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重新部署

如果风雨知道燕南天会因此而大伤脑筋的话,一定会很开心的,不过遗憾的是风雨在做这些让燕南天大大的苦恼的决定之时,自己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因为他正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胜利。

“昌化城已经坚持了七天!”

就在燕南天和自己的智囊为了风雨军最新动态而大惑不解、难以决断的前几天,听到魏廖的这番东线战报之后,风雨也同样顿时感到了自己正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只因为——

在昌化的仅仅是风雨的替身,而风雨本人则已经远在锦州布下的天罗地网,只等着燕南天前来送死,如今却因为昌化城的固守反而落空。

这是一个周详的计谋:从锦州到昌化,摆出决死奋战的姿态,再从昌化秘密返回锦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燕南天误判风雨在昌化城,用这座微不足道的小城拖延住燕家军进攻的步伐,以便于有更加充裕的时间从凉城调来百余门大炮,准备让这些驰骋在燕赵广阔土地上的健儿尝一尝这些火器的滋味。

这个计划是由蒙璇最早提出的,只是战场选择在昌化城。由于印月战场上那段难忘的炮战经历,使得这个令呼兰人尚且闻风丧胆的少女成为了风雨军中最珍爱大炮、也最了解这种新兵器强大威力的将领,少女确信这种新兵器毫无疑问将成为一直以来独步天下的骑兵们的克星。

当这项计划提交到风雨面前之后,身经百战的定凉侯立刻看到了这个计划的威力所在,于是马上修订了这份计划:战场改在了更为坚固的锦州城,运用的大炮由昌化仅有的十余门变成了目前风雨军能够调集的所有一百三十六门,而作战的目的也从击退燕家军的进攻转变为重创燕家军主力。

这是一个大手笔,百炮齐鸣的场面将是战争史上的空前,一旦得以执行,势必会成为经典。而为了这个效果,风雨甚至暂时压制了急需要大炮来进行决战的西线。

但是这样的大手笔需要时间——把那些运动缓慢的大炮调集、运送的时间。

风雨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又希望燕家军被击败之后能够快速的返回圣京,以免被其他有心人乘机捞便宜,因此昌化城便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风雨必须要让燕南天相信自己还在昌化城,同时也需要让昌化城中的风雨军将士认为自己和他们同在,以便多坚持几天来争取时间——在风雨的估算中,像昌化这样的小城最多只可能坚持三天。

所以,这是一出即欺骗了敌人也欺骗了部下的精密骗局。

欺骗自己的部下并不难,因为受伤,所以血衣卫早在一年前就精心物色部署的替身,只需要每天定时的出现在前线鼓舞一下士气就可以了,具体的指挥由其他将领来负责。但是欺骗燕南天就不容易了,可以说是一次综合部署配合的情报游戏,即便几十年之后也依然是血衣卫最为得意的佳作。

燕南天被自己得意的情报系统给误导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一直习惯于大刀长矛的东北强藩尚不了解大炮的威力,所以所有的判断都局限于自身固有的观念,产生了一个致命的思维定式:

认为如果没有皇甫军团的出击,风雨军将无法渡过难关;而为了皇甫军团的出击,风雨不得不冒险死守昌化;由于昌化实在不是死守的好地方,再加上风雨对自己在军队影响力的极度自信,使得风雨决心亲自留下来,鼓舞士气并且确保散出去的部下能够在外围拼命作战——这和风雨以往的作战风格很相像,因此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

所以燕家军必须进攻昌化,攻克昌化并且拿住风雨,就可以赢得整个战争,而不必再劳师动众,在自己后方并不稳定的情况下,和扎根西北的风雨军进行长时间的纠缠,影响到对全天下的制控。

从这个意义上讲,风雨成功了。

当然,这个成功是付出巨大代价的——包括精锐近卫军在内的三万将士的性命和一旦暴露则风雨自身名望的严重受损。

因此,这个秘密在风雨军中只有三个人知晓:

