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伏波,争锋雪夜

永宁城外山水奇秀,既有星罗陈列、峻岭奇峰迭起不绝的三崤山脉,也有烟光凝泽、宛若玉带飞纵的洛河。洛河浩淼宽阔,水深浪高,流经永宁城北的三崤山脉,于山峰峭壁间穿梭而过,是以此处水面甚是狭窄,流滔犹急,自古便是天险地段。二十年前,雍州当时在任的刺史广集天下奇匠巧工,费了三年之久,在洛河此段修筑了一道连接两岸的石桥。桥建成时长达数十里,流丹萦回,恰似横卧水上的长虹,谓为奇观。朝廷闻之震惊,民间为之欢腾,此桥筑成畅通了整条洛河,飞津济渡,功代千秋,先帝特赐桥名“飞虹”,至今仍以鎏金隶书刻于桥头。

公主舆驾将经永宁往北,司马徽和萧少卿商量后,决定舍崤山古道而选飞虹桥。崤山古道崎岖险峻,极是难行,且穿过整座山脉后还要绕走三郡方能至洛都。而自飞虹桥北上后,沿洛河过曹阳、庐池两城,不出意外,三日之内便可到达帝都洛城。

舆驾至雍州河阳郡时已是这日的黄昏,斜晖万道,蔓染青天,夹在黛黛苍山间的洛水在夕阳下粼粼耀闪,而那道飞虹桥――

残梁碎石,断桥浮波,落霞中,几只白鹜大雁点水飞过,啸声哀长,仿佛也在悼念昔日的辉煌。

诸人惊颚,呆呆地望着水中废墟,车驾人马齐齐拥堵在洛河岸边,进退不得。

“来人!”司马徽驾马上前,盛怒之下,平素温和的眉目流飞出刀剑的烈烈锋利,“传令狐淳即刻来见本王!”

“是。”侍卫领命刚要离开,却见前方河岸有几人从一艘官船上匆匆而下,大步朝这边走来。为首的那一人华服锦裘,英气霍霍,正是令狐淳。

中午一传出飞虹桥倒塌的事,令狐淳就立即命人封锁洛河两岸,好在桥断时行人并不多,虽伤了几十人,却无一人送命。安抚好欲渡河的百姓,遣散围观的众人后,令狐淳与召集而来的永宁城石匠乘船到洛河中查找石桥突然断裂的缘由,忙了一下午竟是一无所获,正焦头烂额时,却看到岸边忽然而至的大队人马和连绵不断的滚龙锦旗,他这才意识到是公主舆驾至此,于是又赶紧自水中急急上岸。

侍卫赶赴上前传了赵王旨意,令狐淳跃上坐骑,飞驰到司马徽面前,下马单膝跪地:“见过赵王。”

“起来罢,”司马徽努力压抑着怒火,扬鞭指向飞虹桥,“这桥是怎么回事?”

令狐淳道:“臣也不知缘由,据当时行走桥上的百姓说,是惊天一声巨响后,桥就骤然裂断了,先前还没有任何浮动或晃荡不稳的情况。”

“不知缘由?”司马徽斥道,“二十年前朝廷拨款几千万铢钱堆成的桥,曾经先帝时大司农断言几百年不会出事的固桥,能无缘无故断了?其中必然有隐情,定要彻查!”

“是是。”令狐淳应声迭迭。

裴伦在一旁问道:“赵王,飞虹桥既断了,那要不要掉队回头,走崤山古道?”

司马徽叹了口气,望向身旁静默半日的商之:“商之君以为如何?”

商之凝视在断桥上的目光微微一动,松动了紧抿的薄唇,刚要说话,令狐淳却在此刻道:“赵王,那崤山古道……怕也不行。”

裴伦不耐烦,嚷道:“水路不行自走山路,怎么不行了?”

令狐淳道:“崤山古道昨日山顶又有碎石滚落,阻塞了山道,行一人一马容易,若是这般大队人马,估计费难,何况是公主的鸾驾,断然过不了那狭窄的山道。”

司马徽目光骤深。崤山古道有碎石滚落本是经常的事,只是发生的时间与断桥之事这般凑巧,倒显出几分诡异。他别有所思地望了眼令狐淳,沉吟道:“渡江须集船,过山须搬石。魏陵侯办好这些事要多长时间?”

