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二节 历史方位变化及其影响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作出这样一个论断: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对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表述,揭示了党已经实现了由“革命时期”到“执政时期”、由传统的“革命党”到真正意义的“执政党”的角色转换。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的这种角色变化,才能正确处理执政以后和作为“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一、革命和执政的角色转换

“革命党”和“执政党”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根本组织制度等方面是不变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变的。无论“革命为民”还是“执政为民”,在“为民”这个根本点上是相通的。但是,革命与执政毕竟是有着巨大区别的。列宁曾指出,所谓革命是摧毁性的暴烈行动,领导革命的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斗争性。而执政党的基本实践活动是建设而不是破坏,是和平行动而非暴力对抗,它处理社会矛盾主要是整合和协调的形式,而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形式,是和谐发展的国家建设观,而不是阶级斗争的政治观。因此,党也需要正确区分“革命时期”与“执政时期”的角色差异,这种角色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不同。革命时期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思维常常是“非此即彼”的斗争模式。毛泽东就曾说过“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等名言。这些是典型的革命党思维方式。当一个政党处于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时期,只有分清敌我,坚决斗争,使统治阶级不能照常维持统治秩序,才能夺取政权。执政以后就不同了,为了进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党在执政时期需要稳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所以,执政时期党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整合式”“建设性”“协调式”的包容思维。因此,党在执政后不能再笼统地使用“阶级敌人”这个概念,不再是“亲不亲,阶级分”,而是用法律尺度来衡量人,依法治国,凡是忠于国家、建设社会的,都是执政党的“亲人”;凡是守法的国家公民,都是执政党服务的对象。这样做有利于党团结最广大的群众力量。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执政的直接目的和基本理念。虽然党一贯的目标和价值取向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但是在革命和执政时期的直接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在革命时期,党的直接目的和任务就是革命,是为民夺权,是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破坏性地“砸烂一个旧世界”。在执政时期,党最现实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管好权;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

第二,所处的环境和政治生态不同。在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条件下,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旋律。由此影响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文化、社会等综合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党面临的政治格局、历史任务、利益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便是党的一切理论的立足点和一切活动的大平台,都与革命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党的合法性来源、领导方式、群众基础等等,也随着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特点要求党必须摈弃革命思维,摈弃斗争学说,秉承和谐包容,履行人民利益代表者的职责,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第三,目标任务和实现手段不同。在夺取政权之前,党的领导和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革命为中心,一切为了革命、一切服从革命。而作为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时期的党,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为主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主线,只能采取发展的手段去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围绕这个主线进行。因此,执政时期党的建设就不能够也不应该完全照搬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整套做法。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只能带来灾难,激起群众的普遍反对。执政以后党必须实现从领导群众反对共同敌人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转变。党要千方百计减少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以便形成一个和谐的局面,求得社会全面进步。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兼顾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要求,把党的先进性与代表性统一起来,把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统一起来。从党的领导方式和自身建设看,在革命时期,“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党的领导的途径和方式主要靠政策领导,党的主张通过制定政策、舆论宣传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非权力领导方式来实现,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党建的首要任务。执政以后,党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要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党的领导方式主要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为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其对全国人民的领导,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建设在坚持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党内法规和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基层党的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等。

第四,党的地位和面临的基本关系不同。在革命时期,最主要的关系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残酷的斗争环境成为党群之间互相吸引和靠拢的外在压力,党与群众形成了水乳交融的鱼水关系。执政后,党面临的基本关系有党群关系、党政关系、党内关系、党际关系(政党之间的关系)等四大关系,党执政后手中掌握了大权,位高权重。党处理与国家政权机关、群众、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中,发展民主、消除腐败、改善党群关系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权”和“钱”成为影响各种关系最主要的因素。

党虽然掌握了政权,更多地控制着资源,客观上有了更便利的条件来为人民谋福利,但是权力监督不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会滋生和蔓延;资源使用不当,会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到群众的认同。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也进行反腐败斗争,保持党组织和队伍的纯洁性,并将腐败分子清理出党。但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反腐败没有太多的公共权力和经济资源介入。执政后就不一样了,党员干部手中掌握大大小小的公共权力,控制着多多少少的资源,如果说,执政前共产党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外部,那么作为执政后党的主要危险则来自堡垒内部。

