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下(二)

黄承孝听了,问道:“小梁先生,有何万全之策?”

梁志仁答道:“出国,去美国!”

黄承孝笑了:“出国?人出去了,心呢,心还出得去?根呢,根永远在中国呀。”

“老弟言之有理!”梁国平点头说道。

“爸,黄先生,事情到了今天这一步,还谈什么心呀根呀,只要人出去就行啦!”

“小梁先生,此言差矣!”泽元插言道,“你我都是炎黄子孙。一百多年来你我的祖国备受外国*欺凌压迫侵略瓜分。今天咱们第一次真正战胜了外国*的侵略。这正是祖国变得强盛起来的大好时机。我们这一代人不去努力,难道还能叫我们的儿孙后代去努力不成!现在有人要打内战,咱们就起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只有真正和平了,才能建设好祖国,让祖国才能强大起来!”

“对,团结起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黄承孝紧握拳头说道。

梁国平见儿子看看泽元,又看看黄承孝,放佛还在犹豫,于是说道:“仁儿,两位先生讲得对!你要出国,那咱家的工厂、钱庄、房屋和田地,能带出去吗?咱们只能反内战,要和平呀……”

正说着梁国平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梁志仁赶忙给他捶背抚胸,埋怨道:“爸,大夫让你少讲话,少讲话。”

“少,少讲……你听吗?”梁国平咳是越发厉害。

“爸,我听,我听就是了。”梁志仁连忙应承道。

梁国平喘息平顺后,咳嗽也停止了。他安稳多了。梁志仁对泽元和黄承孝说:“告诉二位我从心里就反对内战、需要和平。可是我对国民党实在太失望了。我在国外就听说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之后国民党就屠杀共产党人,老蒋就实行一人独裁,打了近二十年内战。把日本人打进中国。八年全中国上下一心抗战,他照样要消灭共产党,中国人打中国人,对这种统治者能有什么希望。对共产党我也有疑虑呀。……”

泽元深感奇怪:“你见过共产党?了解共产党?”

“没有,没有,我没见过共产党,但是我从美国的书刊杂志中略知一点中国的共产党。三十年代苏联的斯大林在苏联大搞肃反,把许多人关进监狱、集中营杀掉了。至于*有一个头头叫王明,也曾经在中共内部搞肃反,杀了他们许多自己党的党员。你想想,这样滥杀无辜的政党,我如何能相信?所以我相信美国的政治才是最理想的。民主、共和两党*,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杜绝了独裁统治。我的意思是国民党、共产党两边都不沾边,走中间道路,成为第三势力,通过选举,谁得到老百姓拥护,咱们就支持谁。咱们要在政协讲台上大大发挥主要作用!”

泽元觉得这些话反映了当时一部分人的观点,如果不及时纠正,会贻害无穷的。于是他心平静气,耐心地讲道:“小梁先生,你所讲的三十年代苏联共产党和*队伍中由于‘左’的路线而执行了肃反扩大化的事情,苏联共产党和*都做了纠正,经过清算,基本得到了纠正。至于你说美国民主制度好,那是适用于美国国情。对于中国,那是不适用的。现在抗战胜利了,并非一切太平。现在是:一,打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另一条是‘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共产党主张是‘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只有实现这一主张,中国才能走上第二条道路……”

泽元足足讲了半个多小时,几乎把*的《论联合政府》中的要点讲完了。

梁志仁几乎听呆了,这一切对于他来说是闻所未闻,太新鲜了,就像一间封闭的黑暗屋子里突然开了一扇窗户,新鲜空气和光明一下涌进来,让人看到了光明、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他竖起拇指:“晏先生,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太了不起了!你可是共产党?”

“是不是共产党,没关系。关键是刚才我讲的东西全都是来自共产党主席*写的一篇文章,叫《论联合政府》里的主张。这本书重庆一些书店里有卖的,你不妨买一本好好读读。”泽远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且让他自己去阅读思考这些问题。

黄承孝并不惊奇泽元的讲话,在他看来像泽元这种人物只有共产党里才有,国民党内根本容不下的。他说:“小梁先生,如果你真有兴趣,我就随身带了一本《论联合政府》,送给你好了。”

“谢谢黄先生,谢谢。这太好了,你们二位的话让我顿开茅塞,让我明白了这几十年来我都想不通的许多事情,真是太好了。”梁志仁感慨万端,非常真诚的说道。

泽元知道时机成熟了,说道:“小梁先生,黄厂长,咱们可以出头联络一下重庆各界人士组织一个反内战联合会,动员全市人民起来,共同反内战促和平,通过罢工、*、罢课来制止国民党发动内战,争取和平,反对美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制止美国武装*打内战!”

