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3)

田晓堂一头雾水,急忙拿起那张报纸。这是当日的《云赭日报》,田晓堂还没来得及看。只见头版“新闻故事汇”专栏中的文章被用红笔画上了一个硕大的问号,那篇报道的题目叫《感念这样的好局长》。细看,原来是写郝局长的。田晓堂暗想,这只怕是郝局长第二次上“新闻故事汇”了。上一次是在他生前,写他“以钟肃纪”、“以钟治人”的创举,而这一次却是在他身后了。文章开篇就写到,昨日一位叫周传芬的郊区农妇提着一只腊猪蹄来到报社,说明天是她的大恩人郝局长的忌日,她对恩人一直心怀感激,却无以回报,只好请求报社好好地写写郝局长……文章中说的都是郝局长生前无私帮助周传芬一家的故事,经记者生花妙笔一番加工渲染,还真是催人泪下。

田晓堂顿时明白包云河为什么那么恼怒了。因那个“三清工程”,包云河实际上已和郝局长绑在了一起。几个月前,包云河为了保全自己,到上面下足功夫做工作,市纪委才把郝局长的案子搁置起来。而眼下报纸把郝局长作为正面典型浓墨重彩地这么一吹捧,其效果只怕会适得其反,让大家又惦记起郝局长的案子来,有些人出于反感甚至会在网上发帖子炒作,往上级纪委写信。迫于舆论压力,被搁置的郝局长案子说不定会再次往下深查,这一查包云河又岂能安然无恙?难怪他又气又急了。田晓堂看着这篇报道,忽然想起不知从哪儿看到的一句很精辟的话来。那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犯了不小罪过之后群众仍然热情颂扬的领导,可能是极好的领导,也可能是一个极可怕的人。

包云河见他已看完,便气咻咻地说:“这个周传芬,真会添乱!我倒有点怀疑,她一个农民,能有什么见识,哪会知道去找报社,莫非是别人帮她出的这个馊主意?”

田晓堂不好怎么答话,心想包云河的疑心也太重了,又想这事怨谁呢?如果包云河答应继续帮扶周传芬一家,没有前后强烈的反差,周传芬还会那么怀念过去吗?还会对郝局长那么念念不忘,以至于把他推上报纸版面吗?

这时,又听包云河骂道:“报社这些家伙也不知是怎么办报的,一点政治敏锐性都没有!他们怎么能光听那个农妇一面之词呢,为什么就不征求一下局里的意见?还有那个王贤荣,安排他联系新闻宣传,这下可好,又捅了个大娄子!”

田晓堂觉得包云河骂报社还有点道理,但王贤荣被怪罪却未免有些冤枉。报社跟包云河招呼都不打,又怎么会和王贤荣通气?王贤荣事先一无所知,又怎么能够阻止这次报道的出笼!像上次“掉钟事件”一样,王贤荣又被包云河莫名其妙地责怪了一回。

骂完了,包云河立即作出安排:“你赶紧去办两件事。一是把局机关和所有二级单位今天的报纸都收上来,这事你马上就去办。二是找报社交涉一下,叫他们不要再揪着这事做什么文章了。”

田晓堂答应道:“好的,我这就去落实。”

收完报纸,已是上午11点多钟了。田晓堂赶忙给报社一把手符社长打电话。符社长和他是老乡,以前打过几次交道,相互还算熟。符社长听他说中午要请自己吃饭,欣然答应,说:“田老弟做了局领导,我还没敲你竹杠呢。行啊,中午我把别的饭局推了,过来喝你的酒。”

田晓堂带着王贤荣赶到预定的酒店包厢,刚点过菜,符社长就到了。寒暄一番,符社长笑着说:“我刚才接了你的电话正纳闷呢,你小子向来是一毛不拔的,无缘无故怎么会接我吃饭呢,后来仔细一看今天的报纸,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我们报社帮你们做了正面宣传。郝老局长的事迹很感人嘛,你这摆的是一桌答谢宴吧?”

符社长的话让人不好理解,一社之长怎么还不知道自己办的报纸上登了些什么呢?事实上,符社长在报社实行的是业务总编负责制,具体的采写编辑业务他是甩手不管的,其实他也管不好。符社长是军人出身,文化底子不厚,过去带兵很在行,但做文字工作实在有些难为他。不过,符社长也有特长,善于抓经营。他刚从部队转业到报社时,任的是副社长,分管广告经营工作。不想两年间,他带领广告营销团队竟将广告收入翻了三番,堪称奇迹。上级领导不由对他刮目相看了,老社长退下后,就把他扶了正。

符社长做了一把手后,行事更是大胆,启用了一批年轻人做总编、副总编,放手让他们创新办报理念和模式,并实行绩效工资制,大幅度提高员工报酬,这样报社上下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经营收入节节攀升,而且报纸办得越来越生动活泼,受到了各方好评。

田晓堂说:“你说的没错,我们正是为这篇报道找你。不过,我们不是来表达谢意的。”

符社长觉得奇怪了,说:“帮你们宣传好人好事,你们不感谢,难道反而还要责怪我们吗?”田晓堂微微一笑,说:“责怪也谈不上,但这篇报道确实有些不合适。”

符社长说:“怎么不合适?难道那个农妇说的不是事实?”

