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_第四章下(一)

每天下午学员纷纷自发组织起来,讨论消化。因为大多数学员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居住在农村,所以他们格外关心这部法律如何实施。尤其关心如何划分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居住人员的阶级成分问题。什么样的人应该评为地主、富农?什么样的是中农、贫农和雇农?大家十分关心。当初并没有把中农细分成上中农。下中农,只把那些家中自有土地、自食其力的、生活水平处于中等的都划成中农。到后来才发现中农还可以分,因为有些中农,土地较多,还雇有些短工帮忙,生活水平较高的,被评上中农。而那些土地较少,还得佃些土地耕种才能维持生活的被定为下中农。贫农则比较容易认定了。那么地主呢,大家认为比中农好认定,凡是拥有较多土地,雇有长工耕种而自己不劳动;或者佃给他人耕种,自己只收租不劳而获的都是地主。这里有一些是雇用短工或少数长工,自己参加劳动的则认为是富农。这一些从定义上大家都记住了,但是为了增加分辨能力,解决疑问,各连队则组织学员谈自己家庭情况,利用讨论来加深认识。

三连共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十六、七个人。第五组共十六个人,组长叫牛刚,组员有杨寿凡、李瑛、汪茹芬、陈慧英、温德珍、李大牛和张成义等人。牛刚在部队是班长,山东人,说话直爽实在,他说:“好啦,土改的大法咱们都学了,现在每位同志都结合自家情况,给自家定定成分,这也是咱们土改的第一课。好啦,谁先发言。”

李大牛举手第一发言:“不好意思,俺就先讲吧。在俺老家东北黑龙江,俺们屯里俺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俺爹从小就给地主老财当长工,俺和俺娘,弟妹都寄住在屯里破土地庙里,冬天只能拾柴禾秸烧火烤烤,夏天没蚊帐任蚊子叮咬,浑身大疮小疮。一家人穿得破破烂烂,吃了上顿没下顿。只是参军我才穿过一双鞋。一直到民主联军到了俺屯,俺家才分了房子分了地。为了保卫胜利果实,那年我十七岁,老爹老妈送俺参了军。根据土地大法,俺家是完全的雇农!俺讲完了!”

大家一致鼓掌表示他讲得好。

张成义说道:“俺家在山东莱阳,是山区。俺家人多地少,只有二亩山地,每年都得给老财家佃五、六亩地耕种,俺爹劳累了一辈子,连解放都没看到就去世,俺大哥二哥直到三十多了,还打光棍呢。幸亏来了共产党,解放了,俺家分了五间大瓦房,大哥二哥都娶了媳妇。我是家中老五,十八岁那年俺参了军,临走前俺娘给我订了亲,是俺村的丫头叫秀花,人长得可水灵呢。就等全国解放,就回家成亲。俺们村土改时评的是贫农。”

“哇,小张,你小子好福气呀,回家就当新郎官啦,俺们好羡慕你呀。”牛刚第一个叫好。

全组人都笑开了,鼓掌表示祝贺。 wWW¤tt kan¤CΟ

张成义涨红了脸,喃喃说道:“俺讲的都实话,俺不会撒谎。”

牛刚拍拍他肩头,说:“俺也是山东人,沂南山的,俺家有两间破草房,三亩山地。俺家兄弟姐妹四个,这点地打的粮食不够吃的。俺爹只好给老财打短工当长工,挣点粮食养活俺兄弟姐妹,大姐刚满十岁就卖给人家当童养媳了,大哥十三岁就给老财放牛放猪当长工了。俺二姐十四岁就出嫁了,二姐夫家也不富裕,家中有十多亩地,打的粮刚刚够吃,家中有几间瓦房住。二哥十五岁被国民党兵抓了壮丁,当了国民党兵,在淮海前线解放参加了解放军,随大军进了四川,在宜宾一带驻军。我是老小,读过三年私塾,参军后当了连里文书,后来又当班长。俺家土改时评了个贫农,分了八亩地一头牛和五间房。”

接着华光学校出来的学员也都踊跃发言,他们都贫苦人家出身,讲得都很实在清楚。最后只剩下杨寿凡他们五个了,似乎还有些犹豫,迟迟没发言。

观望了一会儿,汪茹芬鼓足了勇气说道:“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家庭不像前面同志们讲的那样。我老家在成都北边一个叫江佑的小县城里,我家从祖上就开了一家药房,父亲还开了个诊所。药房雇了掌柜和伙计,诊所里有大夫和学徒。我父亲每天给病人治病、母亲每天莳弄诊所后面三、五亩药圃,没雇帮工。这应该算是自由职业者吧,……”

“不对,别忘了你家有药房药圃,有钱人家还雇了掌柜伙计,起码算是工商业主。”牛刚反驳道。

汪茹芬无言以对。此时长文用轮椅推着兆琪来了,全组的人起身鼓掌表示欢迎。

兆琪满面笑容,摇摇手,说:“大家请坐,不必这么客气,还是自由讨论吧,我只是旁听而已。”

