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阴阳·小冲突

虞山还是有威望的,一夜的劝解让郭斌的心中有了改变,郭斌唯一不解的便是杜氏是否遭到的礼遇,虞山是否受了威胁,豫章的兵士归附后的待遇到底如何。

袁怀英很是耐心的等郭斌一连串的讲这些问题问出来之后才起身回道:“郭将军,下官乃是内阁行走,常年随侍帝侧,本人还是有几分信誉的,我只会实事求是的说。”说着看向虞山,给了他一个眼神。

“小郭,你看我现在如何,便能知晓了。”

郭斌摇了摇头,冲着袁怀英说道:“袁大人是大宣皇帝陛下的近臣,这一点本将不怀疑,但我还是想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样,还请大人一一告知。”

袁怀英起身拱手道:“将军想知,那下官就废话了,杜氏一族除杜三郎在向塘被俘以外其他人都受到礼遇,杜衡将军自己上书向陛下请旨不再领兵,想要公职水利,路途遥远,我等起身时成都还未回复,不过杜二郎预已经近青羊书院为教习,待政务司考察后授官,这是大宣用人国策,杜四公子俊被陛下特拔擢为白泽内卫。”

“白泽内卫?是大宣陛下亲军?!”郭斌惊讶道。

“不错,白泽内卫是戍卫宫城的,对了,刚好,杜四郎就在小公爷兄长麾下。”袁怀英故意抬出诸葛宸出来就是用他的身份让郭斌安心。

郭斌看向诸葛宸,其实从他们俩进来时郭斌就关注到了这个诸葛宸,昨夜他已听虞山说过他的身份,言澜的身份他是知道一些的,不过他不清楚言澜竟是诸葛氏。

诸葛宸被袁怀英点出来了,立即就明白其中的意思,起身拱手道:“诸葛宸见过郭将军!”

“诸葛将军客气了,听闻令尊乃是大宣内阁总理言公,敢问你们的姓氏?”郭斌虽是知晓,不过还是希望从诸葛宸口中亲耳听到。

“不错,家父乃是诸葛后人,当年陛下征伐成都时诸葛星辰兄弟不识时务,家父身为诸葛后人不得以与陛下对战,被俘后陛下知晓家父并没有祸乱天下的心便一直礼遇,家父为避免成都百姓对诸葛的仇恨,便改了母姓为言,后陛下不忍诸葛血脉因此而断,特旨许由我承继诸葛姓氏。”诸葛宸很平常的说了出来,没有波澜。

就因为诸葛宸的态度,郭斌的担忧便放下了一半,说道:“大选陛下宅心仁厚,我等佩服!”

“豫章的兵士在和平过渡后,有一部分人厌倦了军旅,陛下下旨将他们分配了土地,给了户籍,不愿意留在大宣境内都发放了五十两银子让他们回家了,其余的则编入了猛虎军麾下。”袁怀英接过话茬一口气说完。

郭斌犹豫了,看着虞山的神色,看来大家的确过得不错,叹了一口气,朝着成都方向单膝下跪道:“罪将郭斌愿意效忠大宣皇帝陛下!”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这郭斌是个识时务的,袁怀英匆匆上前将郭斌扶起来说道:“郭将军,你我二人以后便是同朝为官了,还请放行给探马将这里的事情告知成都知晓才好。”

郭斌笑了,说道:“大人说的极是,来人!打开三阳镇门!”

大宣的办事效率是高效的,不过晚间时分豫章就传了信回来,霍幼疾派了一队十人的军中教头协助郭斌整顿军务,并且以楚郡侯和长沙公主驸马的身份作保。

郭斌知晓后当即要去豫章拜见,大家都明白郭斌这是在躲,他选择了归附,但并不想直面夏文宇,好在大家都能理解,也不会过分强求。

使臣队伍又在三阳镇住了一晚便又继续上路了,不过这次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三阳镇与梅庄镇不过相距四十里路,但是这一段路却是最不太平的,水匪常年出没,但这梅庄镇有一处码头,是沿江商道重要码头之一,即便是常年受匪患,但商人逐利,还是络绎不绝的,尤其是这几年商人和水匪甚至和军方多有勾结,这恐怕也就是哈平敢在三方左右摇摆的原因之一。

午后的太阳是毒辣的,水面的平静让诸葛宸却是眼皮直跳,他的预感告诉他事情有些不对,在众人休息的时候特意加强了防务。

果不其然,未时刚到,突然从两侧水面上和梅庄镇方向的草丛中杀出三队蒙面人马,看情形像是水匪袭扰。

幸亏诸葛宸准备充分,很快就击退了两侧的来犯之敌,将他们打回水中,不过这梅庄镇方向这一路就奇怪了,好似要吃定他们这支使臣队伍。

虞山和袁怀英倒还好,虞山本就是带兵之人,袁怀英也是随着靳辅一路冲杀出来的,这种小场面小冲突自然不会引起他们过多的关注。

诸葛宸安排好两侧和后卫防守后立即赶到前面,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就讲这些赶走了,不过意想不到的却出现了,随行国安院的人从这些人可留下的尸体的内里衣物发现了民间苏绣,虽不贵重,但确实是苏绣的手法。

诸葛宸割下这块布匆匆去见虞山和袁怀英,虞山紧锁眉头道:“这里是梅庄镇的防区,大宁兵马还过不来,莫非是哈平这厮已经倒向了大宁?!”

