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

原来过春节这么麻烦的,我现在才知道祭祖是有多大的阵杖,呼拉拉的几千血缘较近的宗亲,全跪在太庙,然后又是祭文,又是赏赐。我还要在乾清宫大宴宗亲,足足忙到年初八才搞完。可怜在本人崇祯元年开始我就给人拔了一地鸡毛。

在年前高起潜把皇庄的收入给了我看,还真不错:

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八十万两。

另有,御田胭脂米二千石,碧糯五百石,白糯五百石,粉粳五百石,杂色粱谷各五千石,下用常米五万石,各色干菜十车,

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

活虎一只,大鹿三百只,獐子五百只,狍子五百只,暹猪二百个,汤猪二百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百个,家腊猪二百个,野羊二百个,青羊二百个,家汤羊二百个,家风羊二百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千只,风鸡,鸭,鹅二千只,野鸡,兔子各五百对,

熊掌二十对,虎皮十张,鹿筋二十斤,人参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

我还高兴我的庄子里能有这么大的产量,但是春节过后,该赏的赏完,我就没剩下什么东西了。东西全发给宗亲国戚,文武大臣。剩下的银子发给宗人就发了六十万两。可叹要到四月才有夏税,而现在国库只还有一百五十万两。陕西今年干旱,我已经发旨给杨鹤了,同时又发内币五十万到江南买粮食。

正月十六,到早朝的时候了,今天是我整顿六部内阁后的第一次朝会。我当然不能出什么差错,急急忙忙往嘴里塞了点东西就去了文华殿。文华殿一直来都是早朝的地方,平时处理政务倒可以到别的宫殿。等我到的时候,群臣已经排班站好。我看了下,左右两列前面最先的是六位内阁,后面一边是六部尚书,侍郎,另一边是五军都督,都御史。再下面站着几排其他的知事大臣,人数在九十左右,看来这就是文武百官了。

群臣参拜后,议事开始了。这几日我思虑了好几个要改革的问题,准备今天朝堂上讨论。没想到一开局议事的主题就偏离了我的意愿。我本想今天讨论下赋税的改革问题,可翰林院编修倪元璐首先出班启奏,

“臣倪元璐有事启奏。”

“将折子奏上来。”

曹化淳下去把折子拿上来,再恭恭敬敬的给我。我大略看了下折子,是关于给东林党人翻案的。我皱了下眉头,这件事我打算押后再处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使大明王朝的经济复苏。我开口讲到:

“这东林党的案子,前朝已有定论。倪爱卿不必再多做无谓之举。”

倪元璐看到我这个态度,急忙跪下道:“陛下,今世界已清,而方隅未化;邪氛已息,而正气未伸。现在攻击崔、魏者,都把他们与东林并称为邪党。如果称东林为邪党,那么魏、崔之流又算什么?魏、崔既是邪党,那么抗击魏、崔的东林岂能算作是邪党?东林是天下才薮,错在过于刻薄,但绝不是狂狷邪党。读书人处世立身,宁可矫激,也不能忘廉耻。如果以“假借”、“矫激”为大错,那么就会有人公然背叛名义,忘却廉耻,所以会有天启年间那种天下为魏、崔歌功颂德的场面。而大家还自我安慰,说什么“无可奈何,不得不然耳”。正是这种无可奈何、不得不然之心,造成了天启年间无所不为的局面。现在朝廷竟能原谅这些随波逐流之辈,却不肯替那些刚正不阿的东林党说句公道话! 东林得罪魏逆最深,受到的迫害最酷。时至今日,应当体谅他们被杀被压之苦,而不应当抓住他们的小节不放。魏忠贤之流曾以贬杀东林为首功,而东林党人今天竟然与魏忠贤之流一样,同为邪党恶逆,这算什么逻辑? 陛下,人才不可不惜,我见不可不除,众郁不可不宣,群议不可不集。”说罢磕头顿首。

