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十)

从郭逵那里出来,韩冈就有些后悔,自己方才是不是说得过于隐晦了一点。要是郭逵没听明白,把他的话当成是敷衍,就有些让人头痛了。只是再一想,郭逵好歹在官场中沉浮多年,不会如此迟钝。

韩冈并不是想要弃王韶投郭逵,但他还是希望能由久负盛名的宿将来主持河湟开边的战事。河湟开边虽然是以招抚为主,但最终还是少不了一战。为了能让这一战的胜率增加一点,选择能力更强的将帅,也是理所当然。

王韶不是名将,而郭逵是。王韶有着战功,在军事上也有才华,但他的经验和威望远远比不上郭逵。在面临大战的时候,郭逵只要亮个相就能振奋起来的士气,王韶就要长篇大论,跟将领们一个个面谈才能做到——而且还不一定。在遭逢危局的时候,郭逵能让军心坚韧如山岳,而王韶不拿起屠刀,就无法将浮动的军心镇压住。

如果郭逵跟王韶水火不容,如李、窦之辈把韩冈当作攻击的对象,韩冈当然会设法反击。但郭逵却是向他表示善意,有着重用于他的想法,那韩冈还有什么理由要跟郭逵为敌?可是他再怎么想,以郭逵和王韶的性格,最终冲突起来的几率至少都会在八成以上。

难道还要帮着王韶把郭逵赶走,就像李、窦、向三人那样?同样的情况一次次的重复,朝廷上对王韶的肯定会产生看法,而韩冈自己想想都觉得烦。

韩冈穿过庭院,心中还在想着怎么才能调和王韶和郭逵之间的关系。一抬头,却惊觉州衙大院中,捧着大叠大叠的卷册的小吏比平日多了数倍。韩冈挥了挥手,示意迎面过来的那些抱着大摞卷册的小吏直接过去,用不着行礼。

“又到了要忙的时候了。”就在韩冈还是做着勾当公事的时候,他手下的胥吏就已经在叹着了。

每隔三年,一到八月,秦州……确切地说,是全国各地的州衙县衙还有路份监司就会一下忙碌起来。并不是因为到了征税的时节,夏税在六月,而秋税在十月,而是为了三年一更造五等丁产簿。

五等丁产簿记载了户中人丁和家产数额。而家产数额确定了户等,而从一等到五等的户等,则决定了赋税数额。

今年正好是时隔三年的重新划定民户户等的日子。为了确定接下来三年税收数目的,县中的胥吏要下到乡里,与乡中里正、书手一起,丈量土地,点验家财,然后确定户等。

把这些数据搜集起来后,就一式四份的重新造册,一份县中自留,一份送到州中,剩下的两份则分别送入路中监司和京城的三司衙门。这一套流程,从八月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年终,中间还穿插了秋税,每一个吏员都是少有能喘气的时候。

韩冈突然发现,自己方才好像耽误了郭逵的工作。郭太尉不仅是秦凤经略,同时也是秦州知州。他的任务并不局限于军事,同时包括了政事、民事。

重造簿册,对亲民官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工作。千年前,萧何随军入咸阳,第一件事就是控制了咸阳城中的户籍簿册。而如今边境蕃人纳土归降,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编定户籍,并呈交朝廷。

虽然韩冈并不知道三年前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但他确信,今年的州衙县衙,将会格外的繁忙。

朝廷新近颁布了免役法,改变了延续千年的徭役制度,变差役为雇役。各家各户只要交上了免役钱,就可以免除原本会弄得倾家荡产的差役。而旧有的衙前、工役、苦力等徭役,便由各级衙门使用征收到的免役钱,通过雇佣人力来完成。

为了准确地统计出各家各户需要缴纳的免役钱,重造五等丁产簿便是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

同时随着免役法的实行,重禄法也跟着公开。各路胥吏将在今后三年内,逐渐开始由官府来发给俸禄。原本的胥吏从编制上说,属于长名衙前,是服役之身。就跟其他服徭役的百姓一样,都是自备钱粮,他们的吃穿用度,官府根本不予理会。

如果胥吏不盘剥百姓,那唯一的结果就是坐吃山空,把家产折耗干净。而等吏员们有了俸禄,朝廷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严肃吏治,制止他们再向百姓出手。虽然这是能算是良好的理想,但终究还是会有一点改善。即便是一丁点,只要能比过去好就行了。

前几天听说了重禄法的公布,以区区一个选人的身份,却能影响到朝廷策令,韩冈当时心中就平添了一股指点江山的痛快。当初他给王安石的几条建议,看起来真的是一步步地在施行。

走出州衙,李小六牵着马迎上来,而同在门外的还有一队骑兵。作为缘边安抚使司机宜,韩冈跟当初的王韶一样,有了一队亲兵护卫。

“机宜,可是要去古渭?”李小六把缰绳交给韩冈,出言问道。

“当然!”韩冈双手一搭马背,转眼就骑在了马背上。他方才就是向郭逵辞行,想说的话即已送到,接下来就是离开秦州,赶往古渭。“你们准备好了没有?”他回头问着李小六和一众亲卫。

亲卫们跟着一起上马,在马背上一抱拳:“还请机宜下令。”

韩冈正要动身,李信从州衙中疾步赶了出来,叫道:“三哥,等等!”

韩冈一见,不得不重又翻身下马,“不知表哥有何事?是不是要小弟带话去古渭?”

