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张玄素上疏谏皇嗣侯君集求爱君击狂胡

皇上说:“人家既然要来,我们始终都是欢迎的,让礼部准备吧!”礼部尚书出来说:“是陛下。”这在礼部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之前吐谷浑王就已经来过了。按照惯例,一般提出这样的请求朝廷都会批准,所以诺曷钵在提出请求的之后,马上就启程了,一路之上,非常的顺利,沿途都有官府接待,甚至有百姓夹道欢迎。诺曷钵坐在马上一边冲沿街间的百姓打着招呼,一边观察着自然环境、山川地势。很多异域的王来中原都是如此,他们太喜欢中原的水土了。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拥有这里的土地和子民。不知不觉就要抵达长安了,诺曷钵开始跟周围的人商议面见皇帝时所需要注意的细节,远远的看见了长安城的城墙,诺曷钵说:“长安城真的太壮丽了。”后半句话没有说出来,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拥有和长安城一样大的城池。进城之后被安排在馆驿歇息,礼部的官员马上来到馆驿拜访。

双方在客厅见面,礼部尚书说:“我奉陛下之命,来尽地主之宜。”诺曷钵说:“我此番来是希望发扬过去吐谷浑与大唐之间的友谊,为了把这种亲密的关系一直维持下去,希望陛下赐予我一位公主为妻,这样吐谷浑王室世世代代都留着大唐皇室的血。”礼部尚书说:“事关重大这件事还是你亲自跟陛下说吧!”诺曷钵说:“你觉得这事能成吗?”礼部尚书说:“现在很多番国都想要尚公主,所以这件事我也说不好。”诺曷钵说:“能不能请你帮我这个忙?”礼部尚书说:“你能亲自来到长安面见陛下,这很好,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诚意展示给陛下,你就很有可能如愿。至于拜托我还是免了吧!你要知道我们大唐的官员都以大局为重。”诺曷钵点点头说:“受教了。”礼部尚书离开之后,诺曷钵急得不停地搓着手掌,说:“这件事如果成了,我在吐谷浑的地位就能够稳固,要是不能如愿,回去之后我该怎么面对我的臣民呢?”旁边一位心腹说:“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相信陛下能够感受到你的诚意。”

明日一早,诺曷钵早早的就在朝房等候,皇帝上了金殿之后,很快就将他宣了进去。拜舞之后,诺曷钵说:“臣诺曷钵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说:“平身。”沉默的片刻,皇上说:“吐谷浑王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诺曷钵说:“一路之上,游山玩水,又有大唐的官员迎来送往,臣还看到了沿街欢迎的百姓,他们都已经把我当成了唐朝的女婿。陛下如果能准臣所请,吐谷浑的子民将万分感激。”皇上说:“吐谷浑与大唐已经是姻亲了,有一些迎来送往也是应该做的。”诺曷钵说:“陛下能不能准臣所请呢?”说这话的时候,紧张的后背和掌心都在往出冒汗。皇上轻描淡写的说:“这样吧,你等朕三天,三天之后朕给你答复。”诺曷钵说:“臣静候佳音。”

出了大内之后,诺曷钵说:“我都已经来到长安了,他们还没有决定要不要赐我公主吗?”旁边心腹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赶紧回馆驿去吧!”几个人翻身上马一路绝尘而去,回到馆驿紧急商议,因为年老的心腹捋着胡须说:“我觉得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皇上应该会选一位公主嫁到咱们那儿去,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是为了考验大王,如果大王表现的很不耐烦,从而有一些抱怨或者有一些不恭敬的举动,这件事就算是告吹了,因为这意味着大王有反心,意味着唐朝的公主在我们那儿不安全。”诺曷钵说:“中原的规矩就是多,若是有朝一日,让我拥有了中原沃土,我一定会把这些乱七八糟的规矩全部废掉,岂不是非常快乐。”那位心腹说:“人家立这么多规矩,自然有人家的道理。”