田晓堂说:“她说的倒是一点不假,不过……”他凑近符社长,压低声音,把郝局长受到立案查处的情况作了介绍,但省略了包云河受牵连,又到上面做工作等相关细节。

符社长这才恍然大悟,但仍有些不以为然,说:“即使是这样,我们又有多大错呢。报道里只讲他帮扶弱势群体倾心尽力,又没讲他是个廉洁自律的好干部。看人要一分为二,功是功,过是过嘛。”

田晓堂知道符社长这样说不过是在狡辩,为手下人开脱,也就不跟他较真。只是和王贤荣一起端着酒杯站起身来,敬符社长的酒。

符社长“嗞”的一声啜了一大口,佯装生气地说:“早知道你们摆的是鸿门宴,我就不来了。”

田晓堂哈哈一笑,说:“鸿门宴还谈不上吧?不过,你也不能说你们做得一点没错。报道一个老局长,总该跟有关部门,跟我们局里打声招呼,征求一下意见吧?”

符社长说:“如果报道一个活人,我们肯定是要征得纪委、组织部同意的。但郝局长已去世一年,去年开追悼会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一个已盖棺定论的死人还会有什么问题呢,加上要抢时间抓报道时效,这才疏忽大意了,省去了核查程序。不过,我们的报道既然已弄出来了,你们就不必跟一个死者太计较。”

田晓堂觉得符社长的话耐人寻味。生活中也确实如此,对活着的人苛刻,而对逝者却要宽容得多。计较一个已亡故的人,有什么意思呢?其实并不是谁要计较死者,这其中另有隐情,又不便告诉符社长,田晓堂就只好不辩解,只是招呼符社长吃菜喝酒。

酒至半酣,符社长爽快地说:“我知道这顿饭不会白吃,你们有什么要求,就直说吧。总不至于要我们登个致歉信,对读者说某篇稿子发错了,请大家不要相信!”

田晓堂笑道:“我们哪敢有过分的要求,只不过请报社不要再弄什么后续报道之类,炒作这个事。另外,最好是把报社网站上的这篇文章删掉,尽量减少对外传播……”

符社长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笑,说:“我一贯不干涉总编办报,特别是搞舆论监督,我是坚决支持他们的,除了书记、市长外,任何人说情都不行。但今天你们找了我,我不答应吧,太不给你们面子了,答应吧,又有损我的威信。你们也不是外人,跟你们说个实话,我这人文化不高,报社却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可他们都服我这个大老粗管。为什么?因为我尊重他们,对他们放权、放手、放心,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付出了就有回报,而我则乐得当个甩手掌柜。我的威信就是这么树起来的。他老人家当年就说过,外行可以领导内行嘛,事实证明,说的千真万确。可你们今天提这些要求,就让我左右为难了。如果答应你们,我的威信就要下降几个百分点……”

田晓堂知道符社长的话半真半假,只怕是故意卖关子,就说:“这事肯定是有难度的,不然就不会来求你社长大人高抬贵手了。你先不用急,能答应就答应,万一不能答应,也没有太大关系。”说着就招呼符社长举杯喝酒。

离开酒店时,王贤荣按田晓堂的吩咐,给符社长拿了四条软中华。符社长说:“这么客气干什么!”边说却边把烟抓在了手里。

送走符社长,王贤荣悄悄对田晓堂说:“他酒也喝了,烟也拿了,却连半句痛快话都没舍得留下呢!”

田晓堂笑了笑,说:“你放心吧,他会照办的。”

过了两天,甘来生在车上告诉田晓堂,郝局长的老伴薛姨看到那篇《感念这样的好局长》后,在家里大哭了一场,后来就带着儿女,专程去周传芬家探望。田晓堂听后十分感慨,又觉得薛姨有些可怜,不由动了去看一看她的念头。他正想叫甘来生调头去薛姨家,突然又意识到有点不妥。要是包云河知道他去看了薛姨,该会怎么想呢?这么思忖着,田晓堂只好放弃了那个念头,只是向甘来生打听薛姨的近况。

甘来生说:“薛姨身体不太好,她有类风湿的老毛病,最近疼得更厉害了,连走路都不太利索。”

田晓堂问:“她怎么不去市中医院抓几副中药喝喝呢?据说那里有个老中医,用偏方治类风湿还挺有效的。”

甘来生说:“早去看过了,喝了十几副中药,也没见有什么好转。”

听了甘来生的话,田晓堂就知道甘来生只怕经常往薛姨家里跑。他便觉得这小伙子还是个讲感情、重情义的人。这样的部下是忠诚可靠、值得信赖的。

田晓堂吩咐甘来生:“今后薛姨家有什么事需要用一下车,你随时跟我说一声,去帮着跑一跑。”