倪元路说完,臣下已是交头接耳,如果我现在同意给东林翻案,那就意味着再一次陷入朝廷政治斗争。人心皇皇,我怎么实行我的新政。但是要是我不翻案,朝野舆论纷纷,我要起用的东林党人未必肯出仕,就算肯也会以此为要求。这下倒把我给逼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肃静,朝堂之上,你们嘈杂纷乱成何体统。”刘鸿训首先醒目过来,看到脸色有些发青的皇帝。作为首辅赶忙制止同僚。

“陛下,臣认为倪大人所言不妥,现今各地出现灾害,又有流贼闹事,东北满洲也在虎视耽耽,臣认为同僚该群策群力,中兴我大明。”韩鑛为人果然老成,知悉朝廷弊端。也知从何开始处理。

接着少詹事文震孟出班,“陛下,臣以为,天下需要大治更应顺应人心。维正义伸张,方可使上下效力。如奸邪者位于庙堂,忠贞者却被削籍为民,身陷溷囹,岂不令天下忠臣之士齿寒。”

这个更好,居然把朝堂上的人都得罪了!说我朝廷重臣有奸邪之人。这个文震孟是东林人,没想到我刚提他上来,读书人的臭脾气也跟着带上来了。

“文大人说谁是奸邪之人?”协理京营戎政张庆臻嗡声嗡气的说。

“阻正气者即是奸邪者。”文震孟针锋相对。

看来不给个结论,今天的事情还收不了尾了。我起身,走到前阶上。

“这事你们休再争论,朕自有独断。”我说完,下面的臣子看到我有些怒气,都不再说话,低着头听我训斥。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朕相信站在这朝廷上都是国之栋梁。大家群策群力方可中兴我大明。无需自欺欺人,满洲人打到家门口了,每年耗费粮饷九百万两。今年陕西大旱,南京地震,这些都需要臣工齐心去解决。所以没有清算的必要。至于东林党的案子,朕看“逆党”两个字,逆”就免了,东林人朕是知道的,忠君爱国,但是这个“党”字,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人人都结党,那么朝廷还成朝廷吗?大家都是饱读史书之人,唐朝李牛党朋之争,直接的导致朝纲败坏。这是要借鉴的。阉党祸害,东林受害最深。这样吧,翰林院将《三朝要典》修改,将魏忠贤定成逆贼,东林党人定为朋党,将东林下狱之人尽数放了,赐还家产,有官爵的吏部安排。此后再无东林党,本朝唯才是举。此事不得再议。”

百官跪下高呼:“谨遵圣意。”

我差不多是把各方面大打五十大板。总算把这场危机压了下去。原本怕清算的,听到我旨意心下方安。东林党人虽然给平反,但是也给定成了朋党。东林人也无话可说,毕竟结党是朝中大忌。

兵部尚书王永光出班奏道:“陛下,陕西总督杨鹤上折子说,陕西内的流贼已经给肃清,大部分流民已经给安置,开春后准备重新分配土地,使流民定居不再流窜。周遇吉攻澄县有功,俘虏一千三百人,剿匪一千一百人。招安的王二杀死匪首王嘉胤。杨鹤为其两人请功。”

“好,朕登基后,终于迎来了个好消息。下旨嘉奖他们,杨鹤安抚得力,赐明珠十颗,周遇吉为陕西提督,节制陕西内兵卫。王二也算是个勇将,调到京城来。到三千营去做个千总。”

“陛下,匪首的弟弟王自用逃到了陕西山西交界处,应该早日剿清。”兵部侍郎陈奇瑜启奏道。

我想了想朝廷中能够打仗的人选,想到个卢象升,就用他了。

“那兵部意见呢?”我没有立刻表明我的态度。

孙承宗马上接口道:“兵部准备让五军营卫使洪承畴出任山西总兵。”

这个洪承畴是要用的,明史上说他颇通武略,能文能武。在松山大败后,作了汉奸。清朝在定都北京后,也是靠着洪承畴才能那么快建立起朝廷来,可见洪承畴也是个人才。所以我一早就给他安排了位置去发挥。孙承宗很是推许洪承畴,看来这个任命是他决定的。

