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下)

让天下的农户都能用上便宜的铁制农具,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赵顼能不能接受这个提议,或是在接受提议之后,能不能持之以恒地执行下去,那就两说了。韩冈很清楚这一点。

以大规模的倾销,将钢铁制品的价格大幅压低,不但有钢铁流入敌国的可能,也会损失大量的利润——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如此——还让许多铁匠失去了生计。这样的政策延续下去的可能性很小。

这与新法不同。新法能充实国库,使得朝廷,就算如今天子为了钧衡朝堂,任用旧党,也不会改变继续推行新法的心意。可看到大量的利润流失,谁还会去想百姓们耕种的辛苦?——过去几千年不都是这么来的吗。到时候,一个辽人收购农具的奏章,就能让天子改弦更张。

但这个提议对绝大多数的百姓有好处,提出来也不会损失什么。只是想真正推行开来,还是等到自己做了宰相或是执政,能够影响朝政时再说吧。

话说回来,赚钱的办法韩冈其实也有。王安石和冯从义的信都在今天到了,一个是借用朝廷的驿传,另一个则是用的顺丰行的商队。

韩冈很早就在想要是能将遍及天下的驿传体系利用好,也是个不得了的财源,邮政本就是个赚钱的大买卖。朝廷眼下每年往驿站里面砸进去上百万贯的真金白银,就算一时之间只能帮着赚回来一两成,那也是十几二十万贯了,而且日后只会越来越多。

只是这件事韩冈并不着急,天子正愁着自家老是立功,现在写奏表提议上去,也是打入另册的份。还不如放一放手。

“代州的事先放着。”韩冈笑着道,“真要有什么事,也是几年之后,不可能是现在。如今还是先清闲一阵吧。好歹是几十年的老仇家完了。”

折可适附和道:“家兄前日也写信来说,不知该怎么打发时间呢。”

“有空时那就多读读书。”黄裳说道,“演习武艺、习练兵法之余,把看书当消遣。就是不喜经学,不过读史可知过往战例,有补于用兵之道。”

“家兄最怕的就是读书,看到白字黑字就脑仁疼,一辈子也不指望能改过来了。”折可适自嘲地笑了一笑,将门世家的子弟,经史也就在小时候看一看,年长之后,除了喜欢读书的人以外,大部分子弟宁可习练弓马,不独折可大一人,“倒是家十六叔一向爱读书,家里墙边一圈书架,全都是经史子集。前些日还托小弟去市面上找苏老泉的史论集寄回去。府州那里一间书铺都找不到,也只有杂货铺子代卖黄历,六经都没处买。”

“苏洵的史论有什么好看的。”黄裳摇头,“老苏父子惯自小处起议论。其论六国,老苏说弊在赂秦,大苏转去论过秦,小苏只说六国不能合力。皆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余。秦灭六国,伐战胜之,伐交胜之,人心亦胜之,六国何以不亡?秦之亡,乃是战不胜、交不利,人心背离……”

“好了,好了。”韩冈打着适可而止的手势,“要批苏家父子的史论,也得让人先看过才好说。一口否定,谁会心服?”

三苏的史论,世间流传甚广。其中一二名篇,后世也流传千年。韩冈基本上都通读过,觉得很有些意思,但也只是有意思而已。乍看是很有些味道,但看得多了,也就腻味了。而且有许多不通的地方。只是别人要读,韩冈也不觉得有必要义愤填膺。

黄裳醒悟过来,折可适不是跟他辩难的同门,拱了拱手,然后歉然一笑。

折可适笑着摇摇头,示意没什么关系。又对韩冈道:“记得龙图曾经也说过,苏家父子是纵横家一流,所学不正。”

“这话是家岳所言,当初我只是转述。不过当今的儒门中人,倒有大半是这么看。”韩冈笑了笑,补充道,“我也不例外。”

苏洵的弊在赂秦,迎合的是仁宗年间元昊起兵立国的时势,是借古讽今,反对给西夏岁赐以求息兵。并不是为了论六国而论六国。说起道理,真的放在战国末年的环境中来评价,其实是很偏驳的。

苏轼的六国论则是偏了题,变成了过秦论。不说六国因何亡,不说秦因何得天下。只说秦速亡,乃是因为不养士之故。只要能将“智、勇、辩、力”这四等人豢养起来,剩下的愚民无人领导,纵受压榨也不用担心。抱着这样的观点,所以一说到免役法的不好,就是官宦人家若是少了衙前役的百姓在门前奔走,将会“凋敝太甚,厨传萧然,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盛观。”

至于苏辙的六国论,最近才在士林中传播开。说六国覆亡是坐视赵楚齐燕坐视秦人攻打据有中原腹地的韩魏,等韩魏一灭,四国亦不能独存。从天下地理战略上不为错,但指望山东六国能长年累月地守望相助,还不如指望老母猪能爬树,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

