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_第七十三章(一)

七十三

那个旧历新年,高家湾出奇的热闹。从腊月二十七开始就有人来给焕成和泽元拜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没断过人。

正月初一,晏家祠堂祭祖大典。天蒙蒙亮,焕成就穿戴整齐,头顶是八瓣黑缎瓜皮帽,身穿黑缎面万字纹马褂,玄色缎面长夹袍,脚下是云头千层靴。只因脸上沟壑太多,背驼腰弓,一看就知道是田里出力的老者。泽元本想还一身布长袍,父亲说:“你是重庆的人物,穿那么土气,装啥子嘛!换了穿洋服,有多好就穿多好。”幸好小梅随身替他带来了武昌置的西装。于是泽元穿一身黑丝西服,打上猩红领带,外面披了蓝色麦尔登呢大衣,脚下一双黑色油亮的皮鞋。泽玢牵着长文,泽玥牵着长武,泽珪拎着祭品,全都穿戴一新,跟着焕成到晏家湾后的祠堂。

祠堂门口里外都聚集满前来祭祖的相亲,一见族长来了,才依序进了祠堂,一一排好,站在祖宗牌位前。司仪宣布,:“时辰已到,晏氏祭祖大典开始!”

然后是奏乐,有人读祭文……在族长带领下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最后才依辈分上香祈福。这些过场完毕,在祠堂门外的院坝上摆上四十多桌酒菜,让人们供餐团年饭。

正要开饭时,泽怀领着秀姑、翠云和五姨太、后面还有六个保镖匆匆赶来。他们刚刚从前面的老宅中赶过来的。到酒桌前边走边抱拳大声讲道:“本座得知今年晏家要办祭祖大典,连夜从重庆赶来,姗姗来迟,在此特地向族长三爸、各位长辈叔伯们、同辈的兄长族弟们,鞠躬道歉,道歉!”

鞠完躬之后,泽怀走到第一桌上的焕成,拱手弯腰三鞠躬,问候道:“三爸过年好!”

焕成虽然极端讨厌这位侄子,碍于过年祭祖,又都是同族子弟,只好起身道:“贤侄免礼,过年好!”然后坐下,说道:“贤侄是远道而来的贵人,自然在第一桌就坐。”

“三爸,侄儿专程回乡来祭祖,可否准侄儿入祠堂去拜祭一番吗?”泽怀此时谦和温驯,完全没有在重庆那种不可一世的桀骜不逊。

“贤侄本是晏氏家族一员,何有不可,可以,司仪,你带泽怀进去拜祭。不过,依祖上规矩,只准男丁进祠堂,贵宝眷就只能守在门外。”焕成一如既往,按规矩办事。“是,是,侄儿谨遵族长之命。“泽元叫秀姑、翠云和五姨太带着跟班保镖在门外等着,他单独进了祠堂。

泽元一直没开口,见泽怀进去了,才起身来与秀姑、翠云打招呼:“大嫂、二嫂过年好!”

“啊唷,小弟也在这儿,刚才人多我愣没看见,听说小梅和孩子也都回来了?”秀姑非常高兴,说道。

“是的,小梅不知道二位嫂嫂都回来了,否则我会带她来看你们的,给你们拜年。”

“别介,待一会儿大姐和我会去高家湾去耍的,看看小梅和另外二位弟妹的。我们还没去过高家湾呢。”翠云插言道。

“既然大嫂、二嫂想去高家湾,我就叫人领两位去吧。”泽元答应道。

“好啊,这样最好,省得你们男人在那儿吃吃喝喝,我们干看到。”秀姑欣然同意。

泽元来到泽玢桌旁边问道:“你们当中哪个吃饱了,带大嫂他们去高家湾。”

“伯伯,我们吃饱了,带她们回去。”长文长武放下碗筷,跑到父亲面前说道。小孩子只吃饭不喝酒,三五两下就吃饱饭。

“好,跟我来见大伯娘。“泽元把俩兄弟领导秀姑翠云面前,交待完后,才归位吃酒去了。

泽怀祭拜完后,出了祠堂,听见秀姑、翠云要去高家湾,只好应允了。又见五姨太被晒在一边,只好命两个保镖把她送回老宅休息。然后才归座吃酒。

这第一桌上有族长,还有一位年逾百岁的老者,司仪和三位仅剩的“焕”字辈上二代的长者。泽怀、泽元因为是贵客,破例安排在同桌上。两人正好坐在对面,泽怀眨眨眼睛,讥笑道:“小弟,你是堂堂北京大学出来的,喝洋墨水、啃洋书本。画洋字码,穿洋西服。总该忘了祖宗吧,咋个也跑回来给老祖先叩头礼拜,搞这些封建落后、保守且迷信的活动嘛。”

