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进宫

正月初八,林玧琰便是回到了宛城,因为逼近年关,所以宛城内的商贩气息也就浓郁的起来,从上林苑一路归来,小长安聚、南筮聚都设置了关卡,不知道是因为防止年关前后宛城人流拥挤暴动,还或者是南境的战乱消息已经传到了宛城。

不过进入宛城之后,林玧琰便是发现,任凭外界再怎么流言蜚语,宛城内也是年味气息越发浓郁,毕竟宛城可是连中原强雄之一的晋韩氏都没有打下来,可见其坚固,至于远在邓国的红巾军,则无需他们烦心的了。

温向衡和淳于启已经是先行回公子琰府邸收拾好了,林玧琰一回到府上,便是将韩悝著作的《说文解字》拿给温向衡,吩咐道:“将这份《说文解字》逐渐按照首字笔画多少排序,再送往城东十里处的山竹村,那里有造纸厂和印刷厂,让管事的孔宣抓紧刻制活泥字,排版印刷。”

闻言,温向衡虽是不明刻制活泥字和排版印刷究竟是什么,但也是猜到了一个梗概,再者这些事他不需要负责,只需将这些竹简归置好,送往山竹村交给孔宣便是可以了。

接着林玧琰问道:“府中还有什么事么?”

温向衡递出一张纸,回道:“已经逼近年关,需要备一份年礼,这是衡草拟的一份名单,殿下看是否合适……”

林玧琰接过纸,扫了一眼,这上面前前后后有近百个名字,其后要送的东西也是不同,有贵重的也有轻的,道:“温卿,这些便是不用了,二王兄,直接备一份年礼给他本人就行,莒老家伙,就备上林苑带回来的棘阳干货与野物吧,至于宫中的,得给我母亲姜氏备上一点有心意的东西,贵重不贵重勿要考虑,至于君父,他都是富有大秦四境了,还差什么,简单点送上林苑的几副平民劳作画便是行了,就用这纸……其他人便是勿要铺张浪费了!”

闻言,温向衡也是点了点头,随即朝着林玧琰应了一声,他虽然觉得有些出入,但是想起来自己殿下的性子,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林玧琰又道:“对了,给我写一封请求明日入宫的书简,我也是好久没有看见母亲姜氏以及那些兄弟们了,也是有些想念的紧!”

秦王宫的大门所在的地方,在王宫南部,其中距离秦伯嫔妃所居住的后宫,中间还有几条常常的甬道,设置了几处关卡,都有宫卫在看守着。

林玧琰轻车熟路,经过甬道和羽林卫,便是来到了自己母亲姜氏所在的宫殿【紫叶苑】。

守门的似乎是换了新人,但是看到了林玧琰走过来,也是朝内通传道:“夫人,殿下过来了……”

林玧琰进了紫叶苑,便是有宫女围上来,林玧琰小时候别看是公子,但是宫内对公子管理严格,安排在身边服侍的只有侍监,没有宫女,目的便是为了维护秦王室血统的纯正,宫外的老氏族一般大多数也是这般,所以很容易养成了比较怪癖的“男宠”之风。

林玧琰也是这般,所以以前都是借着看完母亲的缘故来后宫内看看宫女,就是来平衡一下心理,生怕有一个好歹还憋出来某些不好的东西来,但是现在,看过去,这些往日里的熟面孔随着宫墙内的花草一年又一年的花开花落,逐渐珠黄人老了。

母亲姜氏的姑姑陌氏一看林玧琰进了紫叶苑,顿时笑着说道:“殿下,夫人昨晚就知道了殿下要来,高兴地一整晚也没有睡踏实呢!”

林玧琰也是问道:“陌姑姑,我母亲最近一段时间可好?”

