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2)

刘向来轻叹一声,说:“你还记得吗?上次见面,分手时我送给你一句话:在领导面前,你少动脑子,多用手脚。现在看来,你并没有悟透其中的深意啊。这句话实际上是说,在领导面前,你不用显得自己多有思想和主见,不要自以为是,卖弄聪明,你只需听从领导的大脑袋里冒出来的高见就行了,一切主意自有领导定夺;而你作为下属,只是动动手脚,跑到领导那里去接受他的指示,跑到下面将领导的指示一一贯彻落实。如果你认为自己那个脑袋不是花岗岩,甚至比领导的脑袋还聪明,按捺不住要跟领导叫叫板,那你就要得罪领导了,就玩不下去了。你看看,你现在不就是落到这步田地了吗?”

田晓堂辩解道:“我哪想跟领导叫板呀,更不想得罪领导,我只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百姓真正有利的,想劝说领导,把领导争取过来。”

刘向来摇着头说:“你这真是书生之见!任何一项决策,正确与否,哪有绝对标准?其实出台每个决策,都要站在多种角度进行综合考量,而不仅仅只考虑群众利益。你认为方案二才维护了群众利益,所以才是最好的,这十分可笑。陈春方的那些看法,也不能说完全站不住脚啊。再说,对领导不能劝说、争取,只能服从,无条件地服从,你不服从,就是跟领导叫板,就必然要得罪领导。按你刚才说的,你是心系群众,为民谋利,才不幸得罪了领导。其实,领导是得罪不起的,而群众得罪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群众是虚的,是个模糊的群体概念,你替他们奋不顾身谋取利益,他们也无从得知,更不会来感谢你一声。而你伤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并不一定知情,更不会来找你讨说法、问道理,影响不到你个人的前途和进步。而领导呢,却是实的,是具体的手握重权的人,你的命运和乌纱帽就攥在他手里呢。你得罪他一阵子,他就可能影响你一辈子。在这方面,我可是有着血的教训啊!”

田晓堂默默听着,没有做声,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刘向来继续说:“我记得上次也跟你说过,在一个单位生存,最重要的是搞定一把手。现在看来,你对自己和一把手的关系还是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你大概以为,包云河是一把手,你是副职,开会票决什么你俩都同样有一票,在班子内你们是平等的,你这种认识是十分幼稚的。我老家有位村支书,他不懂什么叫‘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就把这句话按自己朴素的理解,说成‘坚持党的一人化领导’。其实,这位村支书说的一点没错,现在一些单位不就是一把手在搞‘一人化领导’吗?说起来,一把手与副职只隔半级甚至平级,但权力大小却相差悬殊,地位则简直有主仆之别。对这一点你一定要明察,千万不要在一把手面前把自己当个领导。我看你就是太把自己这个副局长当回事了,才弄得这么被动啊。”

田晓堂震惊不已,他觉得刘向来所言不虚,却又不情愿苟同。

刘向来吃了几块水果,又说:“你落得这步境地,我一点也不奇怪。我奇怪的是,包云河明明知道你在阳奉阴违,为什么不当面阻止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装糊涂,只是在背后偷偷做手脚。他完全犯不着这样煞费苦心嘛!”

田晓堂说:“这个疑问,我一直也没弄明白。”

刘向来蹙着眉头,猜测道:“莫非包云河认为你是唐生虎的人,所以投鼠忌器,不敢……可又不太像啊!”

田晓堂说:“我曾考虑过,他这样做,是想给我一个机会,等我翻然醒悟。”

刘向来说:“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我想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包云河虽然反感你不听他的招呼,但他内心深处,还是很欣赏你这种敢想敢干的锐气和胆量。虽然你冒犯了他,但他对你还是给予了极大的宽容。或者说他内心其实也是矛盾的,所以他没有武断地阻止你。也许,他是想借这个机会来考验你,观察你,看你怎么应对他设下的重重障碍,借此磨一磨你的棱角,给你淬一淬火,也让你吸取些教训……”

田晓堂对刘向来敏锐的洞察力感到吃惊。他想了想,觉得刘向来的猜测不是没有可能,但可能性似乎又不太大,他就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向来却说:“这世上最复杂的是人心,而领导的心思尤为复杂,我们切莫简单地、想当然地以己之心去度领导之腹啊!”

