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一)

bookmark

夜幕终于降临。

天上的星月被厚重的云层所遮挡,缺乏足够光亮的夜晚是伸手不见五指的一团浓黑。

黑暗中,乌鲁正舔着干燥的嘴唇,半蹲半跪地蜷着身子,望着不远处的城墙。

在他的身后,是一片乌压压的人影,那是三百名与乌鲁血脉相连的兄弟子侄。而在更远处的黑暗中,还有更多的契丹儿郎潜伏于地,正暗暗蓄力,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将伴随他们同时抵达城墙下方的,还有五架长梯。那是随军的工匠赶了一夜工之后得到了的军器。乌鲁得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从设为营地的村庄潜来攻城前最后的候命地,乌鲁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遭受了十倍以上的大军围困,城中的守将、城中的士兵都不敢出动,就算是韩冈本人在城中,也决然不敢驱动手下的将兵打开城门。

离开城墙还有百步,在烈风劲吹的夜晚,这个距离上,并不用担心城头上的神臂弓。六寸长的木羽短矢在近处杀伤力惊人,但距离一远,风都能吹跑。只有冲到了城墙脚下,才会需要担心来自头顶上的劲矢。而从此处跑到城下,只需要几个呼吸的时间。

之前出发时,乌鲁底下的兄弟儿郎多有抱怨,要是有屋子挡箭,也不用在田地里战战兢兢地慢慢磨蹭。

但现在,乌鲁只想感谢。

感谢天时,感谢地利,也感谢即便心怀怨艾也能耐着心思等待号令的儿郎,这让乌鲁对今夜的进攻拥有更多的信心。

不过他们还在等待,除非来自后方的号令开始响起,否则他们就可以一直潜伏下去,直到夜幕消退。

在等待中,一记战鼓陡然拔起,敲动无数人的心。鼓声在营地中传递,就像点着了烟花爆竹的引线,立刻就在南北两侧城门前,惊起了一片狂潮。

数以百计的士兵在官道两侧疾行狂奔,并通过房屋与铺面,躲避城中的观察。

“不要跑得太快,也不要跑得慢了,攻入城中之后先去找富户,衙门中的一切都可以交给枢密和他的中军。”

这是乌鲁出发前得到的叮嘱。现在看来,的确是最好的方案。他只求实利,至于户口籍簿那些玩意儿,交给更有责任心的人管好了。

不过宋人的反击立刻就到了。

一簇簇从空中降下的火焰,落到了城外鳞次栉比的房屋中,星星火光立刻便划破了城下的黑暗。

不知是风带起了火势,还是火助长了狂风,星星点点的火焰在须臾间便扩散了开来,房屋、商铺也一间间的被火海吞入。跳动着的光芒染红了半幅天空,吸引了无数人的视线。

一串短促的号角声开始呼叫,听在耳中之后,许许多多的辽国士兵直起身来开始冲锋。他们只知道沉默的冲锋上前。没有吼叫,没有狂呼,人人口中都含了一枚钱币,让他们在冲锋的时候不会发出半声呐喊。

乌鲁领头前冲,在他的背后是三百同族,他们拖着五架云梯,准备在城下给竖起来。只要能够成功,眼下还是神出鬼没的电影院,必然会将他们的丰功伟绩一点点地给挖掘出来。

七十步,五十步,四十步,三十五,乌鲁疾步狂奔。

城墙的黑影在视野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地盘,只要再有两三次呼吸,就能如事前计划一般地攻到城下,但这时砰的一声巨响从空中传来。

一团烟花在太谷城上的高空中炸开,艳色的礼花绽放于天际,成为天空中最为耀眼的存在。

城头上丢下了一团团用稻草扎起来的草球,轻飘飘地没有伤到任何人。但来自于草球上的浓烈气味还是让乌鲁鼻子猛地一抽。

“是油!”乌鲁一声惨叫。

话声没落,一团团草球就像是灯火一样齐齐亮起。城下闪耀的火光,将所有来袭的敌人从夜色中割离出来。城头上的箭矢便立刻有了准头。

箭矢如雨,但远比细密的雨丝更加危险,在火光和黑暗交错的地方,越来越多的被压抑的惨叫声出现在城下。

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突出于外墙的台基,也即是所谓的马面,而敌台就建在马面之上。相邻的敌台可以相互支援,直接从侧面射击城墙脚下的敌军。

韩冈在后世自然去过几百年后才修建的长城,同样是敌台,同样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不过长城上的敌台是与城墙一体的砖石建筑,而此时修在马面之上的敌台,却与城门上的谯楼一样,都是木结构的建筑。

而现在,这些敌台正盯着辽军的一举一动,并从箭孔中射出一支支锐利如电的箭矢。

韩冈在进入太谷城后的这段时间,他所着手的工作除了在战略上的布置以外,还包括了太谷县城的防御安排。

最为明显的就是城头上的变化,将之前只剩基座的敌台重新搭建了起来,虽不高,但一座座箭屋也让原本光秃秃的城墙变得爪牙锋利起来。

不过这一些,并不是韩冈的主意,而是先有人提出议案,然后经过商议讨论、补全细节之后,韩冈再加以批准。

如何以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万无一失地守住太谷城,这是韩冈提出了要求。具体的方案是交给幕府成员来完成,为了在他面前表现自己,人人唯恐有所疏失,同时在韩冈有意无意地操纵下,他们也开始不顾人缘关系,去挑对手提案的错处。经过了这么样一番折腾,一系列的守城方案就变得严谨周密且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来自于城上的箭矢越来越密,仿佛一阵阵伴随着狂风的暴雨。任何人都无法在箭矢风暴中逃离或穿过,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市民聚集在城外。

“射得好!”

