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

瑞恩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我希望不必让我们的孩子使用药物。”瑞恩的母亲忧心忡忡地说。我向他们解释说,如果瑞恩不能首先集中注意力、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那么上面讲述的任何治疗手段都不会奏效。瑞恩和他的全家都不能再多承受一年不愉快了。药物能够降低孩子的冲动,帮助他集中注意力,因而有助于迅速地扭转局面。一旦父母确定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去采用其他办法来治疗孩子的行为问题,那么一般就可以停止用药。

瑞恩需要大人的监管管教患有ADHD的孩子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秘诀。应该根据孩子对药物的反应来周期性地调整药物治疗,不同个体的药物反应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纠正孩子行为的各种方法在不同的场合也有着不同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我要求瑞恩的父母和老师记录下他每一天的行为表现,以及哪些管教办法可以奏效、而哪些起不到作用,并且要他们尝试自己去想办法。瑞恩同样需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可以对他采用奖励的办法或者优惠券的办法。对于多动症的孩子,由于他们保持注意力的时间相当有限,因而需要频繁地立即给予奖励。你可能会对孩子说“我们星期六去看电影”,这样的奖励对于一个只关心眼前会发生什么的孩子来说根本没有意义。

在我们第一次会面之后,瑞恩的父母意识到自己误解了孩子、给他贴上了错误的标签。我建议他们改变对孩子的期望,并且努力地创造环境去争取成功。他们可以要求他打扫自己房间里的一小块地方,同时帮助他去完成这项任务。打扫完之后应该表扬他干得很好,然后再安排他去打扫另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瑞恩和他的父母取得了许多成效。采用我告诉他们的治疗手段两个月之后,他们再次来到了我的诊所,这次我看到了他们家庭中的祥和气氛(甚至是我的那些医疗仪器也不再面临危险了)。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已经有了彼此的亲密。瑞恩的妈妈眼含热泪、欣喜地悄悄告诉我说:“我一直都爱护瑞恩,现在,在他出生后我第一次可以真心地说我喜欢他了。”

西尔斯经典链接:关于药物治疗的各种担忧

我对患有ADHD的孩子进行药物治疗已经超过了二十年的时间,这些药物治疗对许多孩子来说是有益的。在这里,我再来就一些常见的担忧作一些说明,以便驱散那些常见的疑虑。“在用药前我们不能尝试其他办法吗?”

你完全可以去尝试其他办法,并且应该进行这样的尝试。针对ADHD的药物治疗并不是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以及家庭中的各种问题)的唯一途径。如果采用药物治疗手段的话,这些手段也只不过是整个治疗措施中的一部分而已。你可能对孩子采用了世界上最好的行为纠正措施,但是,如果他不能集中注意力的话,这种治疗措施就根本无法让他接受。此外,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时间是相当重要的,孩子花费不起几年的时间来等待行为纠正措施慢慢地起作用。使用了治疗ADHD的药物之后,父母和老师们往往能发现孩子的行为在几天到一周之内就有了进步,孩子的冲动性和好动性降低了,而对大人的各种指导的注意程度有了增强。一旦孩子开始了药物治疗,我们的目标就是在行为纠正措施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尽快地减少和终止使用药物。许多家长相信药物能治愈孩子的行为毛病,他们拒绝改变家庭的生活方式以及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学校也往往坚持让孩子接受药物治疗,而不愿意在课程方面进行任何修改。对ADHD的治疗应该采用一整套的办法。如果你决定采用药物来进行治疗的话,比较理想的做法是用药六个月,并且辅之以学会放松、学会协调知觉和行动的强化训练,还要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对自己的管教和教育风格进行改进,将所有这些措施整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孩子的行为进步。

“我担心孩子年纪这么小就要吃药。”

这种担心是相当正常的。然而,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服用治疗ADHD的药物会使孩子对药物成瘾。相反,对ADHD病症的及早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帮助孩子在以后避免养成各种不良的习惯。我相信,对能够帮助孩子拥有更好的感觉、更好的表现的药物治疗加以限制是不明智的。我把治疗孩子ADHD病症的处方中的那些药称为“集中思想的药片”。我采用图片来告诉患ADHD的孩子,这些药片能够帮助他们的大脑和肌肉之间相互倾听、相互交流,从而使他们有能力去全面地考虑自己的行为,直到他们学会不依靠这些药片来集中注意力为止。

