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思进退

草原风雪未停,山河皑皑。坚冰严寒下,三方大军仍坚守营寨按兵不动,纷争厉害如此扑朔,局势却异常平静,静得恰似苍山将崩前的那一刻,压抑的窒闷和紧张随着北风飞雪充斥于草原每一个角落,任谁也能察觉那诡异的气流是如此凶险而又难测。

郗彦至云中已有两日,本只在帐中听贺兰柬叙说草原局势,商讨对策。这日近晚,雪霁放晴,流霞照空,有斥候飞报传入中军帅帐,竟是郗彦等待多日却又久久未有消息的匈奴右贤王的动向。

“右贤王与匈奴汗王反目,率部撤退?”躺在软塌上的贺兰柬闻风坐直,接过钟晔递来的密报,看了片刻,眸光闪动,抬头瞧向郗彦,“公子,这事似乎有蹊跷。早上反目,下午便撤离――时间未免太赶了些。更何况柔然大军枕于身侧,匈奴王在这个时候能放右贤王安然率部离开?那可是弑兄杀母、残毒心狠的匈奴王啊。”

郗彦心中早有同样的疑虑,沉吟片刻,起身卷过狐裘,至帐外跨上坐骑便策往云中城,登上城墙,眺目远方。

雪满苍原,天地素洁,那一线流飞往西北飘扬的黄色旗帜相当醒目,绵延十里,正于雪地中急速前行。

“公子,”贺兰柬不知何时亦撑着病体走上城墙,站到郗彦身边,唇色发青,抖抖嗦嗦道,“右贤王此行并非撤离,而是匈奴粮草将尽,这支军队是返回阴山龙城搬运粮草的。匈奴这次倾兵而出,后援本就虚弱,运送粮草的军队被柔然人借故截于半途,不得已拨兵回援。”

他自衣袖中伸出白如雪色的手,指间夹着一支竹简,递给郗彦:“你刚离开营帐,便有斥候自柔然军前送回的密报。只是送信途中正逢匈奴调兵,是以到云中迟了一日。”

郗彦神色清淡,仿佛并不在意贺兰柬所说之事,目光自竹简上一掠而过,又复抬眸注视着远方的赤岩山脉,若有所思。

白阙关藏于赤岩山脉下的重重山谷间,匈奴人屯于那里连绵迭起的营帐在积雪下隐约可辩。

贺兰柬随之望了一会,却猜不透身旁年轻公子眸间忽然涌起的锐利锋芒是缘于什么。他仰起头,观望风气云色,掐指推算片刻,叹息:“今年冬日的风雪怕是已经落尽了。此后将再无大风雪,待积雪稍融,草原的战事便要重新燃起了。柔然已断然插足,匈奴回运粮草,显然贼心如初,云中将夹于两方之间,寸步维艰。”

郗彦却轻轻摇头,于霞光雪色间微微而笑。计策已了然在胸,是以那笑容光华毕露得让贺兰柬亦为之震慑三分,心思随之一振,顿扫适才的颓然。

幽州,范阳。

此处是北朝边陲重镇,气候干燥,寒冬风尤烈。近晚飞沙袭城,漫漫烟尘中暮光淡隐。

城中酉时宵禁,在外逍遥了一日的沈伊至此刻方尽兴而归,甫踏入刺史府内庭,便闻一缕缠绕于星光静夜下的清澈琴声。沈伊驻足,眯起眼凝神倾听。清音如泉,让他微醺的酒意一散而空。忍不住执起腰间玉箫,轻轻吐气。

岂料婉转悠然的箫声飘起时,琴音一滞,刹那停歇。

“嗯?是生气了?”沈伊笑了笑,白色狐裘于风中一闪,瞬间无影。

“公子?”跟随其后的祁连立于长廊上,一脸茫然。

刺史府北隅,临水阁楼。

夜色已沉,阁中燃起暗淡的烛火。沈伊推开半掩的门,吱呀一响。夭绍正坐于琴案后看着一卷帛书,闻声抬起头。

“怎么不继续抚琴了?”沈伊笑容分外和煦,于她对面坐下,“我不是故意回来迟的,只以为你明日才能到,你别生气。”

“未曾生气,只是怕扰了伊哥哥的雅兴,”夭绍卷起帛书,看着他一笑,“离歌说你在城中清音馆待了整整一日,想必耳根风雅,已听不得夭绍指下粗糙的琴声。”

沈伊素来脸皮厚,双目斜睨,辩驳:“小子胡说,我怎会去那样不三不四的地方。”

“嗯?”夭绍微愣,“清音馆是不三不四的地方?”

