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法兰克之查理曼大酋长及其部落

由于历史记载的缘故,像狄奥多里克、查理·马特、裴平这些人只是在教士中记载了一些事情。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部落都不识字,关键部落首领或者酋长也不识字,还有一点是没有有效的媒介即纸或其它竹片或木片。

但是到了裴平儿子查理曼的时候,这种情况稍微好一点。

其原因在于阿拉伯势力已近进入到西班牙,为欧洲地区带来了比较先进的文明及文化,而由于贸易的发展西班牙、意大利半岛地区或许可能会有从中国来的纸张出现。

因为毕竟羊皮卷来书写,那可是需要许多羊皮的。

查理曼的父亲裴平为血缘世袭确立了思想上的合法性,即君权神授。

然而思想合法性却捏在罗马教会教主的手里,日后其它日耳曼各部落也是这么一种情况。

裴平在世时法兰克部落相当于今天的德国的一部分,也是欧洲地区最为开化的一个部落。

彼时的欧洲还是处于部落社会,到处打劫是常态,所以看到过去部落社会形态中的部落首领,有的一生都在打仗,占领地盘、抢夺人口与牛羊。

那么这位查理曼大酋长也是一样的,这个时候由于同罗马教会的关系比较好,所以罗马教会也不吝惜多夸奖几句,据说一位教士在查理曼死后曾写书称查理曼打遍了全部欧洲。

然而此时的查理曼是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大酋长,你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部落发展情况,这还是欧洲最开化的部落。

