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联姻燕国

公子彘说到这,又接着道:“然道德之人察其事,智能之士观其行,从来不会被其美名所迷惑。”

公子彘越说越流畅道:“其任相也,道德智贤之人不进,才能勇毅之士不荐,这就是其不忠于君王。

其为相也,不曾献一策利其国,亦不曾施一策以利其民,这就是其不忠于国。

其为相也,享受国家丰厚的待遇,但他却拿着国家赐予的俸禄地位官职,专为自己结交贤士,收纳门客,为自己扬名,而丝毫不提国家。这就是损国以利己,损公以费私。

其为相也,见危而俱,弃君逃亡,这就是他胆小无勇没担当。

有此四点,就足以说明孟尝君田文乃是国之贼,即便是将其灭族也不过分,又怎能算得上贤士国士。

而那齐王地,任用孟尝君这样的人为相多年,这就是他识人不明。若是他知道孟尝君的为人,却不能将他罢黜,这就是他无能。

哼,不明无能之君,自然就是昏君。”

公子彘说到这,喘了一口气,又飞快的道:“况且,孟尝君其为君也,盘剥薛地百姓甚重,以至于众多百姓破产逃亡。可即便是如此,他依然还没有满足,以至于自己放贷于百姓,以求重利。

贪鄙如此,是为君何其不仁也。

是以,儿臣以为,日后,即便是孟尝君身死国灭,这也是咎由自取。”

说完,公子彘顿了顿,然后拱手道:“还请父王,太子,还有兄长指正。”

熊槐闻言注视公子彘良久,他从公子彘的话语中感受到了灵秀之气,还有锐气、勇气、意气。

目光犀利,透过层层表象,看清事情的本质。仗义执言,排斥恶行,这些都是优点。

但,这其中也有两个的地方,他说错了。

其一,关于齐王地,他想的太简单了。作为一个君王,真是不是想干啥就干啥的。这是最致命的,也是他最想当然的。

而为所欲为,也是作为君王最大的忌讳。

其二,公子彘不知道的是,礼贤下士并且能同时聚集大贤,能人,策士,勇士,普通人,乃至愚人,这是多么难得的优点。

他年纪小,所以不知道,当年燕王职为了招贤纳士,不仅用了千金买骨,还修建了黄金台,礼贤下士的名声已经名传天下。

可燕王职即便做到了这个程度,然后响应燕王的大贤,依旧寥寥无几。

如此坚持数年,情况才稍稍有些好转,才有屈庸孟卯等智能勇士前往。也就是这几年,才有真正的国士级别的大贤去燕国。

所以说,孟尝君举贤得人这一项优点,就是难得的品质,而且恰恰与极为自负的齐王地形成互补。

公子彘更加不知道的是,为了尽快离间齐王地与孟尝君的关系,不仅楚国付出多大的努力

甚至,据熊槐所知,燕赵两国在其中还出力不少。

即便三国同时出力,这是还是恰巧碰上田甲之乱,再加上田文自己作,才彻底让他们君臣反目。

否则,有孟尝君在齐国帮助齐王地笼络人心,齐国可能会虚弱,但绝不会衰败。

想到这,熊槐又想起自己来,二十年前,他对孟尝君这种人也是深恶痛绝的,但是,随着他的见识日渐成熟乃至老练,他的许多想法也变了。

如果他二十年前就明白臣之有即君之有,臣之得即君之得的道理,那楚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混乱。

嫉恶如仇,这是人的高贵品质,也是官员的高贵品质,但这不是君相,更不是君王应该有的品质。

当年管仲说鲍叔牙不可为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发扬臣子的长处,规避臣子的短处,这才是君王要做的。