“自飞虹桥建成后河阳郡的舸舰数量已然不多,如今随驾的人马逾万人,舟舰怕要从他郡征集而来,”令狐淳话语一顿,又道,“而崤山古道上的碎石,因这次滚落之处长达数里,请赵王给臣三日。”

“三日?”裴伦冷笑,“三日后再过崤山古道,需五日方可出山。出山后要过武平、陈留、许昌三郡,费时必不下七日。如此一来,我们不是要等到下月才能到洛都?到时婚期已过,令狐大人你让陛下和谁成婚?”

令狐淳沉默不言,神色间似极是为难。

商之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刺史大人不必太过为难,目前你唯要做好一件事,其他的并不用你再操心。”

“何事?”

“攸攸之口、难以防川。如今断桥山崩,百姓迷信天命或可能有些不干关系的无端猜想,此番正是陛下和东朝公主大婚的关键时期,若有大不敬之言流传出去,到时朝廷首先会问责的,想必定是刺史大人您。”

此话一出,令狐淳与司马徽不禁俱是一身冷汗。

自飞虹桥无故断裂之后,城中早有百姓流言蜚语,以为是这次预示陛下大婚的天兆。令狐淳当时还未在意,此刻听了商之的话后,才感心惊肉跳,祸正临头。

司马徽道:“商之君说其他不用魏陵侯操心?那我们的行程――”

“请赵王再等片刻,今日必能渡江。”商之轻声说完,依然眺目望着远方水上倒塌的石桥,夕日落霞映入那双狭长的凤眸,瑰色流转,瞳如血玉。

司马徽半信半疑,看着他脸上那张冰冷的银面,不再言语。

岸边诸人僵持不下,后方东朝送嫁的车队受阻,两人飞骑而出,正是萧少卿和夭绍。未至岸边,萧少卿就提声问道:“前方车队为何停下?”

“回豫章郡王,是飞虹桥断了。”有侍卫答道。

萧少卿与夭绍闻言皆是一惊,急鞭上前,靠近洛河时,入目只见断桥沉浮,水色连天。

闻名天下的飞虹桥就此绝世,夭绍不禁黯然,目光不经意瞥过桥头上那鎏金刻字的铭记,看到铭记最下方的一个名字时,她微微一怔,转眸去看商之,却见他目光直视长桥断裂处,眸底深处暗潮涌动,杀气隐露。

夭绍默思片刻,一紧缰绳,骑马踏上岸边还未断裂的桥头。

“郡主――”岸边侍卫俱是大惊。

“夭绍!”萧少卿忙纵马跟过去,恼道,“你不要命了?这桥说不定随时会全部塌陷。”

“不会塌的。”夭绍下马将缰绳交给他,飞身掠去了桥中断裂处,停在那水中的浮石上,蹲下身体,一寸一寸往前,慢慢翻摸着碎裂的桥梁。

萧少卿扔了缰绳,亦跳下桥头,停在夭绍身旁,皱眉道:“你找什么?”

“断桥的缘故。”

萧少卿嗤然:“你还懂这个?”

“以前我曾在父亲的书房见过飞虹桥的构造图。飞虹桥既巧夺天工,又坚固厚实,若非有人蓄意破损桥梁,此桥绝不会断。”夭绍摸索半响,自水中吃力地抱起一块断裂的石梁,察看良久,满意起身。

时已入冬,河水冰寒刺骨,她的双手在水中浸泡许久,早已冻得通红。

萧少卿一言不发,接过夭绍手中的大石,冷冷看了一眼她的手,揽住她的腰掠回桥头。夭绍双手冻得哆嗦,只能抚着自己的脸颊取暖,经过桥头时忍不住又看了眼那块鎏金铭记的石碑。

萧少卿牵过马,仿佛是漫不经心道:“人家桥断,你拼了命去找什么证据,如此地较真,为什么?”

夭绍笑了笑,亦不隐瞒,如实道:“因为这桥当年是我父亲的好友在雍州做刺史时建的,如此就被小人借故毁了,我心也不甘。”

“也?”萧少卿掂量起这个字眼,垂眸看着铭记,看至最后一行时,他眸色一深。

――武帝元康七年九月雍州刺史独孤玄度建此飞虹桥

萧少卿若有所思:“除了你,还有谁不甘?”

夭绍眸光淡淡飘过远处商之的脸上,盈然一笑:“还能有谁?自是天下百姓,后代千秋。”

萧少卿悠然道:“是么。”

两人回到岸边,将石梁呈至司马徽面前,萧少卿道:“此桥非自然断裂,是有人故意为之。”

司马徽又惊又疑:“你怎么知道?”