田晓堂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他忽然想,刘向来心机如此之深,对人情世故如此了然,考虑问题又如此缜密,如果把心性再磨炼一番,把那份傲气再去掉一些,并一心经营仕途的话,在官场上只怕会吃得很开的。

过了几天,田晓堂还在回想那天和刘向来的一番长谈。他对刘向来的一些观点本来是不以为然的,但思来想去,想法又有了些改变,认识到官场无处不在的潜规则正是那样可怕。

潜规则的力量是强大的,某个人根本无法抵挡,更无力改变,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孤立起来,甚至淘汰出局。意识到这一点,他就感觉异常痛苦,也十分无奈。

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田晓堂晚上待在家里,就随手翻翻《菜根谭》、《阅微草堂笔记》一类的杂书。这天他再次读到那句警言:“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联系自己,不禁感慨良多。他想,不怪刘向来说他理想化、书生气,反省自身,他为人做事还真是缺乏一点虚圆灵活。而一味愚顽固执,不知变通,就难免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或许,只有懂得适当地灵活变通、虚心圆转,才能妥善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和人际关系。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有圆无方的圆滑乖巧,有方无圆的固执死板,都是不足取的。要把握好这个“度”,学问只怕还大得很呢。

读了些书,又思忖再三,田晓堂渐渐冷静下来。他想,不管内心有着怎样的挣扎,对自己作某些调整,对世俗作一点妥协,看来是非做不可的。而眼下,修复自己和包云河的裂痕,抹除两人之间的阴影,已成了当务之急。

田晓堂跑了一趟戊兆,回来就向包云河作了汇报。包云河得知前期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洁净工程”完全可以按期开工时,显得十分高兴,微笑着说:“这就好,这就好。这些天可把你辛苦了。”

田晓堂说:“这是我分内的工作,谈不上多辛苦。只是我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辜负了您,还请您多多包涵。”他算是含蓄地表达了认错道歉的意思。

包云河自然听懂了他的话,哈哈一笑说:“谁也不是圣贤,哪能保证不出一点儿偏差。知错即改,就是好同志嘛!”

田晓堂顿生感激。包云河今天既没有晾着他,也没有对他说半句责怪的话,看包云河的态度和说话的口气,显然已经原谅了他。田晓堂就觉得心头郁积多日的压力,一下子释放了大半。当心情轻松下来,他忽然又为自己心头冒出的这份感激感到羞愧了。他感激包云河什么呢?他真的认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儿?

包云河又和他扯了一阵闲话。田晓堂看出来了,包云河今天的表情格外舒展,心情显然是不错的。看着包云河和自己说笑,田晓堂竟从那张脸上找到了一种慈眉善目的感觉。他不由神思恍惚起来,真不敢相信,当年那个因作风粗暴被拆迁户骂作“包霸天”的人,在不久前为对付他的“大逆不道”使出那么老到手段的人,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一脸慈祥的包云河……

从包云河办公室出来,田晓堂突然想起了一种叫豪猪的动物。据说在寒冷的冬天里,豪猪们需要挤在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们一触即分,而御寒的本能又使它们聚到一起,疼痛则使它们再次分开。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田晓堂想,官场中人的相处艺术,跟豪猪们的生存之道还真有些相似的地方。找到并保持那个不远不近的最佳距离,只怕是十分重要的。

纪委来了,局长跑了?

