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

高永能向曲珍的方向望过去,却见曲珍眼观鼻、鼻观口,仿佛石雕一般。之前徐禧几次拒绝曲珍的建议,使得两人的关系越来越恶劣。昨日领军出战的是高永能而不是曲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高永能见状,也只能暗叹一声。没有曲珍的支持,说什么也没用。收敛起眼神,强耐下性子,向徐禧抱拳:“末将遵命。”

“杜靖!朱沛!你二人率本部自西门出战。王含你去北门,符明举你率部往南门。随时准备出城支援。”

半个时辰之后,杜靖和朱沛两将所部已经抵达西门内侧。八千余将士从门边一直排到道路上,人人披甲,手持长兵,阵列严整。

尤其是最前面的两个指挥,同样手持银枪,身上的盔甲擦得闪亮,形制比起鄜延选锋更为精良,内领还是鲜红的锦袄。排开的阵势横平竖直,犹如一块被精工凿制的碑石。

站在阵前,杜靖和朱沛都是一身金甲,披风血红,身侧一面大旗扬起。

杜靖意气风发地对高永能道:“鄜延选锋世所罕匹,勇武当为西军之冠。不过我八百银枪效节,却也决不输人。历年天子观兵,银枪效节军可从来都没落到前五之外。”

在京城中,练兵一向是勤快的,三天两头就要上校场校阅。这不是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上阵的勤快,而是因为天子经常会到场观兵,若是在校阅时表现不好,主将的前程也就没了。

练兵的精力都放在装束和阵法上,论起军容军貌,还有阵列运转,西北的土包子,当然无法能跟京中相比。但上阵的本事,是骡子是马,拖出去遛遛就知道了。从来没有上过阵,忽然之间见了血,又被强敌紧逼,高永能还没见过能不崩溃的。

面带微笑地腹诽着,高永能回头看了曲珍一眼。

出现在曲珍眸子中冷漠的眼神让他悚然一惊。没有一点情绪外露,完全是事不关己,就像看着一群倒闭路边的无名尸体。

高永能眼神一动,不意却发现李舜举也在面色凝重地观察着曲珍的反应。还没等他想明白,却见李舜举的视线转了方向,向自己看了过来。

高永能随即垂下眼帘,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的脚尖,“这个阉货,或许不是那么愚蠢。”

……

韩冈皱眉看着晋宁军和府州传来急报。虽然并不是盐州那里的情报,但依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那群阻卜鞑子全都抢疯了。”韩冈面对有关阻卜骑兵的报告,最后也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阻卜强盗一直都在银夏一带以及河东与西夏的边境活动,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随着在阻卜人活动范围之内的地区都提高了皆备,受到的攻击便越来越少,而战果也是在几个、十几个地累积着,逐渐超过了一百。

或许再过一阵,就能将他们全数逐走,或是消灭。许多人都是这么在想。

可是就在这几天,大约七八百人左右的阻卜骑兵,竟然设法穿过了葭芦川几处寨堡之间的缺口,往黄河这边抢过来了。六天之内,十七个村落受到攻击,其中三个村寨被攻破,百姓伤亡过千数。

韩冈之前将河东的骑兵调了大半出去,帮助种谔稳定夏州连通盐州的道路,之后朝廷也对此进行了追认。由于并不认为北方的边界需要用到太多骑兵,韩冈的安排,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对。

但阻卜人一来,就立刻让掌握在韩冈、李宪手中的骑兵兵力捉襟见肘来。对于以劫掠为目的、机动性极强的轻骑兵,要想追上他们,要么是用同样的轻骑兵追截,要么就是用多倍的步卒合围——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两者皆备。

但在缺乏足够骑兵的情况下,镇守在黄河西岸的李宪,现在只能想方设法指挥步卒围追堵截。而对之前调走骑兵的议论,就一下多了起来。

“这不正合三哥的意。”冯从义笑道,“如此一来,谁还能说三哥对陕西支持不利?河东的骑兵都送给了种谔,闹得追击阻卜骑兵都没了人手。西军和西贼斗了上百年,两边的细作成千上万,河东骑兵进抵夏州,葭芦川一线出现缺口,想必就是西贼传给阻卜人的。”

如果没有百姓的伤亡,能给葭芦川各寨一个教训,使他们提高警惕,倒是韩冈乐意见到的。可现在的情形,让他如何能有好心情。

对于远道而来的表弟的猜测,韩冈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叹道:“现在只希望他们会贪心到想过黄河劫掠,到时候,就能在几个渡口边,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阻卜在苦寒贫瘠的草原上,一直都被契丹人压榨,如今终于有了出头的机会,哪里敢不尽力?也不是为了党项人,全都为了他们自己,肯定想多抢一些回去。”冯从义笑了一声又道,“不过但凡有点头脑,就不会转着东渡黄河的念头。想来河东腹地抢上一把,别说能不能抢到还是问题,就是抢得心满意足,想回去时也是被堵在黄河边上。”