萧少卿还未答,商之已出声道:“明嘉郡主的父亲谢攸精通桥梁构造,著述不下十卷,郡主身为其女,自是耳濡目染,见识非凡。”

夭绍微微一笑:“商之君过奖。”

商之不语,望着她柔美的眉目,唇角轻轻一扬,目光深处的锋芒渐渐柔软。

司马徽琢磨那块石梁,困惑道:“究竟是谁人这么大胆?”

“怕不仅仅是大胆,”夭绍道,“做事之人应该是位手艺绝妙的石匠,且十分熟悉飞虹桥的构造,知道其承受的最弱点,和最易损坏的地方。”

“郡主的意思是――”

“天下间有如此本领的石匠寥寥可数,并不难找。而有这般见识的,怕唯有当年参与筑造飞虹桥的几位匠师,”夭绍侧身指着桥头上的铭记,笑道,“而那人的名字,该就在上面。”

司马徽盯了眼令狐淳,冷道:“魏陵侯,如今东朝郡主已帮你找出了证据,该不难再查缘由了吧?”

令狐淳的脸色有些异常的青寒,颔首道:“是。”

“赵王,这事怕不能交给魏陵侯来查,”商之缓缓道,“一个区区石匠如何会有胆子敢拆了这飞虹桥?此事必不简单。而且更发生在公主舆驾北上之际,魏陵侯管辖雍州,为免天下人的胡乱猜测,若要证实魏陵侯的清白,他怕是不能过多交涉此案。”

令狐淳揖在胸前的双臂慢慢垂落,看了商之一眼,无话可说。

司马徽道:“那就等到了洛都,禀告朝廷后再说。”他转而吩咐裴伦,“留下两千禁卫,封锁永宁城四方通道,近日不可放任何人远行。”

“是。”裴伦领命,扬鞭而去。

飞虹桥断裂之事到此,司马徽总算可以微微喘出口气。眼看晚霞消殆,天色渐暗,他回头看了看绵长的随驾车队,不由又是几分焦虑:“商之君方才说片刻后渡江,如何渡江?”

商之微笑道:“赵王可曾见过铁索浮桥?”

“大司马营中的铁索浮桥?”司马徽不明白他此刻为何有如此的闲情逸致聊起旁事,皱了皱眉,摇头道,“听闻过,却不曾有幸见过。”

商之又看了看令狐淳,道:“那铁索浮桥,想必魏陵侯并不陌生。”

令狐淳早已神魂难定,心不在焉道:“是,早年追随大司马平定八王之乱时,见过一次。”

商之一笑:“那你也断不会不熟悉这样的声音――”

哐啷不绝的铁索声响自洛河之上击水传来,令狐淳闻声一怔,面色倏然暗沉如土,脸上的刀疤在夕阳下轻轻颤微,狰狞之中别有几分荏惧。他身体僵硬,好不容易才回过头,望着江边上那随风鼓扬的白帆,目光渐渐呆滞。

急流之上的那两艘船滑翔如飞,两船之中更有黑色铀光,泼墨般在碧水绯霞之间流逝浸染,连成了一道暗黑耀芒的厚重绫绸。

船停至岸边,数十身着黑色盔甲的将士自舟中跃下,将那由道道削薄的铁片连成的长锁捆扎在岸边,浮桥铺就好后,为首的将军大步行来,对司马徽行礼道:“末将伐柯见过赵王殿下。”

司马徽见浮桥大喜,挥了挥手:“免礼。”

伐柯起身,粗犷的面容上神色甚为冷静,道:“殿下渡江吧,我家小王爷正在对岸迎接舆驾。”

“慕容子野也来了?”司马徽又是一诧。

“是。”

此刻司马徽也问不了许多,时辰已晚,暮霞的光彩将在天边消怠,司马徽转马掉头,命随驾人马踏上浮桥。

伐柯走到商之身边,轻轻的声音中透着抑制不住的欢喜:“少主终于回来了。”

商之唇边微起笑意:“从北陵营日夜兼程送来浮桥,辛苦你了。”

“不谈辛苦,”伐柯笑得憨然,道,“今夜渡江后歇曹阳,驿站已安排妥当了。”

商之点点头,回眸看了眼夭绍。夭绍抿唇一笑,骑着马离开,商之这才紧了紧缰绳,跟随司马徽身后踏上了浮桥。

如今已可顺利渡江,夭绍本要折回车队后方,却见萧少卿骑着马在原地徘徊不动,她驱马靠近,蹙眉道:“你怎么了?”