诺曷钵说:“能有什么道理呢?无非就是想用一些无形的绳索把人都束缚起来。”那位心腹说:“中原是沃土,是四战之地,天下的英雄都想拥有它,而得到中原的英雄又不想失去它,造出来这么多的规矩,无非就是为了保住这片沃土不落入他人之手。”诺曷钵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笑着说:“你果然不是一般人。”那位心腹说:“陛下若真的上次一位公主给你,你要如何与公主相处呢?”诺曷钵说:“自然是修一座公主的府邸,我一定会按照中原的礼数与他相处。”那位心腹高兴的点点头说:“你能够做出这样的答复,相信陛下一定会答应你的请求。”诺曷钵说:“我现在说的话他又听不见,何以见得他就能答应呢?”那位心腹说:“这是我的一种预感。”诺曷钵说:“你的预感灵吗?”那位心腹说:“灵不灵不好说,但我觉得你的机会很大,不过仍然不是百分之百曾想一个办法,可以让你百分之百地如愿。”诺曷钵说:“你是不是要说咱们愿意出兵帮助皇上打高昌?”

心腹点点头说:“对。”诺曷钵说:“高昌是佛国,高昌王又是被大家认可的转轮圣王,如果咱们发兵去打他,会不会得罪菩萨呢?”心腹说:“大王觉得鞠文泰是转轮圣王?”诺曷钵说:“我也没有见过转轮圣王,不知道转轮圣王应该是什么样?既然大家都说他是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心腹冷笑着说:“佛是非常慈悲的,为了众生的幸福才去修道,历经六年终于大彻大悟,之后用更漫长的时间去说法弘法。根据佛经记载,转轮圣王的功德与佛陀是一样的,我想问你,你觉得鞠文泰这个人慈悲吗?我去过高昌,高昌百姓赋税很重,生活极为困苦,他不过是一个小国的国王,却没有自知之明,居然想要冒犯大唐,还自作聪明的去挑拨大唐与薛延陀部之间的关系,等着吧!高昌很快就会亡国。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帮唐朝一把,就是解救高昌百姓与水火之中,菩萨不但不会怪罪,反而会更欢喜大王。”

诺曷钵说:“不管怎么样,在鞠文泰的治理之下,高昌现在变得越来越强盛了。”心腹冷笑着说:“大王听说过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吗?当年的汉朝比今天的高昌不知道强大多少倍,可汉朝还是因为穷兵黩武,险些重蹈亡秦的覆辙。高昌一个小国,却也喜欢穷兵黩武,要知道大唐拔出来一根毛都比高长的腰还粗,我们这个时候却打高昌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过要得到皇帝的准许。”诺曷钵说:“这么说这件事可以做,那太好了,是我去跟陛下说还是你去跟他们说呢?皇帝让我等着,我再去说这件事情是不是显得太毛躁了?”心腹说:“我去吧!”

诺曷钵于是派这位心腹。去找房乔表达这样的心愿,房乔接见了他,面对吐谷浑方面的请求,房乔说:“对于打赢高昌,我们很有信心,我知道鞠文泰被称为转轮圣王,而吐谷浑又是佛国,让你们去打高昌,实在是太为难你们了。”心腹一听房乔这么说赶紧说出自己的立场,他说:“我国虽然是佛国,但我国并不承认鞠文泰转轮圣王的身份,其实他不过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而已,鞠文泰穷兵黩武,他的之下百姓苦不堪言,在高差的王城耸立着很多佛塔,也有很多金碧辉煌的寺庙,也有很多医不避体,食不果腹的百姓,就这样还被争取做劳役,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把他称作是转轮圣王呢?这个人的罪行罄竹难书,把他称作是转轮圣王,这是要欺骗谁呢?欺天乎?陛下如果要铲除这个祸害,我们西域诸国的百姓都是欢喜的,请陛下准许我们一起出兵。”房乔看着这位心腹,心中不禁感到好笑,如果你真的想打高昌为什么不早说?到了这个时候了,却说出这样的话,很显然你是要在迎娶公主这件事上增加筹码。

虽然心中这么想,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说:“贵国有这样的心意就好了,打高昌,有我们就足够了。鞠文泰没有自知之明,也许等不到我们的军队到达高昌的王城,高昌就没有了。”房乔说这番话语气非常的坚决,那位心腹也不好再说什么,回去之后对诺曷钵说:“大唐真的是强国,看来高昌是熬不过这一关了。”诺曷钵说:“他到底有没有答应咱们的请求呢?”心腹摇摇头说:“没有答应,他说了,有他们就足够了。”诺曷钵说:“这个我就想不通了,盟军不是越多越好吗?”说到这里忽然心中一紧,说:“他这是不是要为拒绝拒绝我们尚公主的请求做铺垫?”一听这个那位心腹也紧张起来,说:“我想不至于吧!”说这话的时候,他心中一点底气都没有。又说:“请你放心,我会再次找房先生请求,一定让他们答应咱们出兵。”