机关是繁衍流言的温床,往往无风也会起三尺浪。

李东达跟包云河吵的那一架,已过去了老长时间,田晓堂以为没事了,再不会有人提起了。不想一夜之间,这件事又被机关干部们神神秘秘而又兴致勃勃地悬在嘴边了。不过,这回的说法全变了,说那50万元工程追加款原本不应追加,是郝局长和李东达得了村里的好处,才不讲原则,送了这个不小的人情。包云河之所以迟迟不签字,是要抵制这种不正之风。后来那个村支书一气之下,铤而走险,以向纪委揭发相威胁,李东达惊惶失措,狗急跳墙,才和包云河大吵大闹,包云河为了保下李东达,才不得不违心地签字拨款。这种说法一传开,包云河原来因这事造成的负面形象一下子彻底扭转,摇身变成了一个敢于坚持正义和原则、勇于与贪腐行为作斗争的领导干部,而且还是一个心胸豁达、富有人情味的人。这样,包云河既可敬又可亲的高大形象便呼之而出了。而李东达却惨了,从侠肝义胆的英雄跌落成了一个贪污受贿、鲜廉寡耻之徒,若不是包云河高抬贵手,只怕早就进去了。最不幸的是郝局长,人早已化作了轻烟,却因这事又被揪了出来,烙上分子的标签,让人们肆无忌惮地嚼来炒去。

田晓堂对这些流言却将信将疑,觉得其中的破绽不少。他怀疑这种传言的出笼,是包云河在背后进行了操纵。包云河绝不会容忍李东达占据上风,他必然会选取适当的方式反戈一击,却不露一点马脚。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如果人们善做智者,那么谁想借流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恐怕不那么容易。可惜,如今人们都做不来智者,他们对流言津津乐道却又懒得去明辨真伪,反倒愿意充当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的角色,这样一来一些流言尽管颠倒黑白,却能飞速传播。大家都在谈论,便三人成虎,以讹传讹,谎话成了真理,舆论攻势不断升级,当事人纵然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了。田晓堂暗暗观察李东达,发现他这些天眉头紧锁,脸色铁青,走路时脚步疲沓沉重。显然,甚嚣尘上的流言,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田晓堂不由对李东达生出了一些同情,真想找个机会对他说几句宽慰的话。可当他碰上李东达,宽心话已溜到了嘴边,却并没有吐出来。他猛然又意识到,祸从口出,对李东达说话一定要谨慎,不然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流言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原来,马上又出现了更具轰动效应的话题:市纪委进驻到局里来了。市纪委带队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向来曾提起过的那个纪委常委柳凡福。

柳凡福一行来局里的第一天,和局班子成员开了个见面会。柳凡福在会上介绍了情况,板着个脸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调查老郝的一些问题。事实上,外围调查我们早就在做了。现在,调查正在逐步深入,我们认为有必要到局里来,作进一步的核查和深挖。望在座的各位局领导能正确对待我们这次办案,组织全局干部积极支持配合……”

包云河连忙笑着表态:“请柳常委放心,我们一定大力支持你们办案。你们有什么要求,请只管提出来,我们尽力满足。”

柳凡福说:“也没有其他要求,我们纪委下来,可不像组织部那么受人欢迎。组织部给大家发帽子,而我们却是摘帽子的,组织部是喜鹊,我们纪委是啄木鸟,不讨人喜欢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大家放心,我们这次只搞老郝的问题,不扩大范围,请大家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更不要影响到正常工作……”

包云河笑得更加灿烂,说:“你们到局里来办案,充分体现了市纪委对我局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机会难得啊,希望你们在办案的同时,也对我局的各项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督促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田晓堂听着两人说话,悄悄观察包云河的表情,他注意到,当柳凡福说办案“不扩大范围”时,包云河脸上的皮肉一下子松弛了许多,笑意竟像花儿一样绽放开来。他下意识地侧过头去看李东达,悄然发现李东达的嘴角似乎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田晓堂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见面会后,包云河将田晓堂叫到办公室,对他交代道:“纪委可得罪不起,我们一定要搞好服务工作,高标准地接待柳常委他们。这事请你负一下责,千万不能出半点纰漏!”