萧少卿神情古怪,望着天边最后一抹将离的暮光,道:“没听见么?慕容子野在对岸。”

夭绍不解:“那又如何?”

萧少卿冷笑不言,掉马回头。

渡江至对岸时夜色已深,岸边侍卫环立,火把束束。站在诸侍卫前方迎接众人的,是个身穿绯绫长袍、披着雪白狐裘的俊美公子。夜色暗淡,独他笑容张扬,绣满金色瑞枝的衣袂在风中飞动,华色璀璨,甚是显眼。

司马徽和商之骑马行在车队前方,公子望见两人身影,忙夺过身旁侍卫的马,迎上浮桥。司马徽见那抹妖娆的明亮愈近眼前,忍不住失笑:“子野倒是一如既往地不比寻常啊。”

商之笑而不言,甩下长鞭,快马越过众人,也驰过去。

半道相逢,两人同时勒住缰绳,慕容子野骑着马围绕商之慢吞吞转了个圈,脸庞上满是戏谑的笑意,啧啧叹道:“不容易,去了东朝这么久,身上竟没多个窟窿,也没断一腿一胳膊。”言罢,他看着商之的银面,伸手就欲摘,语气微带期盼:“脸上呢?有没有多道刀疤剑痕什么的?”

商之横眸过去,慕容子野缩回手,笑道:“我自当不是为了幸灾乐祸来的,我自当是千里迢迢诚心诚意来接你的。”

欲盖弥彰,商之懒得理他,笑道:“我只让伐柯送铁索浮桥来,并不曾叫你过来。”

“怎么说话呢?”慕容子野似有怒意,扬起衣袖抛出一卷明黄帛书,丢给商之,“我是奉圣命给你送旨意来的。这么冷的天,这么长的路,要不是陛下交待,我会来这里吹北风?”

商之接过帛书放入怀中,微笑:“若当真是如此,我倒也放心。”

慕容子野似是浑然不知他的话外之音,拉拉缰绳,稍敛了神色,正容问道:“舜华姑姑呢?沈伊有信让我带给她。”

“要紧么?”

“不要紧吧,”慕容子野道,“沈伊这样的人,会有什么要紧事?”

商之道:“既是如此,那就等到了驿站再带你去见姑姑。”

慕容子野却有些依依不舍,回头望了望车队,飞扬的目光凝成耀眼的锋芒:“听说萧少卿也来了。”

“是,”商之瞥眸盯了他一眼,“说到现在,终于说出你的来意了。”

慕容子野抿唇不语,商之好笑道:“沈伊当年不过无中生有,你还当真想和萧少卿打一场?”

“我岂能受沈伊的挑唆?”慕容子野翻眼不屑,随即却又慢慢笑道,“不过早听说萧少卿挟剑绝伦,如今难得有机会,只想看看他怎么个绝伦法罢了。”

是夜戌时,公主舆驾入曹阳。曹阳郡守早前得慕容子野的命令,已在城外安扎好了营帐,随驾大部分人马停驻于此,只有亲随侍从护送舆驾进城,歇曹阳驿站。入了驿站又是一番忙乱,待安顿好后,已是深夜亥时,明日还要继续赶路,诸人匆匆歇憩。一时驿站上下又如常安寂,深沉夜色在朦胧澹月下静静流逝。

西首庭院的阁楼里,慕容子野仰头望了望夜空,敲着窗棂长叹:“这么晚了,离歌今夜还来么?”

“小王爷莫急,”伐柯端坐一旁,指了下墙角沙漏,“离歌来信说子时左右到驿站,现下时辰还未到。”

“你跟你家少主一个德性,乱水惊石却纹风不动,倒是沉得住气!”慕容子野不知从哪里憋了一股子的气,重重关上窗扇,一回身,却看到商之自内室换了衣袍出来,忙笑道,“我也不是急,我是担心。令狐淳当真是那么好骗的么?”

“并非是骗,投其所好罢了,”商之不以为然,坐于书案后,又看了一遍离歌的信,忍不住微笑,“令狐淳谨小慎微,但有时顾虑太多,就难免会犯昏。比如这次利用石匠断桥一事,他大可杀人灭口,永绝后患,却偏偏让人带着石匠一家隐匿起来。这如何容易?想昔日杀人不眨眼的大将军如今仁慈到这种地步,不得不说是丞相大人的调教之功。”

慕容子野却是真心惋惜:“撇开裴行不谈,令狐淳文治不输武事,又爱惜百姓,的确是治安一方难得的好官,不过可惜,此人当年虽跟随我父王多年征战,却从来都是裴行的亲信。”