在法兰克部落和归附的弗里西亚及巴伐利亚之间,还有原始拜物崇拜的野人撒克逊种人。

撒克逊种人其习俗和七八百年前没有两样,没有定居点、没有道路,活动范围在科隆以东到易北河,北到今天的不莱梅及汉堡。

属于流动打劫军团,赢了就继续打劫,输了就跑到森林里面,具体是不是在树上挂着不得而知,没有记载。

查理曼大酋长在其父亲奠定的基础上,要有一番作为,所以对撒克逊种人开战,然而打了十年才征服。

公元775年到790年,查理曼规定撒克逊种人必须信仰基督教,派遣教士前往教化。

查理曼下令,凡是武力打劫教堂财物者死,不忠于查理曼大酋长及逃避浸礼、蔑视浸礼、任然信仰拜物教处死刑。

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以武力的方式强迫这些撒克逊种人开化的一种方法。

因为那个时候,撒克逊种人向树木或泉水来行宣誓礼,或以聚会的方式祭拜撒克逊种人的鬼怪。

更为强悍的一条是生了孩子,必须一年之内受浸礼,否则要罚款,洗脑要从孩子抓起,所以现在的传销还都是小儿科。

在查理曼没有征服之前,撒克逊种人是没有定居点的,在征服以后,陆续出现教堂市场及定居点,主要的定居点就是不莱梅(今天德国著名的城市)。

在查理曼征服撒克逊种人活动之地后,查理曼和罗马教会都大获收益。

查理曼收获了地盘及人口,教会也获得土地及税收。

教士成为为部落大酋长管理当地的一种媒介,各教区的部落民众捐300亩土地供教会维持。

所有教徒均需缴纳其财产和收入的十分之一给教会和教士,贵族平民奴隶需缴纳一部分给耶稣,当然这部分财物是由教士代为管理的。

在查理曼大酋长攻打撒克逊种人的时候,意大利半岛上的伦巴种人开始觊觎罗马教会的地盘,且还占领了一部分。

查理曼命令伦巴种人部落酋长归还给罗马教会,但是伦巴种酋长没有答应。

公元774年,查理曼大酋长攻破伦巴种酋长部落,活捉伦巴酋长,并送去修道院出家。

查理曼大酋长打劫了伦巴种部落的财物后,其余伦巴公、伯都表示愿意归附查理曼。

此时的法兰克部落属于多部落组成的贵族奴隶社会,在其部落中亚奎丹及巴伐利亚等部落,势力大形同独立,不受约束。

查理曼大酋长以武力迫使许多实力强大的部落把领土交出来,然后分给其他人。

公元778年,查理曼大酋长攻入西班牙,占了一小片地方。

此时的西班牙为阿拉伯人建立的倭马亚王朝,也是欧洲地区最为文明及发达的地区。

查理曼大酋长与西班牙接壤后,也为日后中东和中国的文学及科技的传入奠定了基础,西班牙成为中东连接欧洲的二道贩子之一。

直到1492年,阿拉伯势力才从西班牙退去,这也是西班牙能够率先领先于欧洲的一个原因。

盖因为阿拉伯人对西班牙人的改造,使西班牙人领先于欧洲的缘故。

公元789年,查理曼大酋长打败撒克逊种人东北部的斯拉夫人,迫使波西米亚纳贡。

公元800年,查理曼赴罗马称大汗,被认为是罗马人的大汗。

查理曼跪在祭坛前祷告,然后罗马教主把大汗冠戴在查理曼头上,以罗马大汗称呼他。

这次称汗,也是一次名号的斗争,罗马教会相较于东部教会始终被歧视,盖因为东部教会认为西部教会崇拜偶像不正宗,而西部罗马教会视东部为异端。

东部教会的首领是一位叫伊琳娜的女酋长,东部基督教认为伊琳娜是耶稣在人间的代理人的行政代理人。

这是东西教会意识形态的斗争,东部都有大汗了,我们西部也应该有。

这种斗争后在十二世纪,西部又搞出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来,其实也是多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而已。

围绕的一点就是谁是罗马的继承者,谁是正统,其实罗马就是一个神庙加市场而已。

虽然查理曼有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合法性加持,然而这也成为日后日耳曼诸大酋长与罗马教主之间争端的隐祸。

盖因为罗马教会有授予你合法性的权力,那么就有不承认且废立你合法性的权力,这就是以后罗马教会与部落大酋长争端的源头。

查理曼时期的法兰克部落,已经进入到贵族奴隶社会的分封世袭制状态。

此时的情况是大酋长与贵族是自然分封与血缘分封结合。

这主要是查理曼大酋长也没有几十个儿子来分封,同时贵族的领地秉持血缘分封,也就是说查理曼有名义上的统治者,例如夏商周时期的天子。

查理曼大酋长是文盲,其国民也好不到那里去,盖因为当时欧洲地区除了西班牙外,都是未开化地区。

阿拉伯人占领了西班牙,为欧洲的开化点亮了一盏黑暗中的明灯,这个过程持续了几百年。

到了十世纪及十一世纪,欧洲的情况同八世纪九世纪是一个样子的。也是说明这种改变有多艰难,毕竟从野蛮之部落开化为有常识之部落是非常困难的。

至于为什么十一世纪以后欧洲野蛮之部落开始逐渐显露开化的迹象,盖因为中国造纸术经中东二道贩子之手传到了欧洲的缘故。

公元806年,查理曼大酋长把领地分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然而前两个儿子死的比查理曼大酋长都早,结果是小儿子路易继承了查理曼大酋长的位置。

这个时期已经是血缘世袭了,因为解决了统治思想合法性的问题。

路易任法兰克部落大酋长后,把领地分封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然而几个儿子之间互相争斗,公元817-840年之间,互相攻击达六次之多。

公元840年路易大酋长死了,绰号日耳曼人的二儿子路易拥有巴伐利亚和今天德国诸地,绰号秃头的幼子查理拥有法兰克部落西部的领地,长子格泰尔拥有两兄弟之间的领地,并且世袭大汗称号。

公元841年,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认为格泰尔称大汗不合适,两兄弟一起对付格泰尔,大败格泰尔于风奈特这个地方。

公元842年,三兄弟签订了凡尔登盟约,结果是格泰尔还可以称大汗,不过领土只有法兰克领土之中部及意大利,而日耳曼人路易得到伦巴第以北西至莱茵河之地及巴伐利亚;秃头查理拥有今日法国大部分及西班牙边境与佛兰德斯诸地及亚奎丹。

凡尔登盟约的签订,奠定了今日德法国家的轮廓。

秃头查理领地上的人大部分沿用拉丁语,后发展出法语;而日耳曼人路易领地上的人发展出德语;

中间格泰尔变为格塔林吉亚,最后成为洛林,成为法德之间互相竞争之地。

公元842年,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共同起誓,要一致对抗长兄,被称为斯特拉斯城堡誓言。

关键一点是什么呢?