泽元知道他这是故意挑衅,所以毫不客气回击道:“大哥,你必须弄清楚,祭祖既不封建,也不迷信。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祖宗先人为了造福子孙后代,茹毛饮血,伐木取石,盖房修路,开荒造田,给后人留了大量的财富,恩泽后代子孙,功德无量。咱们这些后代,决不能数典忘祖,每逢年节必须以祭祀的形式怀念先人,这既不落后也不迷信,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人必须做的事情。至于读洋书穿洋服,并不能改变任何一个中国人的本质。中山先生是世界一代伟人,不也读过洋书,穿洋服,甚至当过洋大夫,为了打倒满清,奋斗多年,为了振兴中华,而鞠躬尽瘁。他也祭祀自己祖宗呀。蒋委员长也去东洋读过书,还信了洋教,他不也经常回浙江奉化溪口蒋家祠堂去祭拜老祖宗吗?难道你可以说中山先生、蒋委员长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

“这,这个……”泽怀支吾不能回答,可是他并不甘心,也不觉理屈词穷,又把话题岔开了,说道:“小弟,我只是随便聊聊,别当真,只是玩笑而已。“

为掩饰自己的尴尬,把话题岔开了:“我的意思是小弟读了许多洋书。洋书中有许多东西并不适于中国,倒如马克思主义呀,列宁主义呀,布尔什维克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呀等等,很多洋人搞的这些个洋玩意,很咱们老祖宗格格不入,不适合中国国情,应该统统扔掉,干净彻底的清除掉。”顿了一下,他大声强调,“我当着众乡亲、父老兄弟的面宣布:只有中山先生的*、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才是咱们中国的未来,符合国情的。”

最后他站起来,振臂高呼:“*万岁!新生活运动万岁!”底下没一个人响应。

泽元见此情形,心中明白泽怀就是有意挑起一场论战,借此机会在父老乡亲面前长长自己的威风,杀一杀泽元的锐气。只有奋起迎战,彻底推翻他的谬论,才能让真理弄明白。他淡淡一笑,接下话茬:“大哥,你这话有些不妥!人们都知道,无论洋文洋服,这些都是面上东西,实际思想都在脑子里。中山先生是留过洋的,蒋委员长也留过东洋,他们的主张,很多都是从洋文中借过来的。比如*的民主,就是借助洋文Democracy里来的,这也是洋人提出来的嘛。蒋委员讲得新生活运动中,有一条规定在马路上行人、汽车都要靠右行。汽车是不是洋玩意,中国过去有吗?老辈们你们何人在前清朝见过汽车?没有吧。可是现在无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满街都是。大哥,你不也有一辆汽车吗。而且人人都喜欢汽车,这东西省力方便,想走多远走多远。这么说来,洋人的东西不见得就不合国情。就看你咋个用。十多年前中山先生提倡“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今天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了枪口对外,抗击日本侵略,不是很对的吗?至于啥子主义适合中国国情,得老百姓说了才算数。你我争来争去,没用。”

泽怀是恼怒万分,可是在晏氏族人面前无论如何不可能用权势来压服泽元。然而讲理是讲不赢的。看来只能不讲理,耍赖、乱扣一些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罪名,让人说不清楚。辨不明白。他冷笑两声,不无挖苦的说道:“小弟,你是市党部委员,咋个替共产党讲话呀?你是晓得的,共产党专讲什么阶级和阶级斗争,把有田有地人家的土地全都分给穷光蛋,分田分地,叫啥子共产。三爸,你们家有田有地,也要分给穷人的。共产党还说女人要解放,和男人自由恋爱,反对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反对包办婚姻,这叫共妻。鼓动城里工人,乡下穷人起来杀有钱人,那叫革命。这些事情都是过去乱臣贼子干的事吗?所以国民党说共产党是地地道道的乱党、祸国殃民的奸党。是乱党奸党就必须铲除消灭!”

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三部_第四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八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一)第三部_第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章上(三)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十章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三)第一部_第八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七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七章上(二)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七章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一章(一)第二部_第四章下(四)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九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上(三)第三部_第三十四章第二部_第四十九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七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三)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一章(一)第一部_第八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章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二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二)第二部_第二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四章上(一)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二部_第四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三章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八章(三)第二部_第十章上(一)第三部_第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十二章(三)第三部_第十一章(三)第一部_第六十四章第二部_第四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下(二)第二部_第三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七章第一部_第五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四章(二)第三部_第三章上(二)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三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一)
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三部_第四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八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一)第三部_第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章上(三)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十章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三)第一部_第八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七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七章上(二)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七章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一章(一)第二部_第四章下(四)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九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上(三)第三部_第三十四章第二部_第四十九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七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三)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一章(一)第一部_第八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章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二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二)第二部_第二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四章上(一)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二部_第四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三章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八章(三)第二部_第十章上(一)第三部_第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十二章(三)第三部_第十一章(三)第一部_第六十四章第二部_第四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下(二)第二部_第三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七章第一部_第五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四章(二)第三部_第三章上(二)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三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