陌姑姑应道:“好着呢,好着呢……数日前君上下旨,进了夫人的【良媛】,月例、规制什么的都比往常多了不少,殿下看,这紫叶苑也是并了周围两间大屋子,也来了不少服侍的下人。”

“良媛……”这个品阶在宫中比不上后妃,但已经是嫔阶了,位置还不低,看来最近自己这些事已经让君父有了赏赐的心思,不过碍于老氏族,这份赏赐就落到了母亲姜氏的身上。

“夫人,夫人殿下已经来了。”

内苑,几位宫女扶着林玧琰的母亲,良媛姜氏出来,姜氏出了门看到了林玧琰,笑道:“琰儿,你过来了。”

林玧琰上前行礼道:“孩儿见过母亲。”

“你这孩子,出了阁还变得规矩起来了,你小时候来可没跪过!”良媛姜氏嗔怒道。

良媛姜氏扶起来了林玧琰,然后对陌姑姑道:“饭食已经准备好了,让人抬上来,琰儿,你快点随娘进屋,外面冷。”

“嗯……”林玧琰点了点头,便是随母亲良媛姜氏进了内屋。

林玧琰母亲良媛姜氏准备的饭菜可着实不少,一般这个时候,姜氏都会提前一天准备好食材,然后一大早就会起来坐一些食材。

话说,林玧琰一吃到姜氏做的菜,便是尝出来了与众不同的味道,这是因为姜氏做菜的食材。

姜氏所在的氏族亦是老氏族,不过居住在大秦西南境的竹山老氏族,与大秦老牌的氏族不同,这竹山姜氏乃是庸国迁过来的氏族。

说起庸国,姬周武王会同巴师八国,共同伐纣,战于牧野,而庸国位居八国之首。而后分封诸侯之后,有“唯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的说法,后来,庸国趁楚国灾荒,起兵东进,不料反被楚王联合西部的巴国、秦国所打败,大半国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现在这庸国已经是退居以上庸为中心的巴山中,庸人也就成了山岳之民。

而这姜氏一族原本就是庸人,后来庸国退守一隅,姜氏一族便是投了大秦,而林玧琰的母亲便是姜氏之女。

庸人饭食喜好用山中野料,林玧琰母亲姜氏虽然是深居宫中,但是时不时的母族会差人送一些来宫内,吃到这大秦并不常见的母族家常菜,林玧琰自然是印象深刻。

待吃了一会后,姜氏才笑着摸了摸林玧琰的衣袖问道:“前些日子,母族送过来消息,说是你在外面行为乖张,惹怒了不少老氏族?”

林玧琰面色一顿,他实在是不想让母亲知道这件事,可还是传到了母亲的耳中。

姜氏看到自己的儿子面色有异,也是笑道:“母族告诉我,也并非是存着心让我来好好地教训你,是关心呢!”

“儿子明白!”林玧琰点了点头,虽说明知道姜族是不可能帮着老氏族对付自家人的,但毕竟是根基浅薄的外来氏族,很容易就受到了老氏族的操控。

“不说这些事了……听你君父说,你现在治理棘阳?”姜氏见到林玧琰这个儿子时间甚少,自然是有的没的,但凡是听到的,都会问一句。

林玧琰倒是没有想到,自己的父皇居然会来过:“君父来过?”

早知道,秦伯已经是年近半百,因为长年累月的秦王宫政事忙碌,早已经是头发斑白,这后宫之内已经是多少年没有见过新人了。

公子林玧智今年是十二岁,最小的公子,便是意味着秦伯步入四十岁后就很少进入后宫了。

姜氏回答道:“总之你君父夸你,你听了也不要自满!”

“孩儿哪里会是那样的人!”林玧琰也是嘟囔着嘴反问道。

姜氏笑了笑林玧琰果然是没有长大的孩子,然后便是吩咐道:“陌姑姑,你将炉子上煨的灵芝汤端过来。”

“喏。”陌姑姑也是转回身,带着几个宫女去厨房了。

听母亲姜氏说起来灵芝汤,林玧琰也是皱起了眉头,那种记忆犹新的苦涩味道顿时一下子刺痛了记忆:“母亲,孩儿已经吃饱了!”

“那灵芝可是好东西,也就是母族送过来想要给我调理一下身体……吃饱了也喝一点汤,没事的。”姜氏也是劝道。

其实林玧琰想是提醒,灵芝汤和饭食一起吃,作用不大,但是也想到了自己待在宫内的时间有限,瞧着母亲一脸关切的样子,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抿了一口灵芝汤,林玧琰五官已经是挤到了一起,这苦味……绝对是年份不小了!