风雨,李中慧和尉廖。

这几天里来,风雨就如同黑夜中的蝙蝠,蜷缩在暗处,冷冷的旁观战场的一切,并且巧妙的部署大军准备最后的决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可惜东风不来,因为一个年轻人——

风天华。

风天华的存在,让所有的人都大出意料。

因为他,昌化城出乎身经百战的名将们的预料,在七天而不是三天内牢牢的被控制在风雨军的神州。

因为他,燕南天如今每天都强压着心头的怒火,承受着巨大的伤亡。

因为他,风雨精心部署的炮阵进退不得,即来不及调回去支援西线的决战,也基本失去了凭此来重创燕家军的可能。

更因为他,连原本悠哉游哉想看好戏的皇甫嵩、萧剑秋也不免开始头疼起来,是否真的要在二十天之后履行如今已经被风雨宣扬的天下皆知的出兵诺言。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风雨发觉自己对这个人的兴趣越来越大了。

※※※

风天华,二十六岁,身世不详。

圣龙历二五四年初投靠风雨军,归属白起的青龙军,很快得到白起的赏识,被调至白起身边担任护卫,旋即升任十夫长、百夫长,随同白起部署了西线对呼兰帝国的防线,之后参加了凉州大决战,在守城战中表现突出,被提升为千夫长。凉州大决战结束,被白起推荐入轩辕军校短期班进修,圣龙历七五五年十月毕业升任青龙军校尉。

此次跟随白起秘密前来昌化部署防御,并主动请缨留城,多次击退燕家军的进攻,展现了非同凡响的谋略,在留守昌化的战士中威望极高。

一直以来,风雨军中的将领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原本就位高权重、或者拥有实力却投靠了风雨的名将,如白起、耶律明雄以及后来的尚兴。这批将领纷纷独当一面,能力非凡,但是风雨在礼敬有加的同时,也在暗中提防着军队山头主义的出现。

第二类是跟随风雨一起建军并且担任要职的将领,如秋里、洛信等人,他们都是风雨最亲密的朋友,也是风雨十分信任的臂助,往往负责一个战线的指挥权,尤其是秋里,甚至获得了战场统辖其他军团的权力,在风雨军中不能不算是异数。

第三类是因为各种原因和风雨个人关系十分近的少年将领,比如欧仁、李逸如等人,他们依赖着风雨的重视和自身的才华,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在风雨军中迅速崛起,成为校尉、都尉一级的人物,佼佼者如蒙璇更是担当了碧蛇军统领的要职,隐隐然成为了风雨军中第二代军官群的领袖人物。

第四类则是和风雨并不熟悉,资历也不深,自己也没有什么背景,多半在风雨军强大之后方才加入的年轻军官。这些军官的地位并不高,多半以士兵或者低级军官的身份经历过一两场战役,并且被送到轩辕军校接受短期或者系统的进修,担任着百夫长到校尉之间的军职,远没有第三类将领那么拥有如此好的条件,更几乎没有机会接近他们所崇拜的统帅风雨。

然而这并不影响到他们对风雨的忠诚,而且由于他们人数众多,遍布全军,和士兵们的关系也相处融洽,正是风雨掌控风雨军最有力的工具,同时这些年轻军官和第三类将领一样,热血沸腾,渴望建功立业,因此也成为了风雨军朝气蓬勃的源泉。

可以看出,这个风天华算是风雨军中第四类将领中的典型。

风雨军到了如今,毕竟已经规模非常巨大了,因此象风天华这样没有背景和门路,又一直置身于担任防守任务的青龙军中,自然没有机会遇见风雨。不过,得益于风雨军不论出身、唯才以任的制度,并没有象圣龙一般的军队那样被埋没,很快就被青龙军的统领白起所赏识,逐渐委以重用,又经过了轩辕军校的培养,理所当然成为了风雨军中重点提拔的优秀人才。