袁怀英想了一下,说道:“小公爷,能否带在下去看看贼人的尸体?”

诸葛宸一愣,而后说道:“袁大人、虞先生随我来。”

袁怀英详细查看了尸体,而后说道:“在下入仕以来曾在慎刑司待过一些时日,对仵作之事还算有心得,这贼人尸体确为军伍之人,但虽穿着苏绣内里,但一定不是大宁兵士,你们看这里。”袁怀英说着便指向那人的足下。

虞山和诸葛宸看过去,感觉并无不妥,疑问的看向袁怀英,只听袁怀英说道:“这人足下脚掌老茧极厚,一定是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人,当然江水上讨生活的人也会如此,不过这人老茧之厚必然是常年不上岸造成的,只有沿海的海盗才会如此。”

“那袁大人又因何认定他不是大宁的水师?大宁也靠海,而且大宁东阳郡王就在不远处。”虞山非是质疑袁怀英,他对袁怀英认定这人是海里讨生活的判断是认可的,但对于袁怀英说着人不是大宁兵士还是保持怀疑的。

袁怀英盯着虞山笑道:“这就是问虞先生了。”

虞山一脸懵,以为是袁怀英在怀疑他,但又觉得袁怀英不会这样,毕竟郭斌的事情刚刚圆满解决,憋着气等着袁怀英说出来。

袁怀英笑着说:“虞先生是闽越人吧?”

“是,在下是蒲州人,袁大人此问何故?”

“虞先生,你们闽越沿海的人有一个特征,个高不会太高,肤色相对中原来说要重一些,而且鼻子多扁平,大宁所治下沿海人在身材上更像北方人,而且那边四季分明,肤色上与内陆之人差距不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虽然萧泽在附近,但大宁主事的却是于庆武,这种手段于庆武一向是不屑。”

虞山带着怀疑的态度看过去,过了好一会儿才松了眉头,赞叹道:“袁大人果然心细,在下一时不察,言语多有冒犯,还请莫怪。”

袁怀英摆摆手,根本不在意,只见虞山又严肃起来说道:“哈平是当年杜将军收服的一支海盗,看来这支队伍多半是哈平的作品了。”

袁怀英再次否定道:“不一定,据先生所说哈平这个人虽然狡诈,但还不至于派出人来直接和大宣作对,这帮人另有所出,不过与哈平确实脱不了关系,虽然不是他指派但他一定知道此事,是他故意放纵的,看来是他想要试探我们。”

一旁的诸葛宸一直在听着,直到袁怀英说完他才缓缓开口道:“难道是棠远派的人?”

“不会!”袁怀英和虞山两人同时说出来。

袁怀英抬手请虞山先说,虞山回了一个致谢的眼神,说道:“棠远现在正在和虎帅会谈,这个时候他无暇顾及我们这边的,与其说是棠远所为,我更愿意相信是大宁的人。”

“若是这么说,还有除了大宁、南楚还有哈平以外还有第四方人在搅动了?”诸葛宸忧心的说道。

“小公爷,可还记得那几件事?”袁怀英提醒道。

诸葛宸突然恍然大悟一般,惊讶的说道:“是他们!胆子也太大了!”

这回轮到虞山一头雾水了,他听不懂两人的对话,想要问,但见二人说话颇为隐晦估计是大宣的秘闻,不知如何开口,更不知适不适合开口。

袁怀英看出虞山的难受,说道:“虞先生,这是国安院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儿,小公爷,这事儿交给随行的国安院的掌事吧。”

袁怀英很明确的表态了,虞山自然也就明白了,朝堂秘闻,这个时候还不是他能过问的,不过袁怀英态度也很明确,这是国安院的事儿,是谍者的事儿。

就在三人准备离开的时候,诸葛宸忽然定住,喃喃道:“袁大人,您说哈平会不会是他们的人?”

袁怀英听完后也是一愣,诸葛宸的怀疑不无道理啊!既然哈平能放纵他们行事,关系必然不一般,“朱厌”行事一向狠辣果决,若哈平是他们的人,这梅庄镇是万万不能进去的,若不是他们的人,哈平现在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这梅庄镇也是不能再进去了。

稍作思索后,袁怀英说道:“虞先生,梅庄镇不安全,咱们不能过去,请虞先生派遣一个得力的去梅庄镇见哈平,以先生病体为由请哈平出关相见。”

看袁怀英和诸葛宸的紧张和严肃的表情,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虞山当即派了心腹之人前去梅庄镇,而诸葛宸也向游弋在大湖中的九江水师发了信号,向他们靠拢,同时也派了人去豫章告知霍幼疾。

晚些时候虞山的心腹归来,一脸惊恐的回禀道:“哈平将军今日午后在房中与妾室休憩的时候被杀了,哈平将军的头颅就悬挂在房屋正中!”

未完待续,先看看其他书:
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会盟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九章 阴阳·险境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
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会盟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九章 阴阳·险境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