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湖西(二)

这是一个小村,严格来说离西湖堡已经有一定距离了。相对应的,这里的环境也相当原始,到处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而村民们在花费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才在沿湖地带清理出了一片空地。

从西湖堡延伸而来的灌溉水渠直通道村外的水稻田里。水渠全部由砖石水泥砌成,上面还盖上了木板以防蒸发。这些年来,东岸人在农村小水利建设上面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本土二十余个乡镇中,就修建了多达二十一个微型水库、三十七个提水站、长达一百二十多公里的灌溉干渠,以及长度更为恐怖的灌溉支渠。

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投下去,东岸人硬是在一片原本布满森林与芦苇的蛮荒之地上开辟出了万余亩的良田。鸭子湖地区气候温暖,最热月份也很难超过30度,最冷月份也很难低于0度;且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极为丰富,附近又有一些淡水河流湖泊之类的水源,正是绝好的农业基地。当然,先天条件再好也需要后天开发才行。因此,东岸人才在连续几年的时间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鸭子湖西岸地区进行大开荒,以期把这里变成东岸人的大粮仓。

文图拉船长居住的这个村子有一百户人家,房子也都是标准的东岸制式红砖青瓦房屋,即左中右三间外加猪圈、柴房、厨房各一间。村口一名小贩一边拉着装满各色货物的小牛车,一边沿途叫卖着,邵元义看了看,小车上全是一些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农具铁皮炉子之类的农村畅销商品,不时有几个家庭主妇喊住小贩,然后上前挑选货物。

主妇们身后往往还跟着一两个小孩,这些小孩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货车上的干果、肉干、可可粉之类的零食直流口水,一个劲地叫嚷着要买。有的家庭主妇实在烦不过,便照着自家小屁孩的光屁股狠狠揍了两下,那小孩眨了眨眼睛,然后死命地哭了起来。在哭了半天发现没人搭理他之后,这小孩慢慢停止了哭泣,然后他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走了。

那边是一群稍大些的孩子在玩打仗游戏。他们身上穿着大人改小的旧军装,有的头上戴着大盖帽,有的就只戴着毡帽,两名红头发的小孩不情不愿地被逼着扮演了荷兰人。邵元义仔细看去,这两名小孩应当是明人与泰西人混血,眉目依稀似明人,但头发却是红色,因此便悲催地扮演了荷兰红毛。

小孩们玩的都是老戏码了,东岸人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两名扮演荷兰人的小孩似乎也底气不足,很快便败下阵来。刚刚停止哭泣的小屁孩看得有趣,想加入他们一起玩游戏,不过那群大孩子显然看不上他,毫不留情面地拒绝了,让这个小屁孩又再度死命哭了起来。这时旁边传来了一名主妇的咒骂声,她似乎认为那群大孩子欺负了她的小孩,那群大孩子闻言顿时一哄而散,跑了个没影了。

真是幸福的童年呢!邵元义有些感伤,大明的孩子在饥饿与死亡之间徘徊,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孩子们,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注定不会活到长大的那一天了。不是死于战场沟壑之间,就是死于饥饿疾病,又或者还有更惨的被人捉去当了食物,总之大明那个世道是烂透了啊。他跟着师傅行医也有六七年了,自然看过不少这些人间惨剧,本以为自己早就麻木不堪了,此时骤然看到东岸乡间这些自在生长着的小孩们的快乐童年生活,他心中猛地一酸,差点流下眼泪来。

文图拉船长自顾自地在前面走着,一边走还一边说道:“这个小贩和你一样是来自东方的明人,七年前和他的父母亲一起移民过来的,似乎来之前就是个小商贩。他的父亲当年每天起早贪黑去镇海港抢购一些从南方运来的新鲜鱼虾、水果什么的,然后再不辞辛劳拉到河口堡、西湖堡去售卖,因此赚了很多钱。如今他父亲已经退休了,在三炮台乡下养一些山羊、种植一些葡萄;他的兄弟娶了路易斯海军上士的妹妹,去年在镇海港内开了家蔬菜商店,专门为海军供应新鲜蔬菜,生意相当不错。这个小伙子现在居住在西湖堡,并且得到了商贩许可证,如今在城内以及乡村间贩卖小商品,收入也相当不错。”

“赚一些辛苦钱罢了。”邵元义感叹着说道。

文图拉船长耸了耸肩,不置可否。他们很快来到了村西头的一间大院内,大院门口站着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身上穿着黑色警察制服,看样子似乎是驻村的巡警。