第五,党的执政基础和活动主体不同。这里的执政基础和活动主体主要指党员、党的干部、各级党的组织和群众等。党执政以前,是以经济地位与政治先进性来划分敌友的。党执政后,就不能再沿袭这种革命时期的判断标准。因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无产者的地位,使他们成为有产者,成为社会的主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消灭贫穷,使越来越多的人过上更加富裕和美好的生活。通过让一部分人拥有财产、先富起来,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这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拥有财产是包括党员在内的公民合法权利,不能剥夺,必须鼓励和提倡。执政后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不是简单地看财产的有无或多少,而应当对其财产作具体分析,看他们的财产是不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得来的;看财产的使用是不是有利于共同富裕;看拥有财产的人是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贡献。

执政后,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党组织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即能否通过执掌政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执政后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内涵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党员队伍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组织构成上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成分日趋复杂,相应地,党员先进性在强调思想理论素质和共产主义觉悟的基础上,其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执政党凸显的主要功能

适应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也必须逐步围绕党执政的特点来形成、发展和延伸。与执政党的角色和特点变化相适应,党执政后的功能变化凸显出以下几个方面:

凸显利益表达和整合功能。革命党是依靠党的纲领的先进性,代表社会中一部分阶级、阶层的利益,并通过革命的手段取得政权,以实现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愿望。执政党则是通过民主的运作机制,表达与整合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始终着眼于最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表达、维护和发展。尽管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但是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却不能狭隘地代表一、两个阶级的利益,那样社会就会发生分裂,执政党不仅具有政党的阶级属性,而且肩负执政者的执政使命,所以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长期执政的前提,是得到广泛社会的认同与支持的基础,是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因此,党必然要代表社会各阶层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回归到充当群众与公共权力之间的桥梁角色这一政党的基本功能定位。

凸显社会控制和协调功能。革命党的基本任务是激化社会矛盾,激发受压迫阶级的革命热情来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执政党的主要目的则是维护自己建立起来的秩序、体制和政权体系,和谐和发展成为目标,因此需要加强社会控制和利益协调,使社会在现有体制框架下正常运作。只有在执政过程中发展民主、维护公平、促进繁荣、保障安全,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也只有通过顺利地贯彻政策、有效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合理地分配社会利益、和谐地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才能成功执政。

凸显政治领导和动员功能。革命党的政治领导和动员相对单纯,就是有效地组织本阶级群众和其他各种政治力量,表达其对现存社会不满和改变自身命运,发动和领导革命斗争,赢得解放。而成为执政党后,党是国家政权的最高决策者、指挥者和控制者,党领导和动员功能本质上是具有建设性的,既要利用执政的有利地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现代化建设;又要针对其所面对的广而复杂的对象,采取灵活多样、丰富恰当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凸显群众教育和提升功能。任何政党都有自己一整套维系自身存在和取得社会认同的价值体系和信仰标准,以及凝聚本党成员的政党文化。革命党的任务相对单一、时间相对短暂,对群众的教育和提升相对简单。执政则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执政党所倡导的社会目标,往往并不能立刻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选择。这就需要执政党发挥教育的导向作用、解惑作用、凝聚作用、动员作用、说服作用、提高作用,实现执政党对群众的教育和提升功能,使党内和社会公众在思想认识上靠拢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激发全党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具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同时,不断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提高群众和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运转、自我发展的水平,本身也是党执政的基本目标之一。

案例链接

“三方共赢”营造持续和谐

——青岛市建设和谐园区的有益探索

建立健全职工权益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也是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2011年以来,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设“和谐园区”作为增创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载体,重点抓劳动合同签订、集体协商、用工环境改善三件事,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职工群众得到了实惠,整体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缘起与背景

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建区20多年来,已由昔日的荒野渔村,成长为投资环境良好、开放型经济

健康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日益繁荣、最适宜居住创业的现代化新城区。随着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关系面临新的课题,开发区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创建原则,由点到面,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2005年,首选60家不同类型企业,作为领导干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联系点,深入调研,总结经验,解决问题;2006年,在重点培育和跟踪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2007年,制订首个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创建三年实施计划并层层抓落实,成功创建203家区级、85家省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10年,又实施新的三年创建计划(2010~2012年),目标更高,范围更广,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创建活动更加全面深入开展。到2013年,全区90%的企业达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力争到2012年全区企业100%达标。