不过,虽然公子彘的观点,有极大的缺陷,但熊槐依然十分高兴。

洞察于人,这就是明君所必需品质,毕竟,只有识人才能用人。

而公子彘的缺陷,并不是他本身的缺陷,而是因为年纪太小,这才充满着勇气与锐气。等将来,他看的事情多了,自然就会把身上的刺往自己体内收缩起来。

而嫉恶如仇虽然不是君王该有的,但君王也先必须是人,而后才是君王。

而且,扬善惩恶,这也是君王最应该做的。

善恶不分,这才是君王大忌。

想着,熊槐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于是,熊槐在公子彘紧张的目光中,突然哈哈一笑:“好好好,子彘能对齐王君臣有如此清晰的,可见左徒的教导是用心了的,而子彘也是用心求学了的。”

说着,熊槐见公子彘脸上的紧张尽去,转而露出笑脸,又忽的脸色一正:“不过,子彘你的看法,还有所不足。”

公子彘一听,立即拱手道:“请父王指正。”

熊槐想了想,若是有可能,不能让公子彘学自己,做一个阴险狠辣的暴君。

于是,熊槐舍弃了法与术两种方法,而从大道入手。

“左徒精通道儒法三家学说,不知子彘你可曾听说苟变食人鸡子的故事。”

公子彘一怔,立即想起苟变的事迹。

苟变乃两百年前的卫国大将,曾因为收税的时候白吃了人家两个鸡蛋,就被卫侯以为他人品有问题,是以弃之不用。最后,卫国因为国中无大将可用,而国土接连沦丧,卫侯也因此被人诟病。

想着,公子彘顿时皱眉道:“父王是说,对于人才不能过多苛求,可是···这···”

公子彘对孟尝君这种人,还是难以忍受。

此时,熊槐笑道:“野外有树,其正则为梁,其曲则为轮,其美则为景,其废则为柴。

乡野木匠做工,并不会因为树木有一半腐烂就弃之不用,而是削去腐烂的部位,然后用其完好的部分。各地农夫种田,并不会因为田地中有一半的地不长粮食,而舍弃一整块田地。

所以说,工匠也好,农夫也罢,贵族官员乃至王侯将相,都是如此,做事做人,用其长而舍其短。

唯有如此,才能人尽其用,物尽其用。

人力物力尽其所用,而国家却不强大的,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说着,熊槐见公子彘露出若是所思之色,继续道:“就好比孟尝君这样人,一个合格的君王,绝不会弃之不用。而是会安排他一个合适地方,并用道义来匡正他,用礼法引导他,用言论来勉励他,用律法来防止他。

如此,道义礼法并行,有邪心的人不敢为恶,有小聪明的人不敢取巧。这样,制止邪恶,弘扬正义,人人都展现自己善良的一面,正气就会充斥人间。

只要天地正气压制邪气,那么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童叟无欺,甚至人行千里而不见诈,女行万里而不见欺。

这样,大同世界,便会现于人间。”

说完,熊槐目光扫过三兄弟,问道:“太子,旺财,子彘,你们可明白寡人的意思。”

太子横三人闻言,全都若有所思拱手应道:“谢父王教诲。”

此时,熊槐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公子彘沉吟许久,开口道:“子彘,你今天的文章写得很好,寡人决定赏你点东西。”

说着,熊槐笑道:“嗯~~子彘,你要老婆不要?”

公子彘一怔,立即拜倒:“请父王赐婚!”

“好,好,好!”熊槐大笑三声,然后开口道:“传诏给鄂君,让他备上一份重礼,然后亲自走一趟燕国,代寡人向燕王求婚。

寡人欲与燕王联姻,待公子彘行冠礼,乃迎燕王之女为妇!”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纵联盟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一千零三章 夏泽无水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战 终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谋第一百零三章 越国渡海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四百零五章 调离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陈轸之死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剑指江淮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群臣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三百二十一章 离间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战 终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恶战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剑指子青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纵联盟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一千零三章 夏泽无水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战 终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谋第一百零三章 越国渡海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四百零五章 调离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陈轸之死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剑指江淮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群臣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三百二十一章 离间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战 终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恶战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剑指子青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