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铁路时代(一)

匆匆定型生产、问题颇多的野蛮人-5型蒸汽机的锅炉随着炉膛里的火越烧越旺,终于开始吭哧吭哧地加压起来了。两侧的气缸活塞在蒸汽的推动下开始缓缓做功,连杆连着的车轮在活塞的作用下缓缓转动。当连杆转到最大长度时,火车车体依靠惯性往前继续前行,使得连杆再度回到出发位置。就这样,伴随着气缸活塞的推拉以及火车车体的惯性,火车头以及后面挂靠的车厢就能连续不断地往前行进了。

这个火车头采用的蒸汽机马力约为75匹,每小时消耗塔城标准煤110千克,效率比起以前又有所提升。蒸汽机车(即火车头)后悬挂的第一节车厢是煤水车,上面装了几吨煤炭以及少量淡水,可供车头连续不断运行两天时间左右。其实在内陆腹地行驶,完全不必携带如此之多的煤炭以及淡水的,因为沿线都有铁路站(以后改称火车站)补给煤水,方便得很。

煤水车后面还挂着7节车厢,除第一节是敞篷客运车厢外,后面6节全部装满了北方运来的煤炭,一共60吨。客运车厢内此时坐着许多新来的移民,他们将很荣幸地作为东岸历史上第一批乘坐火车旅行的旅客,前往罗洽港进行定居。整列火车自重加上所装载的货物,全重大概有80多吨,此时火车头剧烈吞吐着黑烟,开始缓缓加速,将这些沉重的货物顺着1500毫米宽的标准重型铁轨运往南方。

列车在南方车辆厂的厂区内经过一段距离的加速,然后当它驶过观礼人群时,时速已经攀升到了大约12公里左右,且还在继续上升之中。这令站在野外观礼的来自执委会、政务院、交通部、工商部的一众官员们纷纷起立鼓掌,不容易啊,穿越这么多年了,好歹是把火车这个大杀器给整出来了。虽然不知道可靠性如何,但这总是一个不错的起点,随着国内各项产业的发展,火车的质量与可靠性也会越来越高,并最终成为东岸人开拓内陆地区的利器。

“以后铁路修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国土。”代表执委会前来观礼的人事处处长戚汪平难得激动了一把,40多岁的人了,此时几乎把手掌都拍红了。

“不光开拓内陆,就算在现有的国土上,火车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作为全国铁路督办的彭志成自然是要出席这种场合的,只见他看着渐渐远去的火车背影,用略显激动的声音说道:“由于运河运输船数量的严重不足,在下伊河堡、峡谷堡、宁津堡这三个深处内陆的城镇中,各种物资尤其是生活物资的供应严重不足。即便有一些商人从东部地区将物资贩运过来,那价格也高得惊人。我在那里调研的时候,就发现下伊河堡的一些居民舍不得买那些价格高昂的平安煤做燃料,转而用牛粪烧火,让人看着都心酸哪!”

正在旁边咧着嘴笑得合不拢嘴的祁永杰闻言先是一怔,然后心里嘀咕这老彭是不是想修一条往内陆地区延伸的东西向的铁路吧?这条铁路难道是作为伊河水运力量不足的补充?不过祁永杰也只是稍稍一思索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开什么玩笑,现在正是全力保障西北铁路完工的时候,别的什么铁路计划,暂时都得通通放到一边去,等到啥时候西北铁路直通到科拉莱斯矿区才可能再谈别的。

“火车确实要大力发展。”站在一旁的前交通部部长、现任全国河道疏浚委员会委员长萧百浪也附和起了彭志成的话,只见他说道:“很多人张口就是水运成本只有铁路的四分之一到一半,说得好像我们得在全国各地四处开挖运河一样。先不说这开挖运河所需的大量劳动力哪里来,就说这水运成本真的比火车低吗?这也分河段的好不好,比如伊河上游段、米林湖南端,要么航道淤塞严重,需要定期清淤挖泥;要么水量不够丰沛需要大量调水的水闸、提水站什么的,这维护起来成本可也不低啊。比起铁路平均每公里5-6个维护人员比起来,我看维护成本是不相上下的,铁路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嘛。”