“这个主意好,这个主意好!就是要行动起来要和平、反内战。”黄承孝立即表示赞成,“我立即去联络重庆工商界人士,尤其是那些迁川工厂的老板,他们早盼望把工厂迁回上海、武汉……”

梁志仁则有些为难:“我才回过不久,认识的人不多……”

“嗨,仁儿,不是有老爸我吗,就照我告诉你的去做就行了……”梁国平说道。老爷子对泽元是十万分信任的,知道泽元要办的事绝对是好事,“仁儿,晏先生所说的,绝对不会错,你照办就行了。”

“是,爸,我一定照办!”梁志仁答道。

泽元说:“我和内人就去联络知识界、教育界和各个出版社、报社的人士。这么一来咱们代表的层面广泛,说话就有力量。”

泽怀远远看见泽元和梁家父子、黄承孝谈得很热络,疑心有什么秘密,便一步步踱过去,问道:“诸位都是大知识分子,究竟有些什么高谈阔论呢?”

泽元见他过来,立刻说道:“大哥,我们在讨论如何用法币换美金划算。小梁先生刚从美国回来,带了一批美金,打算兑换成法币……”

一听“美金”二字,泽怀眼睛立即放光,忙问道:“好啊,我手里正有一批法币,想兑换成美金……”

梁志仁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正纳闷为什么泽元突然把话题扯到了“美金兑换法币”上来。

泽元立即插话:“小梁先生要求一美元换四十元法币!”

“太贵,太贵了。”泽怀立即叫起来,“现在中国银行汇总比率是1:20,小梁先生,咱们便宜一点,一比三十,如何?”

梁志仁看看泽元,泽元使了个眼色,让他绝对不答应。梁志仁会意,说:“绝对不行。晏书记长,法币行情并不看好,一比四十我都嫌低,依我的意思,至少使一比五十或者一比六十才行。”

泽怀一听就知道梁志仁是经济上老手,捡不到啥子便宜,颇为失望,拱手道:“小梁先生买卖买卖是我买你卖,虽然生意不成,仁义还在,好,后会有期,后会有期!”

说完他冲梁志仁拱拱手,走了。

梁先生小声抱怨道:“晏先生,刚才弄得我差一点下不来台哟。”

“实在对不起了。”泽元连忙道歉。

兆琪推了丈夫一下,笑道:“都是你惹的祸。”

黄承孝起身,走到梁志仁身后,附在耳边说:“那家伙是中统大头目,小心为妙。晏先生在同他捉迷藏。”

“捉迷藏?为啥捉迷藏?”梁志仁不解地问道。

“因为他是狗,狗疯了就要咬人,人就得躲。不然被咬一口,得狂犬症,就得死人。”黄承孝对于泽怀的奸诈是深有体会。

梁志仁听罢,哈哈大笑:“说得好,哈哈,哈哈,难怪一回国我就听说国内的狗多,千万小心,原来是这样!”

经过谨慎而严肃的组织动员,到了一九四五年十一月重庆市五百多各界代表汇聚一堂,一致表决同意成立了“重庆市各界人民反战联合会”。会议发表声明,号召国统区的人民起来罢工、罢课、*,拒绝纳税交税等实际行动来制止内战,并且坚决反对美国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在重庆、在全国都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一时间“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呼声响遍大江南北。

第一部_第八十七章第三部_第九章(三)第一部_第五十一章(二)第二部_第四章下(四)第一部_第九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一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六章第一部_第六十二章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章(三)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三章下(二)第三部_第二十四章第一部_第九十章第一部_第六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八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五(一)第三部_第三章上(一)第一部_第九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五章第一部_第三十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七章上(二)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七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五十一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章第二部_第三章(一)第二部_第二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四章下(三)第二部_第九章上(一)第一部_第五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三部_第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四章下(二)第一部_第七十五章第一部_第二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十一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七章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上(二)第三部_第八章(二)第一部_第八章(一)第三部_第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章(三)第二部_第三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八章第二部_第一章(三)第一部_第三十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二)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一)第三部_第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二部_第十二章上(一)第一部_第三十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五章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三部_第二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下(一)第一部_第三十四章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章(一)第一部_第十八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三)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三)
第一部_第八十七章第三部_第九章(三)第一部_第五十一章(二)第二部_第四章下(四)第一部_第九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一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六章第一部_第六十二章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章(三)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三章下(二)第三部_第二十四章第一部_第九十章第一部_第六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八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五(一)第三部_第三章上(一)第一部_第九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五章第一部_第三十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七章上(二)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七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五十一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章第二部_第三章(一)第二部_第二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四章下(三)第二部_第九章上(一)第一部_第五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三部_第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四章下(二)第一部_第七十五章第一部_第二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十一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七章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上(二)第三部_第八章(二)第一部_第八章(一)第三部_第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章(三)第二部_第三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八章第二部_第一章(三)第一部_第三十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二)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一)第三部_第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二部_第十二章上(一)第一部_第三十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五章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三部_第二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下(一)第一部_第三十四章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章(一)第一部_第十八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三)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