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

我们来对比一下根据宝宝的“暗示”来给孩子喂奶并且让孩子自己安排进食时间的妈妈。这样的妈妈和她的宝宝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通信系统,他们彼此信任,也信任自己,播撒下母子之间良好关系的种子。妈妈对孩子有很好的了解,几乎总是能知道如何照料他。最终,就形成了一个既灵活又可预见的模式;同时,由于这个模式来源于宝宝自己的需求和本性,而不是源自外部的需要,因而宝宝比较容易做出让妈妈满意的平和举动。妈妈一贯的、敏感的回应增强了宝宝的这种平和性情。

其他有害食物咖啡因是造成孩子和一些大人行为起伏波动的另一个“罪魁祸首”。尽管咖啡因对感到劳累的成年人能够起到有益的兴奋作用,但是它会给脆弱的孩子带来过度的刺激。咖啡因一般来源于各种软饮料(可乐、苏格兰威士忌以及某些牌子的汽水)、巧克力、咖啡和茶等等。

食用色素红色和黄色的色素可能与在某些孩子中引起的行为问题有关,这听起来多少有点奇怪。尽管研究未能发现食品添加剂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据我所知,有些机敏的妈妈还是把孩子的行为波动归罪于食用色素。

西尔斯经典链接:饮食训练

许多孩子成长在饮食充满情绪化因素的家庭里,食物往往成了宠爱或权力的代名词。下面是我们多年来收集的一些对孩子进行饮食训练的好办法。

在吃东西的时候避免心情沮丧。你花了“好几个小时”去为孩子采购和准备有益于健康的、用有机肥料培植的南瓜,并且满心喜欢地把几大块煮熟的南瓜给他吃。可他对你“辛勤劳动的成果”根本不屑一顾,几分钟后你发现他在一点一点地吃起了给小猫准备的食物。你应该放松一点,只管吃自己的南瓜,根本不要去动生气或失望的念头。

不要把食物作为一种控制工具。千万不要把食物硬给婴儿或儿童塞着吃下去。如果他们喜欢吃的话,那就会张大嘴巴,或者自己拿起来塞进嘴里。你的任务只是提供有益健康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吃这些食物,那是孩子的事情。千万不要拿着一汤匙的食物在后面追着他,硬要他把东西吃下去。别为了让孩子吃完主食而威胁他“要不就没有点心吃”。也不要对孩子吃饭的好坏作任何评论。你应该把嘴巴闭起来,吃饭好坏是孩子自己的事。

尽管对于挑食的孩子,我们确实需要采用一点销售员的技巧和营养学知识来进行喂养,但是你也不必专门为他“开小灶”,也无须去满足他的每一种口味。在我们家里,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我们正在吃的东西的话,我们就会用手指着冰箱,他喜欢吃什么,让他自己去做。

要为孩子提供多种选择。“今晚想吃花椰菜还是豌豆?”不管想吃哪一种,孩子吃的都是蔬菜。应该让孩子帮你一起准备饭菜。到了7岁的时候,孩子们就有能力独立地准备全部的饭菜了。他们会吃下自己做的食物。你可以让孩子列出他喜欢吃的东西,并且帮你一起去采购。或者,你也可以列出一康食物的清单,让孩子挑选他想要吃的东西。

你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只要吃饼干。”请你记住,你们父母是家里的大人,家里的东西是你们买的。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别买饼干,要么就买全麦饼干,并涂上有营养的果酱给孩子吃。

在家里吃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控制的方式,只能由大人来拿食物给孩子吃,而不允许孩子们自己去开冰箱或食品柜;另一种是自助的方式,我们家就选择了这种方式。我们的食物柜里装满了有益于健康的点心,孩子们可以自己去拿来吃。我们很喜欢看到2岁大的孩子自己去打开食物柜拿点心吃,因为里面的东西都是可以给孩子吃的。这为孩子提供了一条走向独立的途径,让他饿了就去吃,而不是在我们说他饿的时候才可以吃。

不要用食物来补偿孩子受到的身心伤害,也不要用食物来解决孩子们的争端。不应该对孩子说:“如果你们不再为这个玩具吵架,我会给你们每人吃一块饼干。”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采用这种方法,一种例外的情况是可以用它来哄不肯离开妈妈的学步期宝宝,妈妈的不仅仅是用来给孩子喂奶的。同样,也不要用食物来作为对孩子的奖励。当你训练孩子使用厕所时,孩子可能很不情愿,这时你可以用食物奖励的办法来诱导他,可是一旦训练进行起来之后,你就应该取消食物奖励。你要培养起孩子对食物的健康态度,这是防止他以后饮食无序的一个有效手段。

你应该知道,饥饿的孩子、吃着垃圾食品或含糖量过高的食品的孩子都很难具有良好的行为表现。你可以午前和傍晚让孩子吃上一餐,或者吃一点有营养的、耐饥的点心,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在上午和下午的晚些时候发脾气。