其实从后世英国的经验看来,自从火车开通以后,原本广泛存在于英国的两种运输组织:全国关道(即驿道,陆路运输)公司和承包运河的各大公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关道公司首先竞争不下去,当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的铁路通车后,艾克勒斯关卡在1830年曾以1700镑的价格将一年的通行税包出,但第二年直接降到800镑都无人问津;在这条路上,原本以1300镑包出的另一个税卡竟然连500镑都卖不出去,可见其惨状。

而运河公司也被冲击得很不像样。为了和铁路公司竞争,承包各条运河的股东们不得不大幅削减运费,一些维护成本高昂的运河公司首先破产,然后被发展迅速的铁路公司所收购,成为铁路的附属品。就算是生意较好的运河公司,每年派发的股息也从1815年的30%以上普遍降到了1838年的10%以下。而且随着铁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他们的利润率一直在缓慢下降,并最终还是靠着经济繁荣带来的货运量大增才勉强支撑了下去。

连英国那样一个运河、海运四通八达的岛国,火车都能把大部分运河公司竞争得生存不下去,可见其优势有多大。而在东岸这样有着大片内陆腹地的地区,火车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火车,往西部内陆地区的探索和拓殖就遥遥无期;而有了火车后,无论是物资、军队还是人员都可以很方便地从东部沿海调往内陆,内陆地区的矿产、农产品等也能迅速运输到人烟稠密的东部沿海市场。

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大力修建铁路的时候,电报曾经作为铁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附属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几乎铁路线修到哪里,电报线也就架设到哪里,这使得英国社会的交通和通讯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839年大西公司敷设第一条早期电报线)。不过这东西对于现在的东岸来说太过于高大上,一些物理老师出身的技术人员还在研究电报这个玩意儿如何大规模实用化,不过短时间内看起来是没什么眉目了。

随着火车渐渐消失在远东的地平线上,观礼的众人又稍稍步行了一小段距离,走进了旁边的火车站候车室内休息用餐。梅林港火车站的候车室修建完毕还没多久,占地相当广阔,且采光良好、舒适通风。候车室内附设的餐厅能同时容纳数百人就餐,提供的食物也多种多样,看起来极为美味。

“新修建的铁路主要还是以货运为主。”彭志成轻啜着一杯咖啡,然后说道:“载运的货物主要是粮食、煤炭、木材、兽皮、机械设备等一切可以装运的东西,当然也可以在陆地上快速调运军队和武器弹药,这可比坐船快多了,也更加安全。至于说客运,目前我们国家人口还少,南来北往穿梭的旅客也不多,若是每趟列车都单独设一节客运车厢的话,那未免太浪费了一些。还是让他们坐船吧,火车车厢还是用来运宝贵的物资比较好。”

“物资有什么好运的?”萧百浪这时候不同意彭志成的意见了,只听他说道:“南北之间的物资运输靠72吨级小汽船沿海运输就成了,反倒是一些较为重要的信息传递、公文往来,还是需要考虑效率问题的,这个时候坐火车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火车的客运票价也不用定得太高,当然也不能太低,我觉得每公里2厘钱就差不多了。按这个收费标准来定的话,罗梅线全程150公里,票价就是3角钱。当然,这个价格普通老百姓估计坐不起,不过铁路刚开始发展,票价贵一些很正常,等经济发展了、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这个票价看起来也就不那么高了。”

