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张良拾鞋

虞芷雅乃墨家钜子莫庄新收的得意弟子。

莫庄与鬼谷悬策本是老友,棋艺一直逊于鬼谷悬策一筹,从未赢过一次。不料临老收了这位兰质蕙心的女徒,也是他关门的弟子。虞芷雅悟性甚高,师门绝技均很快学会。莫庄常与她切磋围棋,不料虞芷雅很快棋艺大进,反要让莫庄三子。

而鬼谷悬策与莫庄对弈,也只敢让两子。莫庄心忖徒弟棋艺已超过老友,便遣虞芷雅至清溪鬼谷,用话套住鬼谷悬策,欲下棋赌那纵横家不传之秘——《鬼谷子十四篇》,用以为饵的乃是一本绝世武功秘笈《霸王神功》。

殊知人算不如天算,这棋居然下成了三劫连环的局面。

虞芷雅无奈,只有告辞,移步下山。

众人目光,又尾随这旷世佳人而去,浑忘了自己上山来的目的。

鬼谷悬策干咳一声,众人方才回过神来。鬼谷悬策笑道:“都去看女娃子去了,就没人顾上我这糟老头了。”众人一听,纷现惭色,心中想起来鬼谷的目的,将追随佳人的目光引回。

鬼谷悬策道:“天色已晚,让大家久等了。这样吧,老夫就在此处与诸位相面。萧何,你且将大家一一引来。”

纵横家弟子中站出一人,说道:“师傅下棋累了,何如弟子为师傅代劳。”

只见这人中等身材,国字脸,长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仔细一看,脖子竟未洗净,看来不大爱修边幅。

鬼谷悬策点了点头,说道:“蒯通,我那相人之术,你已学得差不多了。这次就让你练一练。你先与我把把关,有什么良材美质,再引来见我。”话毕,便坐一旁闭目养神。

※※※

于是范阳人蒯通,鬼谷悬策的二弟子,开始为众人相面。萧何一一将人络绎引到他面前。

十余人过去,蒯通一直摇头。那些人未被他相中,也就意味着自己命中无贵格,注定碌碌无为,只有黯然离去。

只听萧何唤声:“阳武人陈平!”陈平闻言趋前。蒯通凝视陈平一阵,唤声:“师傅,这位公子如何?”鬼谷悬策睨了陈平一眼,手一抬:“收了。”陈平喜形于色,连忙叩头拜师。

“师傅法眼果然厉害,竟相出日后陈平会飞黄腾达。这么看来,他那相术可不是吹出来的。”韩淮楚就在想。

而陈平被鬼谷悬策收为徒弟,便于自己成了同门师兄弟。当下便向陈平称贺。

※※※

又过了二十人,萧何念一声:“阳城人陈胜!”

韩淮楚一听“陈胜”二字,连忙向那人望去。

只见那唤作陈胜的乃是一农人,面目黧黑,浓眉大眼,胡须茂盛。戴一顶范阳斗笠,足下踏一双麻鞋。目光阴鸷,带有一股杀气。

似这等农人,出现在拜师者中并不新鲜。鬼谷悬策择徒本不论出身贵贱,只看人面相。

韩淮楚来自未来,早知陈胜“揭竿而起”的故事。正是此人,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两句传世名言,首义反秦,在大泽乡点燃了星星之火,燎原到整个中国。

想不到这陈胜居然出现在鬼谷,也与自己一样欲拜鬼谷悬策为师。

他心想,“如这陈胜被相中,小生岂不是要与这个‘张楚王’做师兄弟了。哇!简直是太夸张了!”

※※※

蒯通阅人甚快,若不相中,手一挥便被他pass掉了。轮到那陈胜,却停留了良久。蒯通把握不定,问道:“师傅,这人如何?”

鬼谷悬策看了看,准备抬手说收,忽神色一震,继续闭目养神。

蒯通见如此,喊道:“下一位。”

陈胜满脸失望,悻悻而去。

“师傅他老人家眼光到底犀利,竟能看出那陈胜最终成不了什么气候。”韩淮楚心想。

※※※

又过三十来人,轮到张良。萧何念一声:“城父人张良。”

蒯通盯了张良一阵,说道:“师傅,这位公子如何?”

鬼谷悬策只睨了张良一眼,便道:“这位小友,请移步过来。”张良依言趋前。

只见鬼谷悬策在张良耳边秘语几句。张良面红耳赤,躬身一拜:“多谢门主赐告。张良我虽不能列入门墙,却也不虚此行。”

原想二人同被清溪隐叟相中,一同拜在纵横家门墙之下,早晚相见。不料却是这样一个结果。这就意味着韩淮楚与张良将要分手。韩淮楚看在眼中,又是惋惜,又是为张良难过。

只见张良已走到自己面前,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当着众人之面难以启齿。

韩淮楚便对鬼谷悬策道:“师傅,张公子是我友人,与我同来,我想送他一程。”鬼谷悬策颔首道:“去吧。”

※※※

韩淮楚遂与张良一同下山,到无人处,问道:“良妹,我师傅是不是看出你身份?”张良螓首一点,说道:“清溪隐叟慧眼如烛,哪里瞒得过他。”

韩淮楚又问:“方才见师傅与你秘语来着。我师傅与你说些什么?”张良道:“你师傅只对我说了十六个字。”韩淮楚问答:“是那十六个字?”