城上兴奋的叫声引动了城下的欢呼。城上是一批批穿着铠甲、手持重弩,并向着敌军射击的士兵。在城下,则是一队队正当盛年的平民百姓,被聚拢在一起,每隔一段就有这样的一片百姓聚集的场所。而在北门附近,甚至还有一群和尚,闪亮亮的光头反射着场地中的火光。

在瞬息间的欢呼之后,包括和尚在内的平民,他终于了解到了工作的辛苦。

给一具具使用过的神臂弓上好弦,然后集中起来,用吊篮吊上城去,再由专人分发给城上的士兵,并收回已经射击过的重弩,然后用吊篮送下城去。

每一个人需要做的都很简单,专人负责上弦,专人负责射击,专人负责递送运输,再由专人负责统领和监察,事先练习过几日后,眼前的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如同流水一般顺畅。

“照俺说,还不如把那些贼秃也拉到城上去,射杀了辽贼后,顺口一句阿弥陀佛就超度了,多省事?!还省得日后做水陆道场了。”

“契丹人有几个能得人以佛经一段来送行的?能得高僧大德念声佛,九泉之下也能瞑目啊。”

城头上,一群武官笑得肆无忌惮,从他们的笑声中甚至能感觉得出来,在这生死攸关的守城战中,他们都有着充分的信心。

军官们大多数都经历过战争,但他们从没打过这么轻松的会战。连上弦都不必自己动手,只需瞄准敌人,扣动牙发,并不需要消耗什么气力,反倒是身上的甲胄更会累着人一点。

这样的守城战,又有什么艰难的?

任凭辽人狡计千万,在高墙深垒、连绵箭雨面前,还是要靠实力来扛过去,可他们过得来吗?

城头下的阴影里,悄然巡视至此的韩冈一行听到了头上传下来的笑语,虽然负责北壁守备的将校脸色难看,但随行韩冈的幕僚却相视而笑。军心士气如此,守不住城就是笑话了。

“那些和尚虽然都是该戒的不戒,但杀生戒都还是不敢妄破。真上了战阵,也就是平民百姓一般。”韩冈轻声叹,像陕西缘边弓箭手那样能与禁军相提并论的乡兵,在内地是不用指望能见到多少的。河北那边都悬。燕赵之民私下里好勇斗狠是不假,但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黄裳也道:“上阵临敌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可以用他们的力气,别指望他们的胆量。”

韩冈见多了初次上阵的新兵是什么模样。在城头上,只要一支无意中飞上来的流箭,就能让一群新兵趴在地上。这样的新人,就算十个八个,也远远比不上一名有经验的老兵管用。但只要在城下给弓弩上弦,就算是从来没杀过人的一群平民,却也是很简单了。有着城墙的保护,不用担惊受怕,只需专心于神臂弓和上弦器。

北门下的一群和尚,平日一个个有钱有闲,拿香客信徒的香油钱养得白白胖胖,虽比不得东京的和尚敢挟妓招摇过市,但带着假发逛窑子,顺便勾搭良家女子,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卒都实在见得太多。不过现在一个个光着膀子,满头油汗地给神臂弓上弦,倒也不是那么碍眼了。

之前的数日,制置使司发出军令,调集城中壮丁练习如何使用上弦器。虽然曾经递上政事堂上的畜力上弦机只有三架,但有把子力气的精壮汉子,四里八乡的乡民都逃入了城中的太谷县城内,却绝对不会缺少。

“早就说了,这些贼秃就是闲得慌。就该让他们累一点,省得总是动歪心思。”

韩冈的幕僚们大多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对于佛门的看法,对僧人的观点,与他别无二致。不交税,不纳粮,还要从百姓那里收取供奉,除了少部分人以外,整个僧人阶层对国家并无大用。

在战阵上,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适应那样的氛围。拿得稳刀枪已经是凤毛麟角,能学会合理地分配体力,不在一开始就把体力耗尽。

不过当原本由一人来完成的工作被分解开来之后,一切便再也不需要担心。

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四)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七)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九)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下)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七)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一)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八)第二百二十章 变故(十七)第二十七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下)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五)第七十九章 尘嚣(十)第一十八章 庙堂(九)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四)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无疆(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议(十)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四)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九)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上)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四十章 雁度长空迹不彰(上)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八)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一)第九十四章 微雨(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六)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上)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上)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一)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上)第四章 异世缘从天地成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上)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五)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八)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中)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四十章 败敌逐远山林深(中)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三)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一)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八)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二百零五章 变故(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二)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上)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长风(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三)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二)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下)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八)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五)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五)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五)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下)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三)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长风(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阻卜(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四)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六)
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四)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七)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九)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下)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七)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一)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八)第二百二十章 变故(十七)第二十七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下)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五)第七十九章 尘嚣(十)第一十八章 庙堂(九)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四)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无疆(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议(十)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四)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九)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上)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四十章 雁度长空迹不彰(上)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八)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一)第九十四章 微雨(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六)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上)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上)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一)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上)第四章 异世缘从天地成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上)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五)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八)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中)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四十章 败敌逐远山林深(中)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三)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一)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八)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二百零五章 变故(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二)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上)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长风(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三)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二)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下)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八)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五)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五)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五)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下)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三)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长风(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阻卜(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四)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