“谁说不是如此?”伐柯也叹息道,“北朝八州,裴氏独占青、兖、雍三州,其余二州也无所谓,但就拱卫洛都的雍州来说,只要令狐淳一日坐在雍州刺史的位子上,少主就一日无法安宁。”

商之查阅满案谍报,没有言语,慕容子野慢条斯理地喝茶,想了想,不免又是感慨:“亏我们在麒麟火珠的事上想方设法,早知道裴行会让令狐淳做出毁桥延迟舆驾北上这样的蠢事,就不必这么麻烦了。”

“你既也说毁桥是件蠢事,”商之言语深刻,“你想想,那裴行做过蠢事么?”

慕容子野闻言一怔,一旁的伐柯亦是茫然:“少主的意思是?”

“以裴行的智谋心机,若当真是他要我们停滞不前,我们早困在怒江边上,哪里能入得北朝疆域?何况一路尽是这么低劣笨拙的法子,”烛火下,商之的凤眸深邃黑亮,慢慢道,“先前我猜测是有人假借丞相之令行事,如今看来,果不其然。”

伐柯疑惑:“那会是谁?”

慕容子野道:“朝上与裴行不和的,除了父王外,还有太傅姚融。”

商之摇了摇头:“姚融能耐再大,也插手不进裴氏密令。应该是裴氏内里的人。”

“难道是太后?”慕容子野灵光一闪,思了片刻,又觉不对,“虽说太后和裴行政见愈见锋争,可他们毕竟是亲兄妹,断其兄长手臂必是断其自己的手臂,她也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商之道:“可是令狐淳的女儿,却是皇帝最亲密的淑仪。如果是太后所为,倒是一举三得。”

“三得?哪三得?除令狐淳,降令狐淑仪,拖延皇帝婚事?”慕容子野冷笑道,“当初还不是裴太后自己选的想要控制住陛下的人?令狐淑仪如今和皇帝心心相印了,她又觉得闹心了?”

商之不置可否,轻轻笑了笑:“不管如何,于我们无害。”

慕容子野横眸瞪过去:“无情!”

“我自不比你慕容子野的情深义重,”商之一笑,低头写了一卷信帛,交给伐柯,“飞信传去洛都云阁,给澜辰。”

伐柯应下,转身离去。慕容子野睨眼看着伐柯离去,鄙夷道:“又是什么阴谋诡计?”

“既知不是良方,那你还问?”

“你!”慕容子野喉间一噎,桃花眸里锋芒灼灼,顿时胸闷气短。

商之这才言辞缓慢道:“陛下即将大婚,不能有乱,所以目前还不是动令狐淳的时机。既不能如裴太后之意,也要麻痹一下裴行的神经。我和澜辰那次在西域找到一块奇石,如今先送给令狐淳,便说飞虹桥断、天降祥瑞,让令狐淳送奇石入洛都,先帮他遮掩私自断桥一罪。等陛下大婚之后,能有个名正言顺的权力和身份时,届时再拿令狐淳开刀也不迟。”

慕容子野彻底恍悟,叹道:“原来如此。”

商之拿起一卷密函正要浏览,忽觉窗纱人影一闪,扬袖振开窗扇,提高声音道:“既已来了,怎么不进来?”

光影飘忽,锦绣华衣的少年敏捷跃入阁楼,关上窗,对商之和慕容子野各行了礼,才笑道:“不是正听少主和小王爷聊天么,离歌不敢打扰。”

慕容子野肃容纠正道:“不是聊天,是谋事,谋害人命之事。这事岂是你随便听得的?”

“是。”离歌笑意讪讪。

商之道:“事办得如何了?”

离歌道:“我已将石匠一家安置妥当,待陛下大婚后,我会通知苻景略大人的令史。”

商之颔首,抬眸见离歌双肩微瑟似有寒意,问道:“外面很冷么?”

“是,寒风大起,乌云密布,似乎快要下雪了。”

“下雪?”商之心中倏地一动,还未揣摩出那心动的由来,便听驿站外一声高昂的马儿嘶鸣声,随即东园那边也似传来了不小的动静。

慕容子野一惊:“莫非东朝公主那边出了什么状况?”