“你这孩子……”姜氏说着便是递给了林玧琰一块丝帛,然后试探性的问道:“琰儿,你出宫也有大半年了,可看上了那户人家的女子?为娘也可差人给你说亲,实在不行……可以托句夫人说一声也行啊,她上次过来还说你年岁已经可以娶亲了,倒是提醒了为娘。”

“句夫人?”林玧琰皱起了眉头,王宫之内,这句夫人可是独一无二,原因便是,他是二王兄林玧信的母妃,想如今朝堂上【信党】对【仁党】的打压,林玧琰便是知道,后宫之内,这位句夫人的风头可能已经是压过了秦后。

一想到这儿,林玧琰不禁提醒母亲姜氏道:“母亲,句夫人与秦后多有矛盾,母亲还是远离一些为好……”

“明白的,明白的,平日里这宫内我也不怎么走动,难不成,句夫人要进门,我还闭上门不成……”

说到一半,姜氏才想起来了正题是什么,当下嗔怒道:“你这孩子,谈起你的婚事推三阻四,你看看,除了你五王兄落下了病根外不能出门,余下你四个王兄哪个没成家立室?”

“母亲,我年岁也比他们小了不少行不……”

“都是出阁的公子,年岁能小到哪里去!”姜氏说了一声便是吩咐道:“将我床头的那些画像拿过来。”

不多时,便是有宫女捧过来一些丝帛,姜氏交给了林玧琰,道:“这里都是宛城的大户人家,为娘替你看过了,模样都挺不错,家世也算好的,你仔细看看,挑中了哪一个告诉为娘。”

林玧琰看着自己母亲煞有其事的拿过来这些丝帛画,看来也是用了心,不好直接拒绝,当下便是拿起来了丝帛画装模作样看了起来。

姜氏也是在林玧琰看画像的时候,介绍道:“这是宛城邓氏的女儿,模样甚是可爱,人也不错。”

林玧琰看着画像,心里头奔过一万头【草I泥l马】,就这丝帛画上的几笔勾勒,便是让母亲觉得模样甚是可爱、人也不错?

这画质、这像素也是没谁了!

林玧琰看了看,便是想起来了借口:“母亲,邓氏的女儿皇儿也听过,不过据说小时候得过麻风,现在脸上还没好呢!”

一听到麻风,姜氏吓得花容失色,问道:“当真如此?”

“儿子骗你做什么!”林玧琰语气丝毫听不出来有假。

“患过了麻风,绝不能要!”姜氏看了看,随即又指了一张丝帛画道:“这是淯阳禾丰氏的族女,会楚舞,怎么样,看上了不?”

“禾丰氏……”林玧琰想了想,觉得有些耳熟,一想原来是淯阳的禾丰氏,说来,上林苑新建,便是在这位淯阳禾丰氏的手里拿过来不少的田地,也是因为禾丰氏也是因为底子不干净才会被林玧琰摆了一道的。

“母亲,这禾丰氏与淯水水匪有勾结,孩儿这一次前往棘阳治理,便是与这禾丰氏打过交道。”

“水匪?!”听到这个字眼,姜氏也是睁大了眼睛,攥起来了拳头捂着胸口道:“没有想到这禾丰氏这么为非作歹,居然敢勾结水匪!”

听着母亲也是生气了,林玧琰也是顺水推舟,将面前的丝帛画退回给了母亲,道:“母亲,你身居内宫,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连人家面都没有见过,还不是凭借人说的想象,这些人不用看了!”

闻言,姜氏看着自己的而已,想了想方才说的话,的确是没有错,这些宫外的【月娘】怎么这么不靠谱!

见儿子已经是没有性质谈及婚事,也的确是自己这边出了问题,姜氏便是让陌姑姑让丝帛画收了起来。

姜氏也是继续让林玧琰多吃吃饭菜,即便是林玧琰已经是吃了很多,但是依着姜氏作为母亲许久不见儿子的心思,哪里会嫌儿子吃的多。

这不,林玧琰便是吃的过多,说想要出门走走,姜氏也是应允了。

看着这一大桌子的菜,有的干脆就没动过筷子,姜氏终归不是浪费的主,便是招过来陌姑姑和其他服侍的下人一同吃饭。

许是姜氏平时对待下人和颜悦色惯了,众人也没有拒绝。

陌姑姑作为姜氏的陪嫁,自然是坐在了最靠近姜氏的位置。听着姜氏满心幽怀的喃喃道“这孩子……”的时候,也是提醒道:“夫人,欲要为殿下说亲,为何要信他人,找的都是让殿下不满意的非良之人,还不如直接找母族呢,族内的也知根知底一些……”