“洪承畴另有差事,就让卢象升领山西总兵,节制平阳,怀溪两卫,前去剿灭王自用,同时让周遇吉配合,别让王自用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是。”孙承宗见自己所推的爱将没有领兵的机会很是惋惜,他觉得浪费了个栋梁之才。但天子已经下了旨意,他也不好抗争,不然让人觉得自己也在结营拉党。

户部尚书程国祥出班启奏,“陛下,现在国库只有三百万两白银,辽东又在追加粮饷,就连杨鹤也在追要奖励将士的银子。现在刚过新年,户部已发出在京官员的俸薪,宗室的宗俸。现今远远不够支出。”

“那户部意见呢?”

“臣请陛下发内币充军饷。”

“嗯,这也是没法子,朕就应了你们这回。九边的将士欠饷已有数月,只怕这个新年也过不好,他们在为我大明守卫边疆,岂能如此亏待。就拨内库一千万两充军饷,把拖欠的给补清了,将士们才会尽心为国效力。周遇吉那边还是要给的,连着杨鹤那边也要给粮食抗旱救灾。户部给三十万吧。”

“谢陛下。将士们必然以死报皇上恩德。”

“国之事即朕之事,朕登基后,诸事百废待新。按朝廷制度,各部官员开缺的都给朕补齐了,职能重复多余者,着吏部去办理,过几天拟个条陈到内阁。吏部要好好考评官员,昏庸之辈给朕剔除了。你们是朕开朝的文臣武将,可别用些伎俩来搪塞朕。”

吏部尚书周嘉谟连忙应下。

“宗人令在吗?”我对下面臣子问到:

一个大约六十多岁的老臣走上前跪下,这头发花白的老臣便是京城内辈分比较高的王爷朱翊成,与神宗是堂兄弟。现任宗人府,宗人令。

“老王爷比朕的辈分高了两辈,站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

“老王爷你回去起草个宗人改革文书。将我朝宗人世袭爵位按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依次降袭。最后宗室朱姓男女都封未爵,无俸。未爵新生者,满十三岁发送银一百两。”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这宗室无俸岂非要做劳役之事,朝廷颜面何在?”老王爷当下就反对。

“老王爷,你是管宗人的,也知道现在宗人数有六十万之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朝廷既是边疆无事,过得几十年也养不起如此多的宗人。现在宗人俸禄也是发到将军这一爵位,其他的都顾不到了。宗人繁多,也要加以管制,不然养就的也就是一班蛀虫,成日在京城惹事生非。太祖的子嗣够多,朕要的是精英,那些碌碌而为的不要也罢。封未爵也有好处,入学堂免费。只要皇族人员有本事,难道就不能报效朝廷?非得朝廷养着?这事就如此办理,你无需多言,过几日把拟好的条陈呈进来。”

“老臣遵旨,”老王爷也知道现在宗室到了非要整治的地步。现在皇上大举革新,他也不能阻了皇上的兴头。而这个老王爷还不知道,我现在做得这是刚开始而已。

“户部尚书?”我想到最主要议题还没有跟上。

“臣在。”程国祥刚得到万岁的内币,想到自己这个年尾不用被一群人追着要钱,心里着实高兴了下,没有想到这么会皇上又找到他了,他诚惶诚恐地出班。

“朕听说,只要湖广丰,天下足,这话可是真的?”

“万岁,我大明赋税有一半来自江南地区。因此湖广丰,天下足确实如此。”

“那你可知江南地区,有多少耕地?江南有多少人口?没有土地的有多少人?有土地不用交税的又有多少?”

听到这,程国祥开始头上冒汗了,

“万岁,江南有耕地三百四十二万顷,有户四百万,其他臣该死,臣未记得,臣等下就去查。”程国祥说话明显中气不足。

“不用了,朕告诉你吧,江南多数十有七八是没有土地的。那些土地全到了些大户人家去了,到了那些有朝廷恩典的人家去了,历来朝廷缺饷,只是加税,结果只是那些自耕农遭罪,最后没钱交了,也只有把田地卖给官宦人家。原本免税,是朝廷给臣下的荣耀,现在却变得成了赋税的障碍。国库缺饷,就是赋税制度中有这么个大漏洞,现今各位大臣有什么好意见阿?”