于是这位心腹果然又一次来到房乔的府上,一再请求大唐答应吐谷浑跟着一起出兵。房乔说:“这样吧!我会跟陛下提这件事情,至于成不成就不知道了,毕竟我们不希望这件事情给你们添麻烦。”一听这个心腹更紧张了,说:“大唐与吐谷浑本来就是姻亲,再说大唐对吐谷浑有再造之恩,彼此不是外人,何来添麻烦一说呢?”房乔说:“话随这么说……”他竟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于是来到大内如此这般一说,皇上捋着胡须说:“既然他们有这种想法,就成全他们吧!”房乔说:“陛下打算答应他们的请求?”皇上说:“人家远道而来,已经足够多的展示了自己的诚意。”房乔说:“吐谷浑王好像对大唐的山川地貌很有兴趣。”

皇上说:“这并不稀奇,中原是四战之地,那么广大的沃土,谁会不垂涎三尺呢?孟子曾经说过,无敌国外患,国恒亡。始终有人威胁着我们,我们就能够时刻保持警觉。”房乔说:“陛下还记得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吗?内地是根本,四夷是枝叶,损根本以奉枝叶,求国家富强发动不可得也。”皇上说:“他们希望出兵,可能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为求娶公主增加筹码,另外一个希望趁这个机会分割战利品。”房乔说:“臣也是这么想的,高昌就那么大,利益就那么多,多一个人分,其他人呢,分到的就少一些。”皇上说:“你说的也对,这样吧!你告诉他们,高昌的事情我们自己能料理,尚公主的事他们无需担心。”得到消息之后,心腹说:“按说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我们出手呢?看来大唐对咱们还是怀有戒心的。”诺曷钵说:“如此说来尚公主的是不可能了?”心腹说:“房先生说了,上公主的事情,咱们无需担心。”

正如房乔所说的那样,三天之后皇上正式颁布了上谕。将弘化公主许配给了诺曷钵,在长安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典礼结束之后,诺曷钵再一次请求让吐谷浑出兵,讨伐高昌,说:“臣身为唐朝的女婿,在这样的事件当中,如果不能出一份力,心中着实不安。”这个时候皇上面露蓝色,房乔示意让皇上同意,皇上想了想,点点头说:“既然你们有这样的心思,朕很为你们高兴,那就准许你们派少量的兵马加入这一次行动,朕主要是不想给你们增加负担。”这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吐谷浑王带着弘化公主兴高采烈的走了,皇上说:“打高昌的事不能再拖了。”房乔说:“已经准备妥当了,只等陛下一声令下,大军就发往高昌。”皇上说:“那就太好了,告诉侯君集和薛万彻,率领大军即刻启程。”

大军在长安郊外举行了盛大的誓师仪式,侯君集和薛万彻,顶盔贯甲、罩袍束带,两个人骑着高头大马,侯君集挥着令旗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之后皇上,决定去咸阳游猎。房乔奉命与皇嗣在京中留守,看着皇上一行人走远了,房乔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复杂。旁边张玄素说:“房先生,你为什么看起来不高兴呢?最近发生的可都是令人高兴的事啊!”房乔摇摇头说:“高兴的是浮于表面,隐忧藏在里面。”一听这话,张玄素一脸不解的说:“房先生何出此言呢?”房乔说:“一般人游猎其实还好,可皇上每次游猎,势必兴师动众,每整这么一次都花费甚巨,所以说国库现在有一点积蓄,但远谈不上富裕啊!现在百姓生活仍旧困苦,可咱们也不能让皇上整天待在宫里,毕竟这是一位马上天子。”

