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_第四章(一)

一轮园园如银盘的月亮挂在中天,柔和的月光洒满大地,万物沉浸在幽静安谧之中。秋天的骄阳留下的余热早被凉爽的晚风吹尽,丝丝凉意沁人心肺。堂屋里油灯的灯火在风中摇曳,焕成索性叫人把八仙桌抬到堂屋门前阶沿,不点油灯了。秀儿拿出四个青花白瓷盘子,逐一摆上月饼,糖果点心,梨枣等应时水果点心。焕成坐在桌子左边,秀儿在右边,膝上抱着刚满二岁的小三。大房前是打谷的院坝,用石灰、黄泥拌熟的糯米粥捶成的三合土铺成的。三合土光滑且不怕水泡,足足有四个篮球场那么大。院坝外是三尺宽的田埂,埂下就是稻田,延绵下去,足有二十担田,这也是焕成最早从老宅出来时分的水田。田东边是个矮矮的土坡,有十八担土。前些年种些玉米甘薯,这些年种下的柑桔树已经长大,已经开始结果了。因为是八月,桔子还是青绿色的。若是过了十月满坡红桔,远远看去是绿叶丛中万点红,那才好看呢。右边山坡是丛丛竹林,竹叶在晚风中飒飒作响。竹林中一条弯弯的小路蜿蜒而下,向下去二三里路就是老宅的晏家湾,老宅是高屋大宅,错落有致,一派大户气势。那片竹林犹如屏障阻断了高家湾和晏家湾的来往,又如一堵护卫墙掩护着平和宁静的高家湾。高家湾大屋后面是一个高高山坡,一片秘密的青杠树林布满山坡。这片林地是焕成买下的,每一株青杠树都有碗口粗,郁郁葱葱,树荫如蔽。晚风里树叶哗哗作响,如同潺潺溪水,又似涛涛的大江。

焕成端着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着,惬意地看着在院坝上戏耍跑跳的儿女们,心中舒坦、愉悦。他想起外面世界打打杀杀、刀光剑影、炮火连天,面前这块小天地又能平静多久?

“唉……”他放下水烟袋,仰望着辉光如水的月光,长长叹了一口气。

“相公,今天中秋佳节,全家团圆,你叹啥子气嘛。”秀儿问道。其实从昨天起她就看出来丈夫始终闷闷不乐。她想问又不敢问,只能闷在心中着急。

焕成看了秀儿一眼,仍旧没言语。秀儿贤惠能干、温柔体贴,真可谓世上少有。他实在不忍让她同自己一样担惊受怕。这几年他去重庆都宿在肖玉儿家中。自己年轻精力强,肖玉儿为他生下一男一女,他不敢告诉秀儿。焕成曾想让肖玉儿回高家湾来,认了秀儿,两个孩子也可认祖归宗。肖玉儿嫌高家湾是偏远山沟不愿回来,这倒让焕成放心。

“没事儿,没事儿。”焕成对秀儿摇摇手,装着没事的样子。

泽元和二弟泽瑞、大妹站在院坝中央,哥哥长哥哥短地问这问那,热闹得不行。

“大哥,你们是新式学堂咋个还是不让女娃儿上学呢?大妹问道。泽元十一岁了,泽瑞九岁,大妹只比泽瑞小九个月,她当然希望自己也象哥哥们一样读书呀,可惜晏家塾馆不收女生。

“这个我也不晓得为啥不收女生,可是先生们总是讲什么博爱平等、什么男女平等,却不让女娃娃读书,真奇怪。”泽元不无遗憾地答道。

“哥,哥,”二弟泽瑞已经在家塾中上了三年学了,早就向往新学堂了,“你们学堂里去教些啥嘛?”

泽元扳着手指头说:“我们有国文、作文、习字,不过多了算术、自然生物和美术,还有音乐,音乐就是唱歌,体育,就跑呀跳呀,……好玩嘞!”

泽瑞越发好奇了:“啥子叫自然、生物?哥,哥,讲给我听听。”

泽元只好一门课程一门课程讲给弟弟妹妹听。弟弟妹妹听得津津有味,虽然他们听不啥懂,却依旧还是听,还是要问点什么。

突然汪氏在阶沿上喊:“娃娃们,快来吃月饼啰!吃月饼啰!”

“噢!噢!吃月饼啰!”几个娃娃欢呼着跑上堂屋的阶沿,拥到桌边拿月饼了。

“莫慌,莫慌。”秀儿给他们一个个分月饼分糖果。孩子们欢呼雀跃,又蹦又跳,高兴得不得了。听着孩子们的欢呼声,焕成心情轻松多了,露出了笑容,拿起一块月饼,用力切成两半块,一半递给妻子秀儿手中,一半送到嘴边轻轻咬下一口,细细品味起来。

“哦,这是什锦味的。”他慢慢嚼着,一样一样品味着,“嗯,桃仁、瓜仁、青丝、红丝、嗯,样样都有……‘恩祥园’的月饼就是好,人家做得货真价实,一点不掺假不弄虚的。”