只是,和所有的军人一样,唯有战争才能展现军人自身的价值,否则就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叹一声“冯唐老矣”,卖卖故侯瓜,种种先生柳了,所以风天华在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展露锋芒让风雨注意到他。

从这个角度上说,风天华是幸运的。因为昌化城的防守战,验证了他的能力,经此一战,他足以名扬天下。

而对风雨却是非常不幸的。

因为他现在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部署了。

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低下的机动性限制了火炮威力的发挥。在昌化城岿然不动的情况下,苦心部署的火炮群已经不可能再发挥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反倒是如果自己不去救援,却会落下一个对部下见死不救的骂名——如果先前牺牲三万人还可以解释为顾全大局,现在不去救援则真的是半点借口也没有了。

只是,仅仅凭藉着眼下碧蛇军、黑狼军、锦州守军、尚兴部和新近调来的部分后备役,所有的兵马加起来,即便不再防守城池,也不过是十五、六万,无论是兵力的数量还是战斗的素质,都远远比不上燕南天的二十万身经百战的精锐大军,更何况伦玉关和锦州这样的战略要地,又怎么可能不防守?

这一仗该如何打?

风雨的心里半点把握也没有。

看来这一年还真是倒霉的一年!

风雨有些自嘲的想道。

的确,首先是印月战场上,因为李逸如在居萨罗城迟到的捷报,让自己不得不和阿育王朝签订了一个远远有利于对方的停战协议,使得风雨军对印月半岛的影响和在印月半岛的格局大大折扣,埋下了令人担忧的隐患。

然后,由于昌化兵变,风雨军不得不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威信和实力而出兵,导致了燕家军的干涉,直接打乱了风雨苦心孤诣营造起来的战略大局,更由于蒙璇的轻敌冒进和燕南天爱女燕芷若的意外身故,使得风雨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

如今,辛辛苦苦部署好了强大的炮阵,原本希望藉此一战重创燕南天的精锐,这样既可以解决东线迫在眉睫的威胁,还可以打破中原的势力平衡,让那些神州的豪强们忙着重新分割政治势力范围而无暇西顾,更可以打出风雨军的实力和威名来。却没有想到突如其来的冒出了一个将星,居然硬是凭着三万人坚守着这座根本不可能长期防御的小县城,熬过了七天之久,把风雨原本的计划完全打乱。

不过至少风雨军多了一个将才,至于燕南天的主力没有被消灭,那就留给皇甫嵩这些家伙去头疼吧!

无奈中,风雨只好进行着如此的自我安慰。

※※※

“风侯,是不是该把西线的秋风军和白虎军调过来?”

一旁,望着久久没有说话的丈夫阴晴不定的神态,李中慧试探的问道。

如今西线云集了秋风军、白虎军和青龙军最精锐的部队,再加上拓拔家族和一些后备役的军队,总数达到了二十五万之众,而如果是要想确保西线不失的话,在如今呼兰帝国人心惶惶、权力斗争严峻,以至於呼兰大军无心出击的情况下,凭藉着这两年苦心建造的防线,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军队,所以即便是把两个主力军团调回来,对西线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不行!”

风雨的头立刻摇了起来。经过长时间的犹豫和反复,风雨重新确定了自己原本的战略构局:“先西后东,扫清后院,观望中原,等待时机”,这个大战略不能轻易变更和动摇,否则又会让风雨军陷入前段时间徒劳无功的状态之中,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这个原则下,西线的秋里肩负着必须尽快改善西线防线太长、只能被动防御的战略态势,利用“汉月”计划启动成功、呼兰帝国出现动荡的有利机会,主动出击扩大战果,一举扭转现在的战略格局。

这是所有行动的重中之重,因为风雨很清楚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汉月”计划的提前启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且有效的减轻了呼兰帝国对自己的压力,但是正因为它的提前启动,导致了整个计划的威力仅仅发挥了三成不到,反而给了张仲坚扫除异己巩固权力的好机会。