父母们应该记住,并不是所有注意力低下失调症(ADD)的孩子都患有多动症,至少在外在表现上不一定具有多动症的症状。有些孩子只是内心不够专注,思维过程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打断。这些孩子常常被误解,被错认为与表面上具有多动症症状的孩子一样,大人总是说他们“懒惰”或者“不成熟”。注意力低下失调症所具有的行为问题并不是关键的症状,与学习中的糟糕表现、在家里和学校里常常作出的负面反馈以及由这些因素而造成的糟糕的自我形象相比,这些行为问题都是次要的。

患有ADHD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他们的神经系统在生物学上的特点导致他们不能像一般的孩子那样接受大人的指导,从而使他们产生了情感和行为上的诸多障碍。他们就好比是没有天线的电视机,所有画面都是模糊不清的。由于这些孩子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服从大人的要求、专心致志地完成一件事情,因此他们在各个方面都需要特别的管教和训练。下面我们列出了ADHD的一些常见症状以及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特殊管教和训练方法。

“这些药物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安全吗?”

最常用的“集中思想的药片”是哌醋甲酯(又名利他林,具有比较温和的中枢兴奋作用,能改善精神活动,解除轻度抑郁及疲乏感。临床用于治疗轻度抑郁及小儿遗尿症。——译者注)和右旋苯丙胺(又名苯齐巨林,通常用于减肥、治疗慢性疲劳症和睡眠紊乱。——译者注),这两种药物实际上是兴奋剂,能够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它们并不是镇静剂。尽管一般来说这两种药物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偶尔也存在副作用:会引起食欲下降、胃痛、头痛、容易发脾气,以及难以入眠。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如果出现了持续的副作用,那么只要降低用药的剂量,副作用就会消失。有一点很重要,你的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应该由专业人士仔细地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真正有必要对他使用那些药物。专家会给你提供一套客观的指导,让你可以判断药物治疗是否起了作用,从而能够对用药的剂量作适当的调整。父母们对于自己的观察结果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ADHD:注意力低下/躁动失调症。具有变化多样的特点。每个患有ADHD的孩子的病症都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病症也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孩子会在某一天表现出某些症状,而在第二天表现出另一些症状。我们在本书中列出的是这种病症最为常见的一些症状。

注意力容易分散

患有ADHD的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于大多数事情,他们会很快就失去兴趣,一件事没做完就去做起了另一件事情,开始了一项工作之后很少能把它做完。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在的原因引起的。有一些干扰因素侵入了他们的思维过程,使得他们偏离了原先的方向。比如,一个孩子决定上楼去玩游戏,结果却跑进了另一个房间;或者他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却忘了进房间来要干什么。这些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他们总是牵扯到各种各样的细碎杂事当中去,做不到去忽略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琐事。

西尔斯经典链接:有天赋的孩子会成长为有才能的大人

患有ADHD的孩子们都是有天赋的,只不过他们的天赋与众不同。他们在情感上的发展并不均衡,以至于他们的不良行为常常掩盖了他们的特殊天分。他们在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力高度集中之间反复无常地来回变幻。他们身上的那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能力在某些需要长时间地高度集中精神的职业当中将会成为一种优势。而且,这些孩子发现细节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能使他们当中涌现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他们不具备无所事事地度过时光的能力,这反而造就了他们在长大成人后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态度。

父母们应该记住,这些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是有所不同的,但并不比别的孩子糟糕。你越早意识到你的孩子需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需要用特殊的办法来加以养育和管教,那么你的孩子就越有可能将他身上的那些独特品质发展成为成年后的优势。

尽管这些孩子具有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的特点,但同时他们又时常表现出有选择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某些他们自己选择的活动,比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玩电脑,他们会玩得十分的全神贯注。这些孩子往往被那些电子游戏完全地吸引了,以至于好像根本没听到父母说了些什么。由于这些孩子有时看上去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因而父母会觉得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患上ADHD。他们的自相矛盾反映出他们确实存在着行为问题——当他们被某些东西深深吸引的时候,他们能够高度地全神贯注,但是在大多数时间里,对于其他人(比如父母、老师、小伙伴等等)所重视的东西却完全心不在焉。由于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而且又容易分心,因此你必须对患有ADHD的孩子随时进行管教:要经常性地、简单明了地对他进行鼓励,奖励他的良好表现,并且时时提醒他——这三种行为纠正手段是很管用的。除了这三种办法之外,你还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和他进行目光的交流。当他向你提出要求的时候,同样应该要他和你进行目光交流。在任何时候,除非他看着你,你都尽量不要去回应他的任何要求。

·应该要孩子复述你对他提出的要求。如果他做不到,那么就是你提的要求太长了、或者是太复杂了。ADHD孩子的听觉记忆力往往是比较差的,因此你应该始终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来和孩子进行交谈,应该要求孩子准确地向你复述你提出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他回答你“是”或“不是”。