沈伊呆了一呆,舌尖啖苦,瞪了她半响,对于方才冲口而出的话已是追悔莫及。夭绍慢慢扬起眉,打量他的目光渐渐透出一丝异样。沈伊恼羞成怒,一时间口干舌燥,却连只字也再吐不出。悻悻然解下腰间白玉酒葫,待要饮时,夭绍自案边推上杯盏,笑道:“给我一杯。”

沈伊没好气:“可是烈酒。不怕?”

夭绍弯弯唇角:“必是好酒。怕甚?”

沈伊体会了她的用意,心中宽慰,欣然而倒。两人把酒言笑,沈伊没了方才的尴尬,兄长威仪立即显出,说起夭绍北上之事,立即斥责:“你胆子倒大,竟敢独自一人带了三叔就北上,千里远行,出了万一怎么办?”

夭绍不以为然:“不是一路无事。”

沈伊板起脸,冷道:“你以为自己很厉害,一路平安是必然的?”

“自然不是,”夭绍垂眸,笑意微含苦涩,“阿彦在我身后派了许多云阁武士,我是知道的。”

“原来还不糊涂,”沈伊叹气,饮了一口酒,轻声问道,“你既如此想要北上,为何又不与阿彦一起?”

“如何一起?”夭绍道,“阿彦原本是想送我回邺都的。”

“你若不愿,和他说便行。从小到大,他何时拒绝过你?”

“正是如此我才不愿说……”夭绍放下茶盏,低头轻笑,“其实,我心中也不愿与他同行呢。”抬目见沈伊困惑的神情,夭绍叹道,“想必伊哥哥也听说了当日刺客夜闯洛都云阁的事。那夜刺客之行虽为了我,但挑在月半动手,必然是对阿彦的一切都知晓得清楚。而那些人下手虽凶悍,但对着我时犹能知分寸,意不在我命,可对阿彦――却是招招狠辣,毫无避忌。”

“如此……”沈伊出神,怔怔道,“四日前阿彦经过范阳时,倒是未提及这些。”

“他自然不会提。他以为是他连累了我,可我却知道,是自己连累了他。何况他服用了憬哥哥自东朝送来的药后虽恢复了几分功力,但第一次用此药,不知效用会不会反复无常。如此情况下,我又怎能再拖累他同行?”

沈伊怎料其中这般复杂,思忖道:“所以你单独而行,就是为了牵制住那些人?”转念想想,陡然惊出一身冷汗,“那在途中――”

夭绍点头微笑,似松口气般:“如我所想,他们的确是弃了阿彦暗中尾随我。不过那些人也不见得是什么邪恶之徒,路上并未有为难。三叔猜测那些人与柔然王族有关,我想他们之前必和阿彦有过交往,或者也该有些误会,不然不会对他那样熟,更不会对他那样狠――”话语一顿,她下意识摸了摸腿上的熠红绫,念光闪过脑中,蓦地咬唇不语。

是啊,这个熠红绫不正是柔然皇室的宝物?阿彦又是缘何得到的?

“误会?”沈伊呢喃,想起当日在邺都采衣楼见过的那一幕,事情原委于他而言此刻是全然明了,无非年少轻狂下的爱恨情仇而已。沈伊一笑,正欲将事情和夭绍说明,却见她于灯下沉思,神色恬淡,莹白的面颊映于盈盈烛光下,美玉一般动人。

沈伊心中莫名怅然,口中话锋一转,笑道:“你和阿彦还是这般,为了对方早不知自己的处境。”仰头又饮一口酒,凉冽在喉,心中却已滋味重重。眸光又无意落在夭绍适才看的卷帛上,却是雪山图志。

“你北上是为了去雪山?”沈伊皱眉,“不是说少卿已觅得了解药?”

“尚说过那药根本不能解阿彦体内的毒,只能暂时控制毒势,”夭绍声音沉了下去,“那日我查了医术,时历八年之久,阿彦体内的毒早入骨髓,即便寻得了雪魂花,也不知能不能尽解毒素。”

沈伊懵住,执着酒葫的手渐渐垂落,无力撑于案上,淡道:“别多想,那毒定能解。”话虽如此,他的气息却已微微颤抖,转目看着夭绍明明无助却强自镇定的面容,他轻轻透出口气,抖擞精神,笑道:“你道我今日去清音馆为什么?北方来的胡商常日歇在那里,言曾路过雪山,采有灵芝妙草,我是特定去见他们的。”

夭绍双目透亮,忙道:“如何?”

