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张世华疆土再增 刘福通拥帝建极

翌日一早。长、沙城外,战鼓声,喊杀声,嘶鸣声再度响起。

却是在这天一早,楚军便也就对着长、沙城再度发起了进攻。不过这一次,张世辉已然开始逐步投入自己的精锐部队。

“杀贼!”城墙上,已然是浑身浴血的韦梁怒吼一声,用尽全力的一击,终于击杀了眼前这名身着板甲的楚军士卒。

“呀,噌!”奋力的将已经卷刃的钢刀从这名楚军士卒的尸体上拔下来,即便是常年打熬筋骨,韦梁此时也不禁感觉双臂发麻无力。

“快,救治伤员,巩固防御,一定要,一定要挡住黑衣贼!”虽然感觉四肢这个时候酸痛的厉害,但见好不容易才将楚军掀起的一波攻势击退,韦梁便也不由强忍着身上的酸痛,在城墙上高吼着,指挥调度。

而至于在城墙之外,虽然今日的战斗已然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楚军先后掀起的两次进攻都被击退,但城外的楚军却依旧显得是信心十足。

兵力上占据了极大优势的楚军,在第二次进攻被击退时,便就又有五千压阵的兵马开出,接替了方才那攻城没有成功的五千士兵,迅速的组织起攻城阵型,再度对着长沙城压去。

而这第三次进攻,所出动的兵马,则也是张世辉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了。

这支部队,每一名士卒的身上都穿着楚军自己制作的精良板甲,大军行进时,简直就像是一道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

而长、沙守军一方,当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这道钢铁洪流,对着自己这些人碾压过来时,即便是士卒中胆大者,都不禁有牙齿打颤手脚发软的感觉。而胆小的,此时更是被骇的面无人色,甚至精神奔溃,扔到兵器想要逃离。

当然,被吓得精神奔溃想要逃离的,毕竟只是极少数,而且这极少数人也都被后面的督战队直接处死。

不过即便是如此,城墙上绝大多数的士卒对于胜利,也并不在保有什么希望了。

比如现在,就有不少站在城墙箭垛后方的悄悄的往后退了几步,打着一旦开战就寻找机会趁乱逃命的主意,

如果一来,此战结果也就不言可知了。

……

“杀贼!”韦梁怒声高吼着,带着麾下为数不多的亲卫死忠再度冲入了战场,想要挽救此时的颓势。

但谁都知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楚军的第三波攻势发起不过短短的两刻钟时间,城外那如钢铁洪流一般碾压过来的楚军便就轻而易举的登上了城墙。

然后,城墙上的局势便也就彻底的时刻。短短不过一刻钟时间,城墙就可谓彻底告破,数以千百计的楚军士卒登上城墙,守军的溃败便也就开始了。

因而韦梁现在的举动,不过也只是临时前最后的疯狂而已。

“杀!”他怒吼着将一把崭新的钢刀送入一名楚军士卒的身体。看着眼前的那名楚军士卒将要因失血过多而死去时,他的表情不由变得癫狂而狰狞。但,他显然也有些低估了眼前这名即将被他杀死的士卒的疯狂了。

“二鞑子,给劳资当垫背吧!”这即将死去的楚军士卒此时满脸狰狞。此时只见他这般怒吼一声,然后掏出腰间的短匕,也不由一下捅进了韦梁的腹部。

“呃!!!”腹部强烈的剧痛不禁让韦梁惨叫出来。而后匕首在体内的旋转,那种将肠子都完全切碎的感觉,更是不禁让他痛苦的睁大了嘴巴和眼睛,甚至有种让下巴脱臼眼睛瞪出的痛苦感觉。

“将军!将军!!”终于,他身旁那些个忠心耿耿的亲卫们还是发现了这一幕。

于是他们纷纷惊呼着扑到了韦梁的身旁。而倒在地上的韦梁见此,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却只是咳出了一口血,然后便失去了意识。

“宣慰副使大人死了,韦梁死了!!!”片刻,这样的惊呼声开始在战场上传播开来。而后,守军一方的大溃败便也就开始了。

……

“大王,捷报,捷报!长沙城被昭武大将军攻克,元廷伪宣慰使、宣慰司同知、宣慰副使尽数被处死,天临路诸多州县包括益阳州的雷昂和湘阴州的何散祝也尽皆归降!”