“彼得罗夫,这是新来的医生,南方派来的,好好安排他,咱们这几个村有人生病了可都指望着他呢。”文图拉远远喊道,“好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我得回去休息了,再见,邵医生。”

“再…再见。”邵元义尴尬地和文图拉拥抱了一下,然后嗫嚅着说道。

“我叫彼得罗夫,这里是村公所,总算有一个正牌医生过来常驻这边了。我们不知道向上面打了多少回报告,但上级总是忽视我们的呼声。难道不撤堡设乡一天,我们就是老爷们眼里可有可无的弃民么?”愁眉苦脸的中年男人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通,然后才领着邵元义进了公所内。

公所面积不大,大约六七间屋的样子,后院还修建了一个物资库,储存着粮食、工具以及武器弹药。物资库的大门大多数时间锁着,钥匙分别掌握在民兵主任和村长手里,只有两人同时到场的时候才能把门打开。

公所的厨房内此时正传来一阵阵香味,一名身材高挑的姑娘端着托盘将饭菜端了上来。

“你是有编制的人,每天的午饭可以在村公所内解决,我的女儿娜塔西娅负责每天中午来做午饭。当然了,早饭和晚饭你就得自己解决了。”邵元义在彼得罗夫的邀请下坐在餐桌边,脸有些红地接过那位姑娘递过来的筷子。

午饭看起来还不赖,有羊肉、有鱼、有豆腐,还有蔬菜汤,主食是高粱米饭。看得出来,即便是小麦和水稻的主产区,当地的老百姓也未必吃得到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当然了,也许他们自己留下了一部分用来尝尝鲜,但大部分肯定还是拿到城镇里去出售换钱花了,自己平日里主要还是吃从南非运过来的廉价高粱。这一点,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看起来都一样啊。

还算丰盛的午饭很快吃完了。年轻的姑娘收拾完碗筷,然后用幽怨的眼神看了眼邵元义,似乎是怪他对自己的出言试探沉默以对。

彼得罗夫拿衣袖擦了擦嘴,然后又把挂在墙上的枪套取了下来,仔细检查了一下后,抬头说道:“下午和我去一下西面山脚下的第8生产队,那边有一个民兵在追击瓜拉尼袭击者的战斗中摔断了腿,我们已经给他上了夹板。但既然你来了,就一起过去检查一下吧,也许有些地方我们做得还不够规范。”

邵元义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但又忍不住问道:“这里不是国家腹地么?怎么还会打仗?”

“腹地?”彼得罗夫笑了,“我们国家没有腹地!鸭子湖西岸只有两个据点和二十多个生产队,分布在狭小的平原内,再往西就到那些丘陵地带了。这么小的面积,说实话我一枪就能从东头打到西头,你说能有什么腹地?那些瓜拉尼人都是居住在西面山里的土著,他们一直认为我们侵占了他们的土地,不停地骚扰甚至袭击我们,冀希望以此赶走我们。也许他们说的有那么点道理,他们是比我们先居住在这里,但很多时候,评判事情对错的方式并不是看谁有道理,而是——这个!”说完,彼得罗夫亮了亮手里的1633型燧发手枪。

“只要把他们杀死,那么就不会再有人来指控我们侵占了他们的土地,死了的瓜拉尼人才是好瓜拉尼人。”彼得罗夫补充说道。

听着这么杀气腾腾的话,邵元义无言以对。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尤其是还是以治病救人为本职工作的中国人,彼得罗夫的观念对他的冲击很大。不过他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收拾了一下东西,便和彼得罗夫出门去了。

初秋的阳光洒在身上非常舒服,浑身暖洋洋的。村里连一匹马都没有,因此两人只好步行。还好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一条并不甚宽敞的砂石路,因此在这个多雨的季节内使人总算不用去走那些积满水坑的草地了。一边走彼得罗夫还一边抱怨,说政府只在东方县和平安县这种大城市修建了柏油马路,而对西湖堡恶劣的交通状况漠不关心。

娜塔西娅站在厨房内,透过窗棂看着远去的两个身影,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背上,一时间竟是看得痴了。