你千万不要让孩子贪吃,这将有助于他学会生活中十分有用的一课——推迟满足自己的。如果你自己总是要吃双份的蛋筒冰激凌,那么孩子会学你的样,也要同样多的冰激凌吃。应该在特殊的宴会场合才吃双份的蛋筒冰激凌,在一般情况下你应该只吃一份,给孩子作出推迟满足自己的榜样。

不要超过限度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少量食用一种或多种引起不良行为的食物,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如果把这些不良的成分混在一起加入同一种食物,或者增大它们在食物中的含量,那么你就最好给孩子绑紧座位上的安全带,免得他跳起来。一根棒棒糖或者一杯软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咖啡因或者食用色素,孩子们对这些东西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能为某个孩子提供能源的食物或者能使他解渴的饮料,另一个孩子吃了却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反应。

假如你的孩子喜欢吃甜食,可是刚吃了一块从商店买来的蛋糕就会乱蹦乱跳起来,那也不必让他完全放弃吃甜食。你完全可以给他做他喜欢吃的甜食,但不要用砂糖或红糖,应该采用那些能够带来良好行为的甜味素,比如浓缩果汁,或者从水果和蜂蜜中提取的糖(用椰枣糖来烤点心就是相当不错的)。在自己家做的甜食中,根本不必要放任何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而且你对这些甜食中的成分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营养第一为了让年幼的孩子们想要吃那些“能够使他长大的食物”,你应该限制他们吃甜食。从小你就应该开始培养孩子少吃甜食的习惯,这样,这个习惯在他们的心中就会早早地扎下根,到了你很少有机会再对孩子吃什么发表意见的时候,这个习惯就早已养成了。别在孩子空着肚子的时候给他吃甜食,特别是不要把甜食作为孩子的早餐。你要明白,谷物加工成的大多数儿童食品都相当甜,完全可以被看做是甜食。“含糖的谷物不能作为你们的早餐”,这在我们家是一条严格的规定(也有一种例外情况:作为特别的款待,过生日的孩子可以挑选他喜欢的甜食,并且用它作为早餐来招待到家里来过夜的小客人们)。你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甜食的习惯,然而在用完晚餐几个小时之后,吃一点有营养的饼干或水果还是很有好处的,这样,就不会在孩子腹内已有的“能够使他长大的食物”上面加一层含糖食物而影响消化。

密切追踪引起不良反应的食物

食物确实有可能是造成孩子不良行为的一种因素,因而有必要花费精力去追踪引起不良行为的真正原因。你应该防止把各种问题都归罪于食物的倾向,有些问题实际上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下面我们给出了一步一步地来进行追踪的方法:

第一步:记录孩子一个星期所吃的食物。5岁以上的孩子能够经常帮助你写下他每一餐(在家里和在外面)和各餐之间都吃了些什么,以及是什么时候吃的。

第二步:记录孩子的举止行为。把最让你担心的行为挑出来,记录下这些行为发生的时间。你应该仔细地询问孩子,以记录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

第三步:找出联系。如果每天食用、饮用相同的一种食品或者一组食品,那么孩子是不是每天都表现出一些相似的行为问题呢?如果你的孩子在每天下午四点都会发一通脾气,而他在三点的时候都要尽情地享用海藻三明治,那么你就揪出了引起他发脾气的罪魁祸首。应该问一问孩子,他认为哪种食物会给他带来烦恼(如果他说“椰菜和菠菜”,那你应该懂得这些蔬菜一般不会对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第四步:缩小怀疑的范围。你至少应该在一个星期内不让孩子吃那些你怀疑的食物,看看那些不良行为是否有所消退。

第五步:挑战你的发现。为了验证你的发现,重新让孩子吃你所怀疑的食物,看看不良的行为是否又重新出现。如果不良行为确实又出现了,那么一种办法是完全禁止孩子再食用这种食物;如果孩子很喜欢这种食物,那就应该减少食用量,直到你弄清楚孩子对这种食物有多大承受力。

你会发现,通过饮食来吃出良好的感觉其实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养育中的许许多多练习也同样如此。

西尔斯经典语录

好行为是喂养出来的。通过给孩子安排正确的饮食,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你就更容易培养他的良好品行。

§CHAPTER11睡眠训练

在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中,婴儿和年幼的儿童需要花上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来进行睡眠。但是在睡眠时,他们并没有脱离给他们以照料的外部环境。在睡觉的时候,孩子仍然会学习许多东西。夜间的管教和训练并不仅仅是让孩子上床去乖乖睡觉,还意味着要帮助孩子培养起健康的睡眠习惯,并把良好的睡眠习惯带入到他的成年期。孩子如何度过夜晚是件很要紧的事情。