李信摇了摇头,喘了口气,把气匀了,便对韩冈道:“是钤辖让我带话给三哥你。”

“钤辖说了什么?有何要事?”韩冈虽是在问,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

果不其然,李信对韩冈道,“钤辖倒是没什么要事。只是要三哥你去古渭时,顺便带话给渭源堡的王君万,让王君万尽心做事,他家中钤辖自会遣人照看,无需担心。”

韩冈点头:“小弟会给王堡主把话带去的。”

“没了!”李信顿了一下,忽而又道,“对了,今天早间,钤辖还提起三哥儿你当初拒绝了他的举荐,而接了王安抚荐书的事。赞三哥你有眼光,会选人。”

“那老家伙还在为当初的事耿耿于怀?”韩冈有些不快,随即他便醒悟,这是张守约在提醒……甚至不能叫提醒,而是明着在开骂了。

韩冈当时在张守约和王韶的两份荐书中挑挑拣拣,并没有多少关系。但如今他已经受过了王韶的恩惠,再投往郭逵,名声肯定要完蛋。

韩冈看得出李信心中也是这么想的,否则也不会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就是为了提醒韩冈别走错路。

“请表哥转告钤辖,韩冈多谢他提点。”

韩冈现在只恨自己对历史了解得太少了,若是知道河湟开边成功与否,如果成功又是由谁人主持,他现在就不会这么纠结了。

不像现在,韩冈只觉得他想在郭逵和王韶之间找平衡,等于是挑着千斤的担子走在只有半尺宽的独木桥上,一个不稳,便会落到桥下跟流到龙门处的黄河一样湍急汹涌的河水中。

但这副担子,至少在眼下,他还是准备挑下去的——这是他所能确认的,实现他最终目标的成功率最高的一个方案。

河湟开边,早在开国之初就吸引了无数文武英才为此划策定计。曹玮,范祥,张载,甚至向宝,皆有光复汉唐旧地之志,只是由于内敛自守的国策,始终无法施行。如今因为励精图治的新帝登基,王韶的平戎一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有志于此的文臣武臣,便渐渐云集而来。

王韶、高遵裕、郭逵,他们哪个没有开疆拓土的念头?不过王韶有王韶的目标,高遵裕有高遵裕的目标,郭逵也有他的想法,而韩冈同样有着自己的目标和期许。大方向或许相近,但选择的道路和手段,以及最终的目的地却无一雷同。

不同于王韶写在平戎策上,为朝廷并吞河湟,收复吐蕃,剑指西夏的初衷。在河湟之事上博取到足够的军功,为日后能在官场上不断前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很现实的目标,才是韩冈的追求。

他目前最大的期望,便是河湟开边能在熙宁五年之前能有个阶段性的成果——因为熙宁五年的下半年,就是癸丑科进士试的地方解试时间。如果不能在解试中,取得一个贡生的身份,便无缘参加三年后的科举。

为了能在官场中走得更远,韩冈迫切需要一个进士身份。虽然进士头衔可以由天子赐下,但由此荣幸的,几乎都是出自宰执之家,且早有文名的子弟,就连孙复、胡瑗这样名儒都没能得赐。韩冈想要混进去,其难度比起科举还要高上十倍百倍。

而熙宁六年进士科考试科目的更改已经确定,从诗赋改为经义策问,这番变动,对于在诗赋上浸淫已久的才子们是个灾难,但对于韩冈这样放弃了诗赋,而把经义背的滚瓜烂熟的读书人,却是个天大的喜讯。

在科举考试的转型期,文采飞扬的才子会因此而在科场中折戟沉沙,而对于有所准备的士人,金榜题名的机会却大大增加。

韩冈早已有所准备,他很清楚熙宁六年癸丑科的举试,是他得到进士出身的唯一机会。一旦拖到熙宁九年,当那些刻苦攻读的才子们适应了新的考题,总有事情分心的韩冈不可能与他们相争。

“还有两年。”别过了李信,骑在马上,韩冈轻声自语。

要想赶上熙宁六年的科举,和熙宁五年下半年的解试,就必须在两年中击败木征,夺取河州。一旦拿下河州,控制了洮河流域,盘踞在青唐王城中的董毡,就不得不顺服朝廷。而亲身参与其事的韩冈,只要再有一个进士头衔,他的前途将会是一片坦途。

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八)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一)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六)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六)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一)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四十三章 长风绕城遥相对(下)第八十四章 尘嚣(十五)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七)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四)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议(十四)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六)第三十九章 追忆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七)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三)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五)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二)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上)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八)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六)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诱(下)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二十)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上)第三十八章 骤风(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七)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上)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三十七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下)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八)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一)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一十九章 庙堂(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四)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四)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九)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五)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下)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八)第四十五章 南北(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六)第三十三章 虚实(十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四)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下)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四)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变故(十八)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五)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五)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长风(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一)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二)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四)
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八)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一)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六)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六)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一)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四十三章 长风绕城遥相对(下)第八十四章 尘嚣(十五)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七)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四)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议(十四)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六)第三十九章 追忆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七)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三)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五)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二)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上)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八)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六)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诱(下)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二十)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上)第三十八章 骤风(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七)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上)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三十七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下)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八)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一)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一十九章 庙堂(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四)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四)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九)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五)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下)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八)第四十五章 南北(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六)第三十三章 虚实(十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四)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下)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四)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变故(十八)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五)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五)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长风(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一)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二)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