一听这话,张玄素也跟着发起愁来,说:“你一提这个,我也想起一件令人心烦的事,现如今可不是皇上一个人醉心游猎,在东宫的那一位皇嗣,也是热中游猎,这可怎么办呢?”房乔说:“暂时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张玄素说:“你是朝中的魁首,应该请求陛下停止游猎。”房乔说:“我又何尝不想呢?可你也知道,我如果去劝谏皇上,一定不会听的,你怎么就断定我一定没有劝谏过呢?”张玄素赶紧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可如此一来,岂不是没有办法了,魏夫子为什么还不出手呢?”房乔笑着说:“他已经做的够多了,我们不能希望他做的更多。”张玄素说:“我有心上书劝皇嗣停止游猎,如今他还在东宫,处于求学的年纪,如果一味贪玩,醉心游猎,将来能成什么大器呢?”房乔说:“皇嗣如果不贤,只怕是将来免不了东宫易主。”张玄素赶紧说:“万万不可,要是成了惯例大唐岂不是每一代人都要这么厮杀去?如此热衷内讧,社稷能持久吗?”

房乔说:“既不能像隋文帝那样,轻易让东宫一主。但我们也不能像晋武帝那样,一定要把一个不合适的人推到嗣君的位子上去。”房乔的这个态度,让张玄素大吃一惊,说:“这么说王先生真的另有打算?”房乔摊开双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我年纪不小了,大概等不到嗣君即位,这件事还是交给年轻力壮的大臣去办吧!”张玄素赶紧说:“房先生,千万不能这么想,谁都知道你是贞观朝的柱石,如果你不谋划这件事情,我们又能知道怎么办呢?”房乔说:“即使我不谋划,也会有其他的人谋划,比如长孙无忌。我有一种预感,以后他要主宰沉浮了。”张玄素说:“是啊!他是皇嗣的亲舅舅,为什么他没有劝谏自己的这位外甥呢?”房乔说:“这就没有人能想得到了。”

房乔虽然为贞观朝鞠躬尽瘁,可他似乎真的对将来的事情不上心。有人以此为理由尚书弹劾房乔,房乔的回应是这样的,我是当朝端揆,如果整天盯着嗣君,我打算做什么呢?皇上已经安排人辅佐他,那就应该相信皇上的安排,也相信辅佐皇嗣的人。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满意的,也应该直接向陛下陈奏,而不必提到我。房乔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深深的感染了张玄素。他写好了一份表文让人送到东宫,并且告诉送信的人,务必让皇嗣看到。皇嗣果然看了那封信,说:“张玄素真是迂腐透顶,陛下游猎那么多次,大唐不是一样越来越兴旺了,为什么我去游猎就会耽误学业呢?我看这老儿根本就是欺软怕硬。”旁边杜谋士说:“殿下,张玄素的建议有可能对,也有可能不对,殿下无论采纳还是不采纳,都不应该大发雷霆。”

皇嗣说:“我是堂堂的储君,难道我还要害怕他吗?”杜谋士说:“殿下越是身份尊贵的人,越应该有所敬畏。想想看历代不知敬畏的皇帝有哪一个不是亡国之君?凡是不止敬畏的皇嗣,又有哪一个没有不被中途废黜呢?”一听这话,皇嗣不由得紧张起来,说:“以你之见我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让我停止游猎,真的让我做一个文弱书生了。我不喜欢这样,我要像陛下一样勇武,要让那些大臣们都惧怕我。”杜谋士说:“殿下,有些话只能说不能做,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于是张玄素的建议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虽然他感到有些沮丧,到底还是尽了一份心。这一天房乔来到东宫,因为房乔是贞观朝的谋主,所以皇嗣对他多少有些惧怕。在他的面前也表现的十分恭敬,而房乔也因为策划了玄武门之役,担心皇帝日后为了洗清自己,而让他做了替罪羔羊。所以在每一个场合他都非常的谨慎,两个人都表现的十分恭敬,但都没有真心话。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房乔坐在家里,夫人说:“你说你为别人谋划了一辈子,你为什么就不为咱们的孩子谋划谋划呢?”房乔说:“你想要求我怎么样呢?”卢氏说:“虽说不能像你一样位居端揆,至少应该拥有公侯之位。”房乔说:“名爵者,公器也,怎么能私相授受呢?我要是听你的房家,非灭门不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了,房乔好像在夫人的面前也没有表现的像从前一样恭敬,果然一听这话卢氏就哭了起来,说:“从前你什么都是让着我的,现在你怎么变了?难道说你当大官当的时间长了脾气也长了吗?”房乔说:“我出去也是受人家气的,回家还得看你的脸色,我老了,看不动了。”说完拂袖而去,再说军营之中听到远处狼嚎的声音,侯君集说:“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这畜生的声音了,这一次打高昌,咱们一定要过足了瘾。”