“封侯之命,蛾眉之身,帝师之尊,入我道门。”张良凄苦地吐出十六个字来。

韩淮楚闻言鼻子里就是一酸,叹道:“良妹,你的命太苦!”

可不是,那史书上说良妹以帝王之师被刘邦封为留侯,最终却遁世修道。一生之命,皆被师傅相了出来。

这么说来,自己与她比翼双飞的梦想,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一生也不能实现了。

半山亭中,新月如钩。韩淮楚手抚瑶琴,边弹边吟唱:“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一曲弹罢,张良与韩淮楚洒泪告别,少不得依依不舍,不提。

※※※

话说张良独自一人,黯然独行于山径之中。想到国破家亡,投师无门,爱郎分别,张良忍不住低声啜泣。在这孤寂的山林里,伴着萧瑟秋风,张良的低泣更显凄凉。

只听人声逐渐嘈杂起来,却是一批拜师被拒者下山而来。

有人看见张良,唤道:“张公子,你也被那老道拒绝了么?”张良早已停止低泣,点了点头。那人又说:“张公子,看你身体单薄,若遇强人或野兽恐有危险,不如与我等一同下山,也好有个照应。”张良遂与众人结伴下山。

行到一处,山路中现出一座木桥,木桥在高处,要走一段斜坡才能上桥。

大家正在上那斜坡,忽然一物从桥上坠下,砸中一人脑袋。

那人骂了一句:“他奶奶的,什么东西砸中老子?”

说话之人正是拜师不成的陈胜。砸中他的,乃是一只草鞋。

※※※

众人都没有察觉到石桥上什么时候坐了个老头。那老头头戴草帽,身披蓑衣,手持拐杖,神情卑猥,却是一个地道的山农。

陈胜怒道:“兀那老头,你为何砸我?”老头淡淡一笑:“老朽不慎坠鞋。年轻人,麻烦你帮我把鞋拾上来。”

陈胜犹怒道:“你把鞋砸了我,还要我替你拾鞋。不砸还你就是好事。”

老头不动声色,说道:“对待长者,是这么说话的么?桥下诸位后生,可有愿帮老朽拾鞋者?”

众人对视,一时无人应答。

张良越众上前,拾过那鞋,走上桥,说道:“老人家,您的鞋子。”老人脸色木然,将脚丫子向张良一凑,说道:“年轻人,帮我穿鞋。”

“这怪老头不仅叫人拾鞋,还要叫张良帮他穿上鞋!好大的架子!”看得众人面面相觑。

张良衣着华贵,而那老头却衣衫褴褛。二人地位,有高下之别。众人心想,张良如何能折了身价,为那老儿穿鞋。

陈胜骂道:“糟老头,你也配张公子与你穿鞋么?”

此刻张良也有点愠怒。自己若是男子,替这老头穿鞋也就罢了。偏偏自己是个女儿家。

老头看着张良那神情,哈哈一笑:“年轻人,不愿帮我这糟老头穿鞋么?这鞋一穿,万里江山便唾手可得。谁人帮我穿鞋,便是他的造化。”

张良听他话里有话,留意向他望去。只见他卑猥的神情忽然舒展开来,神态飘逸,飘然有出尘之态。张良心思一动,恭恭敬敬走近,躬身替老人穿上了鞋子。

щшш ●TтkΛ n ●C 〇

老头站起身,拄了杖,向张良颔首道:“孺子可教也。五日后寅时,到此桥头等我。”

他睨了睨陈胜,惋惜道:“可惜!可惜!”又望了一眼张良,长叹一声:“天意难违!”拄了杖,慢吞吞走下桥,消失在林壑之中。

那陈胜犹在恼怒:“他奶奶的,弄什么玄虚。”

张良却在寻思刚才那老头说的话,“万里江山便唾手可得”。

※※※

如是众人下了山,各自分手。张良忆起那怪老头有约定,便滞留山脚。

到了第五日,天刚亮,张良便依约赶至桥头。只见那糟老头已换了身装素,手中拐杖不见,头上戴一顶两尺长的高冠,身着一件褐黄色的道袍,仙风道骨,清逸脱俗,哪里有一点前日卑猥的模样?手抚长须,笑眯眯等着张良,犹如画中之人。

张良躬身道:“道长,张良如约而来,聆听道长教诲。”

老道摇摇头,骂道:“年轻人,居然如此贪睡,比我老头子来得还晚。五日后再来吧。”张良吃愣,想到自己理亏,只好客气地赔不是。

五日后,鸡鸣声刚起,张良已到桥头,想不到老道又早到了。老道责备张良一番,又约五日后再来。

再五日,张良根本不敢睡觉,天不亮就已等候桥头。

过了一会,老道施施然走来,见张良已到,微微颔首道:“这才像话。丫头,你可是身份被鬼谷老道看破,拜师不成,被那鬼谷悬策拒收了?”