“好的,好的。”甘来生说道,侧过头来感激地瞥了田晓堂一眼。田晓堂发现,甘来生的眼圈居然红了。

这天下午,周传芬来到局里,找到了田晓堂。面对她那窘迫无助的样子,那满怀期待的眼神,田晓堂心里很不好受。他只能跟她解释,因为市里政策调整,今年局里已不可能继续和她家结对子了。他也委婉地批评她不该去报社,把郝局长帮扶她家的事嚷得世人皆知,这是有违郝局长的本意的,郝局长在九泉之下晓得了这事,只怕也会不高兴的。

周传芬顿时显得手足无措,一脸不安,说:“没想到我好心办了坏事,早知这样,真不该……”

田晓堂又说:“虽然局里不再跟你家搞结对帮扶,但请你放心,对你家的困难,我们不会甩手不管。这样吧,我们通过其他渠道,帮你争取点救济。民政局那边听说新设了一种特困救助资金,我哪天替你去问问……”

周传芬感激得直抹眼泪,说:“谢谢你了,田局长。这几年,没少给你们添麻烦。没有你们,我那个家只怕早就完了。”

田晓堂从屉子里取出一个信封来,递给周传芬,说:“这是为你家争取来的5000块钱,你拿去应应急。这钱交给你,我还有个条件,那就是请你不要张扬,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好不好?”

周传芬含泪点了点头,哽咽道:“田局长,我看你和郝局长一样,也是个大好人,做了好事还生怕别人晓得。我这人就是命好,遇上的全是些好人哩!”

第55章 (5)第40章 (2)第52章 (2)第46章 (2)第4章 (4)第39章 (1)第51章 (1)第6章 (2)第21章 (6)第32章 (5)第43章 (5)第6章 (2)第30章 (3)第11章 (1)第14章 (4)第18章 (3)第2章 (2)第55章 (5)第51章 (1)第35章 (3)第33章 (1)第4章 (4)第54章 (4)第2章 (2)第6章 (2)第28章 (1)第22章 (1)第8章 (4)第25章 (4)第21章 (6)第49章 (5)第44章 (6)第30章 (3)第26章 (5)第48章 (4)第9章 (5)第1章 (1)第15章 (5)第21章 (6)第55章 (5)第9章 (5)第40章 (2)第43章 (5)第24章 (3)第1章 (1)第24章 (3)第5章 (1)第48章 (4)第54章 (4)第19章 (4)第44章 (6)第47章 (3)第6章 (2)第50章 (6)第41章 (3)第47章 (3)第8章 (4)第9章 (5)第9章 (5)第39章 (1)第27章 (6)第32章 (5)第18章 (3)第35章 (3)第30章 (3)第15章 (5)第2章 (2)第1章 (1)第21章 (6)第16章 (1)第45章 (1)第46章 (2)第33章 (1)第50章 (6)第2章 (2)第48章 (4)第37章 (5)第20章 (5)第7章 (3)第52章 (2)第22章 (1)第41章 (3)第5章 (1)第24章 (3)第20章 (5)第4章 (4)第45章 (1)第24章 (3)第49章 (5)第30章 (3)第22章 (1)第12章 (2)第48章 (4)第43章 (5)第22章 (1)第9章 (5)第54章 (4)第24章 (3)第45章 (1)
第55章 (5)第40章 (2)第52章 (2)第46章 (2)第4章 (4)第39章 (1)第51章 (1)第6章 (2)第21章 (6)第32章 (5)第43章 (5)第6章 (2)第30章 (3)第11章 (1)第14章 (4)第18章 (3)第2章 (2)第55章 (5)第51章 (1)第35章 (3)第33章 (1)第4章 (4)第54章 (4)第2章 (2)第6章 (2)第28章 (1)第22章 (1)第8章 (4)第25章 (4)第21章 (6)第49章 (5)第44章 (6)第30章 (3)第26章 (5)第48章 (4)第9章 (5)第1章 (1)第15章 (5)第21章 (6)第55章 (5)第9章 (5)第40章 (2)第43章 (5)第24章 (3)第1章 (1)第24章 (3)第5章 (1)第48章 (4)第54章 (4)第19章 (4)第44章 (6)第47章 (3)第6章 (2)第50章 (6)第41章 (3)第47章 (3)第8章 (4)第9章 (5)第9章 (5)第39章 (1)第27章 (6)第32章 (5)第18章 (3)第35章 (3)第30章 (3)第15章 (5)第2章 (2)第1章 (1)第21章 (6)第16章 (1)第45章 (1)第46章 (2)第33章 (1)第50章 (6)第2章 (2)第48章 (4)第37章 (5)第20章 (5)第7章 (3)第52章 (2)第22章 (1)第41章 (3)第5章 (1)第24章 (3)第20章 (5)第4章 (4)第45章 (1)第24章 (3)第49章 (5)第30章 (3)第22章 (1)第12章 (2)第48章 (4)第43章 (5)第22章 (1)第9章 (5)第54章 (4)第24章 (3)第45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