312沙钵叶护遇袭身丧职方郎中远游见故人第99回一心护主李纲病故修建新宫戴胄请止201众羌人杀死孔长秀老圣人算计房玄龄144集仙殿赐宴众进士 地下室俯首见主人102为守社稷分封皇亲 宗室立功平息夷乱224何刀儿服役阳关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浑172弥勒院推举新住持 甘露殿上书谏天子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317岑文本蒙赐知机务张玄素遇害几丧身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179张士贵领兵平獠乱 安四娘改嫁引风波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350惧风疾修缮隋废宫听朝议偏师伐高丽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园遇芈嫒342萧特进留守洛阳宫高士廉佐嗣定州地303李元景再谋封禅事禄东赞奉命请婚期210术门师徒寻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泽第54回护新法不忍杀太监答故人决心放裴寂第71回在碛口发现敌踪迹居九重览疏断万机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205魏夫子御前论周齐苗山幽树下说佛法282设国宴皇上问二臣分权势大家厚两子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长安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阳茶社听奇闻182李淳风惊闻坏消息 孙思邈营救老相识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风解说风里浪150梦平康寻找诸欢乐 问菩提须有众善行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331破国贼敕书降封赏喜汉王相约斗甲兵第59回落魄马周进入长安失意颉利深夜遇袭279邓世隆表请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365服仙药导致泰山崩定年号话说贞观尽第32回阅野闻江湖是非起遣宫女去阴以调阳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第49回越王泰欢喜清商乐苗山幽秘密洞天机223光禄大夫拜为特进长安浪人请做比丘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171吃汤饼士民皆欢喜 备年关君臣相语难350惧风疾修缮隋废宫听朝议偏师伐高丽149推美于上事功不居 耍尽心机维持气势101魏夫子弹劾权万纪 孙思邈拜会袁天罡216李道彦纵兵逞凶顽薛万钧贪功乱胡汉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执着宜假嗣续第97回鞠文泰游历东西市李世民献俘大安宫355苗山幽朝见叶子柒惠恩善挑战陆一蝉第67回惧流言停仪罢纳妃续相国拜庙求子嗣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361唐皇上驾临玉华宫贤皇嗣修成慈恩寺354孙思邈探视房玄龄万辩机入侍陈玄奘第65回杜如晦上书改军制房玄龄避祸请去职315十二月鸾驾会京师初八日宰相问小事第48回尽礼数顺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贵己333纥干承基告发谋逆贺兰楚石检举阿翁154苗山幽行情日渐坏 蓝毘尼远路初登程230慕容顺亲唐远斯民苗山幽谒见大可汗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第十九回老学究两定必杀计李杨氏冒死救秦王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禅萧少傅请旨行冠礼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187赵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机见面问吉凶196皇甫德上书言主失高季辅以礼正宗室331破国贼敕书降封赏喜汉王相约斗甲兵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长安第41回蝼蚁命莫有治世心无用人何谈慷慨志第80回论往昔前事皆落空说来年此生成追忆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166奉祀上天以光圣道 不昧因果放弃执着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196皇甫德上书言主失高季辅以礼正宗室208曼头山孤儿斩名王赤水原李靖诛残虏327褚遂良请缓封皇子侯君集怨愤生异心199慕容顺直言获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276武士彟献女入宫禁王尚书进言震内庭247乳母进言请求换新东宫辛苦厌倦礼法324裴刺史请旨伐高丽党仁弘罢死罪君王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290侯弘仁锐意开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183萧玉蓉人后失体面 苗山幽梦里见提婆171吃汤饼士民皆欢喜 备年关君臣相语难第91回览圣迹更知三教语见众生皆是平凡人337春三月皇上论名将夜子时大家答谏官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317岑文本蒙赐知机务张玄素遇害几丧身335房玄龄看重李大亮唐尚书夺官封德彝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350惧风疾修缮隋废宫听朝议偏师伐高丽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116交涉失利无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第28回李玄霸延嗣续香火封德彝事败奔西天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横祸李建成奇谋定山东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狱战场落败酋长投唐