方才出去送信的伐柯此刻回到阁中,闻言道:“不是公主,似乎是明嘉郡主出了事,随驾的御医现在都赶去了东园。东朝的豫章郡王方才也急急火火地驰马出了驿站,却不知道是去哪里。”

他话音刚落,商之猛然起身,戴上银面,疾步出了西阁。

“什么事这么着急?”慕容子野微微一愣,好奇心上来,赶紧跟随其后。

两人赶到东园时,里面侍女侍从已乱作了一团。舜华正出来接御医,迎面却见商之和慕容子野匆匆而来,不由一愣,不动声色将御医送入屋后,嘱咐侍女几句,便又走出廊外,与商之和慕容子走至墙角阴暗处。

“舜华姑姑。”慕容子野深深弯腰,在她面前大行晚辈礼。

舜华安然受了他一礼,望着他精致得毫无瑕疵的面容,想起故人,不免心中微微怅然,笑道:“多年未见,子野也长这般大了。”她扶着慕容子野的手臂,双眸湿润,唇边笑意愈见柔和,问道:“你父母可好?”

“好,就是常念着姑姑你们,”慕容子野微笑道,想起沈伊的事,忙将怀里的帛书递给舜华,“沈伊托我带给姑姑的信。”

舜华当下没有心情拆阅,接过帛书放入袖间。商之这才出声问道:“姑姑,夭绍她是不是腿疾又犯了?”

“正是,”提起此事舜华满脸忧虑,“不知为何这次的腿疾这般剧烈,那丫头都已经痛得晕过去了。”

商之想起白天夭绍涉足洛河寻找断裂桥梁的一事,心不禁一沉,胸口隐隐发闷,忍不住道:“那熠红绫呢?她该随身带着才是。”

“方才夭绍昏迷中正念叨着熠红绫,应该是带来了,只是我翻遍了随身的行囊却不见,少卿刚出城去城外的行李中寻找,但愿能尽早找到,”说到这,舜华忽觉不对,看着商之,“你怎知夭绍身边有熠红绫?”

商之抿唇不语,慕容子野斜眸望着他,目色闪烁不停:“是他和澜辰一起在柔然皇宫偷的,怎会不知?”

“又是澜辰?”舜华若有所思。

商之不理会慕容子野探究的目光,此刻反倒心思冷静下来,问道:“萧少卿知道那熠红绫什么模样?”

“是啊!”舜华跺足道,“我一时着急,那孩子竟也就这般风风火火地走了。这次公主随嫁尽是红色绫绸的物事,他哪里能找得出来那熠红绫?”

“姑姑莫急,”慕容子野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遇,忙请命道,“我见过熠红绫,我出城去找他便是。”

舜华不疑有它,道:“那就麻烦你了。”

“姑姑还和我客气?”

慕容子野笑容明媚妖冶,说不出的沾沾得意,正要走时,商之冷冰冰道:“别惹事,速去速回。”

“知道!我是不分轻重缓急的人么!”慕容子野被他一眼看出去意,颇有恼羞成怒之感,疾步离开。

此刻侍女正引着御医出来,为首的老御医一脸惭愧,对着舜华摇头叹气。舜华亦无话可说,命侍女送御医离去,转身待要入房时,见商之仍立在长廊下静静不动,心绪一动,低声道:“尚儿,你不是精通医术么?”

商之还未答话,舜华已道:“随我进来罢。”

房里烛火通明,侍女们环绕两侧,俱是静默无声。玉钩挽起了层层帷帐,躺在锦榻上的少女脸颊苍白,秀眉紧蹙,皎洁的肌肤上水意盈盈,却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

商之远远望了眼夭绍,撩袍在案旁坐下。舜华摒退侍女,湿了一方丝帕正要为夭绍擦拭面庞,门外却突然有人传话:“舜华姑姑,公主唤你过去问话。”

舜华心知必是有关夭绍的事,只得放下丝帕,匆匆离去。房门开阖,素衣身影刹那消失眼帘。商之对着紧闭的房门皱了皱眉,回过头,又看着榻上的夭绍。此刻房中寂静得只闻他二人的呼吸,他虽离锦榻极远,却也似能感受到那人纤细温柔的气息。

夭绍在昏迷中仿佛也难以承受腿间的疼痛,秀眉愈发蹙紧,唇间溢出一声轻微的呻吟。商之忍不住起身走过去,坐在榻侧,拿起舜华方才湿过的丝帕,轻轻拭上夭绍的额头。

丝帕绡薄,她肌肤的温柔在指下触手可摸,商之心跳一乱,不敢贪恋,迅速擦净她的脸庞,将手移开。灯烛下,那洗净的容颜清美灵润,是让人沉迷的秀色。商之凝望许久,待要起身离开时,却发现自己的衣袂不知何时已被她紧紧攥在了手中。

他微微一愕,低头,却见夭绍缓缓睁开了双眸,目光茫然宛若迷雾中的星辰。

夭绍望了他半晌,慢慢松开了手:“是你?”

