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英国政治及社会改革

十九世纪时代,随着法国的各项改革,迫使远在海外的英国倍感压力。

因为英国为立宪君主制的坚定支持者,而立宪君主制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

面对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不断蔓延,英国也不能够幸免。

英国没有成文法,虽有立法的国会,但是上院被贵族世袭把持,下院也是贵族把持;虽有法庭,但是保障的是贵族的利益。

当日的英国国会,为贵族把持的机构,能够成为选民太少。

例如,加顿一个城市只有7个人有选举权,其他城市都操纵在城市的官吏手中。

还有一点,还有许多没人的城市,还有代表。

例如,邓尼奇城沉没北海近200年,国会还有两个议席;例如,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人口众多,却没有选举权;例如,康沃尔人口25万,议员只有44人,而苏格兰人口八倍而代表只有一个人。

乡村的状况更加的悲惨,苏格兰比特有人口一万四千人,选民只有21人,这21人中只有1人是本地土著。

每当选举的时候,公然贿赂,威吓利诱的事情是家常便饭。

国会议员各地的议席不公、选举方法又奇怪且公然贿赂、再加上城市是私有财产,所以下议院仍然操纵在少数贵族手中,当日按照程序选出的议员不足三分之一。

因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英国贵族阶层对改革一直非常抵触,害怕自己也面临法国恐怖时代的待遇。

所以极力打压法国拿破仑,1830年之前英国一直被保守派把持。

然而民族主义及社会主义的思潮,使得英国虽在海外,也未能够幸免。

1819年,曼彻斯特举行工人大会,宣扬要实行改革,并组织游行示威。

英国派出军警虐杀游行示威民众,并通过《六种法案》限制言论出版及集会自由。

1830年法国革命又爆发了,英国人受到鼓舞,在工人和富人的合力压力之下,保守党内阁总理辞职。

进步党改组内阁,1831年,罗素在国会提出《改革法案》,国会反对没有通过。

内阁总理罗素下令解散下议院,改选之后支持改革者胜出,然而贵族院不同意。

于是下院提出类似议案,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知道如果不通过,英国人会爆发同法国一样的革命,而自己也可能被砍头。

于是批准内阁总理提出的增加贵族院的议员,以确保能够通过《改革案》。

1832年,贵族院知道再反对已经没用,所以通过了。

《改革法案》规定,人口在两千以下的五十六处地方不得拥有选举权;

人口在4000以下的城市三十二处减议员一人;

新城与选举权有四十三处,根据人口选出一个后两个议员;

将国内各行政区分为选举区,各区议员数量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城中市民有房产,乡村农民有田产者都有选举权;

选民虽有增加,然而城市中的工人和乡村中的长工都没有选举权。

1832年通过的改革法案也不能说是民主精神的体现,据1836年统计,英国国内男子有6023752人,而选民的人数只有839519人。

这里面选举权并没有女人,且改革党更倾向于富人,所以对于工人和长工多不在意。

改革法案通过后,英国国内要求改革的小册子流传在人群中,例如大宪章、权利法案、宪章。

宪章中罗列要求,普遍选举、秘密投票、国会每年一选、国会议员需要有工资;减除议员选举资格上的财产限制;选举区平等。

1840年,英国各地宪章党成立全国宪章协会,组织活动、集会游行,并要求修改宪法。

宪章党中也有激进者主张学习法国的模式,但是多次被军警武力镇压。

1848年,法国又发生了革命,英国的宪章党乘势要求改革。

当时英国国内工人生活贫苦,失业的人太多,并愤怒于动不动就以军警镇压和平的抗议游行。

于是六百万人署名的请愿书递交给国会,国会审查过后,没有六百万人,只有两百万人。

英国内阁以此数量不对,不予理睬。

1867年,保守党鉴于国内民众要求改革的呼声不降反升,及海德公园的暴动声势太过于恐怖,逐渐弱化态度。

1867年,扩大选举权。

1872年,采用秘密投票制。

1884年,再次扩大选举权。

1917年,再次扩大选举权,涉及年龄在30岁之上的女性。

英国的国体属于神权政权,政体属于君主立宪制。

这意味着英国的国王为神在人间的代理人,而所谓的贵族为神在人间代理人分封的诸侯。

所以当时英国国王的仪式非常隆重,钱币上都有奉天承运的语句,议案开头都是国王与集于议会的平民的忠告及同意这句话。

法庭判决及殖民地统治都是以国王的名义实行,海陆军及邮政都冠以国王家。

就是到了今天,凡是有君主国王天皇大酋长之类,都是神权政权或政教合一政权,无论政体属于什么形式。

英国国王曾经有君主专制的时代,例如亨利八世时代。

之所以维护君主立宪,因为亨利八世把天主教教产没收了,除了自己拿了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分给了所谓的酋长、大酋长类的贵族。

