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负担得起

在战略轰炸机领域,中美的发展方式就截然不同了。

因为掌握着技术上的优势,甚至可以说,美国在轰炸机领域的技术优势更加明显,领先程度在十年左右,所以美国在发展新式轰炸机的时候,更注重技术优势,而且也已保持技术优势为主要目的。

对中国空军来说,轰炸机暂时还是“奢侈品”。

要知道,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参与的几场战争,都在本土附近,战术航空兵就能胜任绝大部分作战任务。即便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期间,轰炸机承担了很多任务,后来也随着舰队夺取了制海权,让位于舰载航空兵。受此影响,中国空军一直没有在轰炸机上投入太多的资金。

当然,在重点发展战斗机的时候,中国空军也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来研制轰炸机。

只是,到了二零四五年,这一情况发生了转变。

在世界大战的威胁下,中国空军除了需要一支足够强大的战术航空兵,还需要一支有足够威胁力的战略航空兵。

此外,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也给了中国空军很大的启发。

在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时候,轰炸机的作战效率比战斗机高得多,如果有足够多的轰炸机,就能降低战术航空兵的作战强度,从而减少战斗机的采购数量,减轻空军的负担,同时提高空军的打击能力。

为此,中国空军对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要求很简单:在达到基本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采购与装备成本,即必须是一种能够大批量采购,而且空军负担得起的战略轰炸机。

问题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要想降低采购与装备成本,就不能有太高的技术要求,不然就得采购大量先进设备,抬高采购价格与维护费用。

正是如此,空军对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技术要求并不高。

按照空军在二零四五年底发出的招标意向书,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不要求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突防速度只需要达到两马赫,最大飞行高度在一万八千米以上,具备最先进的隐身技术,最大载弹量在三十吨左右,最大载弹时的作战半径不低于四千公里,最大作战半径不低于七千五百公里。

以二十一世纪四零年代的技术水准,这些要求一点都不过分。

当然,除此之外,空军对采购价格与维护成本提出了极为严厉的要求,即采购价格不得超过H-30的三分之二,保养维护成本得在H-30的基础上降低一半,地勤设备与H-30的通用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六十。

把这一点算进去的话,空军的要求就不算低了。

当时,总共有三家集团参与竞标,其中最有经验的是西飞集团与南飞集团,因为这两家国营企业是H-30与H-20的设计单位,还是两种轰炸机的主承包商与子承包商,而第三个竞争者是龙飞集团、振翔集团与华空集团联合组建的“中国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也参与了“J4”项目的竞争。

与“J4”项目一样,空军也要求三家企业提交详细的设计方案。

不同的是,最终三家企业都进入了工程实施阶段,即制造原形机,参加由空军组织的对比试飞。

到二零四九年底,空军公布了对比试飞结果。

让外界大跌眼镜的是,空军放弃了西飞集团与南飞集团,选择与中飞集团签署了工程制造合同。

当时,空军只提出了一个理由:中飞集团的成本控制做得最为出色。

中飞集团的设计方案也是飞翼升力体结构,即整架飞机就是一副巨大的机翼,发动机等所有设备都安放在飞翼中。这种设计方案的最大特点是隐身性能突出,而且巡航飞行时的升阻比最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航程,并且灵活部署弹舱,提高了任务弹性。缺点也同样突出,即最大飞行速度只勉强达到了空军提出的要求,即便使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提升幅度也非常有限。

当然,关键还是成本。

中飞提出的合同标准极有吸引力,即采购单价为二十四亿元,仅相当于H-30的百分之六十,装备二十五年的维护成本为十八亿元,仅为H-30的百分之四十。虽然地勤设备的通用化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但是中飞同意回购H-30的部分地勤设备,即空军仍然只需要按照更换四成地勤设备的标准支付费用。

对空军来说,这绝对是挡不住的诱惑。

要知道,中飞方案要比西飞与南飞方案便宜百分之四十以上

按照这个标准,在采购与装备费用相当的情况下,空军可以多采购六成,机群的总体打击能力能够提高四成以上。

当然,如果扩大采购规模,采购价格还能进一步降低。

在世界大战中,这肯定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

要知道,在世界大战中,没有一架轰炸机能够达到设计寿命,而采购价格低廉的轰炸机才具有大规模装备的基础。

后来证明,空军的这个选择没有错。

这种后来被赋予H-40编号的新式轰炸机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生产了四百架,在中国完成了战争动员,并且授权其他飞机制造厂参与生产之后,H-40的月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八百架。要知道,即便在同等的情况下,H-30的月产量也很难突破两百架,而美国同期发展的新式轰炸机在战争期间的月产量只有三百架左右。

巨大的产量,足以弥补性能上的不足。

事实上,在大规模战争中,特别是在世界大战中,规模往往比性能更加重要,易于生产与维护的武器装备,才是最好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后,首先考虑的也是武器装备的产量。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英国都已掌握喷气式发动机,有能力制造喷气式战斗机,但是美国与英国都没有用喷气式战斗机取代活塞战斗机,因为喷气式战斗机在当时还不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而批量生产的大批活塞战斗机,足以凭借数量优势击败对手。

当然,大规模量产H-40,也与中国空军的战术思想有关。

在中国经历的几场大规模战争中,都是战术航空兵打头阵,在夺取了制空权、至少掌握了空中优势之后,再出动轰炸机扩大打击范围。如此一来,轰炸机上阵的时候,基本上不会遇到威胁。

虽然当时已经有人提出,与美国的战争将截然不同,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必须顶着敌人的防空火力与防空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但是在权衡利弊之后,中国空军仍然认为轰炸机的突防难度不会太大。