张良料不到被这老道猜中,不好意思道:“小女子因是女儿之身,故被鬼谷道长拒之门外。”

老道冷冷一笑:“做他的徒弟,有什么了不起,只能学些兵法辨术,当个文臣武将而已。”

张良便道:“听说苏秦张仪,庞涓孙膑,均出自鬼谷门下,这几个皆是不世出的天才呢。”

老道不屑一顾道:“天才有何用?到头来还不是为帝王所役。”

张良奇怪道:“学有所成,卖与帝王,有何不好?”

老道仰天说道:“你可愿那帝王尊你为师,事事听你之言?”

张良听到这话,如聆妙语,拜道:“请道长赐教。”

老道从怀中拿出一册书简,说道:“我这有帝王之术。原本想赠予那陈胜。孰知——,唉!天意如此,不可违之。”

张良好奇地问道:“道长,这是何书?”

老道一字一顿道:“此乃太公望吕尚遗著《太公阴策》,学得此书,进可成王者,退可为王者之师。”

张良问道:“此书道长原本想赠予那陈胜么?”

老道捋须道:“贫道夜观天象,见魏地上空忽将星云集。更有甚者,竟出现一颗帝星,故来看个究竟。”

张良猜测道:“那帝星可是应在那陈胜身上?”

老道颔首道:“然。只是此星光芒尚且黯淡,还未成气候,有可能蜕化沦为流星。此乃天机,就不多言了。”

张良躬身拜道:“多谢道长赐书,不知道长名讳道号,如何称呼?”

老道肃然道:“我本无形,何用人知。你我若有缘,功成之日,十三年后济北毅城山下,你我有缘当可再见。”话毕飘然引去。

张良匍伏在地,长拜不止。

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三十章 黄雀在后第四十七章 将军站稳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七章 灭天见证第十章 三劫连环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会第四十五章 邪恶到底第五章 水涌献弓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六章 须弥幻镜第十二章 追儿何在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第三十三章 金蚕偷盏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章 长平鬼奴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谋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谋第三十九章 政治阴谋第六十三章 死说成活第六十二章 将军煲汤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三十二章 内外夹攻第三十章 佳人请君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二十七章 左车献计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四十五章 二战章邯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六章 舌吐莲花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五十七章 长吁短叹第十二章 舌战八方第十章 师弟作说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谜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岭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十六章 须弥幻镜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十九章 激战龙武第十二章 三代齐王第十章 三劫连环第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七章 先倨后恭第五章 江湖规矩第十三章 问路杀樵第十一章 披肝沥胆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会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十八章 掌教师尊第四十二章 三才剑阵第七章 刎颈之交第三十五章 内部处理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阵第五十二章 女将出马第四十八章 智取陈仓第十八章 退敌两箭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时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会第二十五章 符合听令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二章 分油传说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二十二章 白狐夺舍第十三章 波罗花香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门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三十九章 疯疯癫癫第十五章 风筝之祖第十章 海市蜃楼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四十八章 一个神话第八章 鹿死谁手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第十章 爱莫能助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二章 相遇韩信第四十八章 智取陈仓第四十二章 佳音传来第十章 海市蜃楼第三十八章 军马云集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
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三十章 黄雀在后第四十七章 将军站稳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七章 灭天见证第十章 三劫连环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会第四十五章 邪恶到底第五章 水涌献弓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六章 须弥幻镜第十二章 追儿何在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第三十三章 金蚕偷盏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章 长平鬼奴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谋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谋第三十九章 政治阴谋第六十三章 死说成活第六十二章 将军煲汤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三十二章 内外夹攻第三十章 佳人请君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二十七章 左车献计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四十五章 二战章邯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六章 舌吐莲花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五十七章 长吁短叹第十二章 舌战八方第十章 师弟作说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谜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岭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十六章 须弥幻镜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十九章 激战龙武第十二章 三代齐王第十章 三劫连环第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七章 先倨后恭第五章 江湖规矩第十三章 问路杀樵第十一章 披肝沥胆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会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十八章 掌教师尊第四十二章 三才剑阵第七章 刎颈之交第三十五章 内部处理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阵第五十二章 女将出马第四十八章 智取陈仓第十八章 退敌两箭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时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会第二十五章 符合听令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二章 分油传说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二十二章 白狐夺舍第十三章 波罗花香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门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三十九章 疯疯癫癫第十五章 风筝之祖第十章 海市蜃楼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四十八章 一个神话第八章 鹿死谁手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第十章 爱莫能助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二章 相遇韩信第四十八章 智取陈仓第四十二章 佳音传来第十章 海市蜃楼第三十八章 军马云集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