田晓堂答应道:“好吧,我这就去找柳常委。”

田晓堂来到小会议室,柳凡福和他手下几个人正在那里商量工作。田晓堂笑道:“柳常委,包局长安排我来为大家搞服务。你们有哪些事需要我们配合,请只管吩咐。”

柳凡福还是板着脸,说:“你先帮我们弄一份干部花名册,包括局机关全体干部、二级单位和县局的班子成员,把职务和手机号码写上。”

田晓堂连声说好,准备马上就去落实这个事。柳凡福却叫住他,说:“你别急着走,听我把话讲完。我看我们蹲在局里办案不大方便,也会影响你们的工作,不如这样吧,你到宏瑞开几间房,我们去那边办公,吃住都在酒店里。”

第14章 (4)第37章 (5)第33章 (1)第7章 (3)第10章 (6)第52章 (2)第14章 (4)第46章 (2)第16章 (1)第33章 (1)第47章 (3)第33章 (1)第6章 (2)第32章 (5)第36章 (4)第29章 (2)第39章 (1)第46章 (2)第27章 (6)第33章 (1)第55章 (5)第42章 (4)第28章 (1)第25章 (4)第45章 (1)第38章 (6)第2章 (2)第48章 (4)第6章 (2)第55章 (5)第30章 (3)第23章 (2)第8章 (4)第30章 (3)第55章 (5)第19章 (4)第34章 (2)第8章 (4)第10章 (6)第9章 (5)第22章 (1)第25章 (4)第13章 (3)第10章 (6)第26章 (5)第49章 (5)第25章 (4)第27章 (6)第38章 (6)第52章 (2)第48章 (4)第9章 (5)第54章 (4)第45章 (1)第51章 (1)第40章 (2)第44章 (6)第8章 (4)第2章 (2)第42章 (4)第21章 (6)第38章 (6)第23章 (2)第48章 (4)第7章 (3)第52章 (2)第42章 (4)第36章 (4)第12章 (2)第15章 (5)第49章 (5)第5章 (1)第1章 (1)第25章 (4)第17章 (2)第35章 (3)第17章 (2)第47章 (3)第24章 (3)第11章 (1)第5章 (1)第52章 (2)第31章 (4)第45章 (1)第19章 (4)第51章 (1)第53章 (3)第21章 (6)第54章 (4)第4章 (4)第39章 (1)第12章 (2)第40章 (2)第41章 (3)第27章 (6)第6章 (2)第43章 (5)第44章 (6)第19章 (4)
第14章 (4)第37章 (5)第33章 (1)第7章 (3)第10章 (6)第52章 (2)第14章 (4)第46章 (2)第16章 (1)第33章 (1)第47章 (3)第33章 (1)第6章 (2)第32章 (5)第36章 (4)第29章 (2)第39章 (1)第46章 (2)第27章 (6)第33章 (1)第55章 (5)第42章 (4)第28章 (1)第25章 (4)第45章 (1)第38章 (6)第2章 (2)第48章 (4)第6章 (2)第55章 (5)第30章 (3)第23章 (2)第8章 (4)第30章 (3)第55章 (5)第19章 (4)第34章 (2)第8章 (4)第10章 (6)第9章 (5)第22章 (1)第25章 (4)第13章 (3)第10章 (6)第26章 (5)第49章 (5)第25章 (4)第27章 (6)第38章 (6)第52章 (2)第48章 (4)第9章 (5)第54章 (4)第45章 (1)第51章 (1)第40章 (2)第44章 (6)第8章 (4)第2章 (2)第42章 (4)第21章 (6)第38章 (6)第23章 (2)第48章 (4)第7章 (3)第52章 (2)第42章 (4)第36章 (4)第12章 (2)第15章 (5)第49章 (5)第5章 (1)第1章 (1)第25章 (4)第17章 (2)第35章 (3)第17章 (2)第47章 (3)第24章 (3)第11章 (1)第5章 (1)第52章 (2)第31章 (4)第45章 (1)第19章 (4)第51章 (1)第53章 (3)第21章 (6)第54章 (4)第4章 (4)第39章 (1)第12章 (2)第40章 (2)第41章 (3)第27章 (6)第6章 (2)第43章 (5)第44章 (6)第19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