商之道:“你以为是谁?”

夭绍摇了摇头,轻轻咬住了唇。

商之也未再说话,自怀中取出一个玉色小瓶,倒了一粒药丸于手中,端来一杯清水,伸臂抱起夭绍,将药丸喂至她紧咬的唇边。

“别咬了,张嘴。”他的话语一如既往的淡漠,衬着冰冷的银面,更是让人觉得疏远。夭绍双眸一眨,泪水倏然而落,颤抖着将唇松开,吞下商之递来的药丸。

商之喂她喝完水,握住她的双手,运起内力让柔暖的气流环绕她的周身,待她眉间的痛苦之色稍稍减退后,才又让她躺回榻上。夭绍服下的药此刻在筋脉间慢慢腾升起温热之意,熨至疼痛的腿骨,无比舒畅,她这才疑惑道:“方才给我吃了什么?”

商之唇角轻扬:“现在才想起问?毒药。”

夭绍轻轻一笑,道:“多谢你。”此刻痛楚散去,疲惫袭来,她睡意渐起,也不顾商之在旁,便闭上双眸,慢慢睡去。

听她呼吸慢慢平稳,脸色也静谧安详,好似方才的痛苦已全然离她而去,商之这才松了口气,转身坐去案边,自倒了一杯茶,悠然饮着。片刻后,房外猛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商之刚回头,房门便被一人大力推开。

萧少卿看着商之,僵直站在门外,他身上银裘潇澈依旧,散披在肩的黑发却微显凌乱,发梢上更沾了薄薄的一层雪花。

“外面已下雪了?”商之轻声道,目光越过他望向门外,“子野呢?”

“我怎知道他在哪?”萧少卿笑意冷淡,冰凉的话语里更满是冰天雪地的寒煞之气,盯着商之道,“你为什么会在这?”

商之轻笑不答,望了眼沉睡的夭绍,轻步出了房门。关上门后他才望见萧少卿手里正捏着的红绸,不无吃惊:“怎么找到它的?”

“熠红绫而已,很神秘么,怎么个个都来问我?” 萧少卿眉目突然凛冽,冷哼一声,径自绕过他进了夭绍的房间。

屋外北风呼啸,莹莹飞雪正漫天洒落。商之站在长廊上沉吟许久,转过身正待离开时,却见慕容子野气急败坏地疾步而来,嘴里高声叫嚷着:“萧少卿!你出来!”

商之皱眉:“怎么了?”

慕容子野的火气显然不小,怒道:“我烦他碍他了吗?不过就问了一句怎么找到熠红绫,他就劈剑砍了我的马。果然是东朝不可一世的小王爷,到了北朝还这样,难怪沈伊说――”

“说什么!”房里萧少卿一声轻喝。

慕容子野得意抿唇,冷笑道:“什么挟剑绝伦,不过沽名钓誉,原是个不知好歹、骄横绝伦的纨绔公子罢了。”

“是沈伊说的吗?”萧少卿笑声阴恻,人影不知何时晃出了房外,关上房门,淡淡道,“我倒是听沈伊说,这话是慕容小王爷你所赐。不过沈伊倒也曾告诉我,阁下是艳若桃李,毒如蛇蝎,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慕容子野虽容貌艳丽胜过女子,生平却又最忌讳别人说他貌美,闻言脸色发青,桃花眸寒波漾起,咬牙道:“沈伊说此话却是拜尊口所出!”

萧少卿嗤然:“你竟信沈伊的话?”

慕容子野瞪眼:“你不也信?”

一旁,商之眯眼看着雪花茫茫的夜空,惬意道:“两位既知道真相,还要这般口舌较量一番,不嫌无聊?再说,此事若让沈伊知道,不正遂他的意了么?”

萧少卿和慕容子野俱抿紧了唇不再言语,夜色突然寂静,长廊深处却有人惶惑问道:“沈伊怎么了?”三人回头,才见舜华不知何时已站在阶下,正望着他们发愣。

商之一笑:“没什么,误会而已。”

慕容子野亦笑道:“开个玩笑罢了,姑姑不必在意。”

萧少卿道:“正是如此,即便有什么,也是我和慕容小王爷之间的事。”

慕容子野闻言恼火回头,岂料目光相对,却见对方眼底那已埋藏得极深、不可消除的厌烦之意。他怔怔一呆,倒是愕然。

舜华将信将疑,拾阶而上,问萧少卿:“熠红绫找到了么?”