今天的所谓的英国贵族的房产及田产,就是五六百年前亨利八世瓜分天主教教产所分得的。

所以在亨利八世之后,这些贵族都维护这个君主立宪体制,维护了这个体制就是维护了自己的不当利益。

然而处于贵族奴隶社会,有一个特点就是稳定,但是显然时代不同了。

英国国王有否决议案的权力,而内阁有财政拨款的权力,为了脸面国王没有用过否决权。

英国行政权掌握在内阁手中,内阁由各部大臣组织,总理领导。

内阁由多数党领袖组织,阁员由总理在两院中选择,内阁总理及阁员能够出席下议院为自己的议案辩护。

凡是有议案都需要由内阁提交国会,由国王后国王的代表朗读。

内阁行动一致,如果阁员有异议,那么只有辞职。

如果下议院对内阁重要议案不通过或者提出弹劾内阁时,有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内阁辞职,以反对党组阁。

假如内阁认为其议案能够获得民众广泛支持, 则需要提请国王下达解散下院,重新选举下议院议员。

如果赞成者还是少数,那么内阁只有集体辞职。

1911年,英国虽然规定下议院五年一次改选,但是议员任期没有限制。

英国的上议院为贵族世袭院,基本上是国王的地盘,下议院掌控财政大权,上议院掌控否决权。

所以看似英国国王只是形式上的君主,但是其实力在贵族院,如果国王不同意,贵族院就会行使否决权。

19世纪的时候,贵族多为反动改革的急先锋。

20世纪初,英国人不满贵族院不能够履行职责,开会不到,利国利民的议案不予通过。

例如,1906年贵族院反对教育法案;1909年反对预算法案。

废止上院或者改组上院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结果是1911年《国会案》的通过。

在18及19世纪英国的新闻及出版、言论自由都不及法国,其出现的思想人物也不及法国。

可以说法国是开创了近现代思想流派的源头,而英国出现了德国裔的马克思。

法国的伏尔泰和狄德罗是唯物主义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自由派开创者;

孟德斯鸠是维护体制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卢梭为唯心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开创者。

法国是源头,而这个源头的源头其实在几千年前就有过讨论。

1870年英国开始建立公立学校,但是宗教团体还把持大部分的神学院来教授。

相较于法国,较早的摆脱了教会学校的干涉,而英国至何炳松先生写完欧洲全史也没有解决。

1843年的时候,成年男女结婚的时候,只能够划一和十的男子百人中只有三十二人,而女性有四十九人。

作为新教国家,英国的刑罚非常残忍,判处死刑的罪名就有250种。

而处死的方法也非常多,例如活活烧死。

1810年到1845年,有1400人被判死刑。

比刑罚更加恐怖的要数工厂制度,空气恶臭,黑暗异常。

无家可归或无地可耕的人,都进入工厂谋生。

工作机会掌控在资本家手中,工人屡有失业的情况,生活没有稳定一说。

自蒸汽机改良后,工厂开始广泛的使用童工,平民子弟数以千万计,名义上是工厂的学徒,实则与奴隶没有两个样子。

为父母者迫于生计,设工厂者谋取暴利。

Wшw¤тт kдn¤co

成年工人的生活工作状况与童工一样,年轻女人多做工人,甚至危险的矿底也有女人。

危险的机器没有防护,工人生命随时可以交代。

工作时间长,工人做完工吃饭睡觉。

对于儿童及工人的惨状,勃朗宁夫人的诗《儿童的哭泣》、金斯莱的《阿尔顿·洛克》、及卡莱尔与狄更斯所描述的文字,都能够了解当日工厂的黑暗。

工人既没有参政的权利,也没有受到教育的权利。

当时的政客也不会为工人谋取利益,此外经济学家也颇费心思为资本家代言。

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干预工商业,影响工商业的发展,而商人熟悉工商业远在政、府之上。