风雨完全可以确信,凭藉着张仲坚的能力,恐怕不到半年时间,就可以把呼兰重新正合起来,而经历过残酷流血后的呼兰帝国,至少在短时间内更加凝聚了,因此也就更加强大更加可怕了。

如果不能够在这段时间内改善自己的战略态势的话,那么无论自己在战场上取得多大的胜利,结果必然是重新陷入眼下腹背受敌的窘境,而且到时候的危机只会比现在更严重百倍。

鉴于无论呼兰帝国还是燕家军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灭,所以风雨唯一的机会便是在半年时间里夺取玉门关,然后从伦玉关到玉门关,这两尊门神将牢牢地防守住风雨军北方的门户,并且大大减少防守的部队,从而可以腾出手来参与到中原逐鹿中来。

所以,西线的军队只能够加强,决不能减弱,哪怕东线战败,甚至进行凉城的保卫战,都必须首先解决西线的问题,这事关风雨军长远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风雨非常的明确,因此他立刻做出了决断:

“派人告诉皇甫嵩和萧剑秋,他们所有的条件我都同意了,让他们立刻出兵。让耶律楚昭明确点醒他们,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风雨军一旦战败,下一个轮到的恐怕就是他们了,这些话一定要说得重!”

风雨说到这里,几乎有些咬牙切齿。从自己面临两线作战之后,皇甫嵩这头老狐狸就一直表面上假惺惺的支持风雨,暗地里却提出了众多苛刻的条件,看来如今只好先全部答应下来了,尽管风雨知道这些条件一旦兑现,恐怕自己就是制造了一个将比燕南天还要强大的敌人,但是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那就让你们去拼个你死我活吧!

风雨的心中暗暗的冷笑。出于对皇甫嵩的警惕,风雨突然觉得这次让燕南天的主力逃过自己的炮群轰击,也未必不是一件坏事,让西南和东北的这两个世家,在这半年内来一场龙争虎斗也相当不错。

这样想着的风雨,心情稍稍好了一些,定了定神之后,继续下达了命令:

“命令黑狼军调集三万兵马渡河袭扰燕家军北方,碧蛇军、尚兴部向东轮番出击,争取打通和昌化的联系,同时各部立刻聚集上好的战马,组成一支骑兵队,出击燕家军的后方,扰乱起补给。

另外,把在锦州云集的大炮调动八十门给西线,同时尉廖你负责向燕南天的密探不动声色传递我不在昌化的消息,要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至于相信与否,就让燕南天自己来判断吧!”

说完之后,风雨有些疲惫的坐在椅子上。某种程度来讲,风雨已经预料到燕南天会因此而头疼不已,事实上也正是上述的命令,让燕南天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并且开始犹豫是不是应该撤围防守圣京。

不过始作蛹者的定凉侯,目前却没有空来想像一下自己这个对手苦恼的样子。

因为,这些命令将由妻子传达到每一个将领的手中,战争如何打,打成什么样,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军团的将领们的指挥才能,以及战场上不确定的进展状况和燕南天的反应,因此自己至少现在对东线暂时没有什么好做的了,未来如何就全看西线了。

西线?

秋里,你会不会让我失望?