原因很简单,战争初期,中国的处境不会太好,将以战略防御为主,因此中国空军的主要任务是守卫本土外围防线,战术航空兵的压力比战略航空兵大得多,也没有多少机会对敌人进行战略轰炸。即便需要进行反击,也应该瞄准敌人的前沿军事基地,比如关岛、澳大利亚等地,而这些地区离中国本土外围防线的距离在两千公里以内,基本上在第六代战斗机与舰载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即便需要出动轰炸机,也能提供全程护航,大幅度提高轰炸机的生存率。至于飞行一万多公里轰炸美国本土,暂时还不在中国空军的考虑范围之内。即便有这个需求,也应该由海军承担打击任务。

综合这些考虑,空军需要的是一种廉价的轰炸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空军不需要先进轰炸机。

在H-40项目进入工程制造阶段的时候,空军授予西飞与南飞研制合同,即让两家公司继续开发新式轰炸机。

这么做,主要为了进行技术积累,以便在战时迅速研制与制造出新式轰炸机。

从大型电动运输机、先进战斗机与新式轰炸机项目上,可以看出,中国空军在二零四五年之后的发展模式,完全是在为世界大战做准备,即按照世界大战的标准,集中力量攻克关键项目。

不可否认,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法,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即便按照西方媒体估测,到二零五零年之后,中国空军的总体作战能力将比二零四五年时提高一倍以上。

事实上,这还是非常保守的估计。

Wωω▪тTk ān▪¢ O

如果从打击能力上看,至少提高了两倍。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发展方式很难持续下去。别的不说,仅持续攀升的军费开支就足以压垮中国经济。经济搞垮了,再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没有存在的基础,更别说在战争中取胜了。

当然,相对而言,空军的装备规划还是最温柔的。

原因很简单,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的差距并不明显,而且空军装备建设更加注重前期技术积累,很多项目都不用急于进入工程制造阶段,只需要在战前完成开发工作,到了战争时期再大规模生产。此外,空军的换装难度也相对较小,不存在需要好几年才能让部队适应新式装备的问题。

显然,海军与陆军就没有这么突出的优势了,特别是海军。

第207章 黔驴技穷第65章 再次见面第95章 通畅的航线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13章 全权顾问第43章 闯关第60章 精锐之师第72章 爱国商人第49章 首轮空战第43章 门槛第95章 通畅的航线第50章 另有其人第56章 放长线第57章 老少校第2章 斗争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39章 积极备战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104章 安曼会战第227章 灭绝第203章 覆灭第126章 飞行的陆军第22章 登陆作战第74章 回归第68章 措手不及第17章 地区战争第192章 选择权第93章 两头作战第43章 传奇人物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51章 时间点第63章 一箭三雕第6章 军事化第92章 日本的归宿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77章 分歧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12章 措手不及第61章 防空作战第29章 力挽狂澜第219章 火线第41章 标杆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89章 一枚导弹第47章 深海快枪手第24章 裂痕第43章 试探第7章 机关算尽第38章 狼群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15章 风头正劲第158章 最好的结果第1章 新岗位第5章 宣战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70章 忙里偷闲第4章 舰队出港第10章 欲盖弥彰第6章 定论第22章 谁输谁赢第50章 匿踪突击第214章 小国的立场第19章 新战线第113章 两个人的冒险第74章 信心十足第64章 三管齐下第12章 幕后推手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74章 战争狂人第25章 走投无路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3章 战前会议第186章 及时醒悟第28章 九死一生第49章 抛开幻想第25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19章 主动攻击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30章 大陆政策第19章 核战争第47章 前哨第111章 政坛剧变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108章 因势利导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49章 首轮空战第13章 希望尚存第49章 果断反击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63章 朋友第8章 扩军浪潮第37章 打来的和平第9章 做彻底第187章 陡生变数第60章 陌生的战场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66章 末端拦截
第207章 黔驴技穷第65章 再次见面第95章 通畅的航线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13章 全权顾问第43章 闯关第60章 精锐之师第72章 爱国商人第49章 首轮空战第43章 门槛第95章 通畅的航线第50章 另有其人第56章 放长线第57章 老少校第2章 斗争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39章 积极备战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104章 安曼会战第227章 灭绝第203章 覆灭第126章 飞行的陆军第22章 登陆作战第74章 回归第68章 措手不及第17章 地区战争第192章 选择权第93章 两头作战第43章 传奇人物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51章 时间点第63章 一箭三雕第6章 军事化第92章 日本的归宿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77章 分歧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12章 措手不及第61章 防空作战第29章 力挽狂澜第219章 火线第41章 标杆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89章 一枚导弹第47章 深海快枪手第24章 裂痕第43章 试探第7章 机关算尽第38章 狼群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15章 风头正劲第158章 最好的结果第1章 新岗位第5章 宣战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70章 忙里偷闲第4章 舰队出港第10章 欲盖弥彰第6章 定论第22章 谁输谁赢第50章 匿踪突击第214章 小国的立场第19章 新战线第113章 两个人的冒险第74章 信心十足第64章 三管齐下第12章 幕后推手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74章 战争狂人第25章 走投无路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3章 战前会议第186章 及时醒悟第28章 九死一生第49章 抛开幻想第25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19章 主动攻击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30章 大陆政策第19章 核战争第47章 前哨第111章 政坛剧变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108章 因势利导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49章 首轮空战第13章 希望尚存第49章 果断反击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63章 朋友第8章 扩军浪潮第37章 打来的和平第9章 做彻底第187章 陡生变数第60章 陌生的战场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66章 末端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