“雪魂花之说确有其事,但雪山茫茫,世人不知其生长所在。八年前曾有牧人无意寻得,献给了柔然宗室中人。那个牧人,我已有了他的消息,”沈伊道,“只是雪山乃冰封极地,如此寒冬定是不能去,莫说有体力寻药,即便生存也是难。三月春日时百草茂盛,我们那时再去雪山,可否?”

夭绍思索再三,仍是道:“既有牧人的消息,那牧人何在?我先去找他便是。”

沈伊勾唇,目光定定落于她的面庞上:“你是不信我麽?”

难得见沈伊这般认真的神情,夭绍无奈,只得颔首:“信。”

“那就好,牧人的事交给我。你也别再乱想,早些休息吧。”沈伊微微一笑,伸手抚了抚夭绍鬓发,起身离开。

夜风萧瑟,掠过重楼瓦檐,呼啸呜鸣。沈伊快步出了阁外,停于水畔,倚着栏杆一阵虚脱。鼻中呼吸愈发压抑,他掷了酒葫,闭上眼眸紧紧捂住疼痛难耐的胸口。许久,他才抬起头,看着静静立于一旁梧桐树下、衣袂纷飞的男子,嘴唇张了张,声音幽幽如若病虚:“你早来了?”

“半个时辰。”

“三州刺史的夜宴这次散得倒快?看来真的国卿总比我这个冒充的来得有威力,”沈伊冷笑,淡淡道,“来了为何不进去?”

商之未答,黑衣隐没于深沉的夜色中,如同虚幻。片刻,他叹道:“那牧人早已死,方才为何骗她?”

“你以为我愿意?”沈伊愤怒回视,“而你呢!又为何骗了我们这么多年?”一言吼罢,两人俱是沉默,耳边仅闻枯叶被风卷入池水中的轻响。

半响,沈伊深深吸了口气,垂头轻声道:“抱歉,尚。”

商之摇头:“无碍。”

“我何尝不明白,那事定是阿彦不许说,” 沈伊神色怆然,喃喃道,“其实知道了又如何,我们能做的,你都已经为我们做全,”他抬眸盯着商之,苦笑,“我也是到今日才知,之前你消失的那两年是去了哪里。”

商之望着他,并不言语。

“除了与阿彦在雪山寻解药的三年,你另在雪山呆过两年,即便是腊月寒冬,也未离去,”沈伊轻笑出声,神容似已恢复往日的潇洒,理了理衣袖,扬眉,“也难怪你如此耐寒,那是因为你当时所受的寒冷根本不是世人能想得到的。据清音馆的胡商说,三年多前有个神秘的黑衣男子寻到了那位献药草给柔然宗室的牧人。可惜人们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何事,只知那黑衣男子离开后,那牧人全家当夜便皆死于非命。”

言至此,他抬起头看商之,徐徐吐声:“那黑衣男子可是你?”

“是。”

“牧人的死――”

“我的确逃不了干系,”商之言词淡淡,“我若找不到他,他或许还能安稳活几年。”他轻轻阖起双目,唇边笑意尽是苦涩,“他什么也未说,却还是逃不了一死。只是可怜了牧人那两个还不到七岁的孙儿。”

“何人所为?”

商之摇头:“至今仍未查到。我第二日赶去时,尸首已不在,帐篷亦被燃为灰烬,唯一得知的线索,便是当日黄昏时分,有人看到一金袍华裘的男子骑着白玉骢徘徊附近,身带异香,面貌俊秀近妖。”

“金袍华裘?身带异香?”沈伊沉吟,念光闪过,只觉一金袍修俊的身影正自久远的记忆中悠然步出重雾。记忆中,男子俯身注视着他,双目妖娆深邃,如若冰凉的吸石。幼小的沈伊只望了一眼,便觉坠入了一片深不见底的黑暗。那样惊惶失措的感觉,如今想来竟也令他心有余悸。

只不过……那人,那人――该是已死才对?