长沙大捷,当报捷的兵丁带着捷报布告马不停蹄的来到江陵城时,这捷报便也不由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张世华的手上。

“哈哈哈,好,很好!”听到下属兴奋的捧着捷报喊出这话,即便这样的结果不出张世华所料,但张世华还是不禁打心底里感到开心。

“现在,立即召集国中文武,本王要与他们共商此事!”看着手中的捷报,张世华笑着,不由这般吩咐道。

而听到张世华的这声吩咐,来人赶忙答应了一声后,自也不由快步退了下去。

“长沙大捷,臣为大王贺,为大楚贺。可以预想,此战之后,整个湖广,除岭南之地外,余下地方必定是传檄可定。”片刻后,在楚王殿中,站在文官之首位置的吕思诚,此时也不由笑着对张世华这般恭贺道。

而此时有了他的带头,殿中文武官员的恭贺之声自然也是络绎不绝,各种马屁自然也是纷至沓来。

当然,对于此,张世华在哈哈一笑之后,便也就适当的摆手打断了手下这些文武大臣们的恭贺之声。

然后便不由开口道:“长沙一战,端的是打出了我大楚的威风,为我大楚立下了大功。因而吕公、子玉,大军赏赐之事,你们也要立即拿出一个章程来。

此番定要重赏世辉还有白卿他们。你们明白吗?”

“是,臣等遵命!臣等后日,定为大王拿出一个合适的章程来。”听到张世华这样的吩咐,那边吕思诚赵子玉自然也是赶忙应下。

而后,张世华他们便就也不由就此商议起了大捷之后,便就亟待处理的其他事务。

如在这一战之后,被楚军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彻底吓怕的雷昂和何散祝两人。这两人因为在交战时坐观,投降的并不及时,所以雷昂和何散祝两人,在张世华和吕思诚、赵子玉、李重三等臣子们商议之后。

仅仅是将这两人任命为了下路万户,并将他们从益阳和湘阴两地调离,只准他们带亲卫三百人上任。

对于此,两人心中自然也是有不满情绪在的。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种不瞒显然没有任何作用。因而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曾经听命于他们的军队被楚军收编。

然后自己也只能带着三百亲信,跑到宝庆路和衡州路两个下路任职。

而在之后,立下了大功的张世辉自然也是被升官了。从原本正三品的上路万户、昭武大将军,升职为了从二品湖南道都元帅府大元帅、奉国上将军。

说白了,其实也就类似于元廷的宣慰使。不过张世辉挂的乃是武职,没有了插手政务的资格。

但即便是这样,在升职之后,作为掌管整个湖、南道军务的张世辉,也无疑成为了大楚之中可以和掌管武昌路、岳州路、汉阳府三地军务的枢密使赵威并列的大将。

除他之外,这一次作为副将的白希自然也同样得到了提拔,由中路万户摇身一变成为了上路万户。甚至就连叶子铭这个投降的比较早的家伙,也如愿以偿的被正式册封为了下路万户。

而至于湖、南道这边的政务。张世华将宣慰司同知这一职务改为了正三品的职务后,便也就将襄阳知府周良卿也就是改了名字的周四九,提拔为了湖、南道宣慰司同知,命其掌管湖、南道政务。

当然,除此之外,这边也依旧有着一大堆的事务需要处理;依旧需要一大堆的官职需要任命。

如地方上原来的很多元廷地方官,在见到楚军攻克天临路之后,这些天来便就纷纷的向大楚递降表;有的地方官则是见元廷在湖广已然回天无力之后,纷纷挂印下野。

因而湖、南道九路三州虽然已经没有了什么军事上的抵抗存在,但这九路三州几十城的政务民生等事情,却也依旧是一团乱麻。

让吕思诚、赵子玉和刚刚担任了阉割版的正三品大司农一职的李重三等人头疼不已。

毕竟地盘是打下来了不假,可能独当一面的治政型人才,大楚现在是奇缺。

虽说现在几乎每天都有读书人愿意出仕,为张世华效劳。可这些人之中,差不多十个有九个,都是那种志比天高一上来就想要担任要职的自我主义者。

甚至有些狂生还堵在王府大门口,直接给张世华这个楚国大王递自荐信。

信中更是牛逼哄哄的将自己自比与汉初萧何、汉末诸葛亮,说一些‘要是张世华按他的想法来,三五年就能一统天下’的鬼话。

对于这样的一群家伙,张世华自然也是恶心的要死。

所以这一次在湖、南道方面,因为政务人手不足的原因,楚军还是不由祭出了最好用的老办法。

那就是‘只要元廷地方官愿意投降大楚,那么只需要平级调动一下,你就可以继续做你的官’。

这样的方法,虽说导致大楚治下地方官有些鱼龙混杂、鱼目混珠。但至少这样不会因过于缺少施政官员,而导致地方混乱,政令不通。

就这样,也就在张世华全心全意的治理地方、稳定民生,同时还在武陵那边操练新军的时候,一件元末历史上的事件,在受张世华这个蝴蝶的影响,拖了近半年的事件之后,终于还是爆发了。

而这件事,便也就是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在安丰亳州称帝建极了。

是的,过了这么久,刘福通为了拉拢掌握中原地区的义军,实现他的报复。终于也不由开始着手实现当年他在起义时便就喊出的政治口号,即‘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了。

