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为了统治需要

赵普认真听着,一直到赵承宗讲述完,老脸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依旧犀利的眼神中透露出少许深刻的思考。

口干舌燥的赵承宗忍不住喝了口茶,小心地看着老父,逐渐沉默了下来。事实上,对于地方上的一些乱象,赵普还在任上之时,便早有察觉。

只是,那时候,形势尚好,赵普也重在维稳,税赋上缴又正常,在监管上自然也就难免宽纵了些,仅仅打击重点,并没有进行一些太深彻的改革。

这两年在江阴,对于县乡的为政、土地、税务,也默默观察研究着,深入基层,了解也更深入,最大的感触便是,官府欺上瞒下、阳奉阴违的情况,比起当年又严重了几分。或许是这几年大汉纷扰不断,外部矛盾引发了内部矛盾,又或者只是过去隐藏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

尤其在税收政策上,肆无忌惮的官员太多了,楚州这边倘若果如赵承宗所言,那还有些底线与分寸,而江南之地,本就富庶,是大汉财税重地,常受朝廷关注,地方官僚的做法也不敢太过分,还勉强能够维持下去。

然而,其他道州呢?那些穷山恶水、偏远州县,又是怎样一种状貌呢?显然不容乐观,要知道,过去处置的恣意妄为、鱼肉百姓、残商虐民的地方官僚,大部分都属于贫穷、偏远、落后地区。

穷山恶水出刁民,同样也出刁官酷吏,经济发达地区的官僚们,多少还会维持一些体面,可供他们攫取的资源也更多,治下士民的承受能力、抗风险能力也更强,如此方才达成一个相对平衡。

从去年开始的吏治整顿,反贪除恶,除了造成已经发生的那些混乱之外,但积极的一面也同样体现出来了,清除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解决了一大堆地方蛀虫,很好地震慑内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

但是,赵普同样也意识到了,如今的地方现状还需要改变,地方官僚们必须得到限制,不能让他们肆无忌惮甚至“有法可依”地搜刮盘剥,以眼下呈现的社会发展趋势,早晚会出问题的。

眼下富庶地区,尚可绥靖,但倘若再放任不管,只怕用不了多久,连这些富裕之乡的,都要被贪婪的权贵、官僚、地主们搞得天怒人怨了。

而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管,传统的治贪、除恶,御史监察,效果必然是有限的,像刚刚发生的运动式的清洗,显然是不能作为常规手段的。

思来想去,哪怕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从制度着手改变,革除旧弊,完善制度漏洞,从律例上约束权贵,限制官僚权力,保护农民,是一条不错的解决路径。

时下的大汉大汉社会生产力,比之前朝,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农牧渔业生产,还是商业发展,其活力都远超历朝历代。

冶炼、纺织、农牧业技术,也有了显着的提高,即便温饱依旧长久困扰大汉百姓的一个大问题,但活下去的可能确实是提高了的,底层老百信获得的机会,也相对更多,再不济,还有出海闯南洋这条路。

然而,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占据主要统治地位的权贵们的堕落速度,也是超乎想象,几乎与社会发展进步速度同步。

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为了统治需要,延长国祚,改革也势在必行。有些事情,底下人可以妥协,可以得过且过,但皇帝不能。

沉思良久,赵普忽然对京中甚嚣尘上的刘皇帝改制举措,又有了一些认识与体悟。刘皇帝老了,为何还要顶着那些勋贵、官僚的压力,冒着得罪天下地主豪强的风险,一定要进行财税改革,说到底,还是不想再放任地方胡来,对于大汉现行制度中明显的缺陷,必需要完善。

过去不动,是因为没严重到那个程度,还能勉强过着走,如今要大动干戈,也是不得不变。时至如今,即便不放任自流,哪怕维持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祸害、矛盾,也只会逐渐加深加重,直到无法压制,彻底动摇朝廷的统治。

另一方面,这些事情,也只有刘皇帝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威望去推动改革,若是把问题留给后人,要想改变,实在太困难了。

太远的不说,即便是眼下那三十年之太子,也是难有作为的。在赵普眼中,太子堪为一守成之主,能够萧规曹随,遵从现行政策制度,沿着既有轨道前进,但要他做大的变革,也是很难的。

刘皇帝的改革初衷,为江山社稷,为子孙后代着想,其中有多少是真正体谅黎民,顾念百姓,这是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思索间,赵普脑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想法脉络,虽然有太多都属他个人判断,但心中已然有了初步打算。剩下的,还得回京之后,与刘皇帝交谈之后,再作区处。

过去,刘皇帝都那般难以捉摸,如今时隔两年未见,刘皇帝与朝廷又有什么大的变化,可不是待在江阴接收的一些消息就能完全搞清楚的,还得慎重。

当然,自始至终,赵普都认为,刘皇帝召他回京是要重任相托的,否则吃饱了撑的,千里相召来折腾他这把老骨头。

“你这楚州,每年可支配的财税,大概是多少?”良久,赵普回过神,再度问道。

闻问,稍显犹豫,赵承宗还是实话实说:“约三十万贯......”