沈伊面色一变,额角顿时渗出涔涔冷汗。

“怎么?你知道是谁?”商之目光敏锐,自看出他的不妥。

沈伊不堪那锋利如剑的目色,忍不住移开视线。思量良久,方低低出声:“尚,我得离开范阳去雪山一趟。”他拿定注意,才复又回头直视商之,“我想,或许我能寻得雪魂花。”他挑起眉毛,嘻笑如常,却不知哀伤和悲愤早已沉于眸底,再也挥之不去。

商之望了他片刻,道:“随你。”

“那范阳这里……”

“明日朝廷来使是义父,这里的事你无须再担心,”商之瞥了一眼夭绍的阁楼,微微拧眉,“只是夭绍――”

沈伊道:“带她去云中吧,她该和阿彦在一起,阿彦也需要她。”

商之闻言怔住,僵立当地。风拂满身,漫长的沉寂中,他忽然感到一缕不知从何而来的冰寒正慢慢侵入骨骸,直透入他的心底。

“你大概还不知道,阿彦和小夭,早已有了婚约,”沈伊抬首望向夜空,自顾自道,“九年前,谢叔叔送给阿彦月出琴,他的话我至今仍记得清楚:琴在情在,情在心在,心在,人在。他要阿彦一生保护小夭,阿彦应下,只可惜小夭却不知情……”

说到这,他话语一顿,又觉自己的担心多余,笑了笑,继续道,“不过依她现在对阿彦的感情,即便没有婚约,怕也是陪伴一生一世的执着吧。如今阿彦中毒未解,心结犹在,故意冷落夭绍虽是为了不拖累她,但又何尝不是折磨他自己?往日东山上无忧无虑的欢笑如今尽成悲哀,只能是叹人世无常……”

他感慨良多,身旁那人却许久不再出声。

沈伊转目,入眼却是商之瞬间苍白如雪的面庞。

怔了片刻,他轻轻摇头,行至商之身旁,伸手按住他的肩,温言道:“我离开范阳北上的事暂时不要让夭绍知道,免得她又要跟随。依她的双腿,去雪山那样的地方无疑是送死。还有……夜里风寒,积雪未融,你虽不惧冷,但也不要站得太久。”

鲜血,刀剑,遍地尸骸……仿佛是在无尽的迷雾中,遥遥望见黑衣刺客执刀而笑,面目狰狞如鬼,而他的身前,青衣如烟,在弥漫的血气下缓缓飘散……

“阿彦!”夭绍呼喊,自梦中惊醒,一身冷汗。紧紧拥住了锦被,躺在榻上睁大双眼,喘息过后,仍是惊魂未定。梦中的害怕和伤心是那样逼真,让她久久回不到现实。自榻上坐起,痴了半响,找出火石将灯燃亮。

夜色仍深,她却再无睡意,索性下榻披了貂裘,找出从洛都带出的医书,于灯下细阅。

四周寂静,夭绍强迫自己定神看书,无奈心底仍有不安隐隐作祟,耳边总回荡起梦中那刺客的狞笑,血腥的场景更是逐渐清晰地浮现于眼前。她甩了甩头,放下书简,推开窗扇。

冷风拂面而来,冰凉彻骨,终于将她冻得清醒几分。

梦已远去,她抬头,漫天星华璀璨。

如此寒夜,整个刺史府早已不见人走动,零星几盏灯笼悬于长廊下,微若萤火的光芒更称得夜色深邃黑暗。风吹得久了,夭绍耐不住寒,待要伸手关窗,目光一落,却又怔住。

阁楼下的池边,那立于梧桐树下的黑衣宛若冰石筑成,动也不动。夜下他一人独立,如此萧索,而又如此寂寞。夭绍望着他,想要下楼近前,却又觉得他背影刚毅削冷,孤寡太盛,近在眼前,却又分明远在千里之外。她遂收回关窗的手,站在阁里,静静相望。

不知多久,当夭绍疑似自己也将被冻成冰石时,终于见他身子轻轻一动,转过头来。

相距并不甚远,也不甚近,恰瞧得清彼此的容貌,眸光相对。

枯叶积雪,池水冰封,连他看过来的目光,也似渐渐被寒风凝结。以那样透凉的眼神望入她的眼眸,冷漠得好似从未相识,从未相知。夭绍扶着窗棂的手微微颤抖,见他回头,她唇边本带着浅浅的笑意,此刻却感觉有什么冰凉刺骨的情绪正狠狠攫住了她的心,让她再也笑不出的难受。