三苏的《六国论》以说动世人为目的,并不在乎说辞的是非对错,牵强与否。在儒门,这是不可容忍的。于儒者看来,道理应该是万世不磨的规则,怎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所以王安石对苏洵、苏轼的评语,最严重的就是说他所学不正,乃是纵横术。

而且不仅仅是王安石,二程,还包括张载,都批评苏洵的史论,是苏张之流。以其两头说话,总是试图以小证大,是纵横家的手段。

韩冈将这些观点简略地说了一通,折可适点头道,“原来如此。”

“不仅如此。”静坐着的黄裳忽然又接口,“如果仅仅是因为史论,便说是三苏乃纵横家一流,那倒是污蔑了。苏明允所著的《权书》、《衡论》、《几策》,苏子瞻在参加制举前,上《进论》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乃至苏子由在制举考试中,以道听途说之言污蔑仁宗,这一桩桩事做出来,却都是在运用纵横术,以博功名。”

黄裳言辞变得激烈起来,“此外苏家父子的错谬并不限于史论。苏明允有《易论》,说《易》之难明,乃是圣人故意为之。‘探之茫茫,索之冥冥,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源’。圣人之学难窥难测,如天之高,神之幽,故而世人尊圣人而不敢违。也就是说圣人是故弄玄虚,就像售符水的巫婆神汉。这番言论,却把圣人看得浅了。故弄玄虚,那是纵横术中的一条法门,岂是儒门正道?!贼眼里看人都是贼,此是一例!”

折可适有些发怔,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黄裳如此激动的样子。而黄裳一通话砸了出来,省悟过来之后,又自觉失态,道了歉,坐下来喝茶。

道统之争,一如生死大敌。从黄裳身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了。韩冈暗暗摇头,心中也有几分凛然。

前几日他刚刚收到苏辙对《春秋》的几篇注解。本想着拿出来跟黄裳一起评析。在《易》和《春秋》两经上,黄裳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且韩冈手上还有苏轼对《春秋》的注释,正好可以将苏家兄弟二人的观点一起研读。但现在看黄裳的模样,还是等过两日再说。

不过韩冈对苏轼经学观点印象更深的,是他对《中庸》一书的大加批驳。而黄裳对三苏父子的成见也来自于此。苏轼说《中庸》其书鄙滞而不通,汗漫不可考。又说《中庸》的作者子思求圣人之道而不可得,所以“务为不可知之文”,也就说子思不懂装懂,然后故作高深,欺骗后世。而后人被其唬住,“相欺以为高,相习以为深”。

这与张门、程门乃至新学三家的观点完全对立。但韩冈则有两三分赞同。他一向主张大道至简,反对往玄虚里说话。把中庸当成行事准则就够了,若是钻着字眼,沉湎于经传,跟皓首穷经的汉儒也没两样了。要明体达用,关键是实践在世间的“用”啊!他要实践自然科学,当真要在儒门经典上花费太多功夫,可就走偏了。

“苏氏父子,其谬甚明,倒也不用担心乱我正道。”韩冈慢条斯理地说道,“可虑者,一干似是而非之言,似是而非之论。似是有理,使人难辨真伪。实则错谬,致人远离正道。”

折可适屏声静气,虽然有些不明白,但韩冈平淡的语调中,却有种莫名的压迫感。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乡愿何以为贼,‘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愿,恐其乱德也。’”韩冈抿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这些归纳起来,也就四个字,似是而非。人如此,道亦如此。乱大道者,也就在这似是而非上……”

黄裳坐直了身子,抿着嘴,眼神坚定。

韩冈一番话虽未有明指,但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总结起来,就是正邪不两立。对于其他学派,要硬顶着来了。

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长风(九)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四)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一)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九)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一)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五)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一)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五)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七)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下)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五)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一)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六)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四)第三十四章 云庭降鹤宴华堂(下)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七)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二)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二)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六)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八)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五)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一)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七)第三十七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变故(二十四)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上)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八)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三)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六)第一百二十章 伎俩(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风(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三)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一)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一)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九)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七)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下)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上)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上)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俩(下)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权相(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变故(二十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七)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三)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二)第八章 战鼓尤酣忽已终(上)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一)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二)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二百零五章 变故(二)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议(一)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三)第一十三章 上元惊闻变(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变迁(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五)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七)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五)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
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长风(九)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四)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一)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九)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一)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五)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一)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五)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七)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下)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五)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一)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六)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四)第三十四章 云庭降鹤宴华堂(下)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七)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二)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二)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六)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八)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五)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一)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七)第三十七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变故(二十四)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上)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八)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三)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六)第一百二十章 伎俩(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风(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三)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一)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一)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九)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七)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下)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上)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上)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俩(下)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权相(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变故(二十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七)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三)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二)第八章 战鼓尤酣忽已终(上)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一)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二)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二百零五章 变故(二)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议(一)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三)第一十三章 上元惊闻变(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变迁(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五)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七)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五)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