ADHD的恶性循环

·应该向孩子发出明确的、直截了当的命令。对于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说“别到处乱跑!”就比说“请你停下来好吗?”能让他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在向孩子发出命令的时候,你应该只说一遍,有ADHD的孩子必须明白父母的时间是有限的。(否则的话,他会认为“她是个凡事都要唠叨上五遍的妈妈。”)所以你只要说一遍,然后就别再去重复,让孩子照着你的要求去做。有些善良的父母并不理解什么是ADHD,他们常常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对孩子的命令,直到孩子听进去为止。你可不要这样没完没了地向孩子重复你的要求,不要喋喋不休地唠叨:“你听到我说的话吗?”“我要对你说上多少遍?”你可以采用画一幅图画、并且配上文字说明的办法来让孩子明白你提出的要求,用图画来向他描述你要他做什么:“想象一下你把自己的衣服都收拾到了抽屉里去。”不明确的命令对这些孩子是不起作用的,你应该让命令更明确、更有针对性。“把你的房间清理干净”就不是一个明确的命令,为了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你应该对孩子说:“把你的衣服都收拾到抽屉里去。”在他完成了这项任务之后再对他说:“把你的玩具都放到架子上去。”

应该一次只给孩子布置一项任务。在确认他完成了之后,再给他布置另一项任务。不要这样向孩子下达一连串的命令:“上楼去,刷牙,然后再换上睡衣……”患有ADHD的孩子们通常一次只能执行一条简单的命令,一连串的任务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把大的任务(比如家庭作业)分解成一系列小的步骤,每个步骤完成之后都进行检查并给予奖励。应该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各种视觉和听觉干扰因素,以免分散注意力。在任务开始的时候,你应该和孩子一起来着手,然后就应该走开,让他自己去做,但时不时地要回到他的身边去为他提供帮助和指导。

·应该用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向孩子下达命令。你不应该对着孩子大声喊叫“回到你的房间里去”,而应该走过去带他回房间。同样,不要对他喊“把电视关掉”,而应该走到电视机前和他一起看电视,然后在节目中间插播广告的时候关掉电视。当孩子正在起劲地玩小火车的时候,你不要大喊大叫“来吃饭了”,而应该走过去和他一起玩,在火车减速的当口,对他说:“瞧,火车要停下来吃饭了。现在到了你也该停下来吃饭的时间,吃完饭后我们再来玩火车。”患有ADHD的孩子们不会立即就听从大人的命令,这并不表明他们性格叛逆、难以管教。他们只不过是不能很好地转变自己的行为。你应该用富有创造性的办法来引导他们把心思从自己要做的事情当中转移到你要他们做的事情上来。

·你应该采用幽默手段、身体语言、抚摸以及目光交流去引起并且保持孩子的注意。大多数多动症的孩子都需要一个戏剧性的开场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父母可以用有趣的游戏或者古怪滑稽的动作来这么做。

·杜绝东西的乱堆乱放,采用有分隔的玩具架来存放玩具,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堆放在角落或盒子里。孩子需要有条有理的环境。

·创造条件,让孩子取得成功。如果你预见到你的孩子在一项活动中只能忍耐五分钟,过后就会分心,那么在五分钟到了的时候你应该介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去,为孩子改变一下环境。如果你的孩子具有注意力有选择性地高度集中的倾向,并且你打算在六点三十分吃晚饭,那么就不要让他在六点的时候去开始看将持续好几个小时的电视节目,不然的话在你关掉电视时他会作出激烈的反应。你应该判断哪些领域(比如体育、艺术等等)是孩子的强项,应该在这些方面鼓励他发挥自己的才能。

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3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4)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3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7)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7)第5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2)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4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6)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3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7)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59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0)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3章 序三 关于养育孩子的开场白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4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2)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
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3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4)第4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7)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9)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3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7)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7)第5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2)第2章 序二 一位父亲的发现之旅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4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6)第5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7)第3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第41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9)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3)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1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3)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第4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1)第6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1)第39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7)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1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8)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第1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5)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3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8)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1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7)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63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4)第6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6)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第4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5)第3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6)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59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0)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3章 序三 关于养育孩子的开场白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8)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5)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42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0)第1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9)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68章 结束语:养育计划的一个范例第32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9)第19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6)第37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5)第2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7)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66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7)第45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3)第26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3)第5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3)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第54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5)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2)第61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2)第1章 序一 为了孩子的未来——海阔而天空第30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7)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55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6)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2)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第28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5)第44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2)第2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1)第5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8)第62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