他望了她许久,终于一低眉,垂手拿起腰间的玉笛,靠近唇边。

笛声悠扬,听入夭绍的耳中,再熟悉不过。与怒江上她吹奏的曲子一般,这也是他年少时所谱,本是缠绵婉转的曲子,而这一刻他吹来,却是悲凉得让人心碎魂伤的凄然。

他静静吹奏,她静静听罢。笛声停歇时,她不知为何已是泪流满面。

商之再望了她一眼,转过身,飘然离去。他走得迅疾,如逝去的清风,夭绍无法挽留,默然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好似望着隔世的烟尘。

有些事情,不必言明。冰雪聪慧之下,所被蒙蔽的,不过是逃避的心。无论是现在的他,还是原先的她。

翌日一早煦阳和丽,沈伊不顾夭绍一夜未睡好的疲惫,领她游逛范阳城。夭绍心事重重,一路寡言少语,木然望着马车外繁华的街市,精神困乏。沈伊岂是能忍寂寞的人,在一旁百般讨好,花样频出,夭绍不忍败他兴致,偶尔亦回头笑笑,与他搭讪几句。

时过正午,两人在城中采衣楼用膳。

范阳城胡人甚多,民风豪放。此处的采衣楼也一反他处宁静雅致之风,并无丝竹之音。胡乐胡舞,取悦诸客。

沈伊挑了窗边桌案,与夭绍坐下。

旁边一桌的客人皆衣着不凡,卷发长髯,眼眸碧翠,一看便是胡人。几人正握槊而戏,气氛颇为欢腾。沈伊不时探头观望局势,夭绍靠着墙壁,侧首望着外面的街道。一抹玉蓝身影忽然出现于视线内,夭绍怔了怔,轻轻一笑:“是她。”

“嗯,何人?”沈伊闻声回眸。

“认错了。无事。”夭绍声色不动,端起仆役送来的茶汤轻抿。

沈伊眺眸望去,目色深了深。

夭绍喝过茶,再回头时,却见那玉蓝身影已近在眼前,正站在采衣楼外,仰头看着匾额。

轻纱半遮住了那女子的容颜,唯见她目光幽凉,分外惆怅。女子回过头,看见于窗旁而坐的夭绍,不禁一愣。夭绍微微颔首,那女子亦轻轻点了点头,倒似相逢的旧友般,打量了彼此片刻,各自掉开目光。

仆役送上酒菜,夭绍执箸,对面的沈伊却久久不动。抬眸一看,却见他正望着那蓝衣女子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伊哥哥!”夭绍高声唤道。

沈伊回过神,遮掩一笑:“天色明媚,我看得入神了。”

“是么?”夭绍挑挑眉,也不点破,自给他斟酒。

沈伊心神不定地拿起酒杯,思绪仍流连在方才那女子腰间系着的一柄弯刀上。刀鞘上雕着的那朵金丝兰神韵风雅,分明是沈氏信物――

看来我要寻的人已经有了方向,他微笑,举杯饮尽。

两人回到刺史府时,身为朝廷特使的慕容虔已至。沈伊与夭绍在偏厅行过晚辈之礼,慕容虔瞥着一身男装的夭绍,忍了忍,还是忍不住道:“你竟私留北朝未回,被人发现,两朝又生风波。”

夭绍垂了垂头,轻声道:“婆婆来信说,已写密信呈北朝陛下为我说明了此事。”

“是麽?”慕容虔一怔,又道,“那也不该跑到北疆来,如此任性。”

夭绍点头:“是,夭绍知错。”言罢送上一杯茶,微笑:“伯父别生气。”

未料她这般恭顺,慕容虔本是正满肚火气,此刻竟被一股柔力压住,再也发作不得。喝过茶,他转而盯了商之一眼,拂衣转身:“我与三州刺史说话,晚间用膳时再回来。”

“是。”商之三人垂首,恭恭敬敬地将慕容虔送出。

待慕容虔身影不见,沈伊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慕容伯父这是怎么了?火气竟如此大?”

商之轻喟:“能有何事?无非问罪我私下隐瞒华伯父被押送柔然的事。”

“他知道了?”沈伊恍然,转过头问商之,“那你与他已谈过了?何时回云中?”