风雨用手指轻轻的弹着桌面,沉思起来。

第2章 风侯进京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5章 得遇高人第7章 北伐之旅第4章 秋风兵团第1章 远征印月前的准备第5章 出使圣京第15章 致胜关键第5章 兵败如山上第3章 黑暗厮杀第7章 锦州城下第5章 意外波折第2章 故友重逢第5章 出使圣京第10章 一场交易第8章 霸主美人第1章 金戈铁马第12章 临终告别第10章 天下大局第3章 沙漠激战第4章 初次相会内容简介第4章 呼兰国师第14章 决战之中第1章 秘密交易第4章 扑朔迷离第5章 围点打援第8章 霸主美人第4章 迎接钦差第7章 天下名城第9章 暗夜阴谋第1章 江南君臣第12章 惊天阴谋第4章 印月风云第十六章第2章 故友重逢第4章 指点河山第4章 凉城夜战第4章 初次相会第9章 七海龙王第19章 作战会议第8章 少女情怀第11章 愤怒和野心第17章 四种兵器第8章 欧静到来第9章 乘风破浪第5章 我心不宁第6章 耶律楚昭第5章 得遇高人第6章 两军会师第10章 天下大局第4章 庙堂之争第6章 占领交趾第6章 兵变突起第5章 两个脑袋第9章 运筹帷幄第4章 别无选择第2章 王爷郡主第2章 夹缝中的风云世家第5章 跳动仇恨第1章 意外邂逅第12章 临终告别第9章 七海龙王第3章 所为何来第18章 销魂一刹第8章 决战北岸第10章 一场协议第5章 占领之后第8章 暗影浮动第11章 帝国宫殿第22章 仇人相见第5章 返回锦州第6章 巴蜀皇甫第5章 会见使者第12章 锦州和谈第6章 将军美人第7章 情意权谋第3章 干戚济世第12章 犹豫不前第6章 商场政坛第2章 元宵佳节第6章 将军美人第4章 初次相会第2章 绝不妥协第13章 血战名关第4章 圣龙来客第8章 夜幕烽火第3章 难以结束的战争第5章 大开杀戒第6章 耶律楚昭第12章 少女的推测第10章 天下纵横第24章 各怀心事第3章 帝国领地第6章 主力决战第10章 激战幽州第7章 江南来客第8章 决战北岸第3章 外交谈判第1章 风云变幻
第2章 风侯进京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5章 得遇高人第7章 北伐之旅第4章 秋风兵团第1章 远征印月前的准备第5章 出使圣京第15章 致胜关键第5章 兵败如山上第3章 黑暗厮杀第7章 锦州城下第5章 意外波折第2章 故友重逢第5章 出使圣京第10章 一场交易第8章 霸主美人第1章 金戈铁马第12章 临终告别第10章 天下大局第3章 沙漠激战第4章 初次相会内容简介第4章 呼兰国师第14章 决战之中第1章 秘密交易第4章 扑朔迷离第5章 围点打援第8章 霸主美人第4章 迎接钦差第7章 天下名城第9章 暗夜阴谋第1章 江南君臣第12章 惊天阴谋第4章 印月风云第十六章第2章 故友重逢第4章 指点河山第4章 凉城夜战第4章 初次相会第9章 七海龙王第19章 作战会议第8章 少女情怀第11章 愤怒和野心第17章 四种兵器第8章 欧静到来第9章 乘风破浪第5章 我心不宁第6章 耶律楚昭第5章 得遇高人第6章 两军会师第10章 天下大局第4章 庙堂之争第6章 占领交趾第6章 兵变突起第5章 两个脑袋第9章 运筹帷幄第4章 别无选择第2章 王爷郡主第2章 夹缝中的风云世家第5章 跳动仇恨第1章 意外邂逅第12章 临终告别第9章 七海龙王第3章 所为何来第18章 销魂一刹第8章 决战北岸第10章 一场协议第5章 占领之后第8章 暗影浮动第11章 帝国宫殿第22章 仇人相见第5章 返回锦州第6章 巴蜀皇甫第5章 会见使者第12章 锦州和谈第6章 将军美人第7章 情意权谋第3章 干戚济世第12章 犹豫不前第6章 商场政坛第2章 元宵佳节第6章 将军美人第4章 初次相会第2章 绝不妥协第13章 血战名关第4章 圣龙来客第8章 夜幕烽火第3章 难以结束的战争第5章 大开杀戒第6章 耶律楚昭第12章 少女的推测第10章 天下纵横第24章 各怀心事第3章 帝国领地第6章 主力决战第10章 激战幽州第7章 江南来客第8章 决战北岸第3章 外交谈判第1章 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