朝上的文武大臣没有想到皇上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这个赋税的制度朝上的人都了解,也知道要有充足的赋税就要改收税制度。但是这是祖上就留下的积弊,一开口就是要得罪人。因为在朝上的人全是不用缴税的,而且都是各个家中都有几百亩地的主儿,哪个敢开口!

我扫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你们既然都不说,那朕来说好了,现在开始,凡是官员中一品大员可以拥有一千亩(明时1公顷=100亩)的田地免税,超过的就要按大明赋税交,其余各官员依次下推,九品为三十亩。有功名的也是类推,朝廷有特别恩典的可例外,本朝皇亲王爷,除了原先封地外,购买的土地全部要交税。朕不制止你们买土地,但是这税总是要交的。另外取消人头税,壮丁税,徭役税,除各种商业税外,对农夫只征收总的田税,采用先朝的一条鞭法。赋税为十分之一点五,兵丁则三十户出一丁。有功名可免兵役。”

我顿了顿接着说,“在朝堂上的都是满腹经纶,道德昭彰之臣,若是为了富贵而来,这官不当也罢。如今赋税的积弊朕提了策略,你们难道不同意吗?”

我说完,朝下许久都没有人说话,他们知道这是在触动他们的利益,但是谁也不敢去动出来反对这个念头。

“皇上,此乃千古盛事,臣以为应该在我大明内早日实施,以补赋税不足。”好容易有人出来赞成,我抬头一看,居然事温体仁,这个被明史列位奸臣的家伙。想不到我新政的第一个支持者居然是他。

满朝中竟然只有他一人表态!半响,主管户部的钱龙锡出来说话了:

“ 万岁,改革赋税滋事体大,稍有不慎就国体动荡。现辽东事急,一旦出现赋税不济,将士何以为战?”

“不错,这才是老成谋国的言论,那就这样好了,先在一省实施,看情况如何?如果好,就再推广到全国实施。”

“那万岁准备在哪个省实施?”

“江南是赋税的根基,等有经验了再推行,朕看就在河南好了,户部给事中黄道周可在?”

“臣在。”黄道周没想到我会把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做,心下喜忧参半,喜的是皇上知道自己,看重自己,忧的是这差事得罪人多,要是没有办好差事,后果也会很惨。

“你就去河南主理这赋税改革吧。改任河南巡抚。朕赐你尚方宝剑,方便行事。你可以带些吏部候补的官员去,河南地方官员不听,你就给我全撤了。”

黄道周看到皇上给自己这么大的权力,感激的跪下谢恩。“臣一定竭尽全力办好差事。”

我想了下觉得少点什么,冷冷的说“朕再给你道旨意,你宣给河南指挥使,就跟他说,如果赋税改革成,他就加官进爵,不成就人头落地。”

“臣遵旨。”

等我办完这件事,堂下的大臣都没有吭声了,也不知道是给我吓到了还是心里都在打小九九。是时候给点甜头了。

“朕也知道列位臣工辛苦,我朝俸禄在洪武二十五年后就再也没有涨过,很多大臣都是清贫度日,为此朕决定给各位加俸禄。现改订一品大员的年俸为两千两,米500石,九品为50两,米50石。”这些数据是我根据京师物价用度来定的,事前曾问过徐光启。

程国祥听了后又跑了出来,“万岁,虽然万岁善待臣子,可现在国库空虚,如此将无粮发放俸禄。”

“需要多少用来发放俸禄?”

