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

好在付全有找了半天,总算还是找到了。田晓堂接过一看,原来是一本叫《烟标收藏》的内部小刊。翻看了一下,里面多是些烟标收藏爱好者谈收藏经历及心得的文章。细瞧那些作者的大名,都很陌生。其中一个作者署的还是“深林明月”的化名,让他不由多看了两眼。

包云河说:“其实昨晚喝到最后,尤思蜀也差不多醉了,他在我面前竟然大肆卖弄起来,喝一口酒,就吟一句酒诗,一会儿说‘总道忘忧有杜康,酒逢欢处更难忘’,一会儿说‘遇酒不饮负主人,遇春不醉还负春’,一会儿又说‘是醒是醉人莫测,非梦非觉中了然’。哎呀,简直是诗兴大发呀。我就是不明白,他都这么失态了,怎么警惕性还那么高,始终不肯吐露一点我们需要的东西来。”

田晓堂也觉得蹊跷。由尤思蜀昨晚醉后卖弄诗文,他忽然联想到小册子上那个富有诗意的“深林明月”,不觉心里一动,问:“尤主任昨晚还提到其他的诗词没有?比如,诗句中带有‘深林’、‘明月’什么的?”包云河愣了一下,马上说:“有,有,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离开包厢前,他说要送我们两样东西,一是那本小册子,二是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后两句不正好嵌有‘深林’、‘明月’四个字吗!哎,你怎么也知道这‘深林’、‘明月’?”

田晓堂笑了笑,翻开那本《烟标收藏》的目录页,指着上面的“深林明月”四个字给包云河看。包云河大吃一惊,似乎明白了几分,可细想却又什么都不明白,就望着田晓堂,等他说出自己的见解来。

田晓堂不紧不慢地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尤主任其实已帮了我们的忙了,而且是帮了大忙。”

包云河一脸惊讶,说:“此话怎讲?”

田晓堂说:“据我所知,龙厅长这人颇有几分自傲,素以瘦竹自喻。您没见他办公室里挂的字,就是王安石的那首七律吗:‘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而尤主任昨晚提到的王维那首诗,也是吟竹的。我想小册子上的‘深林明月’,只怕就是龙厅长了。龙厅长爱竹,才会从自己喜欢的吟竹诗上取字,作为自己的化名。”

包云河眼睛一亮,试探着问:“这么说,龙厅长也有收藏烟标的雅好?”田晓堂说:“只怕是这样的。尤主任昨晚送了我们两样东西,把这两样东西联系起来分析,不难发现,他是在向我们透露,龙厅长有一个重要而隐秘的爱好,暗示我们要围绕这个爱好来做些文章。您说要找准软肋,玩烟标只怕就是龙厅长的软肋。俗话说得好,不怕领导觉悟高,就怕领导没爱好。给龙厅长送钱,他多半不会收,但奉上他感兴趣的烟标,却不一定就会拒绝。”

包云河气哼哼地说:“好个尤思蜀,真会故弄玄虚呀,害得我们像猜哑谜,他干吗不直接告诉我们呢?”

田晓堂笑道:“可能是有顾虑,不便直言吧。我分析,一方面,他是龙厅长带到厅里来的,在厅里根基不稳,加之真有可能马上提副厅长,所以行事就尤为谨慎。另一方面,龙厅长这个爱好一直处于地下状态,肯定也向尤主任交代过要保密,所以他……”

包云河就感叹:“这个尤思蜀,不仅酒量过人,而且心机过人,考虑问题真是滴水不漏。我看,他绝非等闲之辈呀!”