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三十四章 战争机器(三)第三百四十章 进攻战与防御战(四)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十二章 大建设(四)第四百零一章 新青岛,新生活(二)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僵持与突破(四)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五十五章 南方的英国人(三)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五十三章 追逐战(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东线无战事(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序曲(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伊河(一)第八章 新移民(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疯狂的棉花第二百六十九章 网(七)第三十八章 棉布市场(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二十一章 训练第七十四章 决战:尾声(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乱局(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准备(二)第六十五章 非洲航线(续五)第二十四章 卡玛部落第一百五十五章 序曲(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掘根基(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网(二)第八十八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三)第四百零一章 新青岛,新生活(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序曲(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五十二章 战备之船舶(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资本(二)第八十五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二百十八章 热带沃土(四)第五十七章 “破浪”号的首航(二)第十九章 南方共同市场(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市场(一)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草谷(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战争催化(一)第六十二章 炮舰外交(二)第二十六章 贸易摩擦(二)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乡行动第二百零八章 血肉磨坊(七)第十四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十九章 春耕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难的行军(十三)第一百十三章 市政建设第二十章 人代会第四百八十二章 西北铁路(二)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四十九章 战备之轨道(二)第十七章 南方共同市场(二)第四百零七章 风吹麦浪(一)第二百零二章 血肉磨坊(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商业与外交(四)第九十七章 附属地建设(四)第四十六章 外交与危机(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起义(二)第六十一章 非洲航线(续一)第三百九十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三)第七十六章 参谋旅行(二)第九十二章 表兄(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铁路时代(一)第二十五章 贸易摩擦(一)第四十六章 巴西局势(二)第八十一章 大河以西(四)第八十二章 大河以西(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创业与发展(二)第三十五章 繁荣的走私贸易第二百二十章 热带沃土(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社会变迁(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浑水(四)第三百十四章 新的拓殖(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东线无战事(二)第四十三章 河中堡的困境(七)第四百四十七章 岱山岛第四十三章 这就开战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澳洲第二百六十九章 网(七)第六章 狼群(一)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亚(九)第九十一章 登莱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艰难的谈判(四)第二百二十章 热带沃土(六)第八十一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一)第一百零八章 殖民统治与朝鲜人第一百四十章 乌江之畔(八)第四百二十章 黑海乱象(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虎兕出于柙
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三十四章 战争机器(三)第三百四十章 进攻战与防御战(四)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十二章 大建设(四)第四百零一章 新青岛,新生活(二)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僵持与突破(四)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五十五章 南方的英国人(三)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五十三章 追逐战(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东线无战事(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序曲(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伊河(一)第八章 新移民(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疯狂的棉花第二百六十九章 网(七)第三十八章 棉布市场(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二十一章 训练第七十四章 决战:尾声(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乱局(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准备(二)第六十五章 非洲航线(续五)第二十四章 卡玛部落第一百五十五章 序曲(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掘根基(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网(二)第八十八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三)第四百零一章 新青岛,新生活(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序曲(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五十二章 战备之船舶(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资本(二)第八十五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二百十八章 热带沃土(四)第五十七章 “破浪”号的首航(二)第十九章 南方共同市场(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市场(一)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草谷(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战争催化(一)第六十二章 炮舰外交(二)第二十六章 贸易摩擦(二)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乡行动第二百零八章 血肉磨坊(七)第十四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十九章 春耕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难的行军(十三)第一百十三章 市政建设第二十章 人代会第四百八十二章 西北铁路(二)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四十九章 战备之轨道(二)第十七章 南方共同市场(二)第四百零七章 风吹麦浪(一)第二百零二章 血肉磨坊(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商业与外交(四)第九十七章 附属地建设(四)第四十六章 外交与危机(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起义(二)第六十一章 非洲航线(续一)第三百九十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三)第七十六章 参谋旅行(二)第九十二章 表兄(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铁路时代(一)第二十五章 贸易摩擦(一)第四十六章 巴西局势(二)第八十一章 大河以西(四)第八十二章 大河以西(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创业与发展(二)第三十五章 繁荣的走私贸易第二百二十章 热带沃土(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社会变迁(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浑水(四)第三百十四章 新的拓殖(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东线无战事(二)第四十三章 河中堡的困境(七)第四百四十七章 岱山岛第四十三章 这就开战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澳洲第二百六十九章 网(七)第六章 狼群(一)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亚(九)第九十一章 登莱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艰难的谈判(四)第二百二十章 热带沃土(六)第八十一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一)第一百零八章 殖民统治与朝鲜人第一百四十章 乌江之畔(八)第四百二十章 黑海乱象(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虎兕出于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