“呵呵!”一听这话,赵普便不禁感慨着笑了:“朝廷道司给你们定的税额,可只有三十一万贯啊!这税制,不改行吗?”

闻言,赵承宗默然。地方上的收入,来源实则很广泛,除了两税正税之外,日益繁荣的商税也是大头,再加上职田产出,官府经营的一些产业如盐铁、茶叶、棉花、糖等,即便被财政司划去一大块,剩下的也足够吃饱喝足了。

在地方财税上,不透明的地方太多了,蝇营狗苟、腌臜腐败的情况也太多了。而楚州这边,至少没有像有些地方,巧立名目,想方设法搞钱、搞粮,即便是额外摊派,也有一个限度。

不过,即便如此,这样的情况,对于曾长期担任首相的赵普而言,也是有些难以接受的。他的立场,是天然站在中枢的,要维护朝廷的权威,过去在行政监管上或许有些保守的妥协,但这也是有限度,一旦突破了底线,那也是不能容忍的。

抬手在空中点了点,赵普很想斥责一番,然而话到喉头,又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了。并不因为赵承宗是他儿子,换个其他州官也一样。

想了想,赵普有些严肃地道:“两件事情,你要做好准备,其一,把楚州过往的财税账目理顺,那些不依规合法的事务即行取缔;其二,楚州所拥土地要搞清楚,不论是耕地、棉田、果林,都要详细记录在册!”

一听赵普这番叮嘱,赵承宗表情立刻郑重起来,望着赵普,欲言又止,终于道:“父亲,有一事儿一直想问!”

看了他一眼,赵普道:“你是想问,我被召回京的原因吧!”

赵承宗点点头:“正是!难道......”

“你猜得不错!”赵普干脆地点点头:“如不出意外,陛下应该是会重新启用我了!”

赵承宗面色微变,有些忧虑道:“京中之事,儿也有所耳闻,倘若成行,只怕困难重重,惹人敌视啊!”

迎着着赵承宗关切的目光,赵普澹澹一笑:“我这辈子,受人针对敌视,攻讦中伤,还少吗?如今年逾花甲,早已看澹世事,又惧些许俗扰!再者,若我在江阴默默无闻,了此残生,也就罢了,既然陛下相召,但有差遣,我还能拒绝吗?”

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140章 封王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73章 西北隐患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310章 海路主将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462章 当年善政第64章 杨业却敌第71章 叛军势蹙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3章 由郑州站发往洛阳站第142章 铁索横江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349章 边情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92章 金陵冬寒第52章 六谷土豪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76章 视察第2052章 回京第211章 太子挂帅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73章 解决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85章 浮雕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1675章 血战第204章 解决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713章 机遇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29章 请缨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47章 陶谷自荐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231章 全国大水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380章 投汉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76章 太子还京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127章 不允第56章 腹心之谈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37章 覆灭在即第1782章 数百年后的问候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361章 “龙宫”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457章 郑州第57章 七月大朝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66章 请辞?不许!第1769章 影响力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29章 太后的病第7章 恩赏问题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329章 游市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60章 “暴毙”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
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140章 封王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73章 西北隐患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310章 海路主将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462章 当年善政第64章 杨业却敌第71章 叛军势蹙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3章 由郑州站发往洛阳站第142章 铁索横江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349章 边情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92章 金陵冬寒第52章 六谷土豪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76章 视察第2052章 回京第211章 太子挂帅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73章 解决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85章 浮雕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1675章 血战第204章 解决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713章 机遇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29章 请缨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47章 陶谷自荐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231章 全国大水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380章 投汉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76章 太子还京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127章 不允第56章 腹心之谈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37章 覆灭在即第1782章 数百年后的问候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361章 “龙宫”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457章 郑州第57章 七月大朝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66章 请辞?不许!第1769章 影响力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29章 太后的病第7章 恩赏问题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329章 游市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60章 “暴毙”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