如果工人工作时间减少,那么工厂将无力可图。

结果是工厂倒闭,而工人更找不到工作了。

因为受雇于资本家的经济学者的这种主张,19世纪以前,政、府都不管这些工人的工作及生活。

1802年的时候,发了点善心,规定儿童每周工作时间为72小时;工厂主每年给工人做一套衣服。

工厂主才不管这样 不疼不痒的规定,工人生活没有改善。

1815年到1819年,有个叫欧文的人呼吁,国会及资本家要发点善心,不能够发的太狠。

后国会出台规定,工厂以后不能够雇佣9岁以下的儿童,凡是9岁到16岁的工人每天工作不能够超过12小时。

也难怪有马克思这样的人出来,摒除理想化的幻想,而主张采取激烈的手段才能够实现美好的生活。

网上还嘲笑清朝的时候,国人的的乞丐以此来显示落后的情况,殊不知当时的英美国家不要说对待殖民地了,就是自己国家的人都没有人性。

实在是英国那个年代太过于没人性、没人道,且没有伦理,可以说西方是没有伦理可言的。

主张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地方,是没有伦理可言的。

1842年,女子和幼童禁止进入地下开矿,在国会获得通过。

1847年,经过多年的讨论,女工和儿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够超过10个小时获得通过。

十九世纪以前英国奉行贸易保护政策,主要是本国的产品没有竞争力。

1870年西欧各国倾向于自由贸易,但是不久又实施了贸易保护政策。

英国内政出现困难问题,而对爱尔兰问题也纠纷不断。

所谓的爱尔兰问题,即土地、宗教、自治。

英国人屡次征服爱尔兰,基本上都掌握在英国贵族的手中。

英国人的入侵始于十二世纪亨利二世时代,十六世纪爱尔兰曾有叛乱。

詹姆斯一世时期,英格兰及苏格兰新教徒迁入被占领的爱尔兰土地上。

后英国国内爆发清教徒战争,爱尔兰企图收复失地,然而最后失败。

1688年,英国有革命的举动,爱尔兰参与其中,结果爱尔兰的新教徒都被驱逐。

19世纪,爱尔兰的金钱流入英国,每年有数百万磅。

有的地主一辈子都没有到过爱尔兰,1847年统计爱尔兰缴纳的地租有三分之一被英国贵族拿走。

英国对于爱尔兰是严酷的,只收地租,不管死活。

1847年,爆发大、饥、荒就是例证。

此后五十年间,有多达四百万爱尔兰人移民到北美洲,携带痛恨英国人的心去的。

而英国与爱尔兰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就是现在英国都在尽力贬低爱尔兰。

就拿普通的电影来说,常常贬低爱尔兰,当然英国人的阴险也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

英国与爱尔兰的另一个问题是,宗教问题,爱尔兰信仰天主教,而英国信仰改良后的新教。

所以英国强迫爱尔兰信仰新教,爱尔兰不认同,英国人就强迫爱尔兰人信仰,剥夺教产征收教税。

1869年,英国才废止爱尔兰教税。

教税虽然废除,但是遥领地主的制度仍然存在,爱尔兰人尽力土地改革。

1879年,组织土地同盟,其目的有三个,公平地租、一定的田产及公平售卖。

也就是规定地租不能够由地主任意规定,须有法庭根据土地的价值而定其多少等等。

1881年议决土地议案,1903年议案通过。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自治问题,1801年前爱尔兰有自己的国会。