这些东西都是昨天焕成从重庆带回来的。这一回带去是乡下的谷子玉米,正是秋粮上市季节,他托熟人卖了个好价钱,带回来一大批洋布洋货,因为世道动乱,许多小马帮都停了,他们就趁机狠赚了一笔。除去开销,尽落了百多块大洋。在那时一块墨西哥鹰洋足当一两纹银。这么多跑几趟,今年也赚不少。

泽瑞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边吃边嚷:“真好吃!真好吃!天天有好东西吃,多好呀。”

秀儿忙哄他:“慢慢吃,慢慢吃,好东西多着呢,让你吃个饱。”

其实晏家此时已经富足了,置下那么大家业,除了老宅大娘一房之外,当地再没有超过他家的了。可是焕成和秀儿依旧把每一个铜钱都要算计到。不到年节,饭桌上不见荤腥,整日里尽是一滴菜油炒的青菜。大小都穿家织布的衣裤,大的穿旧了,缝缝补补给小的穿。就连泽元在涪陵读书,每月只有一元大洋的伙食费和四十个铜板的零用钱。学堂里要穿校服,是洋布的,那可是稀罕得不行了。焕成狠下心才给买的。泽元明白父母的勤俭,洋布衣服只是上学才穿,雨天平日只穿粗布衫。今天过中秋节,焕成当然要花点钱为孩子们吃些平日吃不到的东西,让孩子们高兴高兴。

夜渐渐深沉,四处一边寂静,圆月高悬中天,辉如水,渐生凉意,西坡浓浓竹林丛中两个黑影在移动。

焕成打了个冷战,见小三已在秀儿怀中睡着了,吩咐道:“秀儿,你带小三回房睡吧,我在这里多坐一会儿,招呼着几个大的。”

“好嘞!”秀儿抱起孩子回屋睡了。

安顿好小三,秀儿又出来了,正见泽元正挺挺站在父亲面前汇报他在学堂里的事情。

从西山坡竹丛中小路下来的人影,已经来到院坝,矮的喊道:“二妹!妹夫!”

秀儿一惊,打了个激凌:“是大姐!”

焕成也一惊,起身道:“大姐,这么晚了,出了啥子事?”

说话间大妹领着伟业上了石阶。李伟业是李浩的独子,已经十七岁了。

“扑通”一下,伟业跪在焕成面前:“二姨爹,救救我伯伯!”

“伟业,别这样,别这样,快起来,快起来,有话慢慢说。”焕成是知道的,忙用双手扶伟业起来。

大妹抱住秀儿,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叫道:“二妹呀,快救救大姐夫吧,快救救李哥吧!”

焕成见大姐母子这般,心中早已明白了。

七月中元节后汪大爷虽说已经把龙溪东西社龙头老大的位置交给了焕成,自己却座了长寿分会老大的位置,他带着李浩、三妹夫、四妹夫以及分会中一千重要骨干奔赴省城都参加护路运动。原来几年前,四川人因为没有铁路,曾自发请求清朝廷由四川商绅仕民集资修成渝铁路。当时清朝政府应允了川人要求。川人开始集巨资,准备修铁路。今年(宣统三年)七月清朝驻川总督赵尔丰上奏折,说应把铁路修造权收归国有,当然集资款也归朝廷,清朝廷乐得顺水推舟,于是下诏严令各省把民办集资修铁路的一律收归国有。四川全省百姓纷纷鼓噪起来,在成渝两地组织护路同志会反对收归国有的诏令,成都一时集中近十万全省各地的护路同志会的人士,他们围住川督衙门要求赵尔丰收回成命。杀人不眨眼的赵尔丰却调来洋枪队大开杀戒,造成上千民众死伤,还逮捕了几百号人,街上血污遍地、尸陈遍街,人心惶惶。好几天没人敢去收尸,臭气熏天。与此同时重庆也开了杀戒,杀死数十人,还抓了百多名护路同志会的人。

第三部_第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三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九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二部_第五十一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下(三)第一部_第八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十七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二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七章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三)第三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二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八章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四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九章第一部_第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八章(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九章下(二)第一部_第九十七章(一)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三章下(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三)第一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三章第二部_第十二章上(二)第三部_第四章(一)第一部_第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上(一)第二部_第三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六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七章下(一)第三部_第五章(一)第一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上(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一)第三部_第二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一章第二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三)第一部_第七十一章第三部_第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四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四章(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四章下(一)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二部_第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四)第一部_第六十五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八章(一)
第三部_第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三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九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二部_第五十一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下(三)第一部_第八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十七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二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七章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三)第三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二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八章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上(一)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四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九章第一部_第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八章(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九章下(二)第一部_第九十七章(一)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三章下(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三)第一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三章第二部_第十二章上(二)第三部_第四章(一)第一部_第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上(一)第二部_第三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六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七章下(一)第三部_第五章(一)第一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上(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一)第三部_第二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一章第二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三)第一部_第七十一章第三部_第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四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四章(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四章下(一)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二部_第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四)第一部_第六十五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八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