田晓堂赞同道:“他这人也挺够朋友的,很会处理上上下下的关系,只怕厅长一类的位子迟早会留一把给他。”

到了云赭市区,田晓堂忽然收到尤思蜀的短信,上面写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烟标收藏》值得一看。”田晓堂一看就心领神会,尤思蜀大概是担心包云河悟性不够,不能洞悉其良苦用心,所以特意再向他作个提示。他一边叹服尤思蜀考虑事情周密,一边回了短信:“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他想,尤思蜀是何等聪明之人,看到这首诗,自会懂得他的意思。

回到局里,包云河立即召集局领导班子成员开了个短会,通报了到省厅跑这一趟的收获。包云河提出,迅速启动便民服务中心筹建工作。会后,包云河把田晓堂叫到办公室,单独给他安排了一项特殊任务:收购烟标。包云河说:“我给你交个底,不要怕花钱,只要能弄到足以杀伤龙厅长的烟标,多花点银子也是值得的。”

田晓堂答应道:“我试试看吧。能不能弄到有价值的烟标,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对于烟标收藏,田晓堂了解得并不多。当晚回到家,他就捧着那本《烟标收藏》恶补起来。不想只翻看了几页,他就有眼界大开之感。原来,烟标和邮票、古币、火花、连环画并称为民间五大收藏品。很多人爱上烟标收藏,是缘于烟标图案绚丽多姿、美轮美奂,内容又无所不包,胜读百科全书。如今,有这个雅好的人已越来越多了。他特别用心地研读了“深林明月”的那篇文章,这才知道龙泽光爱上烟标收藏是受其父的熏陶,龙泽光本人也有了近30年的收藏史,其收藏的烟标数量已达三万多种。在龙泽光眼里,烟标收藏已不只是一份爱好,还成了他“精神世界的重要寄托,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龙泽光居然把这份爱好看得如此神圣而重要,田晓堂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正看得专心,周雨莹回来了,一进门就满脸喜气地告诉他,昨晚终于逮着机会,陪唐市长夫人打了半宿麻将。周雨莹说:“她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而且挺平易近人的。”

田晓堂失声笑了起来,说:“她跟你年龄相仿,哪用得上平易近人这个词啊!”

周雨莹也不辩解,继续说自己的:“昨晚打了四个半小时,输了两千多,真是痛快!”田晓堂皱了皱眉,他有些心疼那钱,又想周雨莹这话真有意思,输了钱居然还说痛快。事实上,她去打牌的目的就是为了输钱。如果输钱少了,她还高兴不起来呢。

见田晓堂拿本《烟标收藏》在看,周雨莹觉得有点奇怪,问:“咦,你什么时候对收藏也来了兴趣?”

田晓堂不想跟她多说,就支吾道:“一个朋友送的书,随便翻翻。”

送礼的艺术

接下来几天,田晓堂四处打电话,托熟人、朋友帮他寻找爱好烟标收藏的人。很快,就联系到了几位。可跟他们接触一番后,田晓堂却大失所望,因为这些人的烟标藏品价值不太高。这时,刘向来又介绍他认识了市民间收藏协会的会长,会长热心地向他引荐了几位在本市烟标收藏界名气最响的人物。这几个人手头的烟标倒是不乏精品,可问题是人家根本不愿卖给他。他们收藏烟标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获利。只有一个开鞋店的倪老板因为生意亏损急等钱用,还愿意跟他坐下来谈,不料却是狮子大张口,经反复讨价还价,最后总算谈妥用6万买下其所有藏品。田晓堂正打算向包云河汇报过后就成交,倪老板却突然打了电话来,说一个朋友已借给他一笔钱,他临时改主意不卖烟标了,田晓堂一听大为光火,把桌子擂得嘭嘭直响。

田晓堂这才意识到,办成这事的难度比他想象的还要大。他正准备去找包云河汇报,包云河却打电话过来叫他了。

在包云河的办公室坐下,包云河一张嘴就道:“怎么样?”

