行为更加糟糕。我告诉瑞恩的父母,如果他不要他们靠近他,那他们只要站在一边,随时可以为他提供帮助就行了。我建议他们可以和瑞恩一起来做那些他们在分娩课程中学过的放松练习,最终瑞恩将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放松自己。我尤其让瑞恩的父母牢牢记住采用目光交流和身体语言与瑞恩相沟通的重要性,这种做法有助于使瑞恩和他们亲近起来。在这以后,他们大体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和儿子亲近起来,这段时间差不多和依附性养育的父母与婴儿之间建立起亲密关系所需要的时间一样长。

瑞恩需要行为上的治疗父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帮助瑞恩找回“好的”自我形象。目前他的自我认同是由一大堆的否定词构成的。瑞恩需要专门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促进措施。如果他做了一件事情,他应该得到专门的褒奖。在学校里,老师总是罚他到一边去一个人独自待着,这让他很孤立,这样的做法对患有ADHD的孩子根本起不了作用,只会加剧他认为自己是“班里的小丑”或者是“坏小子”的自我认同。我向瑞恩的父母推荐了一个行为治疗师以及一门养育孩子的课程,从而使我们能够学会如何去正面地促进、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他们应该一点一滴地做给瑞恩看,让他明白如何用别的举动来取代那些冲动的、侵害性的行为。

瑞恩需要适当的环境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和小朋友们手拉手、安静地围坐在一起就是一种适当的环境;而对于另一些孩子来说,适当的环境就是在公园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瑞恩的父母应该列出一张清单,看看在什么情况下他具有最好的行为表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为他营造合适的环境,如果他和某一个小伙伴玩得很好,那父母就应该安排他们一对一地玩耍。他们可以在家里给瑞恩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并且帮助他去完成这些任务,然后夸奖他做得好。也可以给他一只宠物,让他在他们的帮助下担负起训练这个宠物的职责。当他们确实有必要对瑞恩的行为加以纠正时,他们应该采用积极的方式,可以把手放在他的肩上,与他进行目光的交流,让他坐到一个安静的、不会引起他兴奋的地方去,然后告诉他因为爱他,他们将帮助他放松自己,并且帮助他在做出行为之前首先想一想,从而让他能控制住自己。我给他们介绍的行为治疗师也与瑞恩讨论了如何放松和控制自己等问题,这使他懂得了“控制自己”和“集中注意力”的含义。

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1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40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8)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
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1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40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8)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6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