牛刚则站出来在她面前立正行军礼,报告道:“校长同志,三连五小组全体同志正在讨论土地改革法,结合自家情况谈学习结果。”

“谈得怎么样?”兆琪很有兴趣问道。

“大家发言积极,非常认真。”

“是不是还有同志没讲呀?”兆琪看出杨寿凡等人面情有些犹豫迟疑,知道他们不好意思讲。

“是的,我们几个都不好意思讲,前面发言的同志都是贫苦人家、劳动人民家庭,我们都不是,实在是……”杨寿凡说道。

“哈哈,哈哈。”兆琪爽朗笑起来了,说道:“老杨同志,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家庭出身无法选择,个人人生道路却是可以选择的。就拿我罗兆琪来说吧。我们罗家在广汉是全城首富,爷爷在清朝是一品大员,辛亥革命是四川省省长,被革命党杀了。罗家在我父亲手中还有良田千亩,大庄园五、六处,另外开的油坊、酒厂、粉房等作坊几十家,家中奴仆上百人。只是到了一九三○年我刚从川大毕业,父母经商遇大火烧掉了家中巨额财产,为还银行贷款,罗家破产了。父亲因急火攻心而去世,母亲只能卖掉土地等家产、迁往成都当个小市民。我这位千金大小姐只好只身出来教书,幸而遇到了我现在的丈夫泽元,那时他已是地下党。在他的教育下我终于从一个地主小姐成了共产党员。我个人的人生轨迹说明了,家庭出身你无法改变,可是人生你可以自由选择。杨同志,你们夫妻都是大学毕业的旧时知识分子,家中肯定有点儿财富才能供你们读书上大学。可是你们在解放前都参加了反内战反饥饿斗争,这说明你们是痛恨反动派,向往和平民主和光明的。现在你们考入革大,这一切表明你们自愿走上革命道路的。对于有革命愿望的同志,我们是举双手欢迎的,希望大家打消顾虑,轻装前进,真正改造旧的思想、旧的世界观。”

杨寿凡听了,不住点头,身为革大一分校的最高首长不惜自亮家底自揭短处,他还有什么顾虑,举手道:“组长,我要求发言。”

牛刚点头说:“好的,大家欢迎杨同志发言。”

杨寿凡先干咳两声,清清嗓子,然后郑重地讲道:“我家住在江苏苏州城,家里在乡下有三百亩良田,全部佃给农户耕种。我家主要财产是在城里的机制缎绸厂、缫丝厂,雇有两、三百工人干活。是工商资本家兼地主,我要坚决同家庭划清界线,投身到革命大熔炉中。”

“欢迎!热烈欢迎杨同志与家庭划清界线,投身革命!”牛刚带头鼓掌表示欢迎。

全组的人都热烈鼓掌表示欢迎。兆琪和长文都礼貌地鼓掌。兆琪说:“杨寿凡同志,这仅仅是开始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自己还要努力呀。”

“是的,罗校长,我一定努力改造思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杨寿凡郑重地说道。

第三部_第五章(三)第一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三)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十四章下(二)第一部_第六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七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八章第二部_第十章上(一)第一部_第六十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八章(一)第三部_第十二章(三)第一部_第六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九章(一)第三部_第十二章(三)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七章第三部_第八章(一)第三部_第一章(二)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二)第三部_第七章(一)第一部_第二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章(三)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十二章下(一)第一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三十七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一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一)第一部_第四十章(一)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三)第一部_第五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五章(一)第三部_第五章(一)第三部_第十二章(三)第二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上(一)第二部_第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章(一)第二部_第九章上(一)第二部_第九章下(二)第一部_第五十章(一)第二部_第九章下(二)第一部_第九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一部_第十七章(三)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四章下(三)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下(二)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二)第三部_第五章(二)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二)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二部_第二章(一)第一部_第六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一章(二)第二部_第八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一)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五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八章(三)第一部_第三十七章(一)
第三部_第五章(三)第一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三)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十四章下(二)第一部_第六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七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八章第二部_第十章上(一)第一部_第六十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八章(一)第三部_第十二章(三)第一部_第六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九章(一)第三部_第十二章(三)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七章第三部_第八章(一)第三部_第一章(二)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二)第三部_第七章(一)第一部_第二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章(三)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章(一)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十二章下(一)第一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三十七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一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一)第一部_第四十章(一)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三)第一部_第五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五章(一)第三部_第五章(一)第三部_第十二章(三)第二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上(一)第二部_第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章(一)第二部_第九章上(一)第二部_第九章下(二)第一部_第五十章(一)第二部_第九章下(二)第一部_第九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一部_第十七章(三)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四章下(三)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下(二)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二)第三部_第五章(二)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二)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二部_第二章(一)第一部_第六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一章(二)第二部_第八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一)第一部_第九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五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八章(三)第一部_第三十七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