众人又随便扯淡了一番,然后便纷纷散去。大家手头都还有一堆事情要忙呢,没空长时间耗在这里。而在他们走后约5个小时,这个东岸史上第一列火车大鸣着汽笛,缓缓驶进了张灯结彩欢迎着的罗洽火车站。全程平均速度达到了3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据列车司机估测甚至曾经达到过70多公里,此次列车试运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在卸完物资和人员后,列车又缓缓开进了火车站后面的修车厂内,工人们准备对火车头进行一番细致的检查,以评估目前这辆蒸汽火车头各个部分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第二十章 “走私商人”的兴趣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男爵的回信第四十七章 恢复性发展(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黑海乱象(二)第六十九章 海军与海盗(四)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第四十四章 波尔多风云(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九章 边贸市场(二)第八十四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四)第五十九章 南方的英国人(七)第三十九章 河中堡的困境(三)第一百十六章 乌江之畔(五)第九十章 返回(二)第二十九章 大开发:贸易第八章 大建设(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合作(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僵持与突破(一)第一百九十章 丘区(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疯狂的棉花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过海(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桥口屋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市场(三)第一百零五章 打草谷(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钱荒与票据(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巴西局势再平衡第五十章 金融市场(二)第一百十九章 见闻(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岛第三十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第六章 风起云涌(三)第一百十四章 河间奴(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丘区(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业与外交(一)第二十三章 深固根本(九)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垦殖局(一)第七十四章 目标:苏伊士港(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黑海乱象(二)第六十四章 决战:主题(二)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一百九十章 丘区(六)第四百三十章 新政(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奥斯曼之行(三)第六章 风起云涌(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后方(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僵持与突破(三)第七十九章 好望堡的未来第八十章 伟大的航行(五)第十六章 南方共同市场(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印度公司(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商业与外交(四)第九十四章 附属地建设(一)第四十一章 海试第四十章 杭州湾(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印度洋(十五)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第二十七章 圣奥古斯丁(五)第九十三章 南方战区(五)第十九章 春耕第一百四十七章 乱局(九)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乡行动第五十九章 南方的英国人(七)第二百十七章 热带沃土(三)第六章 狼群(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浑水(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烧营房事件(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湖西(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制革第一百四十五章 哈巴罗夫的抉择(二)第一章 非洲航线(一)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铜钱(二)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二)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三章 决战:高潮(三)第七十七章 参谋旅行(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奥斯曼之行(三)第六十五章 颓势与调整(一)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亚(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策应(六)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场面第三十六章 战争机器(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圣菲,指日而克!(二)第二百十三章 福尔摩沙来客(一)第二十四章 圣奥古斯丁(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网(七)第九章 新移民(二)第八十五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四十章 平安堡(二)第三十三章 西进与铁矿(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乱局(一)第九十四章 附属地建设(一)第六十章 东岸主义(四)
第二十章 “走私商人”的兴趣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男爵的回信第四十七章 恢复性发展(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黑海乱象(二)第六十九章 海军与海盗(四)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第四十四章 波尔多风云(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九章 边贸市场(二)第八十四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四)第五十九章 南方的英国人(七)第三十九章 河中堡的困境(三)第一百十六章 乌江之畔(五)第九十章 返回(二)第二十九章 大开发:贸易第八章 大建设(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合作(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僵持与突破(一)第一百九十章 丘区(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疯狂的棉花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过海(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桥口屋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市场(三)第一百零五章 打草谷(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钱荒与票据(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巴西局势再平衡第五十章 金融市场(二)第一百十九章 见闻(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岛第三十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第六章 风起云涌(三)第一百十四章 河间奴(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丘区(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业与外交(一)第二十三章 深固根本(九)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垦殖局(一)第七十四章 目标:苏伊士港(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黑海乱象(二)第六十四章 决战:主题(二)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一百九十章 丘区(六)第四百三十章 新政(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奥斯曼之行(三)第六章 风起云涌(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后方(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僵持与突破(三)第七十九章 好望堡的未来第八十章 伟大的航行(五)第十六章 南方共同市场(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印度公司(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商业与外交(四)第九十四章 附属地建设(一)第四十一章 海试第四十章 杭州湾(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印度洋(十五)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第二十七章 圣奥古斯丁(五)第九十三章 南方战区(五)第十九章 春耕第一百四十七章 乱局(九)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乡行动第五十九章 南方的英国人(七)第二百十七章 热带沃土(三)第六章 狼群(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浑水(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烧营房事件(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湖西(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制革第一百四十五章 哈巴罗夫的抉择(二)第一章 非洲航线(一)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铜钱(二)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二)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三章 决战:高潮(三)第七十七章 参谋旅行(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奥斯曼之行(三)第六十五章 颓势与调整(一)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亚(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策应(六)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场面第三十六章 战争机器(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圣菲,指日而克!(二)第二百十三章 福尔摩沙来客(一)第二十四章 圣奥古斯丁(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网(七)第九章 新移民(二)第八十五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四十章 平安堡(二)第三十三章 西进与铁矿(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乱局(一)第九十四章 附属地建设(一)第六十章 东岸主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