婴儿在夜间的需求

睡眠充足或者缺乏睡眠会影响到孩子和父母的行为。父母和孩子都需要足够的睡眠。疲倦的父母是没法明智地管教孩子的,而疲倦的孩子也很难接受管教。因此你千万要小心,一定不要把本来可以让你得到必需的睡眠的时间浪费在做别的事情上。应该对孩子在夜间的各种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这会有助于你找到在夜间有效地管教孩子的方法。

婴儿的入睡与成年人有所不同与婴儿相比,成年人从醒着的状态进入熟睡状态相对要快一些。婴儿和学步期的孩子需要经历一段比较长时间的轻度睡眠,然后才会慢慢地进入深度睡眠。对父母来说,使孩子们安稳地度过轻度睡眠阶段,最后进入深度睡眠,这常常是一个挑战。这种正常的睡眠机制解释了为什么婴儿、甚至大多数2岁的孩子在没有你协助的情况下就没办法按你的要求躺下来马上睡着。父母们应该学会:婴儿和学步期的孩子需要有大人照料着入睡,而不是把他们放在那儿让他们自己去睡觉。应该教他们学会放松自己,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西尔斯经典语录

无论是怎样的夜间养育方式,只要适合孩子及你的夜间睡眠习惯,并且能帮助你们都睡好,那就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婴儿自然醒来的次数比大人频繁得多由于婴儿和许多3岁以下儿童具有时间比较短的轻度睡眠和深度睡眠周期,因而他们生理上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他们比大人更经常地醒过来。一旦一个人从深度睡眠状态变化到了轻度睡眠状态,那么他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容易醒过来的睡眠脆弱阶段。婴儿的睡眠脆弱阶段在次数上会比成年人多一倍。父母们应该学会:小孩子们应该被照料着重新进入睡眠。

夜间是小孩子容易受到惊吓的时间当夜间醒来并且发现只剩下他们自己的时候,年幼的孩子们确实会感受到与大人分离的焦虑。而且,孩子们也难以弄清楚梦幻和现实的区别,在醒来的时候,他们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醒了还是在做梦。他们处理夜间烦恼的能力要比成年人弱。父母们应该学会:孩子们在夜间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

性情决定孩子的睡眠习惯有些婴儿生来就是睡不醒的人;而一些高需求的宝宝白天精力旺盛,晚上也难以入眠。因此,如果你的邻居夸口她的宝宝一觉睡到大天亮,而你的宝宝却做不到,你也不要责备自己。也许她的宝宝生来就是这样,而你的宝宝天生就睡不好。“睡眠好的人”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培养出来的。就算她的宝宝真的是一觉睡到大天亮,也有可能是她在夜间根本就没有把宝宝放在心上,宝宝已经不再醒来哭闹了。

夜间管教的若干原则

不存在一种通用的办法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睡个好觉,也不存在能让每一个孩子都睡好的地方——有的只是适合你孩子的办法和地方。父母们应该学会:无论是怎样的夜间养育方式,只要适合孩子的夜间睡眠习性,并且能帮助你们都睡好,那么你都应该乐于去尝试。

你应该认识到,你在夜间对孩子进行管教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培养起健康的睡眠态度,帮助他们懂得进入到睡眠状态中是很愉快的、沉沉睡去并没有什么可怕。下面我们就来教你培养孩子健康的睡眠态度的各种方法,首先你应该从孩子的婴儿期就开始你的培养。

西尔斯经典链接:孩子夜间醒来的原因

在孩子的童年阶段,夜间偶尔醒来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你必须放弃自己的睡眠需求,去满足孩子夜间醒来想要得到大人关心的需要。然而,如果夜间频繁地醒来,那就既不正常也不健康。为了使你自己免遭夜间无法安睡的折磨,你应该像查找发烧原因那样仔细地找出孩子为什么会在夜间惊醒。下面列举的一些原因有助于你着手进行查找。

·害怕独自一个人睡觉。

·家庭困扰:比如搬家、离婚、疾病等等。

·转学。

·父母中的一方出门去了。

·家庭中有一个成员出现了情绪波动。

·孩子的情绪消沉、沮丧。

·恐惧的电视、电影和书籍。

·与伙伴或兄弟姐妹之间出现了问题。

·各种环境刺激因素和致敏物质:比如烟雾、灰尘、动物的毛皮等等。

·各种医学原因:肠道寄生虫、呼吸道过敏、食物过敏、耳朵感染等等。

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1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59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0)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1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3章 序三 关于养育孩子的开场白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40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8)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4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6)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4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6)第40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8)第4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2)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
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58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9)第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1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59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0)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6)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1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4)第2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6)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3章 序三 关于养育孩子的开场白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2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0)第40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8)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3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3)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1)第4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6)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4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6)第40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8)第4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2)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5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4)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