“找到了。”萧少卿心中也担忧夭绍,不再与慕容子野纠缠,与舜华转身入了房里。

商之拂了拂肩头飘落的雪花,沿着长廊慢慢而行,一时轻笑道:“萧少卿不简单。”

“怎么不简单?”慕容子野没好气道。自家兄弟帮起外人,他当然不服气。

“我不是那个意思,”商之道,“熠红绫是塞北的宝物,中原的人所知寥寥。萧少卿如今却可轻而易举地找到它,的确叫人觉得匪夷所思。”

慕容子野冷笑:“我不知道他怎么知晓熠红绫的,我只知道路上遇到他时,他就像个疯子。我一提熠红绫,他便揉着脑袋双目通红,身上杀气惊人,一言不发就挥剑劈了我的马。要不是我闪避及时,非得被他刺伤不可。”

“是么?”商之脚下一滞,思了片刻,才提步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江河无限清愁寒夜思进退华容问道挟剑绝伦忆往昔,故如初将初成摴蒱之戏北上云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正文开始更新:)天命难参北上云中月出曲流音求剑试心,求策试诚篇外.胡骑长歌绝地逢生华容问道孤月独照英魂(上)辗转儿女事风雨无常长袖善舞(下)明月共丝桐,挥辞丹凤白云忆故人云箎易成,孤心难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灵壁之围密塔困情深前尘难散,往事难尽行礼重重,探路重重相逢却已难相识秋风尘染漫西州正文开始更新:)孤月独照英魂(下)篇外.胡骑长歌岁已晏,空华予篇外.胡骑长歌夜曲问故人篇外.胡骑长歌长别离月华沉香月华沉香寒夜思进退空山犹在,暗换年华长别离孤月独照英魂(上)进退皆真心相逢却已难相识夜曲问故人行礼重重,探路重重北上云中百花宴求剑试心,求策试诚纵横之局序章.风起挟剑绝伦秋风尘染漫西州谋兵谋兵请君入瓮孰能投鞭飞渡多事之秋长袖善舞(上)费心苦筹谋断桥伏波,争锋雪夜血溅华月忆往昔,故如初月华沉香纵横之局江河无限清愁进退皆真心月出曲流音咫尺青梅进退皆真心送别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灵壁之围天命难参请君入瓮第一章.事变男儿事长征寒夜思进退忆往昔,故如初篇外.胡骑长歌将至送别长袖善舞(上)血溅华月月华沉香惊马献策怀瑾握瑜,岂能独善惊马献策归计恐迟暮白云忆故人恩怨之解谋兵分途仁智得符相逢却已难相识玉笛流音飞怒江岁已晏,空华予
江河无限清愁寒夜思进退华容问道挟剑绝伦忆往昔,故如初将初成摴蒱之戏北上云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正文开始更新:)天命难参北上云中月出曲流音求剑试心,求策试诚篇外.胡骑长歌绝地逢生华容问道孤月独照英魂(上)辗转儿女事风雨无常长袖善舞(下)明月共丝桐,挥辞丹凤白云忆故人云箎易成,孤心难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灵壁之围密塔困情深前尘难散,往事难尽行礼重重,探路重重相逢却已难相识秋风尘染漫西州正文开始更新:)孤月独照英魂(下)篇外.胡骑长歌岁已晏,空华予篇外.胡骑长歌夜曲问故人篇外.胡骑长歌长别离月华沉香月华沉香寒夜思进退空山犹在,暗换年华长别离孤月独照英魂(上)进退皆真心相逢却已难相识夜曲问故人行礼重重,探路重重北上云中百花宴求剑试心,求策试诚纵横之局序章.风起挟剑绝伦秋风尘染漫西州谋兵谋兵请君入瓮孰能投鞭飞渡多事之秋长袖善舞(上)费心苦筹谋断桥伏波,争锋雪夜血溅华月忆往昔,故如初月华沉香纵横之局江河无限清愁进退皆真心月出曲流音咫尺青梅进退皆真心送别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灵壁之围天命难参请君入瓮第一章.事变男儿事长征寒夜思进退忆往昔,故如初篇外.胡骑长歌将至送别长袖善舞(上)血溅华月月华沉香惊马献策怀瑾握瑜,岂能独善惊马献策归计恐迟暮白云忆故人恩怨之解谋兵分途仁智得符相逢却已难相识玉笛流音飞怒江岁已晏,空华予