此时所用的标准语言是拉丁语,因为这两位兄弟的士兵听不懂对方说啥,而誓言的原本至今还保留下来。

以此可以看出,在当时欧洲有方言,但是没有文字,能够书写的文字只有拉丁文。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欧洲的发展情况,也不得不说,中东地区对欧洲的影响,起码拉丁文就是一种,阿拉伯化的西班牙又是一个途径。

第五十五章 德国成立及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第十八章 异端及托钵僧第四十章 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竞争第三十三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二)第九章 法兰克之查理曼大酋长及其部落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斗(二)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斗(二)第八章 法兰克部落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第五十一章 19世纪之技术改良及实业初现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岛之统一第二十章 中古时代西欧之文化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前言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四十二章 十八世纪之欧洲新思想第八章 法兰克部落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四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二)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第三十九章 罗斯及普鲁士兴起第三十八章 路易十四之法兰西及西班牙部落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二十九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二)第五十八章 英国政治及社会改革第十六章 霍亨斯陶芬族诸酋长与罗马教主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49章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之再造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颠之英格兰部落第四十四章 法兰西大革命将起之际第三十九章 罗斯及普鲁士兴起第六十一章 十九世纪之俄罗斯第二十章 中古时代西欧之文化第五十八章 英国政治及社会改革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为国家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奴隶与平民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国革命扩散欧洲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奴隶与平民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之法兰西部落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颠之英格兰部落第七章 罗马教主得势与日耳曼种人入教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渊源第49章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之再造第四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二)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斗(二)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国革命扩散欧洲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奴隶与平民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颠部落宗教改革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为国家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纪欧洲之旧制度第五十七章 普法战争之后的法国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四十章 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竞争第三十三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二)第四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二)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五十五章 德国成立及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十六章 霍亨斯陶芬族诸酋长与罗马教主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二章 人类历史演变之规律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五十五章 德国成立及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第二章 人类历史演变之规律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为国家第六十一章 十九世纪之俄罗斯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三十五章 三十年宗教战争第二十章 中古时代西欧之文化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第三十六章 西欧历史分期与真实的分期第三十四章 法兰西与大不列颠部落宗教变革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七章 罗马教主得势与日耳曼种人入教第三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一)第五十章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之反动及革命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
第五十五章 德国成立及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第十八章 异端及托钵僧第四十章 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竞争第三十三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二)第九章 法兰克之查理曼大酋长及其部落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斗(二)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斗(二)第八章 法兰克部落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第五十一章 19世纪之技术改良及实业初现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岛之统一第二十章 中古时代西欧之文化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前言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十七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第五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三)第四十二章 十八世纪之欧洲新思想第八章 法兰克部落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四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二)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与罗马瓦解第三十九章 罗斯及普鲁士兴起第三十八章 路易十四之法兰西及西班牙部落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二十九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二)第五十八章 英国政治及社会改革第十六章 霍亨斯陶芬族诸酋长与罗马教主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49章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之再造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颠之英格兰部落第四十四章 法兰西大革命将起之际第三十九章 罗斯及普鲁士兴起第六十一章 十九世纪之俄罗斯第二十章 中古时代西欧之文化第五十八章 英国政治及社会改革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为国家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奴隶与平民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国革命扩散欧洲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奴隶与平民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之法兰西部落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颠之英格兰部落第七章 罗马教主得势与日耳曼种人入教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渊源第49章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之再造第四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二)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斗(二)第十五章 罗马教会教主与日耳曼大酋长之冲突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国革命扩散欧洲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二十四章 罗马教主与宗教大会(二)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奴隶与平民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颠部落宗教改革第六十章 十九世纪之英国殖民地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为国家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纪欧洲之旧制度第五十七章 普法战争之后的法国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纪初之西欧第四十章 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竞争第三十三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二)第四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二)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五十五章 德国成立及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十六章 霍亨斯陶芬族诸酋长与罗马教主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二章 人类历史演变之规律第二十八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一)第十三章 中古时代之大不列颠部落第五十五章 德国成立及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第二章 人类历史演变之规律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为国家第六十一章 十九世纪之俄罗斯第四十七章 法兰西之拿破仑·波拿巴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三十五章 三十年宗教战争第二十章 中古时代西欧之文化第三十二章 罗马天主教与腓力二世酋长(一)第三十六章 西欧历史分期与真实的分期第三十四章 法兰西与大不列颠部落宗教变革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斗(一)第七章 罗马教主得势与日耳曼种人入教第三章 中古时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欧洲(一)第五十章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之反动及革命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欧洲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