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

“吕宣徽。”

东京车站的提举官在吕惠卿面前点头哈腰。

方才吕惠卿下车时,他就已经带着笑脸迎在车门口,现在脸上的笑容更盛,“驿馆已经准备好了,还请宣徽移步。”

吕惠卿向西南方向望过去,车站的围墙外不远,有着一片建筑群,雕栏画栋、飞檐斗拱,掩映在花木和围墙中,“是青城驿?”

如今铁路大多汇聚京师,过去走京师算绕远的路线,现在全都要经过这座车站。

来往官人的数量陡然增加,故而朝廷便决定如果官人只是过境,就不安排去城中馆驿居住。并直接在车站旁,修了一座专供官员及其家眷居住的新驿站,以南郊圜丘所在的青城为名,号为青城驿。

提举的笑容变了一变,转瞬又恢复,“宣徽若要入住城南驿,下官这就派人去通知他们准备。”

“不必了。”吕惠卿不出意料地在他的脸上找到一丝喜色,心下冷笑,“我久不入京,这番移镇,当觐见太后、天子再去赴任,不过家人就不必入城了。”他回头,对身后的儿子吩咐道,“你们就先在这边的驿馆住下吧,不要乱走动,为父带几个人进城就好了。”

虽然这一次回来,吕惠卿并不打算就此离开,但京师便是龙潭虎穴,多少豺狼虎豹在城中等着要咬上自己一口,等于是在独木桥上走,他可不打算给人留下半点把柄。

让两个儿子带着全家去安顿,转身找上笑容已经变得僵硬的提举,让他安排马车,吕惠卿就带了四个伴当,以及一点行装,就这么轻车简从地,径自往城中驶去。

几年未至,京师的变化已经让吕惠卿有了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透过马车车窗向街道两边望去,这种感觉越发地浓重起来。

城南这里原本一向拥堵,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头猪穿过南薰门进入城中的大小酒楼,乃至千家万户。行人、车马和牲畜络绎不绝,加上是不是有官员仪仗出入,往往只是进出城门,就要费上一两刻钟。而如今城南更是有了铁路车站,进出的行人车马就更多了。但直到窗口陡然变黑,片刻后又忽而变亮,吕惠卿才陡然发现,他进出城门时竟然没有堵车。

是靠右行驶的功劳?

早两年,吕惠卿就知道京师颁布了一系列的新规矩。

在韩冈的指挥下,开封府利用将京师乞、盗之辈一网打尽而得来的威信,大力整顿京师秩序,甚至连行路都给管了起来。行人车马都是靠右行驶,如果要停车下马,必须靠边。

当初,官员路遇,有避道之仪。如果是遇上宰相在道路中间走,大小官员更是都得让道路边去。但依据新规,即便是宰相出行的仪仗,也是靠右行进。这样做,当然有违礼仪,有损官宦的威仪,可章惇、韩冈自己都主动如此,下面的人还有谁能说?

如此严令,实有潜移默化之功,可以让百姓循规蹈矩,与之前打击丐盗的行动可归为一体,吕惠卿本来也有仿效的打算,但想想还是没有去做,一个面子上过不去,朝廷也没有下令,二来,以长安的交通情况也没有必要这么做。此外,他并不觉得,当真会那么有效。

但今日看来,这样的法规推行下去之后,京师的交通的确从此变得不再拥堵。

从方才起,挫败感一直缭绕在心头,不过吕惠卿心中的斗志也是愈加旺盛。

韩冈秉政七八年,国虽大治,基础依然是建立在自己辅佐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之上。如果自家有机会秉政,在韩冈、章惇的基础上,他同样可以做得更好。

辽国……

似乎韩冈、章惇都忘掉了。

吕惠卿思绪起伏,但车窗外掠过的人影让他猛然惊醒,“停车。”

吕惠卿大声喊道。

马车刚刚靠边停稳,他便推门下车,走近街旁,“仲元,你怎么在这里?”

……

“玉昆,你怎么对太后提起吕吉甫的事?”

韩冈在会议后被太后单独留了下来,章惇焦躁不安地等待着。一见韩冈回来,便急匆匆地上来询问。

“必须要提的,不是吗?”韩冈反问。

天子即将大婚,吕惠卿此番过境京师,必然要在殿上闹一闹。

这是章惇前日与韩冈议论吕惠卿上京事时对他说的,说得斩钉截铁,说得信誓旦旦。

对吕惠卿会做什么,韩冈可没有章惇的把握,当时就感觉,难怪说最了解你的只会是敌人。

耶律乙辛在辽国,兴工贬儒,声称有工无儒国亦大兴。又说韩冈之学,格物之要,便是弃儒重工。

尽管在明面上,韩冈将耶律乙辛的言论嗤之以鼻,甚至连驳斥都不屑去做。就是有人当面去质问气学门人,也只会得到不屑的一瞥。但实质上,不得不说,耶律乙辛看得很准。所谓气学,全然是挂羊头卖狗肉。

而章惇将吕惠卿看得如此深刻,自然是将之视如寇仇,绝不希望其有机会重新回到朝堂之上。

故而章惇希望与韩冈联手,若吕惠卿当真在觐见时闹起来,就趁此机会让他彻底断送回朝的前途。

当然,要是吕惠卿不在殿上闹起来,那就更好,继续让他在名城要郡之间来回任职。

至于写奏章什么的,那更是不用放在心上。便是写上一百封奏章,章惇、韩冈也能压得下去——天要冷了,政事堂的暖炉有得好柴烧。所谓宰相,当皇城司都俯首帖耳的时候,就是沟通内外的唯一通道。隔绝中外这种小事,做起来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韩冈当时是答应了章惇。

他跟吕惠卿又没交情,这几年私底下也颇让人闹心,拿着他当人情,韩冈有什么不愿意的?