“明日,”商之转身坐于书案后,道,“方才接到阿彦的来信,草原风雪散去,战事逼近,不能再在范阳耽搁。”

沈伊算了算日子:“明日正是三十一,后日乃三元之日,如此一来,你们不是得在路上渡过新旧之年了。”

商之不置可否,冷淡的神色显然表明对他此事的无动于衷。

沈伊横了他一眼,故作叹息:“就是又辛苦小夭了。”

商之闻言抬眸,看了看夭绍,在她回望过来时,又将目光淡淡移开,阅览手中帛书。

“这话是什么意思?”夭绍疑惑。

沈伊道:“明日你随尚一起回云中如何?虽然我们说好三月去雪山,不过时间还长,何况阿彦也在云中,你不想他麽?”

“想的。”夭绍想起夜里的梦,自然而然点头。待话一落,心中忽有什么轻轻碎响,似是灵犀触动,昨夜的事她至此时方依稀明白出几分,猛地回眸望向商之。

商之眉梢微扬,唇边竟浮出一丝笑意,轻声道:“既如此,那今日好好休息。我会通知沐三叔,明早一起上路。”

夭绍一言不发,定定望着他,商之眉目朗朗,坦然相视。

“好,一切依你安排。”夭绍一字一字说得轻细而又清晰,眸间却兀起酸痛,转过身,快步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北上云中送别纵横之局费心苦筹谋第一章.事变篇外.胡骑长歌送别云箎易成,孤心难断云起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将初成第一章.事变正文开始更新:)秋风尘染漫西州惊马献策天命难参寒夜思进退月华沉香男儿事长征密塔困情深孤月独照英魂(上)岁已晏,空华予百花宴夜曲问故人谋兵孤月独照英魂(下)仁智得符月出曲流音明月共丝桐,挥辞丹凤请君入瓮岁已晏,空华予仁智得符子慕予恩怨之解长袖善舞(下)纵横之局孤月独照英魂(上)云箎易成,孤心难断江河无限清愁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归计恐迟暮云箎易成,孤心难断序章.风起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鏖战忆往昔,故如初灵壁之围何以解忧天命难参惊马献策正文开始更新:)子慕予相逢却已难相识挟剑绝伦云箎易成,孤心难断玉笛流音飞怒江仁智得符秋风尘染漫西州长袖善舞(上)多事之秋数风波华容问道长别离孤月独照英魂(下)数风波子慕予纵横之局第二章.逃亡多事之秋玉笛流音飞怒江不速之行谁道非旧识一朝惊醒,不辨何人江山白云忆故人玉笛流音飞怒江寒夜思进退绝地逢生夜曲问故人谋兵忆往昔,故如初明泉山庄篇外.胡骑长歌断桥伏波,争锋雪夜篇外.胡骑长歌怀瑾握瑜,岂能独善惊马献策秋风尘染漫西州夜曲问故人孤月独照英魂(下)正文开始更新:)正文开始更新:)怀瑾握瑜,岂能独善江河无限清愁相逢却已难相识忆往昔,故如初挟剑绝伦多事之秋
北上云中送别纵横之局费心苦筹谋第一章.事变篇外.胡骑长歌送别云箎易成,孤心难断云起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将初成第一章.事变正文开始更新:)秋风尘染漫西州惊马献策天命难参寒夜思进退月华沉香男儿事长征密塔困情深孤月独照英魂(上)岁已晏,空华予百花宴夜曲问故人谋兵孤月独照英魂(下)仁智得符月出曲流音明月共丝桐,挥辞丹凤请君入瓮岁已晏,空华予仁智得符子慕予恩怨之解长袖善舞(下)纵横之局孤月独照英魂(上)云箎易成,孤心难断江河无限清愁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归计恐迟暮云箎易成,孤心难断序章.风起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鏖战忆往昔,故如初灵壁之围何以解忧天命难参惊马献策正文开始更新:)子慕予相逢却已难相识挟剑绝伦云箎易成,孤心难断玉笛流音飞怒江仁智得符秋风尘染漫西州长袖善舞(上)多事之秋数风波华容问道长别离孤月独照英魂(下)数风波子慕予纵横之局第二章.逃亡多事之秋玉笛流音飞怒江不速之行谁道非旧识一朝惊醒,不辨何人江山白云忆故人玉笛流音飞怒江寒夜思进退绝地逢生夜曲问故人谋兵忆往昔,故如初明泉山庄篇外.胡骑长歌断桥伏波,争锋雪夜篇外.胡骑长歌怀瑾握瑜,岂能独善惊马献策秋风尘染漫西州夜曲问故人孤月独照英魂(下)正文开始更新:)正文开始更新:)怀瑾握瑜,岂能独善江河无限清愁相逢却已难相识忆往昔,故如初挟剑绝伦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