闻言,姜氏面色一喜,柔声说道:“陌姑姑你还真是提醒了我……”

林玧琰也只是在紫叶苑走动了一会,进来屋,见其他人也是吃上了,倒是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母亲心善,自己也并非是讲究那些俗礼之人。

姜氏将林玧琰拉到了内屋来说话:“方才我想过来了,姜族有不少年岁与你相仿的女子,不如为娘托母族为你说亲,一来结了为娘看到你成家立室的心愿,而来,母族也愿意更多亲近你一些,你看如何。”

闻言,林玧琰知道母亲关心则乱,也是没有直接拒绝,想着日子还长着呢,说通母亲也并非是一件难事,最不济,战事将起,还怕找不到借口推脱,便是答应下来了。

姜氏瞧着儿子答应了下来,也是满心欢喜,便是从床头的箱子内拿出来一个斗大的玲珑宝箱,打了开来道:“这些是为娘这些年给你攒下的积蓄,上次你居然还将几个弟弟的月例拿走了,要不是稷儿来我这多吃了几顿饭,为娘还不知晓呢!”

林玧琰瞧过去,玲珑宝箱内尽是黄金白金(银子)珠玉之物,这里有的是宫内的赏赐,也有的是母亲的陪嫁。

林玧琰道:“不用母亲,儿子现在可是治理上林苑,吃穿花销绝对够了!”

听着儿子这坚决不要的语气,姜氏也说:“你啊,看来真要给你说门亲事,好好管着你。”

林玧琰还能说什么,只能报之一笑。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公崩亡第六百五十三章 蓝田君赢信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九十七章 兵临襄城(上)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五百七十三章 内宫晚宴第二十五章 韩郑边境第七十二章 决战前夕第八十一章 进军南郡(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渊(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四百二十二章 吴军动向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七百零八章 争分夺秒第七百四十五章 韩国豪族第四百八十六章 齐军攻秦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军沂邑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秦宫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祸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猫捉老鼠第一百五十章 秦军大胜第三百五十一章 驱狼吞虎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阳学宫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一百一十章 公子芈云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临安邑第一百二十四章 国之义将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兄用意第二百零五章 新设商司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九十九章 陈之庆的顾虑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三百四十五章 纳商入官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骞第三百九十六章 芈负降楚?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装出阵第三百二十七章 查案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斥候营(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军出击第二百三十六章 韩郑消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归芈云第六百三十七章 魏国谋算第九十七章 兵临襄城(上)第二十九章 北陵族迁第二百零二章 汉水军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三百一十章 赵氏赵庸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八十五章 恼怒的寿王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炼出成盐第三百四十六章 隶人筑第七百五十三章 临终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围之势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请战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来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无氏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一百二十章 有意招揽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一百一十四章 诸事安排第五百二十二章 范离心思第九十六章 拉拢北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询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势如荼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七百六十一章 议定盟誓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决断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友非敌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亲之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魏换粮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宫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作者想说的话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营密谋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公崩亡第六百五十三章 蓝田君赢信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九十七章 兵临襄城(上)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五百七十三章 内宫晚宴第二十五章 韩郑边境第七十二章 决战前夕第八十一章 进军南郡(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渊(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四百二十二章 吴军动向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七百零八章 争分夺秒第七百四十五章 韩国豪族第四百八十六章 齐军攻秦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军沂邑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秦宫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祸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猫捉老鼠第一百五十章 秦军大胜第三百五十一章 驱狼吞虎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阳学宫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一百一十章 公子芈云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临安邑第一百二十四章 国之义将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兄用意第二百零五章 新设商司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九十九章 陈之庆的顾虑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三百四十五章 纳商入官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骞第三百九十六章 芈负降楚?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装出阵第三百二十七章 查案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斥候营(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军出击第二百三十六章 韩郑消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归芈云第六百三十七章 魏国谋算第九十七章 兵临襄城(上)第二十九章 北陵族迁第二百零二章 汉水军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三百一十章 赵氏赵庸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八十五章 恼怒的寿王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炼出成盐第三百四十六章 隶人筑第七百五十三章 临终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围之势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请战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来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无氏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一百二十章 有意招揽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一百一十四章 诸事安排第五百二十二章 范离心思第九十六章 拉拢北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询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势如荼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七百六十一章 议定盟誓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决断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友非敌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亲之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魏换粮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宫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作者想说的话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营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