“照额全发,全国官员需得近三百万两。”

“照发,先由内府支付。来年不足,朕给你们补上。既然朕给足你们俸禄,贪污之事,朕必会严处,现在知会你们一声。”

全部朝臣都跪下谢恩。事情都议得差不多了,时间都到了午时,朝会结束,今天的议事终于给我弄完,但是我却亏出了一千三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只希望我做到收支平衡的时候还没有破产。

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196章 屠戮(上)第198章 屠戮(下)第96章 过河棋子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293章 发明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90章 收与不收?!第52章 亲征第6章 再回宫中第101章 当头一棒第238章 条件第254章 到京第116章 意外耽搁第137章 突围而出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31章 忧天杞人(下)第67章 臣子的无奈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272章 热闹第314章 提审第79章 朝议第80章 喜事第192章 兵临城下(下)第86章 援手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90章 说服第24章 朝鲜局势第32章 初闻战报第93章 风花雪月夜(下)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116章 意外耽搁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156章 君臣相争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197章 屠戮(中)第189章 通州之乱第317章 坐等第76章 知己难求(下)第87章 鼎立局势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81章 夏季攻势(上)第59章 归来辞去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78章 马有失蹄(上)第49章 买卖第58章 损兵折将(上)第106章 峰回路转第260章 召回第261章 驻兵第3章 宫外世界第13章 辽东局势第118章 热闹诗会(中)第129章 远方客人(下)第169章 后宫听政第117章 未雨绸缪第10章 官商不法第41章 辽西大雪第306章 问案第180章 放假&演戏第125章 地理画策第88章 等待归来第74章 青楼才女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197章 屠戮(中)第125章 地理画策第244章 誓约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74章 青楼才女第52章 进退两难(下)第108章 两个阴谋第229章 该给的才给第308章 犹豫第134章 中央银行第25章 驿馆闲谈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188章 借用第99章 难以兼顾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51章 各施其道第291章 见识第150章 逼敌来攻第265章 分工第89章 秋赋时节第89章 秋赋时节第118章 热闹诗会(中)第242章 劝说(下)第144章 水淹盘山第139章 呼啸而来(下)第104章 虚位让贤第133章 方案图纸(上)第229章 该给的才给第211章 战意第107章 作壁上观第241章 劝说(上)第70章 河道第33章 锦州城内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67章 围城第93章 歃血
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196章 屠戮(上)第198章 屠戮(下)第96章 过河棋子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293章 发明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90章 收与不收?!第52章 亲征第6章 再回宫中第101章 当头一棒第238章 条件第254章 到京第116章 意外耽搁第137章 突围而出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31章 忧天杞人(下)第67章 臣子的无奈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272章 热闹第314章 提审第79章 朝议第80章 喜事第192章 兵临城下(下)第86章 援手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90章 说服第24章 朝鲜局势第32章 初闻战报第93章 风花雪月夜(下)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116章 意外耽搁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156章 君臣相争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197章 屠戮(中)第189章 通州之乱第317章 坐等第76章 知己难求(下)第87章 鼎立局势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81章 夏季攻势(上)第59章 归来辞去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78章 马有失蹄(上)第49章 买卖第58章 损兵折将(上)第106章 峰回路转第260章 召回第261章 驻兵第3章 宫外世界第13章 辽东局势第118章 热闹诗会(中)第129章 远方客人(下)第169章 后宫听政第117章 未雨绸缪第10章 官商不法第41章 辽西大雪第306章 问案第180章 放假&演戏第125章 地理画策第88章 等待归来第74章 青楼才女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197章 屠戮(中)第125章 地理画策第244章 誓约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74章 青楼才女第52章 进退两难(下)第108章 两个阴谋第229章 该给的才给第308章 犹豫第134章 中央银行第25章 驿馆闲谈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188章 借用第99章 难以兼顾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51章 各施其道第291章 见识第150章 逼敌来攻第265章 分工第89章 秋赋时节第89章 秋赋时节第118章 热闹诗会(中)第242章 劝说(下)第144章 水淹盘山第139章 呼啸而来(下)第104章 虚位让贤第133章 方案图纸(上)第229章 该给的才给第211章 战意第107章 作壁上观第241章 劝说(上)第70章 河道第33章 锦州城内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67章 围城第93章 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