随着优惠政策的逐步弱化,开发区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增创发展的新优势,重点在深化创建上下功夫,将创建目标确定为基本底线、体面劳动、打造品牌三个层面。创建初期,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基本底线;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以后,向实现体面劳动提升;创建活动全面推开后,倡导企业积极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品牌,许多企业把获得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作为“金字招牌”,在创建中形成了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青岛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企业与职工关系十分融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期间,曾连续12个月没有订单,在企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安排1700多名员工回家休息,每月发放生活补贴。正是有了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基础,企业与职工结成命运共同体,面对困难,广大职工在家中自发为公司出谋献策,提出500多条技术改造等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节约资金600多万元。

二、做法与成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些年,开发区从改善企业民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重点抓劳动合同签订、集体协商、用工环境改善三件事。普签劳动合同,让劳动者更有安全感。在深入开展劳动合同管理年、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等活动的基础上,实行劳动合同备案与工资税前列支相结合的政策,有效推动企业自觉签订劳动合同;创新用工备案、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会保险缴费“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劳动关系与就业、社会保险工作纳入统一信息系统,实时比对数据,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到2013年初,全区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98.8%。

推行集体协商,让劳动者更有话语权。围绕职工普遍关心的工资增长、加班工资等热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行集体协商,并把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突破口,探索建立了规模企业单独签、社区企业区域签、同类型企业行业签的“三位一体”模式,全区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2%。同时,归纳出集体协商四部曲,即谈感情、寻求结合点,清数据、找出突破点,选将才、组织谈判队,发要约、把握切入点,较好地解决了谈什么、怎么谈的问题。

改善用工环境,让劳动者工作生活更加顺心舒心。启动全区花园式工厂建设、安全生产等活动,2011年新开工3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功能完善的职工社区,房屋租金价格比同地段市场价格低30%,可让2万名职工拎包入住。在优化硬环境的同时,鼓励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在兴建电子图书室、职工书屋、体育场所、音乐广场、职工影院等文体活动设施基础上,积极开展“节日送温暖”“夏季送清凉”“送法进车间”“培训提技能”等活动,关心职工生活,鼓励职工成长成才。

健全政府监管服务机制。注重源头预防和基础保障,坚持工作前置和重心下移。在监管方面,引进项目推行劳动关系风险前置评审;管理体制实行网格化模式,打造15分钟快速执法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在服务方面,开通企业绿色服务通道,搭建“网络问政”平台,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服务体系。近年来,开发区内各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减少,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和相关群体性事件。尤其在近几年“用工荒”大量发生的情况下,开发区员工平均流出率反而有所降低,现在只有3%。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期间,大部分企业显示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不裁员、不减员,全区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1.5%左右。近3年来,企业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8426条,被企业采纳实施4274条。

2011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优秀和谐园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充分证明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最终目的在于,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让职工群众得实惠,两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社会进步。

三、启示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质量的就业既指好就业,就好业,更指就业后健全的权益保障。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有些企业不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单方面违反合同;漠视职工生命权的维护,安全事故频发;侵害职工收益权,欠薪、各种类型的克扣层出不穷,这都极大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企业、政府三方权益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执行《劳动法》相关规定,通过普签劳动合同、推行集体协商、改善用工环境、健全政府监管服务机制,有效维护了职工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权益,实现了三方共赢,也为企业和社会的持续和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深入探索和总结。当然,如何加强党对工会、职代会的领导与支持,建立健全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如何发挥企业中职工党员、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促使企业采用SA8000标准,以制度化形式维护职工权益等等,还需要开发区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本章完)

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二节 历史方位变化及其影响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二节 历史方位变化及其影响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二节 历史方位变化及其影响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二节 历史方位变化及其影响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三节 群众之于政党之执政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一节 执政以来党群关系述评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三节 “一党独大”执政党下台根源探究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三节 “一党独大”执政党下台根源探究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三节 群众之于政党之执政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
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二节 历史方位变化及其影响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二节 历史方位变化及其影响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二节 历史方位变化及其影响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二节 历史方位变化及其影响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四节 党群关系的三个层面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二节 围绕掌好权力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三节 群众之于政党之执政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一节 执政以来党群关系述评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二节 政党之于群众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三节 “一党独大”执政党下台根源探究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三节 “一党独大”执政党下台根源探究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三节 群众之于政党之执政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第二章 背景变化与科学定位_第一节 执政背景变化及其影响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四节 当代执政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选择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一章 经典理论与普遍规律_第一节 群众之于政党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三章 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_第三节 考量党群关系的新课题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一节 围绕实现利益改善党群关系第四章 治国理政的他山之石_第二节 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教训与启示第五章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_第三节 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