1801年,英国国会通过《合并议案》,废除爱尔兰国会,令爱尔兰选出代表百人出席英国下院,选出28名贵族出席英国上院。

这之后便是自治运动,所谓爱尔兰的内政应该由爱尔兰的国会决定,不应该由英格兰和苏格兰把持。

1829年,《宗教解放议案》通过后,奥康奈尔经历废止《合并议案》。

1834年,选举结果赞成爱尔兰自治的议员有四十人。

爱尔兰人认为可以大有可为,而美国的爱尔兰人也准备入侵英国殖民地加拿大。

然而英国派出三万五千人入驻爱尔兰,自治暂时不可能了。

奥康奈尔1847年去世,然而自治运动并未停歇。

土地同盟中的芬妮亚党实行恐怖手段对付英国地主,自治运动一直存在。

1882年,爱尔兰的英国行政长官及秘书被刺杀。

1886年,及1893你两次爱尔兰自治都失败了。

第25章 意大利半岛开化及文明初现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二十九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二)第三十八章 路易十四之法兰西及西班牙部落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十四章 中古时期之德国及意大利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岛之统一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奴隶与平民第三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一)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之法兰西部落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第五十一章 19世纪之技术改良及实业初现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九章 法兰克之查理曼大酋长及其部落第三十六章 西欧历史分期与真实的分期第二十三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一)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二十九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二)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25章 意大利半岛开化及文明初现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五十章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之反动及革命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三十九章 罗斯及普鲁士兴起第五十八章 英国政治及社会改革第三十章 日耳曼部落之宗教改革第十八章 异端及托钵僧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斗(二)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渊源第六十一章 十九世纪之俄罗斯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颠部落宗教改革第二十三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一)第十四章 中古时期之德国及意大利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四十二章 十八世纪之欧洲新思想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四十四章 法兰西大革命将起之际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五十二章 1848年之法国革命第七章 罗马教主得势与日耳曼种人入教第四十四章 法兰西大革命将起之际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纪欧洲之旧制度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颠部落宗教改革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第49章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之再造第四十二章 十八世纪之欧洲新思想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岛之统一第四十四章 法兰西大革命将起之际第四十章 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竞争第四十章 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竞争第五十九章 欧洲殖民与间接作用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之法兰西部落第四十八章 欧洲与拿破仑时代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渊源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二十九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二)第四十三章 法兰西大革命前之各部落情况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第三十六章 西欧历史分期与真实的分期第二十三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一)第25章 意大利半岛开化及文明初现第四十六章 法兰西大革命之短暂妥协后的对抗第三十六章 西欧历史分期与真实的分期第25章 意大利半岛开化及文明初现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三十五章 三十年宗教战争第六十一章 十九世纪之俄罗斯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五十九章 欧洲殖民与间接作用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颠部落宗教改革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八章 法兰克部落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四十六章 法兰西大革命之短暂妥协后的对抗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为国家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国革命扩散欧洲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纪欧洲之旧制度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
第25章 意大利半岛开化及文明初现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二十九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二)第三十八章 路易十四之法兰西及西班牙部落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十四章 中古时期之德国及意大利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岛之统一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奴隶与平民第三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一)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之法兰西部落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第五十一章 19世纪之技术改良及实业初现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九章 法兰克之查理曼大酋长及其部落第三十六章 西欧历史分期与真实的分期第二十三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一)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二十九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二)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25章 意大利半岛开化及文明初现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五十章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之反动及革命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三十九章 罗斯及普鲁士兴起第五十八章 英国政治及社会改革第三十章 日耳曼部落之宗教改革第十八章 异端及托钵僧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斗(二)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渊源第六十一章 十九世纪之俄罗斯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颠部落宗教改革第二十三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一)第十四章 中古时期之德国及意大利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四十二章 十八世纪之欧洲新思想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四十四章 法兰西大革命将起之际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五十二章 1848年之法国革命第七章 罗马教主得势与日耳曼种人入教第四十四章 法兰西大革命将起之际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纪欧洲之旧制度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颠部落宗教改革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第49章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之再造第四十二章 十八世纪之欧洲新思想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岛之统一第四十四章 法兰西大革命将起之际第四十章 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竞争第四十章 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竞争第五十九章 欧洲殖民与间接作用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之法兰西部落第四十八章 欧洲与拿破仑时代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渊源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二十九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二)第四十三章 法兰西大革命前之各部落情况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第三十六章 西欧历史分期与真实的分期第二十三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一)第25章 意大利半岛开化及文明初现第四十六章 法兰西大革命之短暂妥协后的对抗第三十六章 西欧历史分期与真实的分期第25章 意大利半岛开化及文明初现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三十五章 三十年宗教战争第六十一章 十九世纪之俄罗斯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五十九章 欧洲殖民与间接作用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颠部落宗教改革第十章 法兰克部落之分裂第八章 法兰克部落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四十六章 法兰西大革命之短暂妥协后的对抗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为国家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国革命扩散欧洲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纪欧洲之旧制度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