“义哥儿你行商多年,耳目比愚兄灵通。可知阻卜人的详情……比如部族、头领什么的?”阻卜扰乱河东,韩冈想着要是有熟悉阻卜各部的人那就好了,情报可是关键。

冯从义摇摇头:“没有听说过太多,之前只有偶尔有只言片语传来……阻卜隔得实在太远了,没生意可做,所以一直没有想过去打探他们的消息。这一次小弟还是在听说阻卜南下后,才特意找人询问,但也仅是知道契丹人在草原中央驻屯了数万本族大军,又设立了西北招讨司和阻卜大王府,隔绝东西南北,强行将阻卜分作北、东、西三部。如今南下的就是西阻卜。”

他停了一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润润喉咙,接着又道:“这一次领军南下的阻卜首领,应该是把绝大多数男丁都带出来了。如果能给他们一个狠的,西阻卜多半会被北阻卜吞并。”

“那耶律乙辛肯定是哭都哭不出来了。”韩冈哈哈一笑,若是能通过云中之地,直接向草原上输出军用资源就好了。加强了与上京道联系,想必能让耶律乙辛焦头烂额。不过那是后话,可不是现在该考虑的问题。

冯从义点点头:“若在草原上为契丹树立一强敌,的确是大宋之福。北阻卜这些年来一直叛降不定,其下诸部基本上已经统合为一,其部族长名为磨古斯,据称其有枭雄之志。”

韩冈有几分惊异地瞥了冯从义一眼,他口中说是对阻卜不了解,但现在拖去朝堂上,充当一个熟悉北虏内情的专家,多半能蒙不少人。

“究竟是从谁人那里听来的?!”韩冈立刻追问道,“是哪一家的行商?!”

韩冈的急躁,让冯从义笑了起来:“三哥难道忘了,小弟这一次可是从京城来的。”

韩冈先愣了一下,而后灵光闪过,失声叫道:“……枢密院?!”

“自然。”冯从义笑道,“西军这些年往西贼那里派去的奸细数不胜数,而朝廷往契丹人那里派去的细作可是更多。前些年契丹东北的五国部女直叛乱,没几个月,王介甫相公的奏章上就写出来了。不是细作的功劳,还能是谁?”

韩冈不介意从枢密院那里多了解一下敌情,但打铁要靠自身硬,至少要先有击败阻卜人的成绩,这样才方便谈判。他将冯从义找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从冯从义这里了解一部分阻卜人的风土人情。

但现在就不好说了,韩冈转移话题:“一旦盐州兵败,契丹必定会乘虚而入,届时银州、夏州亦难保全。但官军如今已经收复了沙州。前锋更是抵达了古玉门关。可只要凉州的后路不稳,甘凉之地就不能算是夺回来。”他一声长叹,“放弃了应理城【今中卫】是最大的错误。”

应理城附近就是葫芦河和黄河的交汇处,有道路直通凉州,溯黄河而上可往熙河路的兰州,顺葫芦河往下游去则就是泾原路的原州,往秦凤路的德顺军也有好几条道路。

党项军占据了应理城,据有葫芦河口,居于内线,可以四面出击。秦凤、熙河乃至泾原路皆受其威胁,西贼的铁鹞子甚至可以奔袭凉州。而官军占据应理城,接下来熙河、秦凤以及泾原路,便都成为了内地。原本是绵长的防线,但现在只要守住一个点就够了。

冯从义对地理也有所了解,想想的确是如韩冈的所言,“应理城必须拿回来。”

兄弟两人正在说着话,一名亲兵匆匆走近厅中,给韩冈带来一封短笺,看封皮上的落款,是来自种谔。

在夏州和太原之间,韩冈安排了一条驿传的线路,盐州的消息,不论是种谔派出去的斥候还是徐禧派出来的信使,传到夏州都只要一天,而从夏州再传到太原,则只要五天。

韩冈打开密信只一看,瞬息间就变了颜色。冯从义的一双眼睛,清楚地看见韩冈的手在颤抖。

过了好一阵,韩冈才打破沉默,用尽可能平淡的语气对冯从义道:“这是夏州传来的消息,是五天前发出的,说得是六天前的事。西贼围城,城中守军出战,但在城下惨败,王含战死,符明举、朱沛重伤,出战的士卒伤亡近半。”

冯从义也同样脸色大变:“盐州要丢了?!”

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九)第八章 战鼓尤酣忽已终(上)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六)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一十一章 诛心惑神幻真伪(下)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上)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六)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中)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二)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下)第七十五章 尘嚣(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议(五)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九)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三)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四)第二十四章 虚实(四)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二)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上)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长风(四)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中)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六)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变故(二十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四)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三)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中)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五)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四)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七)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八)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七)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六)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三)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三)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四)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九)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四)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九)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澜(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八)第一十四章 庙堂(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一)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三)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四)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八)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庆雷(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九)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三)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五)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中)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六章 流水(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说服(下)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二)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八)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四)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四)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下)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下)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
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九)第八章 战鼓尤酣忽已终(上)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六)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一十一章 诛心惑神幻真伪(下)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上)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六)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中)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二)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下)第七十五章 尘嚣(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议(五)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九)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三)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四)第二十四章 虚实(四)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二)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上)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长风(四)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中)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六)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变故(二十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四)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三)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中)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五)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四)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七)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八)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七)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六)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三)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三)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四)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九)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四)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九)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澜(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八)第一十四章 庙堂(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一)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三)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四)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八)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庆雷(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九)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三)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五)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中)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六章 流水(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说服(下)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二)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八)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四)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四)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下)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下)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