田晓堂就如实说了情况。包云河听罢,紧锁眉头,沉吟良久,才下定决心说:“就咬住那个姓倪的吧。他6万不卖,我们再给他往上加。只要不突破10万,多少钱都可以谈。这事要尽快敲定,我们才好去找龙厅长。不能再拖了,再拖要误大事。”

田晓堂真不想再去找那个言而无信的倪老板,可又不得不答应下来:“好吧,我再去跟他磨磨嘴皮子。”

包云河仰靠在沙发背上,微眯着眼说:“我最近想到了一个新的思路,如果便民服务中心项目能上马,我们干脆把局机关也搬过去,将便民服务中心和新的机关办公大楼捆绑在一起,下面几层用作便民服务,其他楼层则给机关用来办公,这样可谓一举两得。”

田晓堂很是意外,没想到包云河竟然想搞这么个大动作。不过,机关搬迁并非易事。市里有些单位喊搬迁喊了好多年,可就是一直动不了工。田晓堂说:“您这个思路很好,但做起来只怕有些困难。最大的问题,一是资金从哪里来,二是上面允不允许这样捆绑?”

包云河显得胸有成竹,说:“资金不会有太大问题。我们这个机关大院正处在繁华的商业中心,如果拍卖得好,可以卖个不错的价钱。卖旧院子的钱加上便民服务中心的项目资金,节约一点用应该差不多了。不过,如果仅靠卖旧院子的钱单独来修新机关,那肯定是不够的。至于上面允不允许这样捆绑建设,暂且不去管它。干事业有时就得踩一点红线,冒一点风险。中规中矩,怕这怕那,就什么事也别想干成了。”

田晓堂硬着头皮去跟倪老板见了面。事实上,倪老板也是个视烟标如命的人,要不是手头实在紧张,绝不会想到卖掉它们,现在经济上一缓过劲来,他就拿定主意,人家即便出价再高,他也不会将自己心爱的烟标拱手相让了。当田晓堂提出价格还可以再商量时,倪老板根本不动心,又不想被他过多纠缠,就故意喊出了15万的天价。田晓堂一听就知道倪老板没有诚意,却还是心怀侥幸,再三恳求倪老板做些让步,倪老板却寸步不让,一口咬定没有15万一切免谈。田晓堂见实在谈不拢,只得怏怏而退。

包云河催得越来越紧,可事情却毫无眉目,田晓堂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天,他坐在办公室苦思对策,想了半日仍一筹莫展。忽然想起自己托民政局的熟人替周传芬争取到了一份特困救助,眼下得赶紧把申请表给她送过去,就决定先放下烟标的事情,往周传芬家跑一趟。

周传芬的家他每年都要来几回,所以并不陌生。每次走进那栋低矮、阴暗的屋子,每次见到她那个浑身浮肿、气若游丝的老公,他的心情就没法轻松。今天也不例外,他一进门,就看到那个病恹恹的男人睡在躺椅上,不时发出呻吟声。男人看见他,勉强挤出一丝干涩的笑,挣扎着想坐起来,田晓堂赶忙说:“老王,你躺着吧,不必客气!”周传芬听到动静,从里屋走出来,热情地招呼田晓堂坐下,给他泡上一杯热茶。喝了一口茶,田晓堂问:“老王的病好些了吗?”

说到老公的病情,周传芬神色就黯然了,说:“还是那个老样子,在家喝点中药,勉强对付着。”

田晓堂的心不由一紧,他听懂了周传芬不好说出口的言外之意。因为住不起院,老王的病只能慢慢拖着。如今医院收费猛于虎,长期住院治疗,哪个普通百姓承受得起?更何况她家一贫如洗,她老公又是多年的老病号,早已欠下了不少的外债。对周传芬一家,田晓堂已尽了最大努力,给予了一些帮助,可这点帮助不过是杯水车薪,而要从根本上帮她家走出困境,帮她老公抓紧治病,他是无能为力的。这种力不从心、爱莫能助,让他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无能。

田晓堂又问起她儿子王小磊的情况。周传芬告诉他,家里这个样子,儿子实在没心思念书,就到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工去了。田晓堂记得,几年前她儿子辍过一次学,在郝局长的帮助下曾复了学,现在却再度辍学,显然已没有返回课堂的可能了。而她儿子王小磊,才不过16岁啊!田晓堂觉得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却不好说什么,只得转移话题,道出了此行的目的,将特困救助申请表递给周传芬。

周传芬和老王自是感激万分。听说办这个救助申请须层层盖章,手续还挺麻烦,周传芬就有些发憷。田晓堂心想,让她上这部门、那单位去办手续还真是有些为难,不如干脆将好事做到底,安排甘来生替她跑一跑算了。周传芬听他说要帮自己去办手续,才放下心来,却又过意不去,连声说:“田局长,太麻烦你了!太麻烦你了!”