但韩冈给章惇的承诺,可不包括主动在太后面前先一步下眼药。这就不是帮忙,而是赤膊上阵了。

章惇不明白,韩冈这又是想做什么?

“玉昆,你是怎么对太后说的。”

“一旦吕惠卿在殿上要让陛下归政天子,陛下若是依然让其就任京外,不免有吕武之议,若是留其在京,必然会聚集起一批郁郁不得志之辈,大肆诽毁朝政。”

这是章惇之前对韩冈分析的话,竟被韩冈转述给了太后。

这不是韩冈要抢功劳,而是韩冈替章惇分担日后来自朝野的攻击,挺身为章惇作掩护。毕竟最不希望吕惠卿回京师的不是韩冈,而是章惇。

章惇看着韩冈那张平静的面容,真希望自己有个他心通的本事,能将他的五脏六腑给看个通透。

“那太后又是怎么说的?”

“‘相公想让吾怎么做?’”

“玉昆……”

章惇都没力气了,韩冈就不能一口气说完吗。

“此事陛下心知便可,免得届时猝不及防。吕惠卿才识过人,熙宁时便已入政事堂,如今久在外郡,自是心生不满,希望朝中有变,得以重回两府。”

此乃诛心之论。

吕惠卿如果当真提到撤帘归政之事,在太后的心目中,立刻就成了无法信重的小人。而此前,纵然比其他宰辅疏远,至少也是可以放心让其镇守要郡的重臣。

“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吕吉甫会在觐见时,提起撤帘归政之事。”韩冈说道。

“玉昆,我之前也说过了。吕吉甫其意在天子,而非太后。又远离朝堂多年,急需声望。即使他明知我们会在太后面前说他是非,他也绝不会避让。这一次,是他唯一的机会。”

“那太后在一日,吕惠卿便得外任一日,再无机会返京。”

“等到天子亲政,他便是宰相第一人选。”

韩冈轻轻摇头,“那他有得等了。”

方才向太后还在殿上叹息,“只要官家成才了,吾便撤帘归政。垂帘听政,说起好听,做起来有多累,又有谁知道?”

太后虽是叫苦,可官家若是不成材,他亲政之日依然遥遥无期。

成材与否,谁来评价?

只要太后垂帘下去,她和天子之间的裂痕将会越来越深。对那些支持天子亲政的官员,自是会越来越不待见。

当朝臣们明白了这一点,在吕惠卿成为天子一派的赤帜后,朝臣们就必须要在双方之间选边站了。在人心混乱的时候,统一思想——或者说整风——是必不可少的。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都要在这一次区分开来。

韩冈对此有着清楚的认识,而章惇同样明白这一点,方才在殿上请求太后继续垂帘的宰辅们,都明白这一点。

天子大婚在即,已经容不得人再暧昧下去了。

接下来,太后什么都不需要做,自然会有韩冈、章惇等宰辅冲杀在前。

“你我当先一步做好准备。”章惇说道,“朝野内外都得有所准备。”

未来的压力,将绝不仅止于朝堂。

“那就给他们添点乱子。”

韩冈命人拿来纸笔,开始在上面写字。

他并不在意士林中的评价,好也罢,坏也罢,都不会影响到他在民间的声望。但在士林中有个好评价,总比坏的要强。

“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韩冈写出来的八个字,章惇只看了一眼,便心下了然。

秀才是对读书人的尊称,相对于贬低的措大,而举人,自是贡生。加上之后的进士,前面的童生就很好理解。四个词联系起来,便是一条路,一条读书做官要走的路。

但韩冈特意写出来,自然用意更深。章惇抬头,“这四个有何用意?”

“阶级。”韩冈极为简短地回答道。

章惇脸色陡然一变,“玉昆,你可知道,你一旦这么做,可是要得罪所有北方读书人!”

“放心,”韩冈笑道,“这怎么可能会不考虑到?一是一,二是二。”

“……那还有用吗?”

“当然,只要有足够的好处,或许收买不了一个人,却肯定能收买许多人。”

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中)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第三十五章 骤风(二)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二)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中)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下)第四十三章 长风绕城遥相对(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七)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二)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三)第一章 巩州(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一)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九)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六)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七)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十一)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上)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四)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七)第二百九十章 飞信(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七)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变故(十)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五)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下)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九)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二)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六)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上)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六)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中)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六)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六)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九章 君臣(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九)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四)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一十四章 辘辘尘道犯胡兵(下)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七)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三)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四)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一)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十)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四)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变故(十五)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四十三章 亲屈天人九重问(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二)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三)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中)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中)
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中)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第三十五章 骤风(二)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二)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中)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下)第四十三章 长风绕城遥相对(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七)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二)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三)第一章 巩州(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一)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九)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六)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七)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十一)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上)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四)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七)第二百九十章 飞信(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七)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变故(十)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五)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下)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九)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二)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六)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上)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六)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中)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六)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六)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九章 君臣(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九)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四)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一十四章 辘辘尘道犯胡兵(下)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七)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三)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四)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一)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十)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四)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变故(十五)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四十三章 亲屈天人九重问(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二)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三)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中)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