312沙钵叶护遇袭身丧职方郎中远游见故人第99回一心护主李纲病故修建新宫戴胄请止201众羌人杀死孔长秀老圣人算计房玄龄144集仙殿赐宴众进士 地下室俯首见主人102为守社稷分封皇亲 宗室立功平息夷乱224何刀儿服役阳关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浑172弥勒院推举新住持 甘露殿上书谏天子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317岑文本蒙赐知机务张玄素遇害几丧身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179张士贵领兵平獠乱 安四娘改嫁引风波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350惧风疾修缮隋废宫听朝议偏师伐高丽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园遇芈嫒342萧特进留守洛阳宫高士廉佐嗣定州地303李元景再谋封禅事禄东赞奉命请婚期210术门师徒寻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泽第54回护新法不忍杀太监答故人决心放裴寂第71回在碛口发现敌踪迹居九重览疏断万机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205魏夫子御前论周齐苗山幽树下说佛法282设国宴皇上问二臣分权势大家厚两子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长安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阳茶社听奇闻182李淳风惊闻坏消息 孙思邈营救老相识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风解说风里浪150梦平康寻找诸欢乐 问菩提须有众善行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331破国贼敕书降封赏喜汉王相约斗甲兵第59回落魄马周进入长安失意颉利深夜遇袭279邓世隆表请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365服仙药导致泰山崩定年号话说贞观尽第32回阅野闻江湖是非起遣宫女去阴以调阳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第49回越王泰欢喜清商乐苗山幽秘密洞天机223光禄大夫拜为特进长安浪人请做比丘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171吃汤饼士民皆欢喜 备年关君臣相语难350惧风疾修缮隋废宫听朝议偏师伐高丽149推美于上事功不居 耍尽心机维持气势101魏夫子弹劾权万纪 孙思邈拜会袁天罡216李道彦纵兵逞凶顽薛万钧贪功乱胡汉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执着宜假嗣续第97回鞠文泰游历东西市李世民献俘大安宫355苗山幽朝见叶子柒惠恩善挑战陆一蝉第67回惧流言停仪罢纳妃续相国拜庙求子嗣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361唐皇上驾临玉华宫贤皇嗣修成慈恩寺354孙思邈探视房玄龄万辩机入侍陈玄奘第65回杜如晦上书改军制房玄龄避祸请去职315十二月鸾驾会京师初八日宰相问小事第48回尽礼数顺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贵己333纥干承基告发谋逆贺兰楚石检举阿翁154苗山幽行情日渐坏 蓝毘尼远路初登程230慕容顺亲唐远斯民苗山幽谒见大可汗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第十九回老学究两定必杀计李杨氏冒死救秦王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禅萧少傅请旨行冠礼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187赵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机见面问吉凶196皇甫德上书言主失高季辅以礼正宗室331破国贼敕书降封赏喜汉王相约斗甲兵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长安第41回蝼蚁命莫有治世心无用人何谈慷慨志第80回论往昔前事皆落空说来年此生成追忆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166奉祀上天以光圣道 不昧因果放弃执着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196皇甫德上书言主失高季辅以礼正宗室208曼头山孤儿斩名王赤水原李靖诛残虏327褚遂良请缓封皇子侯君集怨愤生异心199慕容顺直言获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276武士彟献女入宫禁王尚书进言震内庭247乳母进言请求换新东宫辛苦厌倦礼法324裴刺史请旨伐高丽党仁弘罢死罪君王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290侯弘仁锐意开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183萧玉蓉人后失体面 苗山幽梦里见提婆171吃汤饼士民皆欢喜 备年关君臣相语难第91回览圣迹更知三教语见众生皆是平凡人337春三月皇上论名将夜子时大家答谏官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317岑文本蒙赐知机务张玄素遇害几丧身335房玄龄看重李大亮唐尚书夺官封德彝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350惧风疾修缮隋废宫听朝议偏师伐高丽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116交涉失利无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第28回李玄霸延嗣续香火封德彝事败奔西天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横祸李建成奇谋定山东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狱战场落败酋长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