反正在从民间迎回韩山童之子韩林儿,这个北方白莲教“名义上”真正的领导者之后。

刘福通便就将韩林儿尊为了小明王,然后打着复国的口号,建立政权,国号大宋,年号龙凤。

所以这一年,倒也可以称之为大宋龙飞元年。

而这么一来,这中华大地上倒也不由出现了三个皇帝。即大元天子、大宋天子、天完天子。

而后,刘福通和罗文素两人便也同为大宋平章,杜遵道和盛文郁则是大宋的右左丞相,刘福通的老弟刘六则是大宋的枢密院事。而后,刘福通便就打着大宋天子的名义,向中原地区和中原四周地区所有打着红巾军旗号或曾是红巾军一份子的诸多义军,颁发了任命诏书。

甚至这样的诏书,还有张世华这个自立楚王,在拿下襄荆之地后早就不鸟他的红巾义军一份子的。

但还别说,对于这样的任命诏书,各路义军倒也真的买了账。

毕竟元末大起义最初的领导者,的确也是刘福通他们。而后来那些起义反元的如徐州义军、山【】东义军等,在当初也的确都是打着白莲教和红巾军的旗号造的反。

而且刘福通也很聪明,他并没有在任命诏书上急吼吼的搞拳脚。如一支义军明明在淮东,却偏偏给人家一个淮西的封号。反倒是在诏书上承认了这些义军首领们自封的官职和王爵。

就如对待张世华那样,刘福通还真的承认了张世华自称的楚王之位,并且还特意送了一套附和王爵祭祀用的礼器给张世华。并明确表示作为楚王的张世华享有开府之权,即可自行任命楚国官职,无需请示中枢。

这么一来,甚至就连张世华都欣然接受了这样的诏书。并表示自己愿意效忠大宋,效忠龙凤帝韩林儿。

呃……虽说自家皇帝长什么模样张世华都不知道。但管他的呢,既然有人愿意代替自己当一个出头鸟,张世华自然是欢喜的。至于那位龙飞帝如何?相信我,那不重要。

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驾 封赏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显威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三百四十八章 随州方面的应对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七十一章 毒计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张士诚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战再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坚守之计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四章 收心第七十五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六十三章 军务 分析第七章 训练第四十七章 受罚第一百三十七章 战局二第三百一十章 襄阳再度易主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对厮杀以斗勇第三百零九章 ‘襄阳’掌中物也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阳府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寿辉称帝第十九章 杀俘第二百一十章 善战伏击第六十六章 乱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战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进军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们的训练日常第三百六十七章 计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变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尽收贫民之心第三十八章 招医第十六章 临水镇(求推荐)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临荆门州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旧情未重惩(兼请假条)第七十一章 毒计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势危急第三百四十章 测试火炮第四百五十章 秘杀第三百零三章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元朝官职表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战汝阳城第四百二十章 苗军之意 辰州之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与丞相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二百零六章 进退之法第一百零五章 厮杀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第一百五十五章 决战总攻2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报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锋第三十二章 提亲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三十三章 郭薇儿第一百七十章 矿事第九十二章 出发第二百三十五章 猎犬扎那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一百四十八章 投石机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营和锻造厂第二百四十二章 脱脱与太不花第二百章 中计第七十一章 毒计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第四百三十七章 双雄演武第九章 练军1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十二章 大胜1第二百七十三章 营啸再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来援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规 添女 败将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张士诚第四百一十七章 吕思诚献计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钱第二百一十章 善战伏击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断粮
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战告捷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驾 封赏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显威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三百四十八章 随州方面的应对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七十一章 毒计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张士诚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战再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坚守之计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四章 收心第七十五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六十三章 军务 分析第七章 训练第四十七章 受罚第一百三十七章 战局二第三百一十章 襄阳再度易主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对厮杀以斗勇第三百零九章 ‘襄阳’掌中物也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阳府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寿辉称帝第十九章 杀俘第二百一十章 善战伏击第六十六章 乱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战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进军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们的训练日常第三百六十七章 计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变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尽收贫民之心第三十八章 招医第十六章 临水镇(求推荐)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临荆门州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旧情未重惩(兼请假条)第七十一章 毒计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势危急第三百四十章 测试火炮第四百五十章 秘杀第三百零三章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元朝官职表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战汝阳城第四百二十章 苗军之意 辰州之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与丞相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二百零六章 进退之法第一百零五章 厮杀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第一百五十五章 决战总攻2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报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锋第三十二章 提亲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三十三章 郭薇儿第一百七十章 矿事第九十二章 出发第二百三十五章 猎犬扎那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一百四十八章 投石机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营和锻造厂第二百四十二章 脱脱与太不花第二百章 中计第七十一章 毒计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第四百三十七章 双雄演武第九章 练军1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十二章 大胜1第二百七十三章 营啸再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来援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规 添女 败将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张士诚第四百一十七章 吕思诚献计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钱第二百一十章 善战伏击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势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断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