田晓堂说:“没事,没事!办申请还需要户口本和身份证,你把家里的户口本和你们两口子的身份证找出来,我带去复印几份。”

第46章 (2)第2章 (2)第15章 (5)第17章 (2)第48章 (4)第3章 (3)第13章 (3)第54章 (4)第40章 (2)第52章 (2)第53章 (3)第39章 (1)第46章 (2)第49章 (5)第19章 (4)第45章 (1)第34章 (2)第21章 (6)第45章 (1)第28章 (1)第20章 (5)第54章 (4)第41章 (3)第41章 (3)第31章 (4)第27章 (6)第21章 (6)第35章 (3)第8章 (4)第10章 (6)第53章 (3)第26章 (5)第26章 (5)第41章 (3)第11章 (1)第26章 (5)第8章 (4)第21章 (6)第50章 (6)第50章 (6)第44章 (6)第52章 (2)第31章 (4)第4章 (4)第40章 (2)第29章 (2)第3章 (3)第23章 (2)第37章 (5)第2章 (2)第22章 (1)第28章 (1)第30章 (3)第19章 (4)第35章 (3)第53章 (3)第36章 (4)第48章 (4)第14章 (4)第36章 (4)第16章 (1)第35章 (3)第5章 (1)第36章 (4)第3章 (3)第25章 (4)第53章 (3)第11章 (1)第28章 (1)第47章 (3)第19章 (4)第34章 (2)第34章 (2)第18章 (3)第13章 (3)第32章 (5)第49章 (5)第12章 (2)第8章 (4)第15章 (5)第42章 (4)第31章 (4)第22章 (1)第11章 (1)第15章 (5)第15章 (5)第5章 (1)第23章 (2)第38章 (6)第9章 (5)第28章 (1)第52章 (2)第52章 (2)第44章 (6)第4章 (4)第39章 (1)第53章 (3)第35章 (3)
第46章 (2)第2章 (2)第15章 (5)第17章 (2)第48章 (4)第3章 (3)第13章 (3)第54章 (4)第40章 (2)第52章 (2)第53章 (3)第39章 (1)第46章 (2)第49章 (5)第19章 (4)第45章 (1)第34章 (2)第21章 (6)第45章 (1)第28章 (1)第20章 (5)第54章 (4)第41章 (3)第41章 (3)第31章 (4)第27章 (6)第21章 (6)第35章 (3)第8章 (4)第10章 (6)第53章 (3)第26章 (5)第26章 (5)第41章 (3)第11章 (1)第26章 (5)第8章 (4)第21章 (6)第50章 (6)第50章 (6)第44章 (6)第52章 (2)第31章 (4)第4章 (4)第40章 (2)第29章 (2)第3章 (3)第23章 (2)第37章 (5)第2章 (2)第22章 (1)第28章 (1)第30章 (3)第19章 (4)第35章 (3)第53章 (3)第36章 (4)第48章 (4)第14章 (4)第36章 (4)第16章 (1)第35章 (3)第5章 (1)第36章 (4)第3章 (3)第25章 (4)第53章 (3)第11章 (1)第28章 (1)第47章 (3)第19章 (4)第34章 (2)第34章 (2)第18章 (3)第13章 (3)第32章 (5)第49章 (5)第12章 (2)第8章 (4)第15章 (5)第42章 (4)第31章 (4)第22章 (1)第11章 (1)第15章 (5)第15章 (5)第5章 (1)第23章 (2)第38章 (6)第9章 (5)第28章 (1)第52章 (2)第52章 (2)第44章 